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文:可六53~56;太十四34~36。
革尼撒勒地,位於加利利海西北岸,南北長約五公里,又名基尼烈、提比哩亞。
革尼撒勒原是名不見經傳的小鎮,就算整個加利利海連同沿岸城鎮,擺在世界地圖上也可能湊不上一點。但當救恩的訊息,隨著救主的降生而揭開序幕之時,這一地區卻是蒙福之地。主耶穌的足跡所到之處,恩典、真理一一顯明,而革尼撒勒地蒙福尤其多,正如經上所記:「西布倫地、拿弗他利地,就是沿海的路、約但河外、外邦人的加利利地。那坐在黑暗裡的百姓看見了大光;坐在死蔭之地的人有光發現照著他們。」(太四15~16)。
主耶穌生平,無論傳道、行神蹟、醫病趕鬼,在這一地區所發生的,記載特別多。救恩之領受,神的憐憫為首要因素,而人所當盡的本分,如:相信、悔改、接受,也是不可缺少的。革尼撒勒人在信仰上所樹立的楷模,值得同蒙主恩的真信徒們深思而效法,如果我們想豐豐富富地進天國,那就向革尼撒勒人看齊,學習做個真正認識耶穌基督、有信心、有愛心、有行為、能榮神益人的現代革尼撒勒人吧!
以下列舉幾項,做我們共同努力學習的目標:
一、在認識主耶穌的事上
馬可福音六章54節記載:一下船,眾人認得是耶穌,就……
人對人的認識,層次有所不同,有表面膚淺的認識,也有深入熟知的認識。由革尼撒勒人一認出主耶穌,所產生的一連串行動,我們能夠確知他們對主耶穌的能力有相當清楚的認識,也相信他們對主的憐憫胸懷毫不懷疑,因此才有奔走相告、帶領許多病人到主面前領受恩典的行動。
今天,我們要好好想一想,在認識耶穌的事上,我們的層次在什麼位置?是否還停留在膚淺階段,只知自身利益,只求自身的好處,而錯將萬人的救主耶穌基督,當作自己的私人醫生、私人顧問、私人祕書……?需知這世界越近末日,世人的專顧自己、自私自利、貪愛錢財、愛宴樂不愛神的情景,也將愈加明顯普遍。所以,凡自認為已經認識耶穌的人,都當想一想,我對主的認識有多少?對主的能力、慈愛、寬容、期待,所知又有多少?想一想革尼撒勒人,認職耶穌的表現就是引人到主前;想一想保羅,認識耶穌的反應是:主啊!我當做什麼(徒二十二8~10)?而我們是否依然只是安於聚會與朝九晚五的循環,或只知求主為我成就這事、成全那事,而未曾想到當為主做些什麼?願我們都能有所領悟。
二、在事奉恩賜的搭配上
參照馬太、馬可兩段經文之後,我們發現,革尼撒勒人在服事主的聖工上,是名副其實地各盡恩賜、彼此服事、不發怨言,有相同的目標、一致的認識,就是帶領病人到主面前。所以,有打發人出去的(太十四35),有跑遍那一帶地方的(可六55),而打發人的,也未見有被反問:「只會動口不會動手」的記載,被打發的人,也沒有留下敷衍塞責、不甘願、滿腹牢騷的記錄,我們只見有熱誠積極、各盡恩賜的參與,同心合意地將許多病人,抬到主耶穌面前,而不是交相指責、相互埋怨、任意批判、冷眼旁觀而坐失良機。
所以,我們要想一想彼得留給末世信徒的勉勵:「你們要互相款待,不發怨言。各人要照所得的恩賜彼此服事,作神百般恩賜的好管家。若有講道的,要按著神的聖言講;若有服事人的,要按著神所賜的力量服事,叫神在凡事上因耶穌基督得榮耀。」(彼前四9~11)。
三、在愛心的行為上
