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聽你說想去刺青。
身為中級班教員,當下自己不急著回應,心裡明白,從小接受完整宗教教育的你,對於教會老師常以利未記的教導「不可為死人用刀劃身,也不可在身上刺花紋。我是耶和華」(利十九28),作為不能刺青的依據,自然是熟稔不過。我想應該是同學間有人刺青,如果你也做了就可以被群體接受。直白的說,對你而言,這是獲得朋友認同的最快途徑。沒錯,對你而言。
這讓我想起一個故事。小時候因為自己是單親家庭的緣故,當時就讀的國小,為了避免單親家庭的孩子學業落後,在放學後開了一班課後輔導班。那時有一個男同學名叫小馬,個子不高,眼睛小小的,個性開朗活潑,但感覺有些不受控制。在幾次的互動中,發現他真是一位容易相處的活潑男孩。但或許是自卑感作祟,隱約感覺他異常渴望得到別人的認同和關注,所以常在課輔時擾亂秩序,後來漸漸與高年級的小混混來往,最後索性不再去上課。
上了國中後,為了得到更多朋友青睞,加入地方小幫派,常常拿著當時算是稀有,可以撥放音樂的手機,穿著垮褲在學校走廊上一邊走著,一邊播放手機裡大聲到破音的音樂,反摺的長褲讓剛紋上刺青的腳踝一覽無遺。那時有小弟隨侍在旁的他,說話是多麼洪聲啊!當時在遠處默默望著這位曾經要好的朋友,希望他能脫離這樣的生活,可惜不再有機會。國中畢業後,我們就再也沒見過面。再次聽到他的消息是在高二的時候,看到共同朋友在社群媒體發表悼念文章,似乎是被仇家追打而失手遭擊斃的悲劇。雖然不知道事情發生的經過,但從文章斷續拼湊的資訊,大概是為了得到大哥認同而強出頭下的犧牲者。
這個到現在想起來還是令人心碎的故事,讓自己深刻感受到,追求群體認同的渴望和可怕。我們都曾經歷青少年階段,這是一段同儕關係比家庭、教會更重要的時期,也深知這個階段的學員需要群體接納,從而可以理解你想要刺青的想法。但從小馬的例子可以清楚發現,外表的刺青、高級手機並沒有讓他獲得真正認同,反而因為過度渴望認同而遭受傷害。或許從約瑟的例子可以給我們一點提示。神與約瑟同在,讓他凡事順利(創三九2),加上認真負責態度(創三九21-23)和熱心助人的表現(創四十6-13),在各種環境中,約瑟都能得到他人的信任,建立厚實的關係。
身為一位高中生,我知道你除了刺青以外,更深的期待是,透過自己成熟的性格吸引他人,進而培養深度的人際連結;我更知道,「大人們」一味否決你的想法,對你而言,只是否定你已經是一位高中生,一位有獨立判斷能力的高中生身分(這也是你沒和媽媽商量的原因)。但是別忘了,一個成熟大人最大的特徵,就是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任。期待親愛的你,可以審慎評估刺青與獲得認同間的關係、可能造成的影響,還有保羅對哥林多教會「無論做什麼,都要為榮耀神而行」(林前十31)的提醒。最後請記得,我們的宗教教育是教導學員,學習在信仰上對神負責任,而不是用條規讓人在教會門口踱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