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534期2022年3月)
宗教教育:與神連結、建立家庭祭壇的宗教教育
目錄 | 上一章 | 下一章

一、修訂背景

本會在大陸傳道時期尚未設立宗教教育,來臺後約於1938年左右,臺北、臺中、嘉義均有兒童聚會,幾年後因盟軍空襲而停辦。在1950年第一屆「青年靈恩會」中決議舉辦兒童聚會,然尚無出版兒教組教材,故緊接著於1952年成立幼、少詩歌出版委員會,1965年出版新幼年班教員課本與教具,1968年出版幼稚班與少年班教員課本,並於1973年編印幼年班、次年(1974年)幼、少年班之學員本,使其內容更適合孩童所需。

有了初期教材,總會接續進行改編,1973年改編幼、少詩歌,以及幼、少年學生課本,1977年改編幼年詩歌為五線譜,1982年成立幼稚班教材重編小組,1984、1985年分別成立幼年班、少年班教材重編小組。是為本會宗教教育課程之緣起與編修歷程(宗教教育手冊,2000;嘉義教會教員聯合撰稿,2000)。

然而總會早期進行過數次課程編修,近年來卻無大規模編修,只有小部分修改,盱衡現代社會快速變遷,全球局勢變化多端,科技日新月異發展,價值觀迅速轉換,我們的兒教組課程對於「多元成家」、「兩性與婚姻」、「人本主義的自我價值觀」等已然不足,亟待補充既有教材以應對現時社會議題。再者,針對原有教材「螺旋式課程」的特性,需要再度考量整體的連結、統整以及應用,並且增加信仰生活的部分。更顯重要的是,宗教教育是為使我們的孩子在世界中以基督徒角色立足,能與神連結,並且呼籲家長建立家庭祭壇,教員與教會同心合意餵養主的小羊。

因此,本次兒教組課程編修在前述背景之下,於2020年5月舉開第一次編審會議,由總會差派24位編審委員,針對兒教組課程理念、課程目標、課程架構以及各班課目內容等進行討論,並委請適合人選撰寫課文,訂於2022年9月全面實施新編兒教組課程。


 
二、課程理念

本會注重幼兒、青少年之信仰根基,在可塑期高的兒童時期,即開始進行「宗教教育」,以受過宗教教育訓練之教員,使用有組織、有系統、有規劃之課程,藉著聖靈幫助,引導學員歸向真神,與神連結,過著榮神益人的生活。

據此,本次編修課程綱要以「建立孩童信仰根基,具備屬靈知能,與神連結」為本會宗教教育之理念。透過宗教教育實施,奠定孩童信仰基礎,提升孩童明白真理的渴望與學習興趣,激發孩童知行合一的積極性,型塑基督徒之價值觀,並且樂於與神和教會相連,在神國道路上不偏離、不走差,成為敬畏神的子民。


 
三、課程目標

本會出版的1998年「宗教教學法」,以及2000年講習會教材「宗教教育手冊」,均列出相同的三大課程總目標:

1.教導屬靈的知識,藉以建立純正的信仰。
2.指導正確的行為,藉以養成基督化生活。
3.祈求聖靈的能力,藉以服務基督的國度。

此課程目標在於期許本會孩童熟悉聖經內容,能夠明辨真理、建立信仰根基,並且有基督徒的言行,建立基督化生活,祈求聖靈充滿,有事奉的熱情與屬靈的見識。


 
四、新版兒教課程面向

根據上述,為了落實本會宗教教育之理念與目標,新版兒教課程分成三大面向,分別為「屬靈知識」、「屬靈能力」、「與神連結」,每個面向均有三個課程目標。 


1.與神連結

基督徒生命的意義在於與神連結,誠如聖經所言:「我是葡萄樹,你們是枝子」(約十五5)。我們的靈命來自於神的照顧、養護;離開神,就不能做什麼。我們期盼主內孩童多得屬靈的知識、能力與行為,這些均來自神的栽培與賞賜,我們在神裡面,如枝子常在葡萄樹上,就多結果子,天父也因此得榮耀。所以兒教課程的首要目標就是「與神連結」,讓孩童體會與感受神的救恩與慈愛。有了聖靈的幫助,孩童就漸漸多結果子,能與教會緊密連結,不離開教會,並且明白基督是教會的頭、是教會全體的元首(弗五23;西一18),而教會是基督的身體,各人是基督身上的肢體的道理(林前十二27)。


2.屬靈知識

主內孩童接受宗教教育過程中能明白聖經真理,認識神的本質,進一步明白神的大能與聖潔而產生敬畏之心。自幼兒班聽講聖經故事,學習是非對錯的概念,建立基本信仰品格;幼年班再次熟悉聖經故事,能引發情節、人物的討論,並且做出適當的判斷,明白生活中以神為中心、與神連結的重要性;年齡漸長之後的少年班課程是統整聖經故事,引導思考並進行生活、社會、知識、信仰的整合。使信仰能成為處理未來生活中出現之個人及社會問題、議題、各種情境的首要依據,此為信仰價值內化。


3.屬靈能力

神的話使我們得能力,所以孩童要學習身為基督徒的合宜言行;神的靈使我們採取行動,一個愛神的基督徒能夠以敬虔的態度樂意為主做工;讓孩童能表現出愛與關懷,因而在各個環境中都能榮耀主名。


 
五、家庭祭壇的建立

家庭祭壇是信仰的根基,家人一起讀經、唱詩、禱告,彼此對話,分享生活中的見證,提供情感與信仰的支持,讓每個人不孤立無援,如經上記載:「父母轉向兒女,兒女轉向父親」(瑪四6)。家庭祭壇也實踐了「基督為我家之主」的精神,每個人樂意聽從聖經的教導,並遵守主的吩咐,以愛相待,是個以神為中心所建立的家庭;建立彼此代禱的家庭,能培育孩童信仰,更是宗教教育的基礎。

依據本會對於宗教教育之定義為「引導人歸向神,教導他、培植他,使他能與真神相連結,而過著敬虔的生活,達到絕對歸於神的『神人合一』之最高境界的一種工作」。因此,宗教教育的年齡範圍自小至老,場所則不限於教會。父母對於孩童的信仰影響深遠,若要讓兒教宗教教育扎根、成長,父母確實要肩負起責無旁貸的角色。


 
六、結語

大學前接受完整的宗教教育共有14年,這麼長的期間內,每個階段的學習目標隨著認知能力的增長而有所不同,不變的核心信念是「與神連結」。不是課程成就宗教教育,而是以身作則的家長與教員,帶領學員學習神的道理,與神建立信仰價值,才稱得上是宗教教育,也因為家長與教員同心合意的教養孩童,一起轉向神、走向神、歸於神,藉著新課程的推廣,我們實則進行合神喜悅的信仰復興。 
PDF 下載

作者: 簡瑞斌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03/01/2022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