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528期2021年9月)
恩典見證:主耶穌親手領我(上)
目錄 | 上一章 | 下一章

哈利路亞,奉主耶穌聖名作見證:主耶穌如何一路親手引領我來到真耶穌教會,如何藉著神蹟、聖靈、真理,親自帶領我進到永生神的國度。


 
自我介紹

我叫郭士德,2019年10月20日,受洗歸入主名下,所屬北桃園教會,而我的妻子從小就受洗,是真耶穌教會的家族第三代信徒。

在信仰上,從小在一個虔誠的傳統信仰家庭長大,過年、過節的拜拜必不可少,掃墓、拜祖先更是父母親極為重視的事情,雖然如此,但我從小個性叛逆,在信仰的事上一直不以為然,向來只是順應父母長輩的要求,拿著香就跟著拜,也不知道拜的是甚麼,更不知道為甚麼拜。

出了社會,自以為是的個性,自認為凡事只要靠著自己的才能和努力,甚麼都難不倒我;殊不知在所有一切的事物中,皆有神奇妙的作為和旨意,才會造就現在的自己。接下來請聽我真誠且實在的分享:


一、在超級馬拉松路上遇見神

在認識主耶穌之前,我是個不斷追求人生成就的人,有人會用工作狂來形容我,而為了工作和生活中的娛樂,導致長期生活作息不規律,再加上不良的生活飲食習慣(如30年的菸癮,可樂、咖啡當水喝),身體狀況一天不如一天,常常是晚上睡不著,白天醒不來,臉色黯沉,滿臉痘瘡;那時在我心中一直存在一個不能抹去的陰影,就是我的父親在他49歲時肝癌過世,而本著遺傳的觀念,再加上我的體質與父親極為相似,他身體上曾有的一些小毛病,幾乎在我身上樣樣都有,這個陰影好像在告訴我,我活不過49歲。

2012年的4月,這股強烈的不安,促使我下定決心想要改變生活作息並決心戒菸,我去掛了戒菸門診,開始照著醫生的建議使用輔助藥物和戒菸貼片,並配合運動開始跑跑步。剛開始跑步,對我一個近45歲、且一輩子沒有運動習慣的人來說,真是痛苦的煎熬,還好妻子每天在身邊陪伴督促著我,從剛開始的大概跑1-2km就氣喘如牛,上氣不接下氣,到很興奮的能持續跑完5km,這樣大概經過了一年;這時菸癮好像沒了,整個人的氣色精神都變得更好了,妻子發現了我的改變,也開始說她要買跑鞋,也要一起運動跑步;從此我們夫妻一起朝著要完成全程馬拉松的目標,開始了跑步訓練;這一跑不得了,停不下來了,目標愈來愈大,完成全程馬拉松後又把目標加大,鎖定在100公里的超級馬拉松,就這樣報名了一場又一場的100公里賽事。

2014年11月,第一場100公里比賽在宜蘭冬山河舉辦,我們夫妻二人同行用了13小時又18分鐘,並肩跑完了100公里的賽程,雖然完成全程100公里,但大會規定的完賽時間要在13小時內,所以帶著遺憾,繼續尋找下一場賽事,想著要繼續挑戰。

2015年3月,第二場選擇了臺東南橫公路的一場100km的超馬賽事,這場比賽限時14小時完賽,我們又再次的超出了完賽時間才回到了終點。因為不服輸的個性,所以就再次的報名了第三場100公里賽事,奇妙的事情就在這第三場的超馬路程上發生。

2015年10月,第三場賽事在整個北部陽明山山區及北海岸公路之間,要上上下下陽明山5次,跑完全程在衛星地圖上的路線圖,剛好呈現一個手掌的地圖,所以主辦單位將比賽取名為「如來神掌」。

