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e-Library       中文 
e-Library Home |  Browse By Category |  Study the Bible    
(No Title)
TOC | Previous | Next

前言

信耶穌的目的是要得救進天國。當我們相信耶穌,領受洗禮也求得聖靈,就有天國的盼望為我們存留。只是我們還活在這個世界時,是否還有神對我們的要求與期盼呢?很明顯是有的。

消極方面,「務要謹守,儆醒。因為你們的仇敵魔鬼,如同吼叫的獅子,遍地遊行,尋找可吞吃的人」(彼前五8)。我們活在一個罪惡的世代,如何能不受影響,能不沾染污穢,能不淪為魔鬼口中的食物呢?這裡告訴我們要謹守,儆醒,不可自以為已穩當、得救了,便隨波逐流,而成為被魔鬼吞吃的對象。

積極方面,神要我們結出果子,「凡屬我不結果子的枝子,祂就剪去;凡結果子的,祂就修理乾淨,使枝子結果子更多」(約十五2)。我們要做好靈修結出果子,才能達成神對我們的期盼,也才不致被神剪除。

耶穌告訴門徒,天國是努力進入的(太十一12)。可見要得救進天國,是需要努力的。但我們努力靈修,到底有沒有進步?到底達到什麼程度了呢?是否我們自以為很好了,但在神眼中卻是不及格呢?以下就來思考並省視自己的靈修成績單。


 
一、靈修無量化的成績

屬世的成績有量化的數字,讓我們明確知道得了幾分,到底有沒有及格,也可以知道和別人比起來,是在前段班或後段班。但靈修方面卻沒有量化的成績可供我們檢視,也不知道自己是屬前段班或後段班,連有沒有及格,全都不知道!

屬世的考試,要有好成績不是比誰的讀書時間多,就能得到比較好的成績。讀書的技巧、是否有深入理解,以及觸類旁通等等,對成績的影響都相當大。靈修也不是讀經禱告的時間多,聚會的出席率高,聖經非常熟悉,靈修就一定比較好。被耶穌一再譴責的法利賽人,是最遵守律法的一群人。他們讀經禱告的時間比誰都長,聖經比誰都熟,但為什麼耶穌一再譴責呢?因為他們假冒為善、能說不能做(太二三23)。

「只是你們要行道,不要單單聽道,自己欺哄自己。因為聽道而不行道的,就像人對著鏡子看自己本來的面目,看見,走後,隨即忘了他的相貌如何。惟有詳細察看那全備,使人自由之律法的,並且時常如此,這人既不是聽了就忘,乃是實在行出來,就在他所行的事上必然得福」(雅一22-25)。實在行出來,才是神對每一個人的靈修打分數的依據。

雖然不是讀經禱告的時間長,聚會的出席率高,聖經非常熟悉,就必定會有好的靈修,而疏於如此做,就會有反效果。世界上有不怎麼讀書但成績優異的學霸級人物,但在靈修方面卻不是這樣。耶穌在世上時,雖帶著神性,但也常常徹夜禱告(路六12);求學階段,在聖殿一面聽一面問,太專心了,還錯過了與父母回家的時間長達三天之久(路二41-46)。可見,要有好的靈修,讀經禱告,和常常聚會都不可少,耶穌也親自給我們做了示範。所以我們應勤於讀經禱告、聚會,並將知道的確實行出來,才能得到好成績。


 
二、靈修成績有上下起伏

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靈修也相同,若不持續精進,也會退步。彼得看到耶穌在海面上行走時,竟突發奇想,也要走海面。耶穌一口答應,彼得就大有信心的在海面上走,但當他轉眼見四周風大時就失去信心,往下沉(太十四25-32),還好他及時呼求耶穌。

以利亞在迦密山上大戰四百五十位假先知時,豈不內心火熱,信心剛強而大獲全勝?此時的他豈不是在信心的巔峰嗎?但就一轉眼,下山聽見王后耶洗別放話要殺他的風聲,竟然就連夜逃亡(王上十八-十九章)。

猶大是耶穌徹夜禱告之後所揀選的十二使徒之一,照理來說,應該在各方面的表現都相當不錯。耶穌不是特意挑一個特別軟弱的人好來出賣祂以完成救恩,而是當時祭司長和文士想殺耶穌,猶大起了貪念,讓魔鬼趁機入了他的心(路二二1-6)。

