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534期2022年3月)
宗教教育:3C育兒之我見
目錄 | 上一章 | 下一章

前言

3C是早期對電腦(Computer)及其周邊、通訊(Communications)和消費電子(Consumer electronics)三種家用電器產品之代稱。如今,科技發展大大地改善、整合了電器產品的效用;諸如,行動裝置之手機、平板、筆電等,已經很難用某一個C的產品屬性來界定了。

3C教育的議題,自數十年前個人電腦普及以後,就有人開始研究;特別是電腦輔助教學CAI1軟體被高度推崇之際,教育當局編列了大量的預算為學校購置軟、硬體設備,鼓勵教師研習、投入教學,學校的資訊教育因被重視而提升。 

生意人腦筋動得很快,搭上電腦輔助教學受到重視的順風車,眾多的幼兒學習、腦部開發的軟、硬體設備大量進入教育市場,頗受到家庭的關注與青睞。舉凡語言教學、視聽娛樂可謂一應俱全、琳琅滿目;加上家長普遍同意學習總是有益的、寓教於樂的並無壓力,效果自然更好。因此,掏起腰包來毫不手軟,畢竟都想要給孩子最好的,更想讓孩子贏在起跑點上。


 
3C改變了家庭的生活

其實,早在電視機普及的時代,電視已經成為育兒的一大利器;卡通節目應該是孩童的最愛,也成了家長鼓勵孩子做功課、做家事的獎品。後來,CD、DVD播放器陸續加入,讓電視多了附加價值,許多教學、娛樂也伴隨而生,成了家庭不可或缺的設備。

 然而,這些產品固然有著正面的功效,卻也產生至少兩個嚴重的副作用:一是造成兒童近視問題、二是佔用過多時間,影響孩子的其他面向之學習。因此,「電視兒童」成了當時負面的代名詞,它說明了這個現象與問題;於是,學校、家長也發展出各種管制、應對之道。

礙於電視等設備的特性,它僅能被限制於「在家裡」進行;直到手機、平板問世,這個硬體催生了五花八門的應用軟體(APP),遂讓行動裝置在手上、身邊活躍了起來,徹徹底底改變了人們的生活,當然也順便改變了父母親育兒的方式。

原本只是輔助教學的角色,已經到了喧賓奪主的地步;使用的對象還不斷擴展、年齡層也不斷下降,只怕已經到了地不分東西南北、人不分男女老幼的程度了吧?就算還不會操作、不能看懂的嬰兒,也能用聽的,這東西能發展到如此境地,著實令人嘆為觀止。

我常在餐廳用餐時,看到別桌的孩子堅持要求,得一面看著平板上的東西,才願意張口吃飯;或者,有還不會吃飯的幼兒,坐在專用的椅子上,雙眼專注地盯著手機螢幕,雖不清楚他到底看懂內容沒有,似乎很投入。重點是安靜得很,不會吵到大人用餐,它的厲害之處還真不能小覷。


 
3C對於嬰幼兒發育的影響

筆者不時會聽到社會新聞,是關於保母餵食安眠藥給幼兒的劣行。保母照顧別人的孩子是為賺錢、是工作,理應付出誠實、愛心與耐心;然而,無良的保母為了多收孩子來照顧,多賺一點、或為減輕勞累,竟採用了如此不堪的違法手段。

以藥物讓孩子安靜、睡覺,以免去照料的辛勞,是最廉價、卑劣的手段;然而,付出的是孩子的健康,藥物會嚴重影響嬰、幼兒的腦細胞發育,副作用與後遺症會讓孩子一生受害、父母傷心、遺憾。需要托嬰、托育的父母,無不多方打聽,慎選託付的對象、不惜重資;還得隨時觀察孩子的反應,深怕有落入危險的不安,可謂用心良苦。

然而,矛盾的是,一旦孩子放在自己的手上,餵養孩子等同藥物的3C,做父母的卻是無感,反倒有順其自然、走在前端之傲氣,此舉頗令人玩味!

也許,讀者以為如此比喻是誇大了,或危言聳聽之嫌,兩者差異甚鉅,怎可同日而語?況且,藥物是傷害、3C是幫助,如此攀比簡直不倫不類!

