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533期2022年2月)
宗教教育:佳美的腳蹤──社工職涯之見聞&省思
目錄 | 上一章 | 下一章

一、前言

……於是約書亞和以色列眾人回到吉甲的營中(書十43)。

約書亞帶領百姓在迦南地爭戰時期,吉甲是以色列人的大本營。在約書亞戰勝南境敵營後,便領軍回到吉甲,暫時休息、重整軍隊,準備繼續向北推進,完成未盡之功。因此,「休息」在以色列百姓軍旅生活中,隱含著神的美意,為要百姓走更遠的路;吉甲是百姓的休憩之所,其中也隱含神的美意,因吉甲有著神與百姓們的「立石之約」。當時神指示約書亞,命十二支派從約但河取石,並立於渡河首夜住宿之處,讓後代子孫能謹記神的恩典。你們要休息,要知道我是神!我必在外邦中被尊崇,在遍地上也被尊崇(詩四六10),今日我們也當時時回到主的跟前,在靈裡好好休憩,以期重新得力,完成主所託付之工。

小妹原從事護理臨床工作,因長期輪值夜班,作息紊亂以致免疫系統出問題,於2006年神的眷顧與帶領之下,轉職社工工作;直到2016年婚後產下次女,再次請育嬰假期間,因葡萄園協會關西竹東原家中心人力問題,而歇息至今。小妹的女兒目前五歲,表示小妹也休息了五年,而退出職場回歸家庭,與百姓回到吉甲,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去年小妹受邀參與關西福音中心關懷訪問的服事工作,小妹得以再次回到工作時所熱愛的服務區「關西」。後經葡萄園協會陳美恩傳道娘,及北區區負責趙四海傳道的鼓勵之下,經過一些時日的沉澱與反省,決意提筆述說小妹從事社工工作中,體現神的大能與慈愛之經歷及個人省思。


 
二、社工路上之見聞:於世界展望會

小妹在2006年初次踏入社福領域,很幸運的能在台灣世界展望會從事社工員一職。在五年的工作期間,每逢家庭變故的案家,在取得案家的同意之下,便會連結鄰近教會的福音關懷志工,一同前去關心慰問。當中多次見聞神的大能與恩典,茲將神在小妹社工歷程中的見證一一述說,歸榮耀給天上的真神!


案例一:癌末慕道友做異夢——二條門路

這是一位罹患口腔癌的父親。當他得知罹病時已是末期,他是工地的臨時工,其微薄且不穩定的收入,是家中唯一的經濟來源,家中尚有三名年幼子女,及一位單純善良的妻子。當我相約二位熱心的志工(龍潭教會李念怡及吳初惠姐妹)再次家訪時,志工邀請這位父親帶領全家,一起去鄰近的真耶穌教會聚會。之後,靦腆的他向我說:「很奇怪喔!我從來沒有那麼好睡,那一天我去教會回來,晚上我睡得很好,……我還做了一個夢,夢到在我前面出現二條路,一條是很大、很直的路,另一條是小小、彎彎曲曲的路……」。當下聽完他所做的異夢,我心裡直呼奇妙,因為他第一次去教會,也從未接觸聖經,竟能將二條門路的比喻,說得如此完整。這是小妹第一次在社工服務過程中,經歷神的同在。


案例二:頸椎損傷癱瘓者,慕道得聖靈、能行走

這是一個阿美族原住民家庭的故事。爸爸不菸不酒且勤於工作,一天在上班途中,騎乘機車不慎摔車,這場事故竟讓他脊髓損傷,導致頸部以下癱瘓。當我家訪時,他已回到家中休養,由妻子全權照顧。他們有四名子女,老大就業但不甚穩定、老二高中輟學,老三、老四當時是小學生。這戶家庭與本會同屬一個社區,於是我轉介給教會的負責人及傳道關心(當時大溪教會教牧負責人王棋弟兄及胡光孝傳道)。教會很積極帶領,兩位夫妻在慕道期間都有聖靈的體驗。最令小妹感動的是,教會弟兄姐妹不僅熱心帶領他們一家大小來教會,更仿效福音書中抬攤子來見主一般,同心合意地徒手將癱瘓的爸爸,從一樓狹窄的樓梯走到二樓會堂敬拜主。當中因為小妹結婚,做了工作的轉調,於是結束了這段專業關係。過了一段時日,巧遇胡傳道向我見證,這位癱瘓的爸爸,在傳道駐牧期間,得到寶貴的聖靈,也在發生交通事故的那一年中恢復許多。甚至,傳道「奉主耶穌聖名叫你起來行走」,他也奇蹟般地起來行走,這真是奇妙的恩典,讓眾人親見神醫治的大能。

