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525期2021年6月)
信仰社會:破口
目錄 | 上一章 | 下一章

近幾年因著COVID-19新冠病毒的疫情,大家都人心惶惶,唯恐一不小心就成了防疫的漏洞。各教會也配合政府實施防疫,提出了相對應的措施,在使用線上聚會的同時,也改變了許多信徒到教會聚會的習慣;在分流聚會的同時,也減少了眾多同靈的團契之樂。對於疫情的控制,這些是必要的,但我們自己的信仰會不會因著防堵疫情的漏洞,而出現破口呢?

筆者在這段時間自覺有些鬆懈,有時會找藉口將自己的行為合理化,比如,因為疫情,我無法去聚會;害怕將在醫院工作時看不見的病毒傳給信徒,所以就不到會堂聚會等等。其實並不是疫情影響而產生破口,而是我們是否拿著疫情的名號,讓自己的信仰有了破口?不過這正是我們要去防堵的漏洞,在疾病的防疫上我們都如此努力了,遑論信仰上的防守,更是長久的征戰。從我們受洗歸入基督後直到進入天家,才能說「防疫」成功,如此漫長的路,我們不能也不應該拿任何理由或藉口而懈怠,因為魔鬼只會比病毒更可怕,只要有一小小的缺口,就有可能瓦解我們整個的攻防。


 
一、破口

1. 自義

破口這個詞,在聖經中最早出現在「士二一15」:百姓為便雅憫人後悔,因為耶和華使以色列人缺了一個支派(原文是使以色列中有了破口)。這個破口是因著人的自私、自以為義的隨意起誓,讓與神立約的十二支派這個共同體缺了一個支派,不再完整。便雅憫支派的滅絕,不僅是以色列一個支派的沒落,更是整個以色列的裂縫(士十九~二十章)。當時的人因任意而行造成慘痛的後果,反觀我們是否因自義使教會有了破口?做任何事情前,尤其是擔任聖工,應該想想是否有將神放在第一位,而不是自認怎麼做是最好的,就一意孤行!經上說,天怎樣高過地,照樣,我的道路高過你們的道路;我的意念高過你們的意念(賽五五9)、凡事不可結黨,不可貪圖虛浮的榮耀;只要存心謙卑,各人看別人比自己強(腓二3)。這位意念高過我們的神,無法被測度,所以我們要凡事心存謙卑、順服,如此同工中就不容易產生摩擦,彼此關係就不會有裂縫,而造成信仰的破口。


2. 不聽從神的訓誨

悖逆的以色列百姓藐視神的訓誨,最終就像破裂的高牆,頃刻坍塌(賽三十7-14)。想想我們,是否將神的話當耳邊風、是否聽道乏力,或者聽道並未完全行道,以致信仰扎根不深,如撒在路旁、石頭上與荊棘裡的種子(太十三19-22)。這些都是一種隱憂,尤其聽到一些「老生常談」的道理,我們往往不會用心領受與思考,然而這些都是神給予珍貴的訓誨,透過講臺的信息,一次又一次地提醒我們思量:聽道後,自己落實了多少?


3. 牧者的軟弱

神曾經責備以色列中的假先知,專顧自己、所言虛假,模糊真理、絆倒百姓,沒有以身作則去堵擋破口,也沒有修築牆垣(結十三3-16)。現今神的工人,更應該戒慎恐懼,因為所求於管家的,是要他有忠心(林前四2)。忠心餵養主的羊是神託付給我們的使命,不要小看我們任一舉動和話語,這些都有可能成為他人信仰的墊腳石或是絆腳石。因此,我們要謹慎,不要成了那軟弱人的絆腳石(林前八9),也要在言語、行為、愛心、信心、清潔上做他人的榜樣(提前四12)。假使個人因言行的不謹慎,導致軟弱的人跌倒,無異破壞了耶穌基督拯救的恩典。

