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233期1997年2月)
專題報導:[青年團契]從使徒行傳看宣道策略
目錄 | 上一章 | 下一章

羅真聲


台灣傳教七十周年福音佈道工作已告一段落,姑且不論工作的成果如何,宣道的心志是值得欣慰的;保羅說:「我奔跑,不像無定向的;我鬥拳,不像打空氣的。」宣道是永續的工作,因七十週年的經驗,再藉由使徒行傳,看我們今後的宣道策略,深信對真教會未來的發展將有助益。

對宣道的認識


宣道不是一種迎神賽會式的熱鬧心態,乃是一種強烈的使命感,如主耶穌對保羅所言:「我差你到他們那裡去,要叫他們的眼睛得開,從黑暗中歸向光明,從撒但權下歸向神;又因信我,得蒙赦罪,和一切成聖的人同得基業。」(徒二十六18),由此,可以認識:

一、宣道是一項愛心的工作。「叫人的眼睛得開,從黑暗中歸向光明。」瞎眼生活在黑暗中的人是很可憐的,而在此所指的是更可憐屬靈眼瞎的人。要讓眼瞎的人重見光明,至少自己不該是眼瞎,否則:「瞎子領瞎子,兩個人都要掉在坑裡。」保羅經歷重生,他的心眼明亮了,深深體會神的愛是何等長闊高深,所以,他要與人分享這種愛。所以,要傳福音的人得先體會神的愛,心眼明亮,因神的愛激勵再做此愛心的宣道工作。

二、宣道是一場屬靈的爭戰。「從撒但的權下歸向神」,全世界都臥在惡者手下,所以,才會出現有目共睹的亂局。既然原本在撒但的權下,因著宣道而要叫人歸向神,必然引發一場屬靈的戰爭。如果,我們對屬靈的事一知半解,甚至如世俗人聽到魔鬼就怕,而畏於撒但的權勢,如何能救人脫離撒但的權下呢?所以,要傳福音的人必須是一位得勝的信徒。

三、因宣道得以有天國活潑的盼望。「因信主,得蒙赦罪,和一切成聖的人同得基業。」宣道的至終目的,不是為了今生的好處,因今生的好處不過是暫時,很快就會過去;耶穌的救贖,罪得赦免,對於榮耀的天國,滿有活潑的盼望,不是為了安慰人心編造的故事情節,乃是神用神蹟奇事,和百般的異能,並聖靈的恩賜,同作見證(來二4)。所以,傳福音的人是為了要與人將來同得這天國的盼望。

宣道成敗的關鍵


我們都很希望我們的宣道是成功的,但最近似乎發現事倍功半,績效不彰;其實,我們該知道宣道既是一場屬靈的爭戰,必須先要得勝魔鬼,福音才得以拓展。魔鬼是靈,看不見;我們是肉,敵暗我明,難怪世人都臣服於撒但的權下,我們又如何能得勝魔鬼呢?

不是單憑血氣之力、匹夫之勇,乃照聖經的指示:「弟兄勝過牠,是因羔羊的血,和自己所見證的道。他們雖至於死,也不愛惜性命。所以,諸天和住在其中的,你們都快樂罷!只是地與海有禍了,因為魔鬼知道自己的時候不多,就氣忿忿地下到你們那裡去了。」(啟十二11-12)。由此可知,得勝惡者有三項法寶:

一、羔羊的血。也就是主耶穌的救恩,「你們得救是本乎恩,也因著信,這並不是出於自己,乃是神所賜的,也不是出於行為,免得有人自誇。」(弗二8-9)。初期,我們常聽到許多類似的見證,一個人行為失常,被魔鬼苦楚很厲害,因耶穌聖名,那人就清醒過來,過正常人的生活,可知,因耶穌的救恩,因祂的血,我們可勝魔鬼。