小妹在展望會服務過程中,服務的案家不乏主內的信徒,辦理方案活動時,更是常碰到一些軟弱或已離開羊圈信徒的下一代。每每聽到這些孩子述說他們迷惘、坎坷的成長之路,常不忍地的與他們一起掉眼淚。小小年紀卻有著傷痛的故事,我總是跟這些孩子說:「一定要回到教會」。還不斷叮囑他們要叫父母、阿公、阿嬤跟社工反映,也試著跟小區的執事、傳道提說,活動要辦在週日,這樣才能守安息日,而不是跟社福機構妥協,要勇敢向那些其他教會的社工表明自己的立場。

由於小妹不是社工本業出身,對於機構的方案辦理,當時尚在摸索學習階段,但卻有個心志,就是要將手上的方案,連結本會資源「社團法人臺灣葡萄園社會關懷協會(TVLA)」。讓更多人因此認識真耶穌教會,因為我是葡萄園的志工,在未婚還在從事護理臨床工作時,上了葡萄園志工培訓課程。在取得志工證後,參與了生命教育營隊事奉,這個經歷豐富了我的生命。「我來了,是要叫羊得生命,並且得的更豐盛」(約十10)。


 
三、任憑主旨意

小妹婚後生下長子便請了育嬰假,當時沉浸在初為人母的喜悅中。不料,就在育嬰假開始的第一週,我接到葡萄園協會美恩姐的電話,她說葡萄園預計在竹東教會成立原民會的家婦中心(現為原住民族家庭服務中心),需要原住民社工,請我幫忙留意有沒有合適的人選。事隔數日,我又接到麗蓉傳道的電話,鼓勵我接下葡萄園的工作,我還跟傳道表明:「我應該不會去工作,我要照顧孩子……」。但沒想到安息日聚會,我在傳道的證道中聽到一段經句:「愛父母勝過於愛我的,不配做我的門徒;愛兒女勝過於愛我的,不配做我的門徒」(太十37)。我覺得是神在跟我說話。神感動我,要我在愛兒女的當下,選擇願意更愛耶穌。家母和外子也鼓勵我接下工作,於是我就成為葡萄園協會的社工員,開始了在竹東、關西家婦中心的工作。

一年之後,蒙神恩眷產下長女,我再次請了育嬰假,並在家中享受二年,快樂帶小孩的時光。此時,神的呼召又來了,但不懂得順服的我,依然故我。美恩姐來電說,家婦中心因人員異動而缺人,希望我能回去工作,不然就得把中心收掉,很可惜!我心想至少要等長女滿三歲上了幼兒園,我才能工作啊!但我回絕了美恩姐後,就失眠了。有一晚,我打開Ipad想看聖靈月刊,看到一篇文章,內有一段經文讓我扎心:耶穌說:「我實在告訴你們,人為我和福音撇下房屋,或是弟兄、姐妹、父母、兒女、田地,沒有不在今世得百倍的,就是房屋、弟兄、姐妹、母親、兒女、田地,並且要受逼迫,在來世必得永生」(可十29-30),接著我又看到一經文,覺得十分眼熟:「耶和華是我的力量,是我的盾牌,我心裡倚靠祂,就得幫助」(詩二八7)。這不就是我在家婦中心E-mail簽名檔自選的經文嗎?頓時明白這次仍是神的呼召,我竟棄之不顧!隔天就打電話給家母,她一如往常的鼓勵我去做聖工,也允諾會來幫我照顧長女,外子也全力支持我的決定,於是我復職了。在育兒階段,二次都沒能學會第一時間順服神的呼召,總要神三催四請,真是虧欠神的厚恩。於是在我第三次請育嬰假中,聽聞竹東關西家庭中心,因老問題「缺乏人力」要關站時,我主動跟美恩姐說我可以幫忙,但葡萄園這次卻是忍痛做了收站的決定。頓時,心中浮現許多問號,因為這幾年我三番二次往返職場與家庭,每每都有種壯志未酬之感;期間甚至為了工作下定決心,重返校園修習社工專業,但卻又不能依自己的心意,把工作及學業完成。因為當時這二樣帶給我許多成就感,每樣皆差一點點讓我忿忿不平。就這樣,我竟陷入身心低潮而自律神經失調,隨之而來的心悸、血壓高、睡眠障礙等症狀,讓我重新思想神,並在生活中做了一番調整。

