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高中外宿教會
高中時代,因著家裡離學校有一段距離,所以在一年級上學期時,便住在學校裡的學生宿舍。每到了晚上聚會時間,就與同住學生宿舍的教會弟兄一同騎著腳踏車,到距離學校約1公里外、國小旁的當地教會參加聚會;聚會結束後,再騎著腳踏車返回學生宿舍參加晚點名。後因聚會結束返校與宿舍晚點名時間相衝突,在與教官協調後仍無法圓滿解決下,便與教會弟兄在徵得當地教會負責人同意後,住在教會一樓負責人辦公室後方寢室。那是一間入口進入後,左手邊有上下兩層的通鋪。這間寢室是在安息日中午聚會結束,提供給同靈短暫休息的地方。而為避免行李放置造成安息日聚會同靈午休的不便,我們就睡在通鋪上層最裡面靠窗的位置。這段期間,平日就住在教會,晚上便參與聚會及教會聖工;星期五傍晚下課後,便返回原屬教會聚會,到了星期日晚上再搭乘公車回到該教會休息。這樣住在外地教會的生活,直到高中二年級,因著準備升學,改由每天搭乘學生專車往返學校家裡兩地為止。
二、一盞等待回家的燈
那時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每逢周日,夜晚搭乘公車返回高中所在地後,需行走約500公尺回到教會休息,而在離開車站周圍熱鬧的街道並接近教會時,因教會鄰近之街道沒有商家,再加上附近或為國小致照明不足,因此往往在到達教會時,外面已經非常昏暗。可是儘管如此,總是在接近教會大門時,隔著鐵捲門望見裡面有一盞燈亮著。就那麼一盞燈,每次總在自己收假返回教會休息時,不但照亮自己行走在黑暗中的步伐,也照亮著鐵捲門的鑰匙孔,彷彿是為了等待自己回到教會拿起鑰匙,開啟屬於自己第2個家的鐵捲門。
為什麼那盞燈總是選在星期日夜晚,自己返回外地教會休息時亮著呢?是星期六晚上聚會結束後沒關的燈嗎?還是星期日教會活動結束後留的一盞燈?直到有次假日休假結束,提早搭乘公車返回外地教會,這次太陽才剛下山,街道上沒之前那麼昏暗。就在接近教會時,聽到教會鐵捲門完全降下的聲音,看見鐵捲門旁似乎有人影在走動,隨後聽到熟悉的聲音:「等一下孩子要回來教會了,開盞燈他們比較看得見!」原來是教會負責人夫妻傍晚出來散步,經過教會時,幫我們留的一盞燈!看著負責人夫妻散步逐漸遠去的背影,回頭望向那盞被自己誤會許久的燈,那燈所發出的光芒雖不明亮,卻也溫暖了自己年少懵懂無知的心;讓自己知道收假回來,不論路程有多疲累,回到的不是一個陌生地方,而是一個溫暖的家,在這個家,總有一盞燈守候,且照亮著自己回來的路!
三、一顆包容體貼的心
一次同住教會的弟兄當晚不住教會,偌大的寢室忽然只剩自己一人,或許已習慣旁邊有人同寢,因此躺在床上不論是左翻還是右翻,總闔不上眼、睡不著覺。正想著該如何打發漫長夜晚時,敲門的聲音忽然響起!是住2樓傳道房的傳道敲門;滿臉笑容的傳道一開口便說:「傳道房有兩張床,我一個人睡傳道房很無聊,不知道你願不願意一同去傳道房聊天過夜。」傳道雖是開口詢問意願,但右手卻緊拉著我的手就往傳道房走,一點也不給拒絕的機會!一路上傳道邊走邊說:「剛好今晚只剩你一人睡樓下,如果你可以一同睡在傳道房,傳道就可以跟你聊天,你就委屈一下啦。」傳道的話雖說的委婉,但我心中卻清楚知道,平常一人睡慣了的傳道,怎麼可能會忽然想找人一起聊天!回到傳道房的傳道,邀請我一起禱告後,轉頭就睡,而且還打鼾,更別提要聊天了!但那剛剛充滿慈祥笑容的邀請,那雙看透我心卻不說破的長者雙眼,卻也讓我安穩的睡到隔天。
四、結語
多年後,再次回到了高中時代,曾陪伴自己三年讀書時光的地方。與學生時代冷清的校園相比,學校已多了許多建設,也更具人文氣息;就如同現在的自己與以前相比,在神的引領中除了成長了許多,也有了攜手同行的伴侶與神的小羊。記憶中佇立在國小旁的教會,依然高舉著耶穌的名;曾在高中時代,關懷自己的教會負責人,已受教會按立為執事,繼續關懷著從遠地各處而來的莘莘學子;那位曾看破卻不說破自己內心的第一屆神學院畢業的傳道,雖然已經退休,但他們在學生時代所付出的關懷,讓自己所感受到的溫度,至今仍深覺溫暖……。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