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區宗教小組策劃 廖家立撰稿
2008年一位住在臺北的逸蓁(國中二年級)參加葡萄園南澳校園梯隊的活動,在這過程當中,她看見工作人員愛的付出,看見教會弟兄姐妹虔誠的禱告;她也曾經在營隊當中跪下來向真神禱告,祈求自己功課變好。她似乎有感受到禱告中有一種被疼愛的感覺。這樣的過程,每當她回想都歷歷在目。輾轉過了四年,逸蓁要考大學了。在那一次考試中,她的成績相當不理想,在上午填寫志願時,逸蓁與父親產生極大的爭執,父親責備他,枉費對她的栽培與期望。
逸蓁哭了整晚。隔天上午她帶著行李離家出走了。逸蓁買火車票想到嘉義阿里山,火車嘟嘟嘟地從臺北往南奔跑,車窗外的影像一幕幕的播放。逸蓁開始覺得自己是悲傷、沒有希望、沒有未來的。在最難過的時候,她想到了幾年前曾經參加過葡萄園的營隊,教會工作人員的愛、輔導員的叮嚀,……逸蓁似乎又回到那種被愛的感覺。當火車停在桃園車站的時候,她想:反正都是離家出走,往南往北都一樣,我何不去尋找南澳教會呢?逸蓁在桃園火車站下了車,搭上了往北通往南澳教會的火車。車窗外的螢幕,又一幕幕地播放, 逸蓁回想著葡萄園營隊那一段快樂的時光。
很快地,火車停泊在南澳火車站。逸蓁下了車。她彷彿嗅到了十年前營隊的味道。但當下,逸蓁不知道南澳教會怎麼走。就在這時候,逸蓁看見了一位警察,他勇敢的走過去問警察(原住民,南澳教會弟兄)說:「警察先生!請問真耶穌南澳教會怎麼走?」恰巧這位警察是南澳教會的信徒。警察回答說:「請問妳有什麼事嗎?我就是那教會的信徒,但我現在值勤,5分鐘後我就要下崗了,如果你不介意,等我下哨,我帶你走過去。」下崗後的警察弟兄穿著制服,帶著逸蓁前往南澳教會。逸蓁與他在路上邊走邊聊天,當他得知逸蓁是離家出走,就以他專業的敏感度,巧妙地問到了逸蓁父親的電話,也徵求逸蓁的同意,希望能夠跟她的父親對話。
兩人走到了教會,南澳教會的大門深鎖。警察弟兄打電話給太太(南澳國小老師),訴說這事的緣由。不久,他太太也來到教會與他們碰面。太太連忙安慰逸蓁,使她的心能夠安定。弟兄利用空檔打電話給逸蓁的父親,告知他女兒目前平安的抵達真耶穌教會南澳教會。希望父親能夠到教會來接女兒。在電話中,弟兄希望逸蓁的父親不要生氣、不要責罵孩子……。逸蓁的父親在電話的那一頭哭了,他保證絕對會善待自己的女兒。那天晚餐,逸蓁決定待在警察弟兄的家裡吃晚飯,太太為這位遠道而來的孩子煮了幾道拿手好菜。晚上10點多,逸蓁的父親來到了南澳教會,父女相見,沒有說任何話,只是緊緊擁抱在一起。彼此認錯,彼此接納,彼此相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