「就跑遍那一帶地方,聽見他在何處,便將有病的人用褥子抬到那裡。……」(可六55~56)。
革尼撒勒人對鄰里、同胞、病患的關懷,經由這兩句經文充份表露出來。他們的愛心不只在言語上,更是在行為上;他們的愛心行動是有知識的,因為知道誰最需要關懷;而他們的愛心也是最有智慧的,因為知道要將人完全帶到耶穌面前,才能得到幫助。因為他們有真實的愛,所以才有熱誠積極的行動,使許多人同蒙主恩。
在不法的事增多、人的愛心漸漸冷淡的今日,我們更要謹慎,免得失落了起初的愛心。當效法革尼撒勒人的熱心服事,以各樣智慧積極引導人到主前(西一28~29)。
在充滿邪惡的世代,人與人之間要彼此信任倍加困難,在患難中,要得到真誠的關懷更是不易。因此,只要我們能發揮真信徒應有的德行,以真誠的心去帶領需要救恩的人,必定能與人同享主的恩典和喜樂。當我們灰心時,不妨想想革尼撒勒人的誠摯;當我們冷淡時,更要想一想保羅的勉勵:「殷勤不可懶惰,要心裡火熱,常常服事主。」(羅十二11)。
四、在信心的代禱上
革尼撒勒人不但在上述各事中,有極良好的表現,他們信心的代求,更值得我們效法。被抬到主面前的病人,不一定每個人都認識耶穌,也不一定每個人都有信心;但因著他人的代求:「只容他們摸他的衣裳繸子」,凡摸著的人,就都好了(可六56)。
當然這些病人也要有「伸手」的意願,但代求者的信心卻更形寶貴。雅各書記著:「出於信心的祈禱要救那病人,主必叫他起來;他若犯了罪,也必蒙赦免。所以你們要彼此認罪,互相代求,使你們可以得醫治。義人祈禱所發的力量是大有功效的。」(雅五15~16)。
所以,當我們在鼓勵別人要有信心、要堅強靠主的時候,何不先鼓勵自己,拿出信心來為他代禱!你怎麼知道,主耶穌在等待的不是你信心的代求呢?
五、在做聖工的時機上
主耶穌在世傳道,期間不過三年多,而逗留在革尼撒勒一帶的時間,自然也不會太長。革尼撒勒人卻懂得把握機會,去抬病人、做聖工,而不會等到主耶穌離開之後才坐失良機、悔恨交集。
所以,我們要隨時記取經訓:「凡你手所當做的事要盡力去做;因為在你所必去的陰間沒有工作,沒有謀算,沒有知識,也沒有智慧。」(傳九10)。「要愛惜光陰,因為現今的世代邪惡。」(弗五16)。趁著恩典門開,神悅納的時候,多多為主盡本份、傳揚福音,免得徒受主恩,到機會成為歷史時就後悔莫及了。
六、在工作的心態上
革尼撒勒人所作所為,是成功且當受肯定的,他們的工作果效明顯宏大,可稱得上績效卓著。而聖經上對於這些有愛心、有熱心、有信心、又有恩賜能互相配合、有團隊精神、工作果效又好的「重要人物」,卻沒有記下姓名,這一件事倒是令我們體會到一個極為重要的觀念,那就是:追求成為一個無名英雄,也是不可忽略的課題。特別是在聖工上有良好成果之時,更是要多加謹慎。因為做工的恩賜是神賜的,做工的果效是神的憐憫,將聖工做好、做成是僕人當盡的本份,絕不能向人或向神邀功,而只當說:我們是無用的僕人,所做的本是我們應分做的(路十七9~10)。
所以,讓我們一起向革尼撒勒人學習,在做完一切所當做的之後,更要謙卑感恩,心存儆醒。因為主耶穌也曾提醒門徒,在工作上有好成果時要想起:「然而不要因鬼服了你們就歡喜,要因你們的名記錄在天上歡喜。」(路十20)。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