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541期2022年10月)