婚後忙於工作、家庭及學業,讓我與神親密靈交的關係漸行漸遠。這突來的困境讓我開始自我反省,並從網路證道中,學習在安靜中默想神、歸向神。而我們夫妻也是在此時,共同立志要帶領孩子,在安息日之外增加晚間聚會的時間,於是決定從週五晚間開始做起。因為我們相信神在安息日應許的祝福,這是卸下工作後做的第一項改變。此時,我也漸漸開始了穩定的讀經生活,神的話真是滋潤我心而且深深吸引著我啊!(歌一4)。神的話就像真光,讓我可以看見自己的缺欠,也間接明白神的心意,這個轉變不僅使我靈糧吃得飽足,更得以享受在主裡的安寧與滿足(詩五一6)。

有一次,小妹在桃園的義盛教會遇到前來領會的袁松榮傳道,我與傳道分享著我在原家中心的工作及自省。袁傳道當下就令我將手中的茶杯放下,接著再請我拿起杯來喝茶,並勉勵我,在神眼中我們就像這茶杯,何時拿起與放下,都是神的主權,我們只是神所使用的器皿。你們把事顛倒了,豈可看窯匠如泥嗎?(賽二九16)、窯匠看怎樣好,就怎樣做(耶十八4)。


 
四、領人歸主:於葡萄園協會──竹東、關西原家中心

在葡萄園從事專職社工時,常會被問到一個問題:「請問你們是賣葡萄的嗎?」有時我會很幽默地回應說:「不!我們賣的是永生。」頓時,社工員搖身一變,成為福音推銷員,因為傳福音、報喜信才是我的本業,那社工專業呢?當然不能因此而打折扣,反倒要更敬業、實在的做,「因為我餓了,你們給我吃;渴了,你們給我喝,……這些事你們既做在我這弟兄中一個最小的身上,就是做在我身上了」(太二五35、40);同時還要有敏銳、靈巧的心,掌握適當的時機,將福音切入。很幸運的,在我的母會龍潭教會,有一群熱愛傳福音的好同工,他們總是說走就走卻從不喊累;而且我們有著極佳的默契,他們總是知道什麼時候要換他們上場,我們的搭配可說是無縫接軌。我做社工的本份,他們善盡志工的職責,希望在神眼中,我們都是傳愛的天使――傳遞神的愛,來溫暖諸多貧乏、乾渴的身心靈。再則,原家中心的所在地――竹東教會,在方案辦理、個案訪視上,也提供我們許多的協助,讓原家中心設立於教會的美意得以彰顯。竹東、關西原家中心,就這樣集結了竹東教會及龍潭教會一群愛主的同工,以跨區志工團隊進行著社區關懷服務。

「報福音、傳喜信的人,他們的腳蹤何等佳美!」(羅十15)。感謝主,在社區關懷的事工上,主耶穌預備了葡萄園這個福音平臺,讓我們能與主同工,見證神如何帶領人歸回羊圈,讓我們與主一同歡喜快樂。以下茲將小妹在2011年6月至2016年6月,在葡萄園原家中心從事社工員之工作中,因辦理方案所接觸到的民眾,經過眾志工的福音跟進,而受洗歸入主名下的兄姐做一整理:

第一位:張玉美姐妹,於2012年在竹東教會受洗。玉美姐妹是我們在明新科技大學辦理銀髮族方案時,社區大學的學生。當天由蔡順榮傳道陪同志工們,一同前往獻詩與相關活動。事後,竹東教會廖瑞蓮姐妹便時常關心玉美,並邀請她來教會慕道,後來受洗。

第二位:陳永康弟兄,於2015年在龍潭教會受洗。永康弟兄是關西錦山的原住民,經當地民眾介紹,我們到永康家訪視並進行社會福利諮詢。永康與母親原信奉天主教,多年前一場車禍造成其身障,因而辭去校工工作,長年在家幾乎足不出戶;後來經龍潭教會李有來弟兄夫婦,長時間的關懷與接送,便來教會慕道因而受洗。

