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怡昀
「奇妙奇妙真奇妙,一個舊人變新人。」
在聖經記載的佈道中,保羅曾兩度見證自己信主的經過(徒二二1-21,二六4-23);在給眾教會的書信裡,保羅亦多次感性回想自己被主改變的歷程(林前十五9-10;加一13-24;腓三5-8;提前一12-16)。成為一個新造的人,是保羅的故事,也是我們期待發生在每位新受洗者身上的見證。然而,保羅生命的改變,並非完成於眼睛上有鱗片掉下來的瞬間(徒九18);每個舊人變新人,也都不是一夕之間的脫胎換骨,而是點滴累積、持續發生的日常。
正如保羅信主當下有鱗片從眼睛掉下,從此他對神、對真理、對自己、對教會,漸漸有了新的看見;保羅後來的改變,亦可說是他在種種看法上的逐步更新。以下對保羅的查考,將使我們看見,「穿上新人」實為一生之久的生命改造工程。
一、更新對自己的看法
信主,不只是相信「耶穌是神」,更是認定「耶穌是我的救主」。這種更新過的對神的知識、看法(西三10),也包含一種人對自己的全新定位——過去的我自信自恃、作自己的主,如今的我不再是主,而是主的奴僕。
從保羅在多封書信裡經常自稱「耶穌基督的奴僕」(羅一1;加一10;腓一1;多一1)可以發現,他對自己的看法,因信主而產生了巨變。過去,他以種種外在條件誇口:論血統,他屬以色列族、便雅憫支派,是希伯來人所生的希伯來人(腓三5);論社經地位,他生長在並非無名小城的大數(徒二一39),且生來就作羅馬公民(徒二二27-28);論律法,他在教派中最嚴謹的迦瑪列門下作法利賽人(徒二二3,二六5),熟知律法、遵守誡命,自認無可指謫(腓三6);論熱心,他更是從祭司長領了權柄,親自將基督徒下監、刑求,是出名定案的逼迫者首領(徒二六10-11)。
保羅的這張黃金履歷,放到任何領域都是人生勝利組無誤;然而在基督裡成為新人的保羅,卻逐漸認識到,在救恩上,這些人間美名不僅無益,甚至有損。今天自己這個罪魁之所以能蒙揀選、得永生,其實是本乎基督格外豐盛的憐憫,並因著信基督而來的義,與過去所沾沾自喜的律法之義全無干係(提前一12-16;腓三7-9)。今天倘若我們在基督裡,卻仍耽溺於屬世條件的優越,或深陷於外在劣勢的自卑,那麼我們便尚未脫去舊人,尚未真正認識救恩、調整對自己的看法。此時,神亦會透過各種境遇,來助人更新。
保羅便是在信主後,持續被神置於百般挫折中,才真正破碎了驕傲、重造出一種合乎中道的自我認識。在受洗後,他一度自命不凡地四處找猶太人辯道;固然他超群的能力確實駁倒眾人,卻無法引人歸信;另一方面,他在信徒間亦踢到鐵板,人人怕他、不信他是門徒。在種種苦澀的挫敗中,保羅得到巴拿巴雪中送炭的無條件相信與接納,從此才得以融入教會生活(徒九20-27)。事實上,教會對保羅的接納,有著更非凡的意義──面對這個曾殺害自己至親的兇手,教會實踐了基督完全的愛,那是對仇敵徹底的饒恕;也是在弟兄姐妹實際和顏悅色的寬容相待中,保羅才得以真正謙卑下來,重新認識愛的真理與自己是誰。
這種不僅從主耶穌,同時也從教會領受到真實饒恕的深刻經歷,使得過去看重外在能力的保羅,後來在教會真理上更強調相愛、謙卑、靈裡的一體。他認識到,作為基督身上的一個肢體,不論是自己或任何一個能人都算不得什麼(林前三5),切莫看高了自己或彼此(羅十二3-6;腓二3;林後十二6);人所自以為強的智慧知識,不但無法叫人信,更會叫人自高自大,唯有神的權能與彼此相愛的心才能造就人、改變人(林前二5,八1)。
有時在不睦的關係中,我們很期待神使別人發生改變;殊不知,那能促使對方改變的最後一根稻草,其實取決於我們是否情願用愛得勝。而保羅,正是在基督的憐憫與教會的饒恕中,更新了他對自己的看法。
二、更新對同工的看法
儘管已經成為宣道工人,保羅生命的更新並未就此完成。透過他不同時期寫作的書信,我們可發現,在工作歷練中,保羅看待同工的角度亦不斷修正。
一如他自幼追求完美、律己甚嚴的性格,在初期的事奉中,他同樣也以高標準衡量同工,就事論事、不惜衝突。因此當他看見磯法等人所行與福音的真理不合,就當著猶太人的面直接敵擋(加二11-14);在外邦人受割禮議題未達共識時,他犀利的說話風格已引起大大紛爭辯論(徒十五1-2);論到是否帶馬可同去做工,保羅按馬可過去的不良紀錄予以拒絕、否定,其強勢乃至不惜與親密的同工巴拿巴決裂(徒十五36-39)。