人都有肉體軟弱的時候,再加上環境的影響,不免會有低潮。彼得並不是一開始就沉下去,其實當他定睛耶穌,大有信心,是可以走在海面的,但轉眼看風浪大才失去信心。彼得在將要沉下海時,懂得及時呼求耶穌而蒙拯救;以利亞在迦密山上信心達到巔峰後聽見王后耶洗別要殺他的風聲,信心竟然一下子跌到谷底,幸好在神的勉勵下仍振作精神,繼續完成神交付給他的使命;猶大之前得到耶穌的肯定成了使徒,無奈一時起了貪念而賣主,雖然看見耶穌已經定了罪,就後悔,卻已無法挽救。

「義人若轉離義行而作罪孽,照著惡人所行一切可憎的事而行,他豈能存活嗎?他所行的一切義都不被記念;他必因所犯的罪、所行的惡死亡」(結十八24)、「人若看見弟兄犯了不至於死的罪,就當為他祈求,神必將生命賜給他;有至於死的罪,我不說當為這罪祈求。凡不義的事都是罪,也有不至於死的罪」(約壹五16-17)。因人都有肉體的軟弱,要一直非常剛強,不會有低潮,也都不會犯錯,是不可能的。所以不要自以為經過多年靈修,應該非常堅強了,很有可能一時之間受環境影響而信心軟弱。如果過失不大,還可蒙神憐憫,如果犯了至於死的罪,就將前功盡棄,以前種種的努力,一瞬間將化為烏有!所以我們要趁早建立大是大非的觀念,緊要關頭要能煞車不行惡,就如約瑟面對誘惑,堅定喊出「我怎能做這大惡,得罪神呢?」(創三九9)。保羅自己也戒慎恐懼,生怕一不小心無法得救:「我是攻克己身,叫身服我,恐怕我傳福音給別人,自己反被棄絕了」(林前九27),並且自我提醒,也給所有人勉勵:「這不是說我已經得著了,已經完全了;我乃是竭力追求,或者可以得著基督耶穌所以得著我的。弟兄們,我不是以為自己已經得著了;我只有一件事,就是忘記背後,努力面前的,向著標竿直跑,要得神在基督耶穌裡從上面召我來得的獎賞」(腓三12-14)。


 
三、靈修的考題都不同,評分標準也不同

屬世的考題都一樣,評分的標準也相同,大家才會覺得公平,也才不會引發爭議。但在靈修方面,考題是神給的,每個人都不同,評分的標準是神定的,祂對每個人評分的標準也不同,而人是無權論斷神的公平性。

約伯平生敬畏神、遠離惡事,但就是他好得讓神也誇口,就捲入魔鬼與神的爭辯中。一瞬間,約伯的兒女全死、財產全沒了,身體從頭到腳長滿毒瘡,太太還叫他去死算了;來安慰他的好朋友,沒說安慰的話,還指責他,必定是犯罪了,叫他要悔改。幸好約伯自始至終不以口犯罪,最後,信仰提升到親眼見神的境界。

保羅一生建立了許多教會,寫了新約聖經中許多的書卷,但他也經歷了許多考驗,他描述自己多受勞苦,多下監牢,遭江河的危險、盜賊的危險;多次不得食、受寒冷、赤身露體等等(林後十一23-27)。這不打緊,神還加刺在他的身上,讓保羅相當困擾,即使三次求主拿掉,仍不蒙應允。這一切,就只為了讓保羅體驗恩典夠用的道理(林後十二7-10)。

相對來看,與耶穌同釘在十架旁的強盜,臨死前向耶穌悔改,雖然肉體與耶穌一樣死在十架上,但卻得到耶穌的讚許與應允,將來靈魂得以和耶穌同在樂園中(路二三40-43)。教會中也有一些在病危前悔改受洗,不久即蒙神恩召的見證。

同樣是神所揀選的信徒,有的倍受神的考驗,有的從接受救恩到蒙主恩召時間非常短暫,甚至還來不及做什麼靈修功課,就這樣可以得救進天國。以人的觀點來看實在不公平,但真的是這樣嗎?

