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181期1992年10月)
真理論壇:[聖靈月刊]傳道書的人生觀摘要
目錄 | 上一章 | 下一章

忠光

很多人讀了傳道書之後,難免生出消極而悲哀的人生觀;因為該書充滿著「虛空」的字眼。享盡人生榮華富貴的所羅門王尚且感覺「虛空的虛空,虛空的虛空,凡事都是虛空。」(傳一2);其餘的人,活在世上還有甚麼意義呢?但是,如果我們仔細地讀完全書,便可發見在消極而悲觀的人生當中,仍有積極樂觀的一面。我想所羅門寫傳道書的目的乃在於「處在虛空的人生當中,應當發見喜樂的一面以過有意義的樂觀生活。」

現在藉著傳道書上的話,總結傳道書的重點,就是:「人生虛空,當行何事為美總意就是敬畏神,謹守祂的誡命,這是人所當盡的本分。」(傳一2,二3,六12,十二13)。這是筆者從傳道書所得的啟示。

茲將傳道書上所顯示出來有關作者的人生觀之要點,摘錄於下,以資讀「傳道書」者之參考。

一、人生虛空

傳道者說:虛空的虛空,虛空的虛空;凡事都是虛空(一2)。

「虛空」一語在舊約聖經出現七十二次中,傳道書竟用了三十七次之多,依據作者一生之體驗,人若只追求世上屬肉的幸福;到頭來,總會覺得虛空的虛空,凡事都是虛空。

我見日光之下所作的一切事,都是虛空,都是捕風(一14)。

「日光之下」乃從人的角度來觀察,只在物質的層次上之生活,其終點就是虛空,都是捕風。惟有進到更高的屬靈層次上去追求人生的意義,才不會感覺虛空。「日光之下」一語,在傳道書中用了二十九次之多。

我又專心察明智慧、狂妄,和愚昧,乃知這也是捕風(一17)。

一切均屬虛空當中,作者先從智慧分述其虛空、捕風之存在。智慧為虛空之原因便在十八節接著加以說明:「因為多有智慧,就多有憂愁;加增知識的,就加增憂傷。」

我心裏說:「來罷!我以喜樂試試你,你好享福。誰知這也是虛空。」(二1)。

接著智慧之後,作者以喜樂來作試驗,是不是不會感覺虛空。因一般認為凡能喜樂的,便是幸福。誰知,這也是虛空。因為他後來發見,他所經營的一切事和勞碌所成的功(可得喜樂之因素),都是虛空,都是捕風(二11)。

人不能強於獸,都是虛空(三19)。

人若只從肉體的構造來看,不看他的靈性和與神的關係;人就與獸無異。因為世人所遭遇的,獸也遭遇,所遭遇的都是一樣;這個怎樣死,那個也怎樣死,氣息都是一樣。人與獸都歸一處,都是出於塵土,也都歸於塵土(三19-20;參:創二7、19)。

貪愛銀子的,不因得銀子知足;貪愛豐富的,也不因得利益知足。這也是虛空(五10)。

錢財乃世人所愛好,因錢能叫萬事應心(十19)。但貪愛銀子的,不因得銀子知足,而總歸是虛空的。因為愛錢之心乃是無底之深坑,無法填滿;並且貨物增添,喫的人也增添;物主得甚麼益處呢?不過眼看而已(五11)。
我見日光之下有一宗禍患,重壓在人身上。就是人蒙神賜他貲財、豐富、尊榮,以致他心裏所願的一樣都不缺;只是神使他不能喫用,反有外人來喫用。這是虛空也是禍患(六2)o

關於這一段所說的虛空之原因,能以路加福音第十二章十六節至二十一節與十六章十九節至三十一節加以說明。

世上有一件虛空的事,就是義人所遭遇的,反照惡人所行的;又有惡人所遭遇的,反照義人所行的。我說,這也是虛空(八14)。

這種虛空,乃因作者在(七15)所說的:「有義人行義,反致滅亡(照惡人所行的);有惡人行惡,倒享長壽(照義人所行的)。這都是我在虛度之日中所見過的。」

人活多年,就當快樂多年;然而也當想到黑暗的日子,因為這日子必多,所要來的都是虛空(十一8)。

人生當快樂,然而將要來的更多的黑暗日子(若不得救享受永生,即將遭受地獄永遠的痛苦)。這種永遠痛苦的黑暗日子,若比起短暫的人生的快樂,這種快樂算得甚麼呢?因此,感覺人生都是虛空。

傳道者說:「虛空的虛空,凡事都是虛空。」(十二8)。

作者以虛空開始寫本書(一2),將要結束時,又提起「虛空的虛空,凡事都是虛空。」在作者榮華富貴的人生享樂中,所體驗到的結論,就是「虛空的虛空,凡事都是虛空」。若僅在物質生活上尋求快樂的話,人的一生到頭來只不過是「虛空」罷了。

二、當行何事為美為善?