二、自己所見證的道。因魔鬼詭計多端,牠的工作不常是明顯地嚇唬人,有可能是細膩地誘惑人,如果沒有屬靈的眼光,可能被騙了都還不知道,如魔鬼要試探主一樣。所以,末日的世代,魔鬼既然氣忿忿地來到,真教會也有七十年的台灣歷史,我們不該再停留於基督道理的開端,像小孩子,只會吃奶;該長大成人,能吃乾糧,熟練仁義的道理,所以,要傳福音的人應該是普遍喜歡談經、查經的人。

三、死也不愛惜性命。軍人上戰場,如果怕死,這場戰爭必定失敗。宣道既是一場屬靈戰爭,我們要成為基督精兵,就該有死也不愛惜性命的心志。何況我們既有天國活潑的盼望,死又有何畏懼?其實,也不是怕死的人就會長壽,如主耶穌所說:「凡要救自己生命的,必喪掉生命;凡為我喪掉生命的,必得著生命。」(太十六25)。所以,只要將生命交在神手中,神看聖民的死極為寶貴,神不會輕易失喪一位聖民的生命,若要殉道,必有其特殊的意義。

耶路撒冷的宣道


宣道成敗取決於靈戰的勝敗之後,我們既有得勝的法寶,再查考使徒行傳當時的福音是如何拓展,做為今後的借鏡,先看耶路撒冷的宣道:

一、因羔羊的血、主的救恩

主耶穌要升天之前,囑咐門徒說:「不要離開耶路撒冷,要等候父所應許的,就是你們聽見我說過的。約翰是用水施洗,但不多幾日,你們要受聖靈的洗。」(徒一4-5)。門徒果真順服主的囑咐,在耶路撒冷等候,同心合意的恆切禱告,直到五旬節,他們果然受了聖靈的洗,都被聖靈充滿,當天,門徒約添了三千人。

因羔羊的血,主的死,我們才得與神和好,也才能領受聖靈,福音才得以展開,否則,門徒都自身難保了,怎能宣道呢?主耶穌說:「離了我,你們就不能作什麼。」所以,我們當存著誠心和充足的信心來到神前,保守自己常在神的愛中,仰望神的憐憫,如此,才得以宣道。

二、自己所見證的道

道理可以分成對內和對外二部分,往往我們認為宣道只是對外傳福音,其實,對外傳福音需內部配合,否則將徒勞無功,而對內的造就也非常重要。

(一)對內:1.修補缺口。聖靈降臨之前,彼得運用聖經,遞補了猶大的遺缺。2.凝聚共識。聖靈降臨之後,門徒增添甚多,因恆心遵守使徒的教訓,所以,天天同心合意。3.活出基督。看到使徒的表現,雖不敢貼近,百姓卻尊重他們。

(二)對外:五旬節聖靈降臨時,十二使徒隨即同心搭配講道;因美門口的神蹟,彼得適時向圍觀的百姓證道;在公會前,彼得亦毫不畏懼的做見證。彼得有這些屬靈的經歷之後,他才勉勵我們說:「不要怕人的威嚇,也不要驚慌;只要心裡尊主基督為聖,有人問你們心中盼望的緣由,就要常作準備,以溫柔敬畏的心回答各人。」(彼前三14-15)。不只是傳道人在台上集眾的佈道才是宣道,各人隨時隨地對所接觸的人傳福音,更是落實的宣道。

三、死也不愛惜性命

在公會前雖遭恐嚇,毫無畏懼;被收在外監,心如止水;後來,在公會雖被打,心裡仍歡喜,因算是配為這名受辱;司提反終於殉道,仍能化悲痛為力量,將福音傳得更廣,彼得隔天將要被殺,視死如歸,睡得甘甜。就是有這麼勇敢的表現,才得以突破魔鬼所設的層層障礙,將福音傳開,人雖然被捆綁,神的道卻不被捆綁。

而他們之所以能死也不愛惜性命,這麼勇敢的表現,是因他們有活潑的盼望,羨慕一個更美的家鄉,就是在天上的,所以,神被稱為他們的神,並不以為恥,因為祂已經給他們豫備了一座城。(來十一16)

保羅的國外宣道


看到了耶路撒冷,使徒們整體的宣道表現,再查考保羅個人的宣道:

