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164期1991年5月)
真理論壇:[聖靈月刊]生也何歡 死也何懼
目錄 | 上一章 | 下一章

羅西拉

使徒值得引用以賽亞的話說:「凡有血氣的,盡都如草;他的美榮都像草上的花。草必枯乾,花必凋謝;惟有主的道是永存的。」(彼前一24-25;賽四十6-8)。雅各也說:「你們的生命是甚麼呢?你們原是一片雲霧,出現少時就不見了。」(雅四14)。大衛王也指出,人生如寄旅,在世上的日子如浮光掠影,不能久長(代上二九15)。如此短暫的人生將有怎樣的歸宿,我們曾考慮過嗎?人們多沒有遠慮,總認為人死如燈滅,而不為來生打算,只知眼前的景象,不知未雨綢繆、為永恆而努力,實在可嘆!現在讓我們談談人生及其歸宿的問題。

一、生也何歡宇

神人摩西說:「我們一生的年日是七十歲,若是強壯可到八十歲;但其中可矜誇的不過是勞苦愁煩,轉眼成空,我們便如飛而去。」(詩九十10)。他清楚地指出人生不過是勞苦、愁煩、短暫、虛空而已。

有人把人類歷史,總括成一句簡單的話:「人生下來,吃苦,最後迎接死亡。」如是串連成我們人類全部的歷史。人類始祖犯罪後,神對他說:「你必汗流滿面才得糊口,直到你歸了土,因為你是從土而出的。你本是塵土,仍要歸於塵土。」(創三19)。由此可知,神叫世人所經歷的,是極重的勞苦(傳一13)。窮苦的人固然要勞碌得食,而富有的人也有他們的勞苦,並且常使他們晚上不能安眠。無人沒有勞苦,只是方式不同,彼此不了解罷了。因此所羅門慨歎:「我恨惡一切的勞碌,就是我在日光之下的勞碌,因為我得來的必留給我以後的人。那人是智慧、是愚昧,誰能知道?他竟要管理我勞碌所得的,就是我在日光之下用智慧所得的。這也是虛空。故此,我轉想我在日光之下所勞碌的一切工作,心便絕望。因為有人用智慧、知識、靈巧所勞碌得來的,卻要留給未曾勞碌的人為分。這也是虛空,也是大患。人在日光之下勞碌累心,在他一切的勞碌上得著甚麼呢?因為他日日憂慮,他的勞苦成為愁煩,連夜間心也不安。這也是虛空。」(傳二18-23)。人生的勞苦,至死方休,我們活在世間,究竟生也何歡?

愁煩也困擾人類的一生。只有在童年的日子愁煩較少,但並非沒有愁煩。嬰兒不會訴苦,但當他們尿布未換、肚子痛、或飢或渴、或寒或暑無人理會時,能沒有愁煩嗎?他們唯一的方法,只有放聲哭號,希望有人理會。到入學以後,他們便為功課而愁煩,離校以後,又要為職業而愁煩,為婚姻、為兒女、為生活、為政治、為理想而愁煩。到了老邁以後,還要為兒孫的前途而愁煩。世上的思慮愁煩實在太多了,窮人們為了生活而擔憂,有時遠不如富有的人為了事業擔憂為重,所以所羅門說「勞碌的人不拘吃多吃少,睡得香甜;富足人的豐滿,卻不容他睡覺。」(傳五12)。人富足了有時愁煩更多,因為貪愛銀子的,不因得銀子知足,貪愛豐富的,也不因得利益知足(傳五10)。保羅說:「敬虔加上知足的心便是大利;因為我們沒有帶甚麼到世上來,也不能帶甚麼去。只要有衣有食,就當知足。」(提前六6-8)。俗語說:「知足者,貧亦樂;不知足者,富亦憂。」這話確有道理。學識有時也是愁煩的來源之一,所羅門說:「我得了大智慧,勝過我以前在耶路撒冷的眾人,而且我心中多經歷智慧和知識的事。我又專心察明智慧、狂妄、和愚昧,乃知這也是捕風。因為多有智慧,就多有愁煩;加增知識的,就加增憂傷。」(傳一16-18)。試看世上多少才智過人、學識豐富的人,憂國憂民,蒼老得更快,眼淚也比平凡的人流更多,如此愁煩的人間,生也何歡?

二.死也何懼?

經上記著說:「名譽強如美好的膏油;人死的日子勝過人生的日子。往遭喪的家去,強如往宴樂的家去;因為死是眾人的結局,活人也必將這事放在心上。」(傳七1-2)。死不過是眾人的結局,怎樣死去、在多大年紀死去、患甚麼病死去,都不重要,這一天總會來臨的,沒甚麼可懼怕的。經上說:「按著定命,人人都有一死,死後且有審判。」(來九27),由此可知,死是定命,必然來臨,所當憂慮的是死後的審判。

