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175期1992年4月)
真理論壇:[聖靈月刊]一言之差

忠光

俗云:「病從口入,禍由口出。」神造人兩眼、兩耳、一口,似乃願人多看多聽以增見識,卻不願人多吃多說以害其身。經上說:「多言多語難免有過,禁止嘴唇是有智慧。」(箴十19);又說:「寡少言語的有知識,……閉口不說,也可算為聰明。」(箴十七27-28)。甚至西諺有云:「雄辯是銀,沈默才是金。」這些話都告訴我們,言語必須謹慎,或者要少說為妙。但是神既然造人有口,就當吃東西以補養身體,又當說話表達情意,並可藉以造就他人。我們應當善用可說話的口,說適宜之言,不要做個啞吧,該說的也不說。若然,不僅人會看你是一個白痴,或是沒有膽識的人;也會被誤解是一個沒禮貌的驕傲人。因此,問題是在於當如何說才合適?這是人生的一大課題,應當多加修習的功夫。因為「一句話說得合宜,就如金蘋果在銀網子裏。」(箴二五11);並且「智慧人的言語,是醫人的良藥。」(箴十二8下)。

茲從聖經舉出幾例,來看一句惡言害死了多少人,又一句又善又美的話,救了多少人命之故事,以作修習說話之參考。

一句惡言,害人知多少?

1.探子沒信心的一句話,使全會眾灰心餒志而遭殃。

當摩西帶領以色列百姓來到巴蘭的曠野時,真神叫摩西打發人去窺探迦南地。於是他就派每支派的族長去了。過了四十天,他們回來向摩西報告當地的情形。除了約書亞與迦勒二人之外,其餘的都說:「我們不能上去攻擊那民,因為他們比我們強壯。……我們所窺探經過之地,是吞吃居民之地。我們在那裏所看見的人民,都身量高大。我們在那裏看見亞衲族人,就是偉人,他們是偉人的後裔。據我們看自己就如蚱蜢一樣;據他們看我們也是如此。」(民十三31-33)。這種沒有信心的話。使全會眾喧嚷、哭號而向摩西發怨言。這怨言之聲使神發怒,以致迦勒與約書亞之外,凡二十歲以上發怨言的都不能進入神所應許的迦南地,而必死在曠野。

這種膽怯沒信心的行為是神所厭惡的(參看:來十一6;太十31-33)。假如他們能如約書亞與迦勒說一些有信心能勉勵百姓的話:「我們所窺探經過之地,是極美之地。神若喜悅我們,就必將我們領進那地,把地賜給我們,那地原是流奶與蜜之地。但你們不可背叛神,也不要怕他們;因為他們是我們的食物,並且蔭庇他們的已經離開他們。有神與我們同在,不要怕他們!」(民十四7-9);必得神的喜悅,且祝福他們早日進入這流奶與蜜的應許之地。同樣由口所出的話,其結果相差何等的大呢!

弟兄姊妹們!當同靈軟弱時,只有勉勵加強其信念,不應該講些使人灰心餒志或亡魂喪膽的話;並且要一起禱告,求神帶領勝過這個試探。

2.以法蓮人一句無理之言,惹起耶弗他之怒氣,被殺四萬二千人。

當亞捫人攻打以色列的時候,基列的長老到陀伯去,要叫耶弗他(是個大能的勇士)回來作元帥好與亞捫人爭戰。經過許願,神就將亞捫人交在耶弗他手中。他就大大殺敗他們,攻取了二十座城。這樣亞捫人就被以色列人制伏了。

耶弗他凱旋回來之後,好勝的以法蓮人聚集,到了北方對耶弗他說:「你去與亞捫人爭戰,為甚麼沒有招我們去呢?我們必用火燒你和你的房屋。」(士十二1)。耶弗他對他們說:「我和我的民與亞捫人大大爭戰,我招你們來,你們竟沒有來救我脫離他們的手。我見你們不來救我,我就拚命前去攻擊亞捫人,神將他們交在我手中。你們今日為甚麼上我這裏來攻打我呢?」於是耶弗他招聚基列人,與以法蓮人爭戰。基列人擊殺以法蓮人,是因他們說:「你們基列人在以法蓮瑪拿西中間,不過是以法蓮逃亡的人。」(士十二4)。這句話大大激怒了基列人;為此,以法蓮被殺的有四萬二千人之多。

