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176期1992年5月)
真理論壇:[聖靈月刊]執事腓利與埃提阿伯的太監──使徒行傳八26-39
目錄 | 上一章 | 下一章

榮光

前言

對初成立的使徒教會而言,司提反的殉道是一大震撼。猶太人的全面逼迫更是他們的一大危機。然而靠聖靈的激勵,與核心幹部必死的信心,危機變成契機,反把侷限於耶路撒冷的真道傳開了。此時成為開拓尖兵的不是十二使徒,而是原本被選為管理伙食的七位執事中的腓利(徒六2)。現在讓我們來查考他的一段傳道紀錄。

腓利在耶路撒冷教會遭遇大逼迫時,與眾信徒逃出聖城。他們有的到猶太地,有的到撒瑪利亞地(八1)。腓利就在此時到撒瑪利亞城傳道、醫病、趕鬼,讓那城裡大得歡喜(5-8)。並叫行邪術的西門歸主(9-13)。此時神更進一步差遣使者指示腓利傳真道給歸途中的埃提阿伯太監。

貳、本段內容

一、腓利(註○1)得天使指示(26)。
二、太監(註○2)簡介

1. 他是埃提阿伯人(註○3),埃提阿伯女王干大基(註○4)的財政部長,握有大權(27)。是個大人物。

2. 上耶路撒冷拜神後踏上歸途(27、28)。可見他是虔誠的猶太教徒。此時他的專車正跑在耶路撒冷往迦薩的路上(註○5)。

3. 在車上念以賽亞書(28)。古代馬路崎嶇不平,坐在車上並不舒服,但他在車上仍不忘讀經。可見他是愛惜光陰,殷勤的知識份子。

三、腓利的接近

1. 腓利依聖靈的引導貼近車走(29、30)。可見腓利做聖工是依靠聖靈的引導。不是我行我素。

2. 邊跑邊聽太監讀經(30)。馬車縱然慢行,徒步隨行必須慢跑,十分辛苦。但腓利不畏苦。

四、二人的談道
1. 腓利問太監是否明白聖經內容(30)。問得太唐突一點,這要靠自己的聖經知識與聖靈的幫助,否則被問倒了就下不了台。

2. 太監謙遜求教(31)。一個有權勢、財富、知識的人能謙遜向陌生人求教,十分難得。很可能就因他的這些優點蒙眾神垂憐,派腓利專程向他傳道。

3.討論到「賽五十三7、8」(32、33)。此段記著彌賽亞的被審、被釘的預言。

3. 太監主動請教(34)。他讀經發現問題就馬上求教於人。他雖是大官,並不以求教為恥。

4. 腓利就從他所讀到的經節談到耶穌的救恩(35)。腓利能以言談引導到真道。一面神感動太監剛好讀到有關主耶穌的經文,一面腓利談道有技巧,能把話題引到主題,一面太監也十分謙虛,結果太監很快就明白真道,知道須受大水洗。

五、太監受洗

1.邊談邊走,走到溪邊(36)。此段路在猶太曠野(26),甚難看到「有水的地方」。但近迦薩的路上跨過二條溪流。故此處可能指走到溪邊,因可從車上遠遠看到水(註○6)。

2.太監主動要求受洗(36、37)。也問「有甚麼妨礙」(註○9)(尚須何條件?)表現出謙卑、主動、細心。

3. 腓利要求要相信,太監信主耶穌是神子(37)。信主耶穌是神子及信祂受死救人,是受洗歸主者應具的基本條件。

4.二人同下水裡去(38),且從水裡上來(39)。可見此處有很多的水,水深足以讓二人同下水裡去。從水裡上來,也可知係大水浸禮(不是站在水邊,也不是從水面上來)。

六、歡欣歸國

1.聖靈把腓利提走(39)。這是神蹟。

2.太監歡喜回家(39)。獲得真道,心裡十分歡欣。

參、背景

一、人物:

1.腓利:初期耶路撒冷教會的執事(註○1)。

2.太監:干大基女王的財政部長、猶太教徒(註○2)。

3.干大基:當時埃提阿伯的女王(註○4)。

4.以賽亞:舊約先知。

二、時間:

1.仍在主後三十三年。

2.在司提反殉道,教會受逼迫,腓利往撒瑪利亞傳道之後。

3.在保羅信主之前。

三、地點:

1.在猶太曠野上,耶路撒冷往迦薩的馬路上(註○5)。

2.在路邊溪流裡。

肆、討論與思考

一、這位太監有些什麼好行為值得學習?

1.上有權勢、財富、知識,卻能謙卑求教於陌生人。不恥下問,不輕視無外貌之
傳道人。

2.能充分利用時間讀聖經。

3.主動追求道理、熱心拜神,有信心。

4.受洗前先明白基本道理。

5.做事果斷,不猶豫,抓住機會受洗得救。

※結果神就感動他讀以賽亞書,也差遣傳道專程為他傳道、施洗。最後滿獲主恩歡欣回家。並把基督教傳入該國。

二、腓利傳道有什麼要領?

1.依靠聖靈的差遣,不隨己意做聖工(26、27、39)。

2.不辭辛苦(29),熱心傳道。

3.熟悉聖經,以聖經講述主救恩(35)。

4.神蹟奇事相隨(6-8)。

※我們也當效法他做聖工的要領。

三、太監接受怎樣的洗?