第三位:臧維煥弟兄,於2016年在竹東教會受洗。臧老弟兄與印尼外傭Yani,自臺北市搬遷至關西錦山多年。有一回我們到新竹關西與桃園復興的交界處進行諮詢服務,這裡也是原家中心在關西服務最尾端之處。我們本來是與一位行動不便,乘坐在輪椅上的原住民進行交談,其中一位志工,突然看見對街馬路上,一隻狗不斷對著我們吠叫。這景象讓這位志工起身,至對街沒有門的破舊屋內觀望,當時臧弟兄因久病身體不適,正躺在床上呻吟著。這位志工起了憐憫之心,吆喝幾位同工一起進屋內唱詩與交談;便得知其外傭Yani來臺工作多年,原信奉回教,但對於本會志工的來訪,十分喜歡與感動。當天我們要離開時,笑著流淚對我們說,在這邊住了這麼久,我們怎麼現在才出現?希望我們能常來。於是駐牧傳道李迪銘及志工們,便積極帶領這一對主僕來教會慕道。

第四位:Yani與其印尼親屬共七位,分別於2016年在印尼泗水教會及竹東教會受洗。Yani第一次來到關西聚會所聚會,會後祈求靈恩便見異象。當年Yani尚在慕道階段,迫不及待要將福音傳給印尼的家屬,放了年假便回家傳福音。Yani共有六位家屬先接受洗禮,Yani返臺後也在竹東教會受洗。

第五位:林福壽弟兄,於2021年在竹東教會受洗。福壽弟兄是關西馬武督部落的居民,在2016年與漢人朋友一起上山打獵,卻不慎被朋友誤認為是獵物而遭獵槍擊傷,當時傷及頸椎因而造成癱瘓。原家中心接獲政府派案之後,便聯繫長庚醫院佈道團的李福生弟兄協助探訪,當時福壽弟兄仍在林口長庚醫院接受治療,原家中心並未前去探視。之後福壽病況穩定返回關西家中,竹東教會范綱宏弟兄夫婦,因與福壽為舊識,得知狀況也常去案家探訪。後來小妹因生次女育嬰留停,便停止了服務交接給職代同工,我們的志工卻從未間斷,持續關心探訪福壽;又因福壽癱瘓無法行動,傳道與志工們分別贈送了好幾臺「好牧人」及福音撥放器給福壽,將福音宅配到家的忠心,讓福壽得以在家慕道,進而明白真理,決心受洗歸主。

葡萄園協會在2003年成立以來深耕社區,其所推動的各項服務,包括校園服務、社區關懷、營隊中心、原住民關懷、社區樂齡等,皆是本會能善用的福音平臺。因著葡萄園,我們前線工作人員,能更容易打進社區的教會、校園、家庭、公部門、非營利機構……,因而接觸更多的人,若前線工作人員或志工,有明確的福音使命,會笑得合不攏嘴,因為遍地盡是可耕耘的福音良田。以原家中心為例,我們藉著執行職務,家訪諮詢或做個案服務時,就是我們的逐家佈道;辦理教育講座或團體方案時,就是我們的生命教育營隊、福音茶會;而連結總會宣道資源辦理義診,還能成為創新方案、為教會樹立好鄰舍的形象。

若福音宣道的目標明確,公部門的原訂計畫,是能透過精心的包裝,成為一個個福音亮點;再則,最重要的是後續殷勤跟進的同工。有了打前線的活動,如果沒有福音跟進,就會像瞬間熄滅的煙火般,凸顯活動只是花拳繡腿的噱頭,而沒有福音實質的行動。因此,當地教會要能積極組織、培訓有傳福音心志的同工,好同工的特質,包括:不怕吃苦、不邀功、能與同工互相搭配、在信仰上要有所追求、憐憫人的心、柔和謙卑……。具備以上特質,盼望我們都能與神、與人喜樂地同工、同行。


 
五、結語

小妹在從事社工員的工作歷程中,不論是在展望會或葡萄園的岡位上,體會到本會在社會福利與關懷事工方面,教會內的牧者與眾弟兄姐妹,尚未有一致性之共識。我們目前是依循著母機構――葡萄園協會的組織運作,可說是摸索著在前進。主耶穌福音的計畫,無人能參透,我們只願隨行作主無用的僕人;因為沒有走過,才會懂得謙卑靠主,並且帶著敬畏的心與主偕行。企盼總會能看見社會的需要,妥善運用社福這項工具,視為福音平臺,善用會內的組織分工,來達成社會關懷各面向之需求。
PDF 下載

作者: yawai yumin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02/01/2022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