然而在後來的事奉中,他在哥林多得到了亞居拉、百基拉夫婦那「為我的命將自己的頸項置之度外」的愛心接待(徒十八1-3;羅十六3-4);在馬其頓,他看見極貧窮、在患難中大受試煉的教會,極力央求在奉獻上有分與滿足的快樂(林後八1-5);在捆鎖中,保羅領受了以巴弗提幾乎至死、不顧性命的陪伴與供給(腓二25-30),甚至在羅馬,凡亞西亞的人盡都離棄保羅時,保羅更得到阿尼色弗一家殷勤的尋找與體貼的服事(提後一15-18)。
這在種種艱難中領受同工之愛的經歷,使保羅重新認識事奉的精神與同工的價值。在後來的書信中,保羅改變了對馬可的看法,不再僅以外顯績效作為「有無益處」的唯一判準,進而能記念事奉中不同角色的貢獻(林前三6;羅十六3-15;門一11),並考慮事奉對同工的造就,因此願意再與馬可同工(門一24)、肯定馬可在傳道(或作「服事我」)事上的意義(提後四11;西四10-11),更主動關懷馬可是否得到教會合理的接待(西四10)。
在與同工關係的認知上,保羅則常以家人稱謂稱呼同工,如稱亞波羅、推基古等人為兄弟(林前十六12;弗六21),稱提摩太、提多、阿尼西母為兒子(林前四17;多一4;門一10),稱魯孚的母親為自己的母親(羅十六13)。如今保羅不再僅僅公事公辦地將同工視為同僚或下屬,而是帶著溫情,看彼此為在福音裡一同承擔、一同得分的生命共同體。
活在績效世界中的我們,是否有時也在同工關係上陷入管理學迷思?是否有時對同工蓄積不滿,是基於舊人思維,而非來自基督心腸?唯有如保羅體認到事奉的本質在於與神、與人的生命相交,才能穿上新人、更新對同工的看法。
三、更新對事奉的看法
在初信階段,保羅對事奉顯得衝動急躁、亟欲立竿見影;從他受洗不久遂急於與人辯道、看見同工行的不正就直接開砲,都可見一斑。然而在事奉上,人最缺的從來就不是證明自己的機會,而是謙卑順服的心志,與穩固堅韌的屬靈裝備──而這些正是後續信仰路上,神藉操練為人預備的禮物。
歷經在大數(徒九28-30)、亞拉伯與大馬色被神隱藏的日子(加一15-18),歷經在宣道中有人相信有人毀謗(徒十三44-45,十七32-34)、被獻花圈與被砸石塊的冷暖(徒十四11-21),歷經滿腔熱血被聖靈阻擋後又轉向的體驗(徒十六6-10),歷經被下監鞭打、赤身露體的凌辱(徒十六22-24;林後十一23-28),事奉路上似乎風霜雪雨、荊棘滿途,但保羅眼中所見卻是聖靈同工、恩典之路(林後六4-10)。
於是積極的心志依舊,保羅更學會了柔和謙卑與堅韌知足;無論處卑賤、處豐富,或有餘、或缺乏,他都從主得了幫助(腓四11-13):在神的權柄前,他軟弱懼怕又戰兢(林前二3-5),但因使徒職分的寶貝在自己這卑賤軟弱的瓦器裡,就顯出百折不回的韌性(林後四7-11);在與人的衝突中,他不再爭競,寧可讓步、聽憑主怒(羅十二19);在非關得救的潔淨禮上,他不再固執,而能順服同工的安排建議(徒二一22-26);在自己的渴望上,他靜心等候直到神的旨意成就(徒十八21;腓一23-24),也放下使徒權柄,改用謙卑的言詞向人懇求(門一8-9);在事奉的果效上,他不以外顯的洗禮人數為記念(林前一14-17),而以信徒內在的信心為供獻的祭物(腓二16-17)、以信徒在主來時能站立主前為自己所誇的冠冕(帖前二19-20)。
是否有時我們會對事奉在量的成長上患得患失、對機會的不確定性陷入焦慮,或對人為的錯誤感到惱火難平?其實這些都反映我們對事奉的看法需要更新。隨著保羅在歷練中更加體悟到神的全知、全能、永存、遍在,他觀看任何事奉上的境遇,便愈發能在安靜中看見主深哉的智慧與難測的愛。
四、結語
穿上新人,不是一次性的動作,而是建立在每天「脫下舊我」的反省與「穿上新我」的實踐中。我們都是神的工作,那在保羅裡面助他日日更新的聖靈,同樣也在順服之人心裡時刻運行,為要幫助我們成就神的美意。願我們也活出一個個舊人變新人的奇妙見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