感謝神,在這之前的每一場比賽都是我們兩夫妻一起報名,而且並肩挑戰,但在這場賽事時,妻子因為身體不適,嚴重咳嗽,所以只好放棄比賽;這一次就我自己一個人,參加這場100公里的挑戰。出門前妻子鼓勵我,說好晚上在比賽的終點處等我,就在我臨出門時,妻子特別又對我叮嚀了一句 :「如果你跑累了、跑不動了,試著禱告神,神會加添你力量。」我順口回了一句 :「喔!」(說真的,在這之前,我這輩子從未曾禱告過,也不覺得禱告會有甚麼功效)。

我一直認為凡事要靠自己,一步一腳印、找對方法、堅持到底,就能成功。

或許是已經經歷過二次超過完賽時間的遺憾,或許是100公里超馬這目標實在太強大的緣故,但後來我知道,這一切都是神的安排和計畫。

我竟然一開始起跑就默默地在內心不住的禱告神,「奉主耶穌聖名禱告,親愛的主耶穌,如果祢真的是神,請祢帶領我今天的比賽,帶領我的節奏,賜給我力量,讓我今天的比賽能在大會規定的時間內完成,感謝主,阿們!」

一路上我不住的禱告,前半段跑得非常順暢,速度似乎比平常更快了許多。這段路程是一段長上坡接著一段長下坡,早上5:00起跑,天氣有些冷,尤其在山區,起霧又像要下雨的天氣,在約莫跑了45km左右,我的雙腳開始出現抽筋的現象,而且是雙腳大腿小腿的肌肉、連小腿側邊肌肉也一起抽筋,可以說是我跑步幾年來從未有過的大抽筋,我幾乎停下腳步,一拐一拐地走著,心想怎麼辦!我不想放棄,我要堅持下去,但是抽筋越來越嚴重,幾乎連走一步都很難,這時心想,試著呼叫天上的神,我心中默禱著:「奉主耶穌聖名禱告,天上的神,如果真有神,請祢幫幫我,我不想就這樣放棄,請祢幫我把這討厭的抽筋治好,讓我能繼續後面的比賽吧!如果祢真是神,請祢幫幫我,感謝神,阿們!」當我禱告之後,好像有聲音告訴我說:「不要怕,只要信;你今天一定可以完賽,我會幫你調整節奏,只是你前半段跑得太快了,你慢慢走一段,放輕鬆。」

我心情忽然安定了下來,慢慢的走了一小段路,看一下時間,距離完賽時間還有10小時,大約只剩下一半的賽程,這樣看來要在時間內完賽應該是綽綽有餘的,內心鬆了一口氣;忽然之間天氣從陰天轉成大太陽,這陣陽光照得我渾身暢快,感覺從頭到腳全身暖和起來,抽筋的雙腳好像忽然全都好了,又能跑起來了,我開始慢慢地邁開步伐,繼續我的後半場比賽。

接下來神奇的事情,一件接著一件的發生;我發現這正中午的大太陽,曬的是越來越熱,熱得讓人受不了。這時經過金山核電廠旁,進入北海岸公路,準備頂著這大太陽在炎熱的柏油路面跑上一大段,這也是一段嚴酷的挑戰。這時我又在內心禱告神說:「神啊,好熱啊!求祢繼續帶領我接下來的賽程。」這時發現我頭頂上居然飄來一朵不大不小的白雲,像在跟著我緩緩地前進,替我遮擋著那幾乎會殺人的正午大太陽,就這樣一路遮掩著我到下一段進入山區的路程。

接下來要進入在陽明山區與北海岸公路間,上坡再下坡,上山又下山,連續幾趟長上、下坡的挑戰,來到比賽的後半段體力也會漸漸地削弱下來;可想而知,上坡段是辛苦無比的,而下坡則是較為輕鬆,但一不小心膝蓋、腳踝也容易受傷,面對這上上下下的路線,對參賽者實在是一大挑戰。