以法蓮人自認位居以色列之中心,該作以色列人之領導者,而對於不邀他們爭戰為一種侮辱而抱不平(參看:士八1);所以去責備耶弗他。但耶弗他是被其同父異母之弟兄們趕出家園,逃亡到陀伯地與一些匪徒聚集一同出入的粗暴人,不像基甸曾經以謙和的話回答以消以法蓮人的怒氣,倒招聚曾被以法蓮人侮辱的基列人來與他們爭戰,以致以法蓮人遭受了如此之慘劇。可見舌頭是容易得罪人而惹禍的,因此雅各說:「舌頭在身體裏也是最小的,卻能說大話。看哪,最小的火能點燃最大的樹林。舌頭就是火,在我們百體中,舌頭是罪惡的世界,能污穢全身,也能把生命的輪子點起來;並且從地獄裏點著的。……惟獨舌頭沒有人能制伏,是不止息的惡物,滿了害死人的毒氣。」(雅三5-8)。箴言有話說:「謹守口的得保生命;大張嘴的必致敗亡。」(箴十三3)。

3.押尼珥向約押的一句開心話,死傷了三百八十人。

尼珥的兒子押尼珥和掃羅的兒子伊施波設的僕人,從瑪哈念出來,往基遍去。洗魯雅的兒子約押,和大衛的僕人也出來在基遍池旁與他們相遇,一班坐在池這邊,一班坐在池那邊。押尼珥對約押說:「讓少年人起來,在我們面前戲耍罷。」(撒下二14)。約押說,可以!就按著定數起來,屬掃羅兒子伊施波設的便雅憫人過去十二名;大衛的僕人也過去十二名。彼此揪頭,用刀刺肋,一同仆倒。那日的戰事兇猛,押尼珥和以色列人。敗在大衛的僕人面前。……約押和亞比篩追趕押尼珥。押尼珥呼叫約押說,刀劍豈可永遠殺人麼?你豈不知終久必有苦楚麼?你要等何時才叫百姓回去,不追趕弟兄?約押說:「我指著永生的神起誓,你若不說戲耍的那句話,今日早晨百姓就回去,不追趕弟兄了。」(撒下二27)。約押追趕押尼珥回來,聚集眾民,見大衛的僕人中缺少了十九個人和亞撒黑。但大衛的僕人殺了便雅憫人和跟隨押尼珥的人,共三百六十名(參看:撒下二12-31)。

一句戲耍的話,害死了三百八十人,豈不是雅各所說的「舌頭是不止息的惡物,滿了害死人的毒氣」的最好印証?因此,保羅教訓我們:「淫詞、妄語,和戲笑的話,都不相宜,總要說感謝的話。」(弗五4)。一句開玩笑的話,往往會得罪人;甚至於至好的朋友,也會因一句不小心的話而斷絕往來。主耶穌也告訴我們:「從外面進去的,不能污穢人,惟有從裏面出來的,乃能污穢人。因為從裏面,就是從人心裏,發出惡念、苟合、偷盜、兇殺、姦淫、貪婪、邪惡、詭詐、淫蕩、嫉妒、謗讟、驕傲,狂妄。這一切的惡,都是從裏面出來,且能污穢人。」(可七15-23)。不但能污穢,且可害死人。豈可不慎哉!

一句善言救人何其多!

1.基甸的一句謙和話,消失了以法蓮人的怒氣,免去爭戰。

以法蓮人對基甸說:「你去與米甸人爭戰,沒有招我們同去,為甚麼這樣待我們呢?」他們就與基甸大大的爭吵。基甸對他們說:「我所行的,豈能比你們所行的呢?以法蓮拾取剩下的葡萄,不強過亞比以謝所摘的葡萄麼?神已將米甸人的兩個首領,俄立和西伊伯,交在你們手中;我所行的,豈能比你們所行的呢?」基甸說了這話,以法蓮人的怒氣就消了(士八1-3)。

基甸的一句謙虛之言,使氣忿忿來爭吵的以法蓮人高興的消除了怒氣。如果基甸趁著得勝之洋洋意氣與好勝的以法蓮人衝突起來。其後果即將不堪設想,或將如與耶弗他之爭氣而相殺似的必定死了不少的人。

經上說:「恆常忍耐,可以勸動君王;柔和的舌頭,能折斷骨頭。」(箴二五15)。如骨頭一般強硬的以法蓮人,因為基甸的一句柔和而謙虛的話,折斷了他們剛硬的骨氣,得以和平相處了。真的「良言如同蜂房,使心覺甘甜,使骨得醫治。」(箴十六24)。「義人的口,滋生智慧,能令人喜悅。」(箴十31-32)。基甸在說話上,也可算是一個義人。

