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165期1991年6月)
真理論壇:[聖靈月刊]為何求死?

恆愷講道/思柔整理

人,帶著血肉之軀,難免因承受不起諸般之壓力、苦難、孤單而產生厭世求去的念頭;古聖徒中亦不乏有人曾面臨此危機,此中困境及超越之道值得探討。

耶和華啊!祢忘記我要到幾時?要到永遠嗎?祢掩面不顧我要到幾時呢?我心裡籌算,終日愁苦,要到幾時呢?我的仇敵升高壓制我,要到幾時呢?耶和華我的神啊!求祢看顧我,應允我!使我眼目光明,免得我沉睡至死。(詩十三1-3)

人都期望自己能快樂平安地過一輩子,即使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也會盡全力克服種種困難,凸顯求生的毅力。然而,人畢竟帶著血肉之軀,難免因環境的變化、內心情緒的不穩定,在心靈深處產生極度的軟弱與矛盾,無法面對現實,無力勝過一切,陷入絕望中,一時之間便興起求死之念頭。為此,我們當仰望神,懇求慈愛的神施展大能的膀臂,扶持、幫助、堅固我們的信心。願我們能在父神面前屈膝,求祂按著祂豐盛的榮耀,藉著祂的靈,叫我們心裏的力量剛強起來。

今以聖經中幾位古聖徒求死為例,來探尋其心境,並從中得著學習。

一、摩西──壓力沈重時

摩西對耶和華說:祢為何苦待僕人?我為何不在祢眼前蒙恩?……管理這百姓的責任太重了,我獨自擔當不起。?這樣待我,我若在祢眼前蒙恩,求祢立時將我殺了,不叫我見自己的苦情。(民十一11-15)

這位以色列的民族領袖,行大神蹟、與神面對面談話的先知、神人,只因責任的重擔壓得透不過氣,而陷於絕望之中,只好求死。其實,神給各人的恩賜不同,責任也不同,應量力而為,自我調整工作、生活的步伐,免得壓力過重。現今社會已不似以往重視個人英雄主義,工作的果效在於每個人恩賜的互相搭配,發揮團隊精神。神囑咐摩西設立七十位長老與其一同管理百姓(民十一16-17),用意即在於避免一人的擔子太重。教會的聖工推行也須如此,讓眾弟兄姊妹在神家中盡忠,成全聖徒,各盡其職,建立主基督的身體,而不僅是一、二位忙得團團轉。在家庭裏,夫妻互相體貼,共同承擔家庭的擔子,父母與子女彼此了解,體恤對方的苦情與需要,家庭必更能和睦美滿,因為,「分享的快樂格外地多,分擔的重擔格外地輕」;更何況若將一切的憂慮、重擔都卸給那顧念我們的神,再重的擔子、再大的壓力,也必在立時變為輕省。

二、以利亞──孤單無助時

以利亞見這光景就起來逃命,……自己在曠野走了一日的路程,來到一棵羅騰樹下,就坐在那裏求死,說:「耶和華啊,罷了!求祢取我的性命,因為我不勝於我的列祖。」 (王上十九3-4)

以利亞被稱為以色列的戰車馬兵,行過許多大神蹟,向神求火就降火、求雨就降雨,信心何等堅強?如今卻因耶洗別的恐嚇,就嚇得逃命,甚至向神求死。不禁使人感嘆:以利亞心志、能力再如何剛強,他畢竟也是人,與我們一樣性情的人,他實在是累了,在只見危險、不見神的情形下,益覺孤單、無助,內心充滿埋怨,只好仰天長嘆一聲:「罷了!」

那種「只剩下我一人」(王上十九14)的孤單感覺,極易使人陷於軟弱之中。主耶穌也曾如此孤單過,他為擔負人類的罪孽,時候到了就叫門徒四散,留下他獨自一人,但是主說:「其實我不是獨自一人,因為有父與我同在」(約十六32),這就是主耶穌面對孤單之時的秘訣──相信「有父與我同在」。無論我們身處何種境況,或是離家在外求學、就業、服兵役,雖是獨自一人,只要想到有主同在,就能靠主剛強。

羅騰樹下的以利亞,如同在海面上行走、卻要沈下的彼得,一時成為小信之人,皆因看見危險,受到環境的影響就動搖信心,幸好彼得及時大喊:「主啊,救我」,而蒙主伸出援手。不管環境如何轉變,總要靠主帶領勝過,不要只見環境,不見環境背後的耶穌,祂可是一直站在旁邊隨時要加添我們力量的主。

三、約伯──苦難試煉時

甚至我寧肯噎死,寧肯死亡,勝似留我這一身的骨頭。我厭棄性命,不願永活。祢任憑我吧,因我的日子都是虛空。(伯七15-16)

祢為何使我出母胎呢?不如我當時氣絕,無人得見我;這樣,就如沒有我一般,一出母胎就被送入墳墓。(伯十18-19)

約伯,曾蒙神稱讚為世上再沒有像他一般完全正直、敬畏神、遠離惡事的義人;然而,在想不到的時候,神的試煉來到。神使他失去所擁有的一,全身並長滿毒瘡;不僅如此,還受到三好友的責難。處於這極大的痛苦、患難下,因此忍不住向神說了這些求死的話。義人尚且如此遭遇患難,何況不完全的我們呢?