試想,保母餵食安眠藥的目的是為安撫孩子、是為減輕自身的負擔、是便宜行事;而父母提供3C的目的難道不也是如此嗎?殊不知,育兒沒有捷徑,不肯付出、何來效果?如果是希望藉由3C的輔助來教養孩子,那麼就應該要謹慎從事,而非便宜行事。因為,孩子是咱自己的、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無法重來。

3C對孩子負面的影響,幾十年來各國都有專業的研究發表,在此就不多贅述了。值得一提的是,當時電視對孩子的影響,如今行動裝置的傷害程度更甚;特別是對於三歲以下幼童的傷害,恐怕要顛覆父母對學習效果的期待。

3C影像的聲光刺激,不僅無益於幼兒,反而對其正在發育的大腦不利。而且,嬰幼兒時期視力尚未發育完全,長時間專注觀看影像,會導致其視線過度集中在某一區塊,限制了他們獲得全視野發展的需要。

另外,專科醫師也呼籲父母,幼兒的視力有點「遠視」,並無法看清影像的內容,非但還無法接收所謂能「促進大腦發育」的益處,反而讓正常發育的視力先受到嚴重的傷害。

根據研究,三歲以下的孩子電視看得愈多、或3C使用愈多,到了七歲時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焦躁不安、衝動的機率也愈大。有研究證明《芝麻街 (Sesame Street) 》之類的兒童節目,對三歲以上的孩子之學習與成長,確實是有正面的影響與幫助;但對於三歲以下的孩子,其效果卻完全相反。萬一父母不察,為了讓孩子提前起動、快人一步,卻演變成揠苗助長;孩子未蒙其利、先受其害,這還了得。

全世界的肥胖兒都在增加,廣告與垃圾食物難辭其咎。已有研究證明,肥胖兒中一成是疾病引起,另外一成的原因是家族遺傳,而其它八成都是屬於「單純性肥胖」2。其中,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愛看電視。長期看電視或使用3C的孩子運動量不足,容易導致肥胖發生,其生性也容易懶散、被動,這些都是父母很容易忽略的影響。


 
3C影響親子關係的發展

有些父母認為孩子可以跟著教學影像學習語言,隨時隨地可學、成本低、效果佳;其實,孩子從生活環境裡學語言會更快。語言的學習是雙向、互動的「聽」與「說」,單向的影像教學絕不能取代人與人之間的互動與交談。過度倚賴3C者,很可能致使其語言之發展遲緩,不可不慎。

還有研究顯示,三歲以下的孩子每天看電視或3C影像的時間越長,他們的閱讀能力和理解力也越差,記憶能力更不如同年齡的孩子。這些潛在的傷害,都會影響日後成長中的學習和成就。

筆者曾聽過幾位資深的國小教師說過:小學生的數學成績不好,通常國語的成績也不會太好,原因是孩子的閱讀能力和理解力問題所致。原來,是他根本搞不清楚題目問的是什麼?而且,「過度」喜歡看電視的孩子,通常都不怎麼愛閱讀,故其理解的能力自然也就不好。

雖無法確定這些老師們的結論是研究所得,或是就近觀察、從經驗而得,但這現象套用在我的孩子及周遭朋友孩子的身上可謂「很準」。讓我不得不信,老師們的論述的確非空穴來風、信口雌黃。

父母與嬰幼兒在一起的時間,應著重於言語互動,對孩子的成長來說,這種互動非常重要。最近,有個廣告說家人最常相聚卻最少相處,把現代人家庭成員間的互動形容得非常貼切。有研究顯示,3C讓家庭減少百分之八十以上的語言溝通;一家人明明在一起,居然不是面對面交談,而是使用社群媒體的群組在溝通,這可真是個怪異的邏輯,卻是個稀鬆平常的事。

專家提醒父母,嬰幼兒時期的腦功能尚在發育階段,極需要多元且均衡的刺激,才能衍生更多的腦神經迴路與連結。長時間使用3C,相對的就減少了其它的活動、互動,各方面的發展將處於偏頗的環境。

父母親不要小看孩子玩沙、玩黏土、溜滑梯、扮家家酒、塗鴉等活動,這些活動對孩子的全面性發展很重要。有些父母會怕麻煩,便改以螢幕、鍵盤或觸控的圖像、遊戲APP來取代,誤以為這些程式設計更多元,劇情、顏色更豐富,對孩子的大腦發展有益,這可是天大的誤解啊!


