|
小帆
活著是一種恩典
「辛德勒名單」(Schindlers List)這部影片對基督徒而言,不只是一椿種族大屠殺的歷史紀錄或人倫問題的探討而已;影片藉由黑色內歛的敘事手法描繪一場極盡瘋狂的滅種事件,觀眾被它間接所表現出來的暴力所引導,彷彿同樣置身於一個「活著不敢想像明天,尊嚴被踐踏在地上,甚至不知道自己將以怎樣殘忍的方式被殺」的場景中。在觀看這部電影的三個多小時裡,觀眾好像被放置在一個無法呼吸的密閉空間,任一幕幕血腥的畫面衝擊感官……
於是,一連串關於「生命」的課題直砸入觀眾的心坎裡:人存在(being)的價值在哪裡?在於他(她)具備多少勞動生產的能力嗎?當一個人不再具備「理想的生產力」時,是否意謂著其存在不具任何價值,應該剝奪他(她)生存的權利呢?當我們被置放在一個說話被殺,不說話也被殺,做被殺,不做也被殺,完全沒有行事法則(rules to obey)可以依循的情境中,我們當如何做「人」呢?對一個在神恩翼下成長的基督徒而言,我們不曾思想過,原來能夠自由地當做人,又能被別人當成「人」來對待,竟然也是一種恩典!
於是,在觀眾思考這些問題的同時,影片也達到目的了。編劇不僅是要將一場慘絕人寰的歷史大悲劇,血淋淋地呈現在觀眾面前,邀請每個觀眾當歷史見證人;他更要藉由這場浩劫的再現,引導觀眾去思考一連串生命的課題,包括人存在的價值、權力與赦免、死亡與救贖、人倫與人種等問題。
攝影手法與鏡頭掌控
「辛德勒名單」的大導演史蒂芬史匹柏(Steven Spielberg),在影片推出的當時,的確在影壇掀起一陣旋風,因為這部電影與夙有個人風格的「史匹柏式」電影迥然不同。從十餘年前風靡全球的「E.T.」,到1993年上映後即興起全球恐龍熱潮的「侏羅紀公園」,史蒂芬史匹柏向來可以超時空觀點的作品襲捲票房,成為商業電影中的首席導演,可惜也一直無緣探訪奧斯卡最佳導演獎。
直到「辛德勒名單」這部以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軍進駐波蘭,納粹軍隊凌虐猶太人的時空為背景的作品問世之後,史匹柏終於一償夙願地囊括最佳導演、最佳影片、最佳改編劇本、攝影、藝術指導、剪輯、原作配樂等七項殊榮。
首先,史匹柏回復傳統以黑白片的方式紀錄這段史實,輔以在部分片段使用彩色底片,以便在特定鏡頭裡為特定事物添加顏色。使用黑白底片,除了營造歷史紀錄的記憶氛圍之外,另一方面,也是一種文學的手法,確定這部影片的基調是「黑白」、晦暗的,藉以暗示這部影片揭露的是一段沒有顏色的歷史記憶。也因此,當某幾個鏡頭中的特定事物竟出現色彩時,即顯露出作者有特定的暗示蘊涵於其中。
例如,劇中有一幕是描寫納粹軍突襲猶太區,一名金髮紅衣的小女孩四處奔跑,尋找可以庇護的場所,以躲避德軍瘋狂無情的捕殺。史匹柏讓小女孩的金髮、紅衫在一片黑白中凸顯出來,在她躲到床底下的同時,她的金髮與紅衫在瞬間變成黑白色調,藉以暗示人生的荒謬。而整個影片也一直到片尾,德軍戰敗,物換星移,猶太人走過那段歷史之後,色調才由黑白變為彩色。觀眾在經歷三個多小時沒有顏色的視覺壓迫之後,眼睛終於在片尾得到釋放,忍不住在心中呼喊:自由的色彩原來是這麼的悅人眼目!
另外,在鏡頭的掌控方面,片中許多地方以手提攝影機跟拍,更增加鏡頭的真實感與臨場感,一些不精確計算角度的畫面,與極具動感的運鏡,令影片呈現出原始粗糙的風格,同時也營造出紀錄片的味道,讓影片更有感情。
人物刻劃與想像空間
「辛德勒名單」最成功的地方,在於描繪世紀大慘劇的同時不流於濫情。導演讓影片以一種黑暗涵蓋的語調敘述整個滅種、獵殺的悲慘故事,述說的方式是一種很內歛的誠懇,悲慟的情緒很小心地被包裹在電影的語彙中,半點兒也不外露。譬如納粹軍夜襲猶太人區的那場戲,作者不直接拍攝軍人用機關槍掃射猶太人的血腥場面,而以閃光燈代替軍人掃射的影子。最後鏡頭轉至大遠景,在一片黑寂中,一扇扇的窗戶乍現閃爍的燈光——是德軍掃射猶太人的槍火!它不讓你直接看到流血的畫面,它留給你想像的空間,這樣的想像空間讓觀眾不寒而慄。
影片對辛德勒這個人物的刻劃也是極成功的。辛德勒運用自身交際的長才穿梭於德軍、富賈之間,憑藉著猶太人以撒史坦的經營長才與廉價的猶太勞工,不僅建立了塘瓷鍋具工廠,也與德軍政府締結了共生關係,賺進龐大的財富。風流多情的辛德勒,從物質的角度來看,他什麼都有了,但是他有一次感慨地說道:「為什麼我總覺得缺少了什麼?」是的,他缺少了什麼呢?
在目睹一幕幕、各式各樣屠殺猶太人的慘景之後,辛德勒的民族意識與悲憐之心被激起,原本追逐名利的他,開始憐憫這群受迫害的猶太人。
首先,他收留無依的猶太工人到自己的工廠裡;他當眾親吻猶太女人——納粹的禁忌——只為了表達對她的感謝;他在德軍無情地玩弄屠殺猶太人的遊戲時,挺身而出並盡其所能挽救每一個他所能拯救的猶太人;甚至到最後,納粹下令滅絕所有的猶太人之時,他花下大筆金錢買下一千一百餘名猶太人,在這份名單中的猶太人,可以隨辛德勒遷廠到捷克,免除被滅絕的危機。辛德勒所做的這一切令他破產,但他的靈魂卻豐富了起來。
當辛德勒救出的一千一百餘名猶太人聯合署名救援他時,辛德勒哭了。他後悔他的胸針可以再變賣救出三個人,他的車子價值十個人,但他沒有變賣他所有的去救更多的人……
觀後感
辛德勒在某種程度上扮演救贖者的角色;一個平凡的肉體之軀尚且悲慟拯救的人不夠多,更何況是我們的救世主耶穌呢?祂連天上的榮華寶座都捨棄了,為了要救千萬人的靈魂;我們每一個人都是主耶穌用重價買來的,豈可不更加愛惜自己的生命?
當德軍指揮官阿蒙任意射殺他不喜悅的猶太人時,辛德勒告訴他:「最大的權力不是奪走一個人生命的能力,而是赦免一個人。」一語提醒了我們基督徒!天地之間只有一位可以赦免我們所有的過犯,就是至高至大的真神;祂可以定人的罪,然而祂卻選擇了赦免——只要我們願意誠心相信祂。就像約拿所稱頌的,祂是一位有恩典、有憐憫、有豐盛慈愛的神(拿四2)。切願我們在感動的同時,也能思想神的話語、明白祂的旨意,誠如經上所言:「當用各樣的智慧,把基督的道理,豐豐富富的存在心裡。」(西三16)。
(原[青年團契]1997年02月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