一、保羅的蒙召:因羔羊的血

本是殘害教會的保羅,能成為忠心的傳道人,很明顯是出於主耶穌的選召,所以他才說:「我從前是褻瀆神的,逼迫人的,悔慢人的,然而我還蒙了憐憫……並且我主的恩是格外豐盛……基督耶穌降世,為要拯救罪人,這話是可信的,是十分可佩服的,在罪人中我是個罪魁。」(提前一13-15);今日,我們對主的愛、主的恩是否能如此深刻地體會呢?保羅就是如此被神的愛激勵,才勇敢地宣道。

二、保羅的傳道:自己所見證的道

保羅蒙召之後,就沒有與屬血氣的人商量,獨自往亞拉伯去,做曠野的靈修,融會貫通神的真理,並將神的真理表現在他的生活中,所以,他坦然地說:「我凡事給你們作榜樣。」(徒二十35)。保羅能活出基督之後,他的宣道工作又可分成二部分:

(一)對內:1.修補割禮的破口。保羅積極地對外宣道,但後面緊跟著卻謠傳信耶穌要受割禮,為了杜絕後患,無後顧之憂,能放心前進,保羅和巴拿巴等人先上耶路撒冷去見使徒和長老,大家有了共識後,決議外邦人信耶穌不必受割禮,保羅的對外宣道才得以更加拓展。在積極對外宣道之際,我們也該自省,是否修補了教會出現的缺口。

表明生命的道理。道理不是只有用嘴講,更應以實際行動表現出來,所以,保羅說:「凡所行的,都不要發怨言,起爭論,使你們無可指摘,誠實無偽,在這彎曲悖謬的世代,作神無瑕疵的兒女。你們顯在這世代中,好像明光照耀,將生命的道表明出來。」(腓二14-16),如此,生活在黑暗中死蔭裡的人,才會來就近我們所發現的光。

(二)對外:無後顧之憂以後,保羅積極對外宣道是我們所熟知的,雖經歷千辛萬苦,仍不灰心氣餒,因他體會耶穌基督憐憫的心腸,他說:「有誰軟弱,我不軟弱呢?有誰跌倒,我不焦急呢?」他也清楚神的呼召,他說:「那感動彼得,叫他為受割禮之人作使徒的,也感動我,叫我為外邦人作使徒。」(加二8)。今日,我們對神的呼召是否清楚呢?

三、保羅的勇敢:也不愛惜性命

當保羅要結束第三次的國外宣道,回耶路撒冷的途中,雖知聖靈在各城指證將有捆鎖與患難等待他,他卻說:「我卻不以性命為念,也不看為寶貴,只要行完我的路程,成就我從主耶穌所領受的職事,證明神恩惠的福音。」(徒二十24)。他之所以不將性命視為寶貴,因他情願離世與基督同在,那是好得無比(腓一23);他之所以能忍受各種苦楚,因他想現在的苦楚,若比起將來要顯於我們的榮耀,就不足介意了。

結語


我們羨慕耶路撒冷的宣道,我們高興看到保羅轟轟烈烈的國外宣道,但擺於他們面前的艱難並不亞於我們目前所遭遇的困境。

看他們宣道的成功,該自省我們的宣道策略:我們是否對主有充足的信心?我們對主的愛體會有多深?我們表現出主的愛有多少?我們所信的道是否成為自己的?已信主多年了,有沒有在看聖經?有沒有帶領家人看聖經?有沒有帶領信徒看聖經?有沒有將所看的聖經應用在日常生活中?有沒有將生命的道表明出來?我們領受了聖靈,是否對天國有活潑的盼望?是否視耶穌為至寶勝過世上的一切財物?是否願捨己,背起自己的十字架跟從主?……凡此種種,都是一場靈戰,因我們不是與屬血氣的爭戰,也惟有成為得勝的信徒,脫離撒但的束縛,才有平安喜樂的生活,對外的宣道也才得以成功。

(原[青年團契]1997年02月號)


作者: 羅真聲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02/01/1997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