聖經上說,患難原是美事,乃是命定的。有些人一受患難,信仰就一蹶不振;有些人在患難中,卻懂得思想神的旨意、體會神的恩典、經歷神的愛,使自己的信心更加堅強,由衷地說:「受苦是與我有益」,因為他深知在世上雖有苦難,但在主裏有平安。萬事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益處,只要敬畏神,神必會為受患難的人開一條出路。約伯雖軟弱到求死的地步,仍未曾離開神,以致最後從苦境中轉回時他說:「神試煉我之後,我必如精金」(伯二三10)。惟願我們都能在受試煉時,尋求明白神的旨意,充滿感謝的心,神必不會讓人有擔不起的重擔,總要給我們開一條出路,使我們從苦境中轉回。

四、約拿──發怒賭氣時

耶和華啊,現在求祢取我的命吧!因為我死了比活著還好。(拿四3、8-9)

約拿為了滿足自己的慾望,顧全自己的面子,不僅任性地向神賭氣,甚至還說:「我發怒以至於死,都合乎理!」這種在生氣中的求死,社會新聞裏屢見不鮮。有些家庭鬧風波,太太在一怒之下離家出走,想不開就自殺了,即是抱持「發怒以至於死,都合理」的心態,事實上,讓丈夫子女少了妻子、母親,果真合理嗎?

「人的怒氣,不能成就神的義」,聖經也教導我們:「生氣卻不要犯罪;不可含怒到日落,也不可給魔鬼留地步。」(弗四26-27)。自殺就是殺人,何苦生氣到犯罪的地步呢?應當讓基督的平安在我們心裏做主,學習主耶穌謙卑溫柔的心,對情有客觀的看法,使內心平靜安穩,不輕易發怒,就不會給魔鬼留地步。

五、保羅──仰望神國時

我活著就是基督,我死了就有益處。但我在肉身活著,若成就我工夫的果子,我就不知道該挑選甚麼。我正在兩難之間,情願離世與基督同住,因為這是好得無比的。然而,我在肉身活著,為你們更是要緊的。(腓一21-24)

保羅此種坦然無懼、情願離世與主同住的精神,顯示他是多麼迫切仰望神國的福氣;但這絕非是出於軟弱的求死,而是一種靈性的超越。他在信仰上持活潑的盼望,不顧念眼見的、暫時的好處,視萬事為糞土,為要得著基督,故「視死如歸」。然而他也明白,在肉身活著是為了那更要緊的事──使眾人在所信的道上又長進、又喜樂,這是何等殷切的心志啊!

基督徒對死並不畏懼,因主的應許使我們心靈平安,有得救的指望,隨時存著「安然見主」的心,更為了將來的盼望與賞賜,而時常準備,竭力多做主工。正如保羅時常提醒自已活在主的恩典中,思想「若活著,是為主而活;若死了,是為主而死。所以,我們或活或死,總是主的人。」(羅十四8),直至那被澆奠、離世的時候到了,便可高唱凱歌:「那美好的仗我已經打過了,當跑的路我已經跑盡了,所信的道我已經守住了。從此以後,有公義的冠冕為我存留,就是按著公義審判的主到了那日要賜給我的。」(提後四7-8)。

綜觀以上的聖經人物,可知人生在世皆有許多勞苦、愁煩,因都服在虛空之下,受敗壞的轄制,難免產生許多嘆息、無奈,如同摩西感嘆:「我們一生的年日是七十歲,若是強壯可到八十歲;但其中所矜誇的不過是勞苦愁煩,轉眼成空,我們便如飛而去。」(詩九十10),摩西為此求主指教怎樣數算自己的日子,好得著智慧的心。我們也應當如此用心去體會、明白神的旨意,常常喜樂,不住地禱告,凡事謝恩,誠如保羅所說:無論在甚麼景況都可以知足,或卑賤,或豐富,或飽足,或飢餓,或有餘,或缺乏,隨事隨在,都能因那至大的祕訣──「靠著加給我力量的,凡事都能做。」(腓四11-13),而活得更積極、更充實、更喜樂、更有盼望。


作者: 恆愷講道/思柔整理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06/01/1991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