耶穌講過一個工時不同,但工價卻相同的比喻(太二十1-16)。天國好像家主清早去雇人進他的葡萄園做工,和工人講定一天一錢銀子,後來在不同時間陸續請工人進來做工。等發工資時,不論工時長短,工資都相同。主人對清早就來做工而發怨言的人說:「我不虧負你,你與我講定的不是一錢銀子嗎?……我給那後來的和給你一樣,這是我願意的。我的東西難道不可隨我的意思用嗎?因為我作好人,你就紅了眼嗎?」

在這個比喻中,若不比較,早點來的工人一大早就有工作豈不滿心感謝。畢竟,誰不希望早一點有著落,這樣就無需在外面焦急等待;況且神有權決定要選誰進來葡萄園做工,更有權決定每個人的工價。我們不可擅自高抬自己到與神同等地位,而來評斷神的作為,需知我們只是受造之物,全能的神有權隨自己的喜好來定奪(羅九20-21)。

我們要跳脫與別人比較的心態,我們能否得救進天國是我們與神之間的關係,不是和別人比較的結果,也不是只要表現的比多少人好就可以進天國。或許屬世的考試常有要當掉一定比例或一個及格分數,只要能進入安全名單就可以了。偏偏屬靈上每個人考題不同、評分標準不同,及格標準也沒人知道,更不知道有多少比例可以進天國,所以真的無從比較起。神要我們不要和別人比較,但我們要跟以前的自己比較,是否在一段時間後,持續在靈性上有所長進,這才是我們應該關心的。


 
四、靈修的科目

屬世科目有許多不同種類而且差異頗大,每個人擅長的科目不同,只要就選擇的科目詳加研讀,無需每項科目都非常專精,因為行行出狀元。所以文學大師沒有人會因他數學不好而貶抑他的作品;傑出的科學家沒有人會因他文史程度不佳而對他的貢獻打折扣。

靈修的科目有哪些呢?我們可以參考兩段經文,加拉太書五章22-23節中提到聖靈所結的果子,項目有「仁愛、喜樂、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實、溫柔、節制」;在彼得後書一章5-7節中提到「信心、德行、知識、節制、忍耐、虔敬、愛弟兄的心、愛眾人的心」。

這些靈修科目每個人或許各有擅長。以屬世的來說,可單就自己擅長的科目潛心研究,其他看看就好,對日後的發展不會有太大妨礙。但在屬靈上就不是這樣,因為「果子」是單數,聖靈的果子只有一個,但有九種型態或特質。如果認為聖靈的果子是一項一項分開,可以各別存在而互不相關,從聖經上查考,這是不對的。

例如我除了仁愛,其他的都有,這會如何呢?「我若能說萬人的方言,並天使的話語,卻沒有愛,我就成了鳴的鑼,響的鈸一般。我若有先知講道之能,也明白各樣的奧祕,各樣的知識,而且有全備的信,叫我能夠移山,卻沒有愛,我就算不得什麼。我若將所有的賙濟窮人,又捨己身叫人焚燒,卻沒有愛,仍然與我無益」(林前十三1-3)。沒有愛,其他做得再好,仍然無用。

再拿最後一個節制來看,如果除了節制,但其他都有,這會如何?「不要行義過分,也不要過於自逞智慧,何必自取敗亡呢?」(傳七16),沒有節制,會自取敗亡,這是何等嚴厲的警告!「但耶穌的名聲越發傳揚出去。有極多的人聚集來聽道,也指望醫治他們的病。耶穌卻退到曠野去禱告」(路五15-16),這裡耶穌也做了節制的示範,許多人飢渴慕義聚集來聽道,也有行愛心醫治疾病的好機會,因為他們已來到耶穌面前,但耶穌竟然退到曠野去禱告。不是有做聖工及付出愛心的機會,我們就漫無節制、無止盡的付出;要懂得量力而為,並在聖工與靈修上取得平衡。

彼得後書一章5-7節中提到一些靈修科目後,接下來強調「你們若充充足足的有這幾樣,就必使你們在認識我們的主耶穌基督上不至於閒懶不結果子了」(彼後一8)。這裡強調要充充足足的有這幾樣,不只都要有,也要充充足足才能結果。所以我們應該時時檢視自己在哪些方面不足,就應再加強,要全面性的發展。


 
結語

靈修成績雖沒有量化的數據,但我們應勤於讀經禱告、聚會,並將知道的確實行出來,才能得到好成績。人都有軟弱的時候,但不要犯大罪,要儘快轉眼向神,仰望神的憐憫與幫助,重新振作。我們不要和別人比較,但要跟以前的自己比較,持續在靈修上有所長進,而且必須全方面的發展,才能扎根結果,才能進入天父為我們預備好得無比的天堂。



參考資料:

1. 楊約翰著,〈人生三大問題〉,《從創世記學習靈修》,腓利門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發行。
2. 〈聖靈的果子〉,《聖靈》月刊346期,2006年7月。
3. 〈聖靈的果子──節制〉,《聖靈》月刊201期,1994年6月。
PDF Download

Publisher: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Date: 10/01/2022
Print
Email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