在傳道書中如上段所摘錄的「虛空之人生」的經節外,作者也提到「世人在天下,一生當行何事為美?」(二3);與「誰知道甚麼與他有益呢?」(六12)之兩件,使我們在虛空的人生當中可算是較美與較善的事,可以享受人生。

(一)較美的事

人莫強如喫喝,且在勞碌中「享福」,我看這也是出於神的手(二24)。

我所見為善為美的,就是人在神賜他一生的日子喫喝,享受日光之下勞碌得來的好處,因為這是他的分。神賜人貲財豐富,使他能以喫用,能取自己的分,在他勞碌中喜樂;這乃是神的恩賜(五18-19)。

我就稱讚快樂,原來人在日光之下,莫強如喫喝快樂,因為在日光之下,神賜他一生的年日,要從勞碌中,時常享受所得的(八15)。

在虛空的人生中,如果能「吃喝快樂」享受勞碌得來的好處,在勞碌中得喜樂,這是神的恩賜。所以神使人在世上勞苦中得喫用的東西(參:創三17-19),就當在這勞碌中享福。所謂享福,第一就是「吃喝快樂」,以滿足肉體的需要。所以吃喝快樂,是神所允許的,也是神的恩賜。這在虛空的人生中是一件美好的事。

我知道世人,莫強如行善。並且人人喫喝,在他一切勞碌中「享福」。這也是神的恩賜(三12、13)。

作者提起「吃喝享福」為人生之美事後,提到「行善為美」的事。世人也說「助人為快樂之本」,行對人有益的事,原來對己亦有益,因自己也會感覺快樂。凡能得喜樂的事,總是美事;所以作者提出一些能覺快樂的事為在虛空的人生中之美事。

我見人莫強如在他經營的事上喜樂,因為這是他的分(三22)。

「在經營的事上喜樂」,這也是人生的美事。普通世人要為餬口而勞碌,但這種勞碌,若能合乎他的興趣而成為他的喜樂,這就是人生的幸福。所以我們應當有敬業與樂業的精神,以享受人生。

滿了一把,得享安靜;強如滿了兩把勞碌捕風(四6)。
如果套用前面的話可說:「滿了兩把勞碌捕風,莫強如滿了一把得享安靜。」這告訴我們:「知足常樂」的好處。因為能知足才得享安靜,如不能知足怎能享受安靜?只有勞碌不停罷了。如果勞碌而未得享福,豈不是「捕風」(落空)?因此,作者接著說:「有人孤單無二,無子無兄,竟勞碌不息,眼目也不以錢財為足。他說:『我勞勞碌碌,刻苦自己,不享福樂,到底是為誰呢?』這也是虛空,是極重的勞苦。」(四8)。即使他有百子千孫,又享高壽,如不能享受知足之樂,作者也說:「人若生一百個兒子,活許多歲數,以致他的年日甚多,心裏卻不得滿享福樂,又不得埋葬;據我說:「那不到期而落的胎比他倒好。」(六3)。

在虛空的年日,當同你所愛的妻快活度日;因為那是你生前,在日光之下,勞碌的事上所得的分(九9)。

「與所愛的妻快活度日」,這是神賜給人,在勞碌的事上所得的分。人生勞苦虛空(詩九十10),若不得享樂,人生就真沒有甚麼價值。經上說:「賢慧的妻,是耶和華所賜的。」(箴十九14下)。能與所愛的賢妻快活度日,就是在短暫而勞苦的人生中之美事。

(二)較善的事

傳道書的作者,在第六章之最後提起「誰知道甚麼與他有益呢?」之後,接著在第七章提出一些對人生有益的事,茲舉出幾例以資參考。

名譽強如美好的膏油;人死的日子,勝過人生的日子。往遭喪的家去,強如往宴樂的家去,因為死是眾人的結局,活人也必將這事放在心上。憂愁強如喜笑,因為面帶愁容,終必使心喜樂。智慧人的心,在遭喪之家;愚昧人的心在快樂之家(七1-4)。

