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176期1992年5月)
靈修小品:[聖靈月刊]學習羔羊

「他被欺壓,在受苦的時候卻不開口(或作他受欺壓,卻自卑不開口)。他像羔羊被牽到宰殺之地,又像羊在剪毛的人手下無聲,他也是這樣不開口。」(賽五三7)。

一位同靈新近從紐西蘭旅遊回來,告訴我,他這次才了解到,為何聖經上總將主耶穌比喻成羔羊。他親眼見到一隻隻的綿羊,在牧人手下,溫和、順服地被趕到哪裡,就在哪裡吃草。不僅如此,那些剛被剪過毛的綿羊,一副光禿禿的樣子,就如人突然掉光了頭髮一樣,外表確實不甚好看;然而牠們依然安安靜靜吃著草,如此默默無聲。

「不平則鳴」、「以牙還牙」,乍看似乎是人性的自然反應,但真這樣作,就解決得了事情嗎?「性情溫良的有聰明」(箴十七27)。溫柔之人的心地,寬宏而富彈性,遇事心地有足夠的空間包容、忍耐。因他們寧願作個忍怒藏羞的通達人,而不願成為一個惱怒立顯的愚妄人(箴十二16)。反之,暴躁之人的心地,硬又淺,遇事找不著緩衝的空間,於是怒氣全發,成了愚妄人(箴二九11)。讓我們學習羔羊的溫和,當遭到不平、欺壓時,能無聲、不開口、勒住舌頭,不讓忿怒的言語出口,唯有將一切交託神,默然倚靠神,仰望神的帶領。

「順服」的背後,隱藏著「謙卑」的本質。「他受欺壓卻自卑不開口」,是謙卑的表現。而「像羔羊被牽到宰殺之地」,乃是順服的極至。對神方面,人唯有真正體驗到「賞賜的是神」(伯一21),才能在神面前自承一無所有地謙卑下來。也唯有在了解到「他拆毀的,就不能再建造,他把水留住,水便枯乾,他再發出水來,水就翻地……」(伯十二13-25),才自覺人無法定意什麼,唯有順服神的旨意與帶領,才是智者的作法。而在對人方面,唯有先懂得「尊敬眾人」(彼前二17),也就是尊重神賦予靈命的每個個體,才不會因著人的外表、身份關係,作出順服或不順服的差別待遇。想想自己,是否在需要溝通的場合裡,事事逞強、堅持己見呢?也想想當別人當面糾正、規勸時,自己是否常常無意細細分辨、而一味為自己辯駁呢?這並非指人當無己見,需完全聽從別人才是順服。而是要人打開心胸,要有包容不同聲音的雅量。我們希冀別人肯定、包容我們,那麼試問自己對別人又肯定、包容了多少呢?經云:「你們眾人也都要以謙卑束腰,彼此順服。」(彼前五5),原來懂得順服之前,當先學得以謙卑束腰。

羔羊是萬主之主,萬王之王(啟十七14),羔羊即是主-耶穌。主耶穌的形像是「心裡柔和謙卑」(太十一29)。虛己,取了奴僕的形像,自己卑微,存心順服,以至於死,且死在十字架上(腓二7-8)。在靈修的路程上,讓我們時時記取羔羊謙和、溫柔的形像,並努力學習之。


作者: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05/01/1992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