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純正信仰的傳承
隨著真耶穌教會傳教百週年,本會的信仰也跟著一代傳過一代;隨著新世代文化潮流襲捲而來,我們在教會中彼此的問候是否已漸漸從「哈利路亞」變成「哈囉」,「平安」變成「掰掰」?當世界的文化悄悄地影響教會的生活時,信仰在傳承的過程中是否無形中漸漸變質?當我們面對更為彎曲悖謬的世代,如何扮演好神無瑕疵的兒女、成為光明之子?如何將全備的真理繼續傳承下去?新一代的教會青年,肩負傳承上一代純正信仰的責任,確實也面臨著一大挑戰。
信仰上的衝擊
身處在物質豐富、科技進步、醫療發達的世代,當我們遇見困苦、挑戰與逼迫時,心中是否有想到神?還是急著去尋求屬世的幫助,完完全全忘記我們是基督徒?!教會青年口中的神,只是家中長輩的神,或是心裡其實也認為「那不是我的神」。多元性別的議題、社會的風俗和主流的價值觀等,對我們的信仰帶來了不少的衝擊,確實不可不慎!
記憶中的信仰
父執輩的信仰,也許是因為生病、困苦與現實的無奈,所以能完完全全將重擔卸給神。對於新一代的年輕人而言,實在難以感同身受,畢竟環境大不同,很容易帶入世俗的思維與作法。因此必須透過不斷傳承、回想家族的信仰初衷,才不至於讓信仰的感動停留在記憶中,而自己卻無法有更深刻的體會。
緩流的恩典
現在的信徒,所領受到的是緩緩流水般的恩典,內心也許不像上一代經歷大風大浪後那麼強烈的感受,但卻是神默然的愛;教會青年應該珍惜神無時無刻的眷顧,不要將從神而來的平安視為理所當然,即使平安度日,甚至是遇到苦難,都知道這是神的安排,都有祂的美意。長輩初信的種種見證,雖然是一個歷史,但卻是我們信仰滋長上一個強有力的支撐。
俗化的宗教教育
教會的宗教教育,無非扮演著培育下一代教會棟樑的重要機制,但在這講求速成的世代,我們是否如同社會上的教育機構一樣,只著重在聖經知識上的教導,而忽略神透過聖經對我們的那份愛?孩童或青年對於聖經的人物與故事倒背如流,但對於聖經中古聖徒的信心與佳範,若連一絲絲感動都沒有,實屬可惜。因此在宗教教育的課程中,我們應讓孩子多多分享自己在生活周遭的信仰感受與體驗。
屬世的團契生活
教會的團契生活當如何在世界與教會中尋找到平衡點,也是一個重要的課題。有些團契的參與度已漸漸跟課程社會化程度成正比;靈修課程的安排是否被視為太過於八股,契員的內心是否萌生出:課程上的知識「我早就已經學會了」、「參與那些課程對於知識上長進不大」。當有這樣的想法與聲音出現時,我們當省思,團契課程絕對不是在比誰的聖經知識比較廣、比較深;若是這樣,我們豈不跟聖經中的文士與法利賽人一般,只會說不會做。應當回歸信仰層面,與世俗有別,也求神感動每個人的內心,能夠喜愛神的話語勝過屬世的小學。
檢視信仰的核心價值
在科技的時代,透過智慧型手機,人人都可以快速獲取最豐富的資訊、學習到任何知識。到教會聚會這件事,是否已變成我們生活中的選擇之一而非必要?甚至安息日寧願待在家中,透過網路尋找自己想聽的講道影音,並且以此選擇性的決定是否前往參加實體聚會;若真是這樣,就是模糊崇拜的實意,忘記用心靈與誠實去敬拜神,也忽略同靈間彼此的團契。在這疫情期間,更容易檢視我們信仰的核心價值是否正確。
從心開始
主曾責備以弗所教會,把起初的愛心離棄了(啟二4)。想想,信徒的愛心若漸漸冷淡、少了彼此關懷,教會便漸漸失去溫暖,因此我們當回想起初的愛心。教會中的崇拜聚會與團契生活當從「心」開始,用心靈與誠實去敬拜神,也用基督的心為心,以愛互相代求,如同亞伯拉罕接待客旅的精神去接待教會中最小的那一位。如此,屬神的教會團體必定更加有溫度,信徒更加敬神愛人,相信也必定能成為神所喜悅的教會。
得力在乎平靜安穩,得救在乎歸回安息
電視上曾經出現一段闡述「世界越快,心,則慢」的廣告,令人印象深刻。隨著科技不斷的發展,3G、4G與5G等技術也不斷地催促著我們每個人的生活,在這越來越急躁,且壓力越來越大的社會,實在很難使人放慢腳步。然而,身為基督徒的我們都知道,唯有回歸信仰,才能尋得內心真正的平靜,尋著心靈真正的安息。在這忙亂的世代當中,我們要學會靜下心來,並掉轉腳步,才能聽見神的聲音。
體驗神的作為
「科學靠實驗,信仰靠體驗」,講求科學證據的時代,許多人很容易用這樣的思維去看待信仰;如此,就很難真正體驗到神的大能。另外,信仰傳承絕非只是聖經知識的教導和經文的背誦,這樣可能培養出神學家,卻找不到能行出道理的基督徒。經上說:「你們親近神,神就必親近你們」(雅四8)。當我們願意親近神,神也必親自帶領、保守,更新我們的生命,使我們成為祂所喜悅的樣式。我們在生活中也要培養屬靈的敏感度,細細思想神在我們身上的作為,體驗緩流的恩典。這恩典不是理所當然,而是要用謙卑、感謝的心去領受,並在全心信靠中,擔負起信仰傳承的責任。若能如此,聖經中「亞伯拉罕的神、以撒的神、雅各的神」,也必定成為我們每個人的神。
* 本篇為文宣營寫作組學員作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