無罪的人是不會懼怕審判的。基督徒的罪已蒙主赦免,便一如無罪的人,不懼怕死亡,也不擔憂審判。老約翰在異象中聽見從天上有聲音說:「你要寫下:從今以後,在主裡面而死的人有福了。聖靈說:是的,他們息了自己的勞苦,作工的果效也隨著他們。」(啟十四13)。所以,在真神眼中看聖民之死,極為寶貴(詩一一六15)。在基督徒眼中,聖民離世是因為神所交付的任務已圓滿辦妥,正是息了自己的勞苦、回天家向神交差的時候,與主同在,那是好得無比的。若是工作未完成,我們卻不能強求回天家,因為世上需要我們搶救和牧養的人,更需要我們留在世上(腓23-24)。蒙召離世的另一原因,正如以賽亞書上所說:「義人死亡,無人放在心上;虔誠人被收去,無人思念。這義人被收去是免了將來的禍患;他們得享平安。素行正直的,各人在墳裡安歇。」(賽五七1-2)。世上的災患很多,為了讓正直的人免去禍患,神會使他及早回天家與主同住。人是血肉之體,可能因不能攻克己身,而致犯罪喪失靈命;為了憐憫此人,神也可能趁他有指望時召他返天家,免得他陷於罪淵中(詩四十2)。神的意念何等寶貴(詩一三九17)、何等奇妙,祂說:「我的意念非同你們的意念;我的道路非同你們的道路。天怎樣高過地,照樣,我的道路高過你們的道路;我的意念高過你們的意念。」(賽五五8-9)。約伯看人離世,不過是人生戰場中休戰得釋(伯十四14);當西面見到嬰兒耶穌時,他認為自己已得見救恩,就求神依照應許釋放他安然去世(路二28-30)。

保羅卻認為,我們的肉身好像臨時的帳棚,不久必會拆毀,神必會為我們另建天上永存的房屋,就是永恆不朽的靈體。他強調,我們離世並非願意脫下這個(帳棚),而是願意穿上那個(天上永存房屋)(林後五1-4)。這樣看來,基督徒對離世正是視死如歸、安然上路,死也何懼?

世人無知,以為人死如燈滅,不知死後尚有審判(來九27)。啟示錄記載老約翰在異家中看見末日審判的景象,他說:「我又看見一個白色的大寶座與坐在上面的;從祂面前天地都逃避,再無可見之處了。我又看見死了的人,無論大小,都站在寶座前。案卷展開了,並且另有一卷展開,就是生命冊。死了的人都憑著這些案卷所記載的,照他們所行的受審判。於是海交出其中的死人;死亡和陰間也交出其中的死人;他們都照各人所行的受審判。死亡和陰間也被扔在火湖裡;這火湖就是第二次的死。若有人名字沒記在生命冊上,他就被扔在火湖裡。」(啟二十11-15)。所以死雖然不可怕,但死後的審判便不能輕視了。審判後被定罪、扔在火湖的第二次的死,才真正可怕!

人離世後,永遠的歸宿只有兩種,一是永死,一是永生。上述被扔在火湖裡的第二次的死,是可怕的永死,那種痛苦永不止息;另一種是永生的福樂。老約翰在異象中曾看見一個新天新地,又看見聖城新耶路撒冷由神那裡從天而降,預備好了,就如新婦妝飾整齊,等候丈夫。他聽見有大聲音從寶座出來,說:「看哪,神的帳幕在人間。祂要與人同住,他們要作祂的子民。神要親自與他們同在,作他們的神。神要擦去他們一切的眼淚;不再有死亡,也不再有悲哀、哭號、疼痛,因為以前的事都過去了。」坐寶座的說:「看哪,我將一切都更新了!」又叫老約翰要寫上,因這些話都是可信的、真實的(啟二一1-5)。這新天新地,正是基督徒所盼望的天上更美的家鄉(來十一13-16)。

上述兩種歸宿,各有蹊徑,任人選擇。耶穌說:「你們要進窄門。因為引到滅亡,那門是寬的,路是大的,進去的人也多;引到永生,那門是窄的,路是小的,找著的人也少。」(太七13-14)。

醉生夢死、犯罪作惡、離棄真道、違背神命、不信耶穌、敬拜偶像,是引到滅亡的寬門大路,世人多趨此途;接受基督救恩、敬拜創造宇宙萬有的真神、蒙主寶血洗淨罪污、謹守聖道、聖靈充滿的,是引到永生的窄門小路,找著的人也少,惟有藉著主耶穌的引領才能找著。主耶穌曾說:「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著我,沒有人能到父那裡去。」(約十四6)。神愛世人,甚至將祂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祂的不致滅亡,反得永生(約三16)。我們若要得永生的歸宿,便應信耶穌,此外並沒有別的途徑。

三、末了的話

人生不滿百,常懷千歲憂。在這凶臉的世途中,沒有寧靜、沒有平安,不論肉體或心靈上都受到惡者的折磨和擺佈(約壹五19),生也何歡?惟有悔改,奉耶穌的名受洗,使罪得赦,又領受所賜的聖靈(徒二37-38),才會得著永生的歸宿。主耶穌已為信祂的人預備了永恆可安歇的地方(約十四1-3),主必要再降臨,已死的都要先復活見祂,那時還存留的人也要改變,被提於空中與主相遇,這樣我們便永遠與主同在,享受永福(帖前四16-18),死也何懼?深望大家能珍惜這在主裡的福分,也深望未信耶穌的慕道朋友,能平白接受救恩,和我們同得永遠的生命(約壹一1-2)。


作者: 羅西拉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05/01/1991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