每當來到上坡路段,我在心中默禱「奉主耶穌聖名禱告,親愛的主耶穌,請祢給我力量,讓我能順利的完成比賽,感謝主,阿們!」這時我感受到風,沒錯,陣陣的風在我的背後推著我前進,非常明顯的風,不僅僅是那讓人覺得涼爽的微風,而是足以把人往前推動,甚至感覺如果我能展開翅膀,就能乘風飛翔,就這樣,每當上坡路段就有這奇妙的風在背後推動著我往前邁進。

更讓人難以置信的是,每當我餓了、渴了,來到賽會補給站,就有美味的補給品剛好熱騰騰的上桌;我記得有滷蛋、肉粽、水餃、魚丸湯,舒跑、可樂、石花凍和各樣水果,讓我進補給站幾乎完全不需浪費時間等候,就能立即享用到適當的補給品。

最後,剩下約10公里的賽程,離完賽時間還有2個小時,時間看似足夠,但這時我幾乎感到全身氣力放盡,雙腿髖骨間韌帶好像拉傷了,膝蓋、腳踝痛到可以用舉步維艱、寸步難移來形容。我開始擔心會不會又要像前二次比賽,到最後關頭又要再一次苦嘗失敗的遺憾,我覺得自己好像真的不行了,好累,累到連一步都跨不出去了。這時,我想到出門前,妻子的叮嚀:「如果你跑累了、跑不動了,試著禱告神,神會加添你力量。」又想到這一路上,不是有神一直與我同在嗎?不是有神一路調整著我的節奏,一路引領著我,陪著我跑到現在嗎?我再一次的禱告:「奉主耶穌聖名禱告,天上的真神,祢聽得見我的禱告嗎?就剩最後的10公里了,求祢賜給我力量,讓我能再跑起來,我一定要完成今天的比賽,求祢加添我力量,帶領我跑回終點好嗎?感謝主,阿們!」接下來發生的奇蹟,真是太神奇了,我一身的疲憊,身上所有的傷痛瞬間全消失了,我跑起來了,而且這狀態和速度,就像才剛起跑時的那種最佳狀態,我一路心中充滿著喜悅與感動,昂首闊步的邁向終點,在到達終點前的2公里處,甚至感動到忍不住拿起手機,迫不及待的打電話給妻子,想與她分享這一路上的感動和喜悅。就這樣我順利完賽了,完完整整的完成了人生第一場100公里的超級馬拉松。

回到終點聽到許多的跑友,有的是中途棄賽的,有的堅持到最後完賽的,他們爭相分享著說,今天的賽事真是艱難。

有人說:「今天早上在山上天氣又冷又下雨,淋了一身濕。」(我完全沒遇到下雨?)

有人說:「中午時大太陽真是烤焦、熱昏了。」(我卻有朵白雲一路替我遮著太陽)

有人說:「今天一路上又上坡、又逆風,真是折磨人。」(而我心中納悶著,我怎麼一路上都是順風啊!)

有人抱怨著說:「進了補給站,都沒有食物了,只剩水、鹽和泡麵,不然就是要等很久才有食物吃。」(而我則是一進站就有美味、又好吃的補給美食等著我。)

有人因極度疲憊或傷痛中途放棄了比賽,惋惜感嘆著說:若不是受傷、或……種種原因,真該堅持完賽的,下次還要再來挑戰等等。(而我回想著這100公里的路程,一路上的體驗和感動,我相信如果不是有神一路引領著我,甚或奇妙的將我那嚴重抽筋和疲勞傷痛都治好了,我一定也是同著這些跑友一起哀聲嘆息吧!)

聽著其他跑友們的分享,我有一種好像跑在平行時空的感覺,我只能說「我遇見神了」。

這一天,在這漫長的15小時裡,我真實的體驗到禱告的奇妙功效,確實感受到與神同行的那股神奇力量,我彷彿觸摸到這位又真又活的真神。

但那等候耶和華的必從新得力。他們必如鷹展翅上騰;他們奔跑卻不困倦,行走卻不疲乏(賽四十31)。

(待續)
PDF 下載

作者: 北桃園教會 郭士德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09/01/2021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