2.所羅門以智行鞫。使百姓敬畏,使天下列王愛慕他。

所羅門王上基遍去獻祭時,在夜間夢中,神向他顯現,叫他將所願之事盡可祈求。那時,所羅門只求智慧,可以辨別百姓的是非,能聽訟無誤。這事蒙主喜悅,神就將「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聰明智慧賜給他(王上三4-12)。神所賜的這種無比的智慧,後來使他能判斷一個難辨別的問題──就是兩個妓女爭一個孩子的事──得以圓滿解決(參看:王上三16-28)。這句智慧話,就是「拿刀來,將這孩子劈成兩半,一半給那婦人,一半給這婦人。」這孩子的母親為自己的孩子心裏急痛,就說:「求我主將這孩子給那婦人罷!萬不可殺他。」另一個婦人就說:「這孩子也不歸我,也不歸你,把他劈了罷!」憑她們所說的這些話,使所羅門王知道誰才是真正這孩子的母親。雖然所羅門王的一句智慧話,只救了一個小孩;但以色列眾人聽見王這樣判斷,就都敬畏他。並且天下列王聽見所羅門的智慧,就都差人來聽他的智慧話(王上四34)。所羅門王所寫的傳道書上有一句「智慧護庇人,好像銀錢護庇人一樣」(傳七12)。這是他的體驗之言。真是「智慧比珍珠更美,一切可喜愛的,都不足與比較。」(箴八11)。

3.以斯帖的一句合時的祈求之言,救了她的本族──猶大人。

亞哈隨魯王抬舉哈曼使他高升,使他的爵位超過與他同事的一切臣宰。在朝門的一切臣僕,都跪拜哈曼,因為王如此吩咐。唯獨末底改不跪不拜。哈曼見末底改不跪不拜,就怒氣填胸而不僅想要害死末底改一人,也想要滅絕通國所有的猶大人(斯三1-6)。於是哈曼就向亞哈隨魯王說猶大人的壞話,使王答應滅絕末底改的本族猶大人。這事不但使末底改痛哭哀號,各省各處的猶大人也大大悲哀,禁食哭泣哀號,穿麻衣躺在灰中。末底改也將此事轉告以斯帖,並囑咐她進去見王,為本族的人,在王面前懇切祈求(斯四1-8)。以斯帖也為這事禁食三晝三夜,不吃不喝,然後去見王說:「我若在王眼前蒙恩,王若以為美,我所願的,是願王將我的性命賜給我,我所求的,是求王將我的本族賜給我;因我和我的本族被賣了,要剪除殺戮滅絕我們。我們若被賣為奴為婢,我也閉口不言;但王的損失,敵人萬不能補足。」(斯七3-4)。王問擅敢起意如此行的是誰?這人在那裏呢?王知道這人就是哈曼之後。就大怒而把哈曼挂在他為末底改所預備的木架上。這樣,以斯帖的一句話合時的祈求之言,除去傲慢惡毒的哈曼,也救了她的父親末底改及她的本族猶大人。

箴言說:「口善應對,自覺喜樂;話合其時,何等美好?」(箴十五23)。以斯帖能趁著王問她「你要甚麼,我必賜給你,你求甚麼,就是國的一半,也必為你成就。」之良機,回答那種能救同族的適宜之言,豈只是一言值千金呢?

以上所述之諸例,可證實箴言所教訓我們的「回答柔和,使怒消退;言語暴戾,觸動怒氣。智慧人的舌,善發知識;愚昧人的口,吐出愚昧。」(箴十五1-2);使我們知道,說造就人的話何等重要,並要謹慎不會造就人的急躁話。因「說話浮躁的,如刀刺人;智慧人的舌頭,卻為醫人的良藥。」(箴十二18)。

我們應當記住主耶穌教訓我們的有關謹慎言語的箴言:「善人從他心裏所存的善,就發出善來;惡人從他心裏所存的惡。就發出惡來。凡人所說的閒話,當審制的日子,必要句句供出來。因為要憑你所說的話,定你為義,也要憑你的話,定你有罪。」(太十二35-37)。並且要時常提醒因言語而絆倒人的禍害之大(太十八6-7)。


作者: 忠光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04/01/1992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