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524期2021年5月)
信仰社會:成為和平的器皿

HANNA CHANG

有一個信仰上的前輩,壯年罹患重疾,經過治療後病況稍有起色,在為主見證、與家人再相處短暫時期後,便安息主懷。我聽聞她離世前不久,在病榻上常常和主親近,天父藉著異象或是意念,提醒她許多屬靈品格的細微處,引導她一一認罪悔改,調整至美善後,才接她脫離肉身的帳篷。多年以後我有機會聽了她口述的見證,其中一處特別有心得,是「不論斷人」。我們皆知不論斷人能讓我們免去被論斷的惡果,也是尊重神審判的主權,相信大家也都願意努力謹守這分寸,但是主耶穌提醒他,不只不要任意開口審度人,連朋友同事議論其他友人的場合也要避免參與陪笑或是試圖評理。

有次在網路社群,我看到幾個共同朋友發生爭論,彼此用文字寫出抱怨,對話有些煙硝氣味,也引起其他人跳出來試圖調停。不久後幾位事主聚在一起談起這場爭議,針對言詞較激動的參與者提出批判,聲音便逐漸大了起來,因為我也讀過一些文字內容,就有一搭沒一搭地加入對話,但是幾分鐘以後,我看見數天前試圖勸人冷靜的圓場者,變成激動的討論者,逐漸覺得這場景令我陌生而不安,也猛然想起那位過世已久的前輩,和主耶穌教導她的原則,便停止了參與。

近日也聽見一位姐妹的分享,在教會生活中,人與人的相處有時會有齟齬,所以常常有機會「接獲」弟兄姐妹向她「投訴」其他人的不是;最初她總是聽得投入、好像自己是審判官,跟著投訴者一起怒火中燒起來,或是調整自己心中對於孰是孰非的判斷,自己也為憤怒的情緒所困擾。終於,有一次在禱告的時候,主耶穌竟一直激發他的思考:以色列人久候摩西不下西乃山,轉而敬拜金牛犢時,到底是誰的錯比較多?是亞倫嗎?是製造牛犢的工匠嗎?是捐出金耳環的百姓嗎?她竟一點也答不上來,原來主耶穌不願意這位姐妹帶著偏頗的心看人,評價他人的行為對錯,也要提醒她:若不為這些爭端代禱,只停留在閒談氣憤,也是在錯誤上佔了一分。

又一次,好友用通訊軟體對話,談了一些事奉的經驗。其中的一位提起很不欣賞另一個同工的行事作風,數算起自己被冒犯、受傷害的事件以為抒發。就在這消化情緒的時刻,對話框中竟不知所以地連續出現好幾張卡通形式的惡魔貼圖。如果是單純手指誤觸,發現立即能停止,跳出一兩張圖也就可以結束了;但是那些貼圖卻一張接一張不消停地冒出來,讓他們越發緊張,最終關閉對話框、草草結束談話。

過幾天,開啟抱怨話題的朋友聽到一段來自地球彼端的分享。這人在會議時,不時會遇到同工們為了相同事件的處理方式爭執不下,持不同意見的雙方似乎都是「為了主耶穌、為了教會好」,誰也不讓誰。辯論的現場猶如真正的戰場,人人皆有所擁、所護,只有他想不通該往哪一邊靠攏,萬分尷尬。不明白如何自處的他,在禱告中祈求主的指引,結果在口水戰中,他竟感受到懸掛在十字架上的主耶穌,淚珠潸然而下……;原來主耶穌對選取甲方案或乙方案絲毫不介意;而比起選擇處理事情的方法,主耶穌更想看看在會議中,祂的工人有沒有和睦與相愛的心思。見證人說,當我們在工作的時候沒有和平,不肯相愛,就沒有顯出主耶穌的形象,卻反映出仇敵撒但的形象了。

這位朋友聽完了以後,頓時了解到那一張一張看起來可笑而無厘頭的惡魔貼圖是溫馨的提醒,盼望她停止抱怨;日後用相愛的心,接納心目中認為不可愛的同工,好好協調合作,也趕快通知朋友圈她的領受。

論斷或怨憤、對人投訴或請人評理,常常是源於我們感受到不公平、自覺受到傷害。但是從屬靈長輩的體會、個人的經歷和惡魔貼圖事件,我發覺將弟兄姐妹切割、甚至群起批判他(或是數落給第三人聽),恐怕也是使主耶穌傷痛無比的;依據主在走向十字架前給門徒的吩咐,我們本應該彼此相愛,追求和睦,才能證明我們是祂的門徒(約十三35)。那麼存偏私之心論斷他人,或是參與論斷式對話而影響自己本來公正無偏的心意,就當被謹慎地避開。

真理的界線不能被踐踏,基督徒處事必須聖俗、黑白有別;不過,除卻是非分明、對於錯行私下溫和的勸誡之外,主則願意我們以和平互相聯絡,用愛建立基督的身體。我思量,如想完成這個偉大的建造,不議論他人、不抱怨同工可能正是重要的基礎工事!

特別喜歡著名的聖法蘭西斯禱文,常常吟唱以提醒自己,歌詞前半段這樣唱的:「主,我願做祢和平的器皿,哪裡有憎恨?播下仁愛!哪裡還有傷痕?饒恕!哪裡懷疑?生發信心!哪裡有絕望?盼望!哪裡有黑暗?光明!哪裡有悲哀?喜樂!」
祈求主賜給我們無偏見的和平之心,雕琢我們成為那和平的器皿,配得稱為神的兒!                                                                            
PDF 下載

作者: HANNA CHANG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05/01/2021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