1.他從遠處車上看到有水的地方,下車受洗。可見是大水洗。

2.二人一齊「下水裡去」又「從水裡上來」可見是接受浸禮。

3.此後之「洗」原文為浸(baptizo)可見是浸禮。

※若是點水禮,只要太監車上備供路上解渴的水就夠用;不必找大水,也不必下車,更不必下水裡再從水裡上來。

四、他們二人怎樣分離的?

聖靈立刻把腓利提到他處工作,二人就此分別未再見面(39),也來不及道別。

五、腓利是怎樣的人?參看附註。

六、慕道朋友要求受洗時應先提醒他些什麼?

至少要確認他信基督是神的兒子,他為我們開了救恩之門,我們要受浸赦罪。

七、試比較這位太監與哥尼流的優點

1.太監的優點見討論一。

2.哥尼流的優點(徒十1-48):

a.虔誠,全家敬畏神、常常禱告神。
b.多多賑濟窮人。

c.服從聖靈的指示行事。

d.熱心向親友傳福音。

伍、結論

腓利以一位平信徒,因被聖靈充滿,智慧充足,有好名聲,被眾信徒推薦成為耶路撒冷教會的第一批執事之一。然他不以此自滿,反而更加依靠聖靈,而神也因此給予更多、更大的恩賜;不但有醫病趕鬼、引人歸主之恩賜,更能靠聖靈飛行遠處。

可見真神並不輕看平信徒,俗云:「有為者亦若是」。凡我信主、愛主的同靈都當以腓利為榜樣,常讀聖經、懇切禱告,祈求屬靈恩賜,投入聖工行列,榮神益人。

埃提阿伯的太監因虔誠敬拜神,熱心讀經追求真理,不以外貌取捨傳道,抓住機會接受浸禮,結果成為非洲第一位幸運者。

敬愛的慕道朋友們!機會是可遇不可等。平時你當勤讀聖經,虔誠禱告,多多聽道,並抓住機會接受合法大水浸禮!用你的虔誠,積極祈求神的賜福吧!曠世大喜樂就在你眼前!

陸、附註

○1腓利:使徒教會初期的七執事之一(六5)。他們被揀選本是為了管理教會的伙食等庶務(1、2)。但因他們素常有好名聲、被聖靈充滿、智慧充足(3),滿得聖靈能力,又遇大逼迫(八1-5),就投身傳道行列。他起初在撒瑪利亞工作,神與他同工,成果豐碩。後來奉聖靈差遣去傳道給太監。

○2太監:(eunouchos)古代諸國王宮內工作者,為防桃色糾紛,多經閹割去勢(參看:創三七36,四十2、7;但一3;王下八6)。因經常與國王及權貴相處,故常有機會竄升,竊居高位。此處太監為埃提阿伯國之人,但不一定是古實黑人,甚至可能是猶太人。總管銀庫即財務大臣、財政部長。按舊約規定,去勢者不准進會幕拜神,只能在殿外禮拜(申二三1)。從他自備聖經皮卷在馬車上閱讀(徒八28),可知他不但有錢,而且有信仰,有學問。

○3埃提阿伯:又名古實,在非洲中部尼羅河上游第一-五瀑布一帶。原居民可能係含之子古實後裔(創十6),自阿拉伯半島渡紅海至非洲之黑人。但猶太人在南北朝滅亡後就有大批移民經埃及移居於此,因此新約時代有不少猶太教民,歐亞移民亦不少。

○4干大基:(Kandakes)可能係米羅意(Meroe)朝之女王。據拉丁史學家考據該朝有多位女王稱為干大基。

○5耶路撒冷下迦薩的路:是歐亞通非洲的重要陸路之一。北接撒瑪利亞、加利利諸城到大馬色,南至迦薩接約帕、呂大經亞鎖多、迦薩至埃及的國際大道(見聖經附圖:主耶穌降生時猶太地圖)。是古今散居非洲之猶太教徒朝聖必經之道。路經猶太曠野,十分乾旱。僅有二、三條河流相交。

○6有水的地方。從經文的敘述可知太監在車上遠遠就看到這「有水的地方」,再經36、37二節的對話,可能再隔些時間後吩咐車子停住才真正到達這「有水的地方」。可見看見之地點與實際有水之處仍有相當之距離。在如此遠距離就可以看到的水一定很多、很大。在曠野裡除了溪流,恐無其他如此多量的水。故可確定他們是下到河裡洗禮的。

○7「一同下水裡去」原文為Katebesan amphoteroi eis to hudor。首字為從上往下移動,如:下山、下樓。次字為二者一齊行動之意。第三字表示從外進到裡面,如:進屋裡。第四字為定冠詞,末字為水。可見二人確同時浸入水中。又「從水裡上來」原文為anebesan ek tou hudatos。首字為從下往上移動,與Katebesan恰相反。次字為從裡移向外,如:從屋裡出去,恰與eis相反。第三字為定冠詞to之所有格。末字為水之所有格。故他們確是從大水中上來。可見此次係大水浸禮。

○8迦薩:原為非利士人五大城之一(撒上六17、18)。在地中海邊之小丘上、約帕南方約七十公里處。為此一帶最古之城。在歐亞往非洲陸路孔道上(古稱非利士路,今稱迦薩走廊)。自古為軍事重鎮。今為世界最敏感之處。

○9原文為ti koluei意為有什麼阻礙此事?


作者: 榮光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05/01/1992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