以上這些都是信仰的破口,我們要學習面對、防堵破口,不要使破口越破越大,這樣信仰才能更加穩固。


 
二、站在破口中的典範

1. 摩西

忘了神——他們的救主;祂曾在埃及行大事,在含地行奇事,在紅海行可畏的事。所以,祂說要滅絕他們;若非有祂所揀選的摩西站在當中(原文是破口),使祂的忿怒轉消,恐怕祂就滅絕他們(詩一○六21-23)。

以色列百姓在過紅海、走曠野的路上,怨聲四起,摩西必須扛住這樣的壓力,安撫百姓,為他們向神代求。在鑄造金牛犢的事上,摩西也向神禱告說:「倘或祢肯赦免他們的罪……不然,求祢從祢所寫的冊上塗抹我的名」(出三二32)。身為領導者的摩西屢次站在破口為以色列人代求,為使神的憤怒轉離百姓。

我們是神的僕人,也當引以為戒,學習去認罪悔改(防堵破口)、重建信仰(重修牆垣),而非看見破口卻無動於衷。縱使破口不是因我們而形成,也要站起來堵住,讓彼此的信仰更加堅固,而信徒互為肢體,也必須共同承擔與防堵。


2. 尼希米

尼希米為以色列民、為自己及自己的家鄉禁食悔改禱告(尼一1-11)。當尼希米看到破口時,開始為那與他相距千里的耶路撒冷擔憂,內心極其悲傷。身為基督徒的我們也要常有這種的感受,為周遭環境的問題和破口感到悲傷難過,接著開始有所行動,並不是逃避躲開或者冷眼旁觀,而是學習尼希米選擇站在破口上,在神面前禁食禱告。尼希米把眼光轉向神,因為他知道很多事情的成就並非靠著人的能力,而是靠著那加給人力量的神,因此他向神禱告,並且認罪悔改:「願祢睜眼看,側耳聽,祢僕人晝夜在祢面前為祢眾僕人以色列民的祈禱,承認我們以色列人向祢所犯的罪;我與我父家都有罪了。我們向祢所行的甚是邪惡,沒有遵守祢藉著僕人摩西所吩咐的誡命、律例、典章」(尼一6-7)。

其實大部分的人都不太願意認錯,認為這是一個示弱、暴露缺陷的行為,更何況是認罪。但尼希米以自身的行動提醒我們,在主面前要學習用更謙和、懊悔的態度求神憐憫,這是每個人要學習的屬靈功課。基督徒在成長、茁壯的過程中,會不斷地面臨不足、有破口需要填補而產生的懊悔,這並不是一件壞事,反而代表著生命有機會不斷地被更新,這是基督徒生命成長該有的經歷。


 
三、面對破口防堵的作法

我們在面臨冠狀病毒會有相對應的措施及藥品,在面臨信仰破口時,也要有相對應的態度。


1.自我反思省察

首先當仔細察看我們自身及教會的破口(軟弱、缺失、不足)在哪裡?這種察看是上下左右全面地觀看,由自身開始省察,再向外擴大至全體,而且不是僅僅觀望,必須有所行動。「亨通的日子你當喜樂;遭患難的日子你當思想;因為神使這兩樣並列,為的是叫人查不出身後有什麼事。破口即是患難,因此我們當自省」(傳七14)、「所以,應當回想你是從哪裡墜落的,並要悔改,行起初所行的事。你若不悔改,我就臨到你那裡,把你的燈臺從原處挪去」(啟二5)。找出自己的錯誤、缺失、破口,接著防堵,不可忽略的是需學習尼希米全面的清查(尼二13-15),每一處都察看,這樣才能將破口全面防堵,無所遺漏。