作者在此提起「往遭喪之家去,與喪家一同悲傷憂愁,強如往宴樂之家一同喜笑。」因為「死是眾人的結局」,不是他人的事。總有一天會輪到自己的身上來(參:八8);因此,活人也必將這事放在心上。但實際上。世人都把「死亡」一事忌諱不說,而以「去世」、「逝世」、「亡故」、「喪生」、「凋謝」、「崩御」等話代替。但你想要逃避這人生的結局,也是逃避不了的,不如先有心理準備,以迎接死亡之來臨;尤其更當為死後之歸宿所在,作預備工作,這才是有智慧的人。

事情的終局,強如事情的起頭;存心忍耐的勝過居心驕傲的(七8)。

俗語說:「好頭不如好尾」。因為蓋棺才能論定,對一個人的評價,非等到他死後無法確定。聽說有一個生前很有名望的人,在他的喪葬之日,竟然出現姨太太帶著孩子們來送葬。又有俗語說:「事久見人心」。初見面印象好的人,不一定能一直保持這好印象。因此,有了好的開始,也應當忍耐堅持到底才有用。年紀大的人喜歡誇耀他們過去光榮的事;但問題在於你現在如何,將來又將如何;聖經告訴我們:「若將起初確實的信心堅持到底,就在基督裏有分了。」(來三14);主耶穌也說:「惟有忍耐到底的必然得救。」(太二四13)。

遇亨通的日子,你當喜樂;遇患難的日子,你當思想;因為神使這兩樣並列,為的是叫人查不出身後有甚麼事(傳七14)。

亨通的日子,人會喜樂;但遭患難的日子,人往往會埋怨,怨天尤人,很少會思想神為何使我遇到這個患難。因為信徒會遇到患難也是有神的美意──非出於神的管教,就是神的試煉,都是對信徒有益處的。悲歡離合乃人事之常,神使這兩樣並列,乃為訓練人能喜樂感謝之時,亦當曉得在患難的日子要思想神的旨意,而獲知如何對付這患難。保羅告訴我們:「要常常喜樂,不住的禱告,凡事謝恩;因為這是神在基督耶穌裏向我們所定的旨意。」(帖前五16-18)。願我們能藉著不住的禱告,明白神的旨意,過著常常喜樂,凡事謝恩的生活!

如以上所舉的一些經節,我們知道傳道書並不是只告訴我們「人生虛空」的悲哀人生觀。它也告訴我們當如何過著既美又善的生活方法。願我們在讀傳道書時,能發見它所告訴我們又善又美的處世法,更要重視它的結論:「總意就是敬畏神,謹守祂的誡命,這是人所當盡的本分。」(十二13)。

三、結論:敬畏神,謹守祂的誡命

少年人哪,你在幼年時當快樂;在幼年的日子,使你的心歡暢,行你心所願行的,看你眼所愛看的;卻要知道,為這一切的事,神必審問你。所以你當從心中除掉愁煩,從肉體克去邪惡;因為一生的開端和幼年之時,都是虛空的(十一9-10)。

你趁著年幼,衰敗的日子尚未來到,就是你所說,我毫無喜樂的那些年日未曾臨近之先,當記念造你的主(十二1)。

傳道書的作者寫這些話,就是盼望趁著年少的時候就當記念神、敬畏祂,思想神必審問我們所作的一切事。人生的方向,在青少年這個重要時期應作決定。這些話就是作者盼望青少年要作的人生方向。因為人若要單從享受肉慾的滿足去尋找人生的幸福,最後必定會感覺虛空、捕風。可惜,世人無論古今中外,都朝這方向去尋找幸福。作者憑著自己走過來的體驗,告訴年輕人這條路是達不到幸福的錯誤之路,應當趁早從此迷途轉向天國真神的光明道路。這才是獲得永遠幸福的正確之路。保羅從主耶穌所受的使命,就是「叫世人的眼睛得開,從黑暗中歸向光明,從撒但的權下歸向神;又因信耶穌,得蒙赦罪,和一切成聖的人同得基業。」(徒二六18)。

總而言之,作者以這些對青少年的勸勉之言,引進他的結論──敬畏神謹守祂的誡命。

這些事都已聽見了。總意就是敬畏神,謹守祂的誡命,這是人所當盡的本分。因為人所作的事,連一切隱藏的事,無論是善是惡,神都必審問(十二13-14)。

願我們都能以此為我們的人生觀,以過平安喜樂的幸福生活!


作者: 忠光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10/01/1992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