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172期1992年1月)
真理論壇:[聖靈月刊]耶穌教與孝道
目錄 | 上一章 | 下一章

楊約翰主講/嚴家芳整理

世界宣道會議研討目前世界傳教之阻礙有三:
一、為非洲的多妻制。耶穌教主張一夫一妻制,與多妻制恰相衝突。
二、是印度的階級主義。印度貧富差距懸殊,其富人與賤民不相往來。耶穌教卻一視同仁,信徒以弟兄姊妹相稱,一律平等看待,因此阻礙了印度人對耶穌教的信仰。
三、是中國人敬拜祖先的習俗。耶穌教不祭祀祖先,只敬拜那創造天地萬物的主。如果有人要信耶穌,不僅將遭致親族的反對,還會被指為大不孝。為了怕被冠上「不孝」的罪名,中國人即使認同拜神須拜那創造天地的主,對於信仰耶穌教,卻仍是望之卻步。

聖經中的孝道

但是,信耶穌是否真為不孝的舉動呢?根據耶穌教的經典──「聖經」所載,十誡中的一到四誡為天道,是對神方面;五到十誡則為人道,指對人方面。人道中的第一條誡命就是要人們孝敬父母(出二十12),這與中國人「百善孝為先」的教訓是一致的。

聖經中有一個最著名的例子記載在路得記。路得是一位很孝順的媳婦,她同情婆婆死了丈夫,兩個兒子又都死了,她為了照顧婆婆,決心守寡(得一16-17)。路得的孝心,得到了天父極大的祝福,不僅安排富有又良善的波阿斯娶其為妻,還讓其子孫中出了賢明的君王──大衛(得四17)。這正如聖經中所言,孝順父母要使人得福。反之,「咒
罵父母的,必治死他。」(太十五4)。在世界上,對於孝道的教訓,沒有比這更嚴厲的了。儘管如此,為何耶穌教仍被批評為不孝呢?

批評者的論點主要有二:

一、是耶穌教在父母死後不作忌日,不準備豐盛的食物來祭拜先人,故而認為耶穌教不孝。但事實上,人死後還能享用這些食物嗎?如果可以,以一日三餐來算,一年三百六十五天要吃一千零九十五餐,耶穌教一餐都不給父母吃,的確是大不孝,但那些按時作忌的人,不也是大不孝嗎?因其一年只給父母吃一餐,其餘的一千零九十四餐,父母該上哪裡去吃呢?人會餓是因為帶有肉身,人死後肉身腐爛怎還會餓呢?中國人很聰明,但有一些事情不認真去思考,反倒變得很愚昧。
耶穌教最重視孝道,重視對父母生前的盡孝。語云:「子欲養而親不待」。意謂行孝須及時。俗諺也說:「生前一粒豆,勝過死後祭豬頭。」表示在父母還活著的時候,克盡孝道,才是真孝,死後行孝是無濟於事的。

國人祭祖的由來

中國人祭祀祖先的風俗據說是由丁蘭而來。丁蘭雖列於二十四孝之一,但他原是一個不孝子。傳說有一天丁蘭看到烏鴉反哺(也有人說是羔羊跪乳),回想自己對母親的種種不是,當下決定今後要好好孝順母親。於是在母親中午送飯來給他的時候,丁蘭跑去迎接母親。丁蘭的母親以為兒子從遠處跑來又是要追打她,一慌之下趕忙跳入河中,丁蘭見狀也跳入河中,遍尋不著母親的屍首,卻找到了一塊木頭,於是丁蘭就刻木頭當做母親,祭祀它。
以後的人也學習丁蘭,行這種死後的孝。由此看來,批評耶穌教在父母死後不祭祀而指其為大不孝的說法,實在有待商榷。

慎終追遠的觀念

批評者的第二個論點,是認為信耶穌的人不認祖宗。「飲水思源、慎終追遠」是中國人固有的倫理道德。但是,翻開家譜,我們認祖先、紀念祖先到第幾代呢?既要飲水思源,這「源」頭從何處開始呢?聖經中對於人類的起源,追溯到人類的第一代祖先──亞當(路三38)。「亞當是神的兒子」,神才是人類的根源、人類的祖宗。批評者批評耶穌教不認祖宗,事實上,耶穌教才是最認祖宗的。耶穌教要人孝敬父母、敬拜人類的祖宗──神,完全符合中國人所謂的孝道,故而我們不要因為人的批評而阻擋我們相信耶穌。

神的愛比父母更大、更久遠

有人比喻父母恩比山高、比海深。父母恩的確很崇高偉大,但有一位對我們的愛比父母更大、更久遠,就是我們的天父,可以說,父母對子女的愛是從天父而來的。我們既已了解孝順的道理,不僅應孝順我們在世上的父母,更要孝順在天上的父。神悲嘆說:「牛認識主人,驢認識主人的槽,以色列卻不認識;我的民卻不留意。」(賽一3)。牛、驢尚且認得主人,神的子民卻不認得祂。現在我們既已知道我們有一位在天上的父,祂白白賜給我們陽光、空氣、雨水,賞賜我們兒女。如此大的恩情,我們怎能不認識祂、不愛祂呢?

人與動物最大的不同,在於人能知恩且懂得感恩。父母對我們的恩情,我們懂得回報。但天父疼愛我們至今,不僅愛我們的肉身,將來更為我們預備美好的天國,我們今天若不懂得回頭來愛神、敬拜祂,這就成為我們的罪了。反之,我們若「認識神,就得平安,福氣也必臨到。」(伯二二21)。這是神給我們的應許。深願人人都能將愛父母之心,擴充為愛天父之心,時刻過著敬神、愛人的生活。願神祝福大家!(本文亦提供轉錄服務,編號XA23,台語譯華語,極適合年長、不諳中文者,意者請見轉錄服務之說明)。


作者: 楊約翰主講/嚴家芳整理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01/01/1992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