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538期2022年7月)
物理學 主裡學:給文士般的天國使徒們
目錄 | 上一章 | 下一章

祂說:「凡文士受教作天國的門徒,就像一個家主從他庫裡拿出新舊的東西來」(太十三52)。

這是耶穌在說完天國的比喻之後,對「文士」般的受教者有著正面的期待!這裡的文士,應該是形容詞,可能是指「領悟力高」的受教者,因為更能明白,將來也更能教導別人。有趣的是,同樣是耶穌在講道,聽道者眾多,有人深受感動,也有人覺得「這話甚難,誰能明白?」甚至就像其他的文士、法利賽人,聽了還出現「反效果」。

電學有一個公式,就是「歐姆定律」,好像可以來說明「聽到」跟「聽懂」之間的關係。關於這定律的簡單敘述就是「大多數的導電體,電壓與電流的比值有固定的現象」,而且不同種類的導電體,比值就不同。其中,比值固定的導電體,就稱為「歐姆式導體」。若電壓與電流的比值不固定,就稱為「非歐姆式導體」。電阻可以視為物質導電時的「阻力」,電阻越大,越不易導電。電阻的公式為「電阻=電壓∕電流」,這公式就稱為歐姆定律。這公式有很多人覺得艱深難懂,但是筆者總是習慣這樣去思考來方便理解:

電阻:好比學生思考問題的領悟力。

電壓:好比老師教學行為的強度。

電流:好比接受教學的這位學生的反應。

或是視電壓為「刺激」、電流為「反應」、電阻為「腦力」,但是這時的腦力數值越大表示越不靈光。

大多數的金屬都會導電。若導體屬於「歐姆式導體」,它的電阻就是固定不變的。於是可以這麼想:領悟力差的人(電阻大),接受同樣一位老師的教學(電壓一定),反應就會比較遲鈍(電流小)。領悟力較好的人(電阻小),在同一節課同一位老師教學下,反應就會相對敏銳(電流大)。所以也可以說:電壓指:刺激強度,電流:反應快慢,電阻指:愚鈍程度。

我們若以歐姆定律的公式來說明:以同一個人而言,刺激越大,反應通常就越大。刺激加大可以有兩種做法:一是自己越認真讀書(給自己大電壓),成績就一定越好(就會產生大電流)。另一種就是提供刺激更強的外在刺激,例如:補習班(換個更嚴格的老師),成績也容易進步。但是,這位同學成績的進步,不代表變聰明了,因為只是刺激變強了,所以反應自然變強,理論上來說,資質短時間內不容易有改變。因此,很多人有錯誤的觀念,以為在私校成績會比較好。其實私校的學生成績比較好,不是變聰明了,只是刺激變強了。但是,這樣的學生若回到刺激較弱的環境(例如畢業了,到另一個學校),就會恢復原狀(成績退步,恢復原狀)。

若以不同的人之間來做比較,若給一樣的刺激,反應快的學生(電流大)代表愚鈍程度小(電阻小);反應慢的(電流小)愚鈍程度大(電阻大)。此時,老師若能因材施教,針對較弱的學生加強訓練,即提高電阻大者的電壓,就可以使電流變大,甚至超越電阻小卻不認真的聰明人,這時就會出現「龜兔賽跑」的結局。

另外,有一種物質叫做「非歐姆式導體」,也就是刺激與反應的比值沒有正比關係的導體,它的刺激在某個強度以下時,反應幾乎是「零」,此時有如絕緣體。但是電壓超越某個強度時,電流會突然「暴增」,出現「零與壹」的數位現象,這就是科技業常用的「半導體」。

有些人的學習特質如半導體一般,平常表現就像「絕緣體」,因為再怎麼刺激都沒反應,常常被認定為智能不足、學習障礙。那是因為教師的教學對他的刺激還不夠,還沒讓他達到足以活化的程度。一旦刺激強度到了(超越臨界電壓),他就會突然如睡獅般猛然覺醒,像許多名人一樣,或是成為有名的科學家。

這些「半導體」,容易被粗心的老師「錯過」,然後放棄。這樣的人如果一直沒有被「啟動」,這個半導體就會被認定為「絕緣體」,永遠埋沒於歷史長河中。

耶穌是偉大的教師,當初祂在講解生命之道時,相信祂可以偵測到在場有人就像導電性極佳的文士,所以祂在話語之間對他們有滿滿的期望!但是對於電阻極大的人,祂也看得出誰是半導體,誰真的是絕緣體。對於半導體般的門徒,祂不斷地殷殷教誨,時而嚴厲教導、時而機會教育,讓這群門徒的心竅逐漸被打開,再藉著五旬節之後聖靈的澆灌,提供「超導體」般的幫助,讓神的救贖奧祕一次貫通!因為藉著聖靈的幫助讓我們有如超導體般,此時電阻接近於零,電流極大,神的感動將源源不絕湧現!

然而,屬血氣的人不領會神聖靈的事,反倒以為愚拙,並且不能知道,因為這些事惟有屬靈的人才能看透。屬靈的人能看透萬事,卻沒有一人能看透了祂(林前二14-15)。

今天,肩負神話語教育職責的我們,但願沒錯過任何半導體,只有錯過「真的絕緣體」,並藉著聖靈發揮文士般的領悟力,對於神的話語,能有像家主可以從庫房拿出新舊東西來的恩賜,對神的家按時分糧!

主耶和華賜我受教者的舌頭,使我知道怎樣用言語扶助疲乏的人。主每早晨提醒,提醒我的耳朵,使我能聽,像受教者一樣(賽五十4)。
PDF 下載

作者: 高春霖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07/01/2022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