2.熟記聖經經句

讀聖經、查考神的話語,是基督徒的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環,而熟讀聖經、將神的話語深藏心中和時常操練自己,這是神要我們做的。「我今日所吩咐你的話都要記在心上,也要殷勤教訓你的兒女。無論你坐在家裡,行在路上,躺下,起來,都要談論。也要繫在手上為記號,戴在額上為經文;又要寫在你房屋的門框上,並你的城門上」(申六6-9)。將神的話語不僅僅讀過,而且是要牢牢地刻劃在我們心中,用各樣的智慧,把基督的道理,豐豐富富的存在心裡(西三16)。如此,可以成為我們生活上隨時的幫助,在面對魔鬼的試探時能夠站立得住。


3.禱告求主佑助

面對困難與挫折,我們或許會想憑著自己的能力解決,但不要忘記我們有神可以倚靠。在縫補破口時,不是單靠我們自己的力量,要懂得尋求神、尋求從上頭得力量,像大衛面臨急難時向神發出呼求:「但我是困苦窮乏的,神啊,求祢速速到我這裡來!祢是幫助我的,搭救我的,耶和華啊,求祢不要耽延!」(詩七十5)。面臨生病或失意……,才會明白自己是困苦窮乏和軟弱的,時時刻刻需要神的恩典。當我們呼求時,祂就立刻轉向我們,祂不耽延,祂是全能的神、永遠的倚靠。因著祂的不耽延、不輕看,所以我們在患難中也不要耽延,直接禱告尋求神的幫助,這是最有效的解決方式。


4.切勿停止聚會

遭受患難時,或許我們的信心會軟弱,甚至停下腳步,無力走到主的面前。當一次接著一次向神請假,久而久之就會變成一個習慣,最後就習慣沒有聚會的生活。這樣的陋習,會使我們逐漸與主遠離,破口不會因此而縮小,只會越來越大、越來越難以補救。「你們不可停止聚會,好像那些停止慣了的人,倒要彼此勸勉;既知道那日子臨近,就更當如此」(來十25)。不可停止聚會,也就是不可停止在主裡的團契生活,這樣才能有彼此相顧、激發愛心、勉勵行善的機會。如果沒有團契生活,缺乏彼此的幫助扶持,容易成為落單的羊而受到敵人的攻擊,撒但也更容易見縫插針將我們吞吃。因此,我們要殷勤聚會,時刻與神親近。


5.抵擋誘惑試探

生活中處處充滿誘惑,尤其是處在這個魔鬼掌權的世代中,要謹記神的吩咐,遠離誘惑(申十二29~十三18)。魔鬼藏在各處,想盡辦法使我們跌倒,而這個破口可能來自周遭(外族)、奇風異俗、超自然能力、似是而非的道理(假先知),甚至親朋好友,又或是物質的享受等等。當我們一不小心給撒但留地步,背離了神,最終我們所收取的就是沉淪與死亡。這樣的防堵就以失敗告終,不是很可惜嗎?因此我們面對試探、誘惑,總要謹守祂的誡命,靠主遠離這些罪惡。


6.愛主勝過一切

耶穌對要試探祂的律法師說:「你要盡心、盡性、盡意愛主——你的神。這是誡命中的第一,且是最大的」(太二二37-38),也對文士說過:「第一要緊的就是說:以色列啊,你要聽,主——我們神是獨一的主。你要盡心、盡性、盡意、盡力愛主——你的神」(可十二29-30)。基督徒就要跟隨耶穌的腳步,最重要的就是愛主我們的神,如保羅竭力追求的精神(腓三12),想盡辦法做到最好,學習愛主甚於愛自己。這是靈修中不可少,更是防堵破口的好方法。當我們竭力愛主,盡力做到神所要求的,怎麼還會有破口讓魔鬼來入侵呢?


 
四、結語

看到周遭的破口時,要不斷地省察我們來到主面前的態度,謙卑地求告神,敏銳地感受聖靈在我們當中的帶領。讀經、禱告是信仰生活不可或缺的支撐點,在團契中互相幫補、扶持,並且時刻謹記盡力愛主、遠離誘惑,破口就能夠被填補,讓我們在奔走天路上更加喜樂與順遂。
PDF 下載

作者: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06/01/2021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