 
父母是天職 陪伴才盡職

然而,根據研究顯示,兩歲以下的孩子,不論觀看哪種教學影像,都無法讓孩子更聰明,反而增加前面所提及的不良影響。最好是三歲以上的孩子才可以看電視,但仍需限制在每天一小時以下;長時間使用3C,大人都受不了,何況是發展中的嬰幼兒。

奇怪的是,這類的研究報告及建議很多,各領域的專家、學者也經常大聲疾呼,網路的資料比比皆是,重視育兒的年輕父母怎就視若無睹、不當一回事呢?想必是這些影響不似藥物或病毒顯而易見、危害的程度也不至於立竿見影,這些警告就在疏懶、漫不經心的態度中被自動「屏蔽」了吧?

現在很多資料可以透過手機找到、很多學習可以靠著手機完成,手機可以辦到的事情太多,連聖經、讚美詩、靈糧集、聖靈月刊都可以裝進手機裡。父母重度倚賴手機來安撫嬰幼兒、取代撫慰與呵護;高度信靠學習類的APP來跟進孩子,取代父母的督促與關注;過度使用影像、遊戲陪伴孩子、取代父母的關懷與教導,誤以為這是效率的工具與方法,可以彌補學校、家庭上教育的不足。殊不知,錯誤的認知、懶散的心態已經讓父母應盡的責任、應發揮的功能被取而代之;而孩子所得到的不是更好的教養,卻是偏頗的教導及影響其身心發展的結果。

沒有人會反對父母是天職,但陪伴孩子卻是個極其艱辛且低成就的任務,所耗費的心力數倍於工作。因此,丈夫很容易將責任丟給太太,儘管她是職業婦女,還是得承擔蠟燭兩頭燒的無奈與煎熬,也有將陪伴孩子的責任丟給年紀老邁的父母。他們在體力、智力日漸衰退之際,還得對孫子付出心力,實力有未逮,遂形成隔代教養的諸多問題來。

早期鄉下的父母把孩子野放,丟給戶外農田、鄰家同儕;似乎,比都市的父母把孩子豢養,丟給3C、才藝班還好一些。實際上,沒有父母的陪伴,其成長的過程與結果還是一樣不完整的。

父母的陪伴讓親子產生共同記憶,而這共同記憶則是維繫親子同心的唯一方式!沒有陪伴則沒有共同記憶,沒有共同記憶就會像兩個永遠對不上的頻率。那麼,父母要如何與孩子交心的對話?要如何建立起價值觀?又如何能期待可將信仰傳承下去呢?

很擔心,如果連主內的父母親都不重視陪伴的重要性,會不會有一天也把宗教教育的責任丟給3C,讓孩子在手機上「自我學習」?當孩子問起信仰的問題,父母又不懂時,乾脆叫孩子自己上網去「谷歌」答案3。

你要盡心、盡性、盡意、盡力愛主你的神(可十二30)。

耶穌說愛神是誡命中第一要緊的,而且是最大的。兒女是神的產業,做父母的受託於照管祂的產業,焉能不用盡心思、竭盡能力來教養、培育兒女?如以消極、鬆散、懈怠的態度應付神所託付的重任,將來如何能向主覆命呢?


 
結語

筆者的孩子們已經二十多歲了,她們也會為偶爾出現的懷舊卡通、人物商品而雀躍,為某些童話故事而喚起其兒時的記憶。然而,最令她們津津樂道、難以忘懷的,竟是為父的我,在睡前與她們講述的故事,以及與她們談話的那一段歲月……。

竊想,節目主角的周邊商品固然懷舊有趣,但絕不會成為她們將來為人母的典範。父親的作為已然烙印於其腦海,這些甜蜜的回憶,肯定會成為日後她們與自個兒孩子互動的方式。父母所付出的一切,誠屬難能可貴、足以影響孩子的一生,這絕不是3C商品所能做到或取代的。



註:
1. 電腦輔助教學(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簡稱CAI),係指運用電腦之交談式或互動式的功能來引介教材,以提供個別或個別化之一種教學環境。
2. 單純性肥胖症,指無明顯內分泌和代謝性疾病的病因所引起的肥胖,屬於非病理性肥胖。
3. 谷歌指Google,是使用搜尋引擎搜尋網路資料的意思。



引用資料:
1.《輕鬆當爸媽,孩子更健康:超人氣小兒科醫師黃瑽寧教你安心育兒》,時報出版。
2.《螢幕兒童:終結3C使用焦慮的10堂正向數位教養課》,八旗文化。
3.台灣專注力研究學會理事長、馬偕醫院兒童青少年心智科主治醫師臧汝芬專訪報導。
PDF 下載

作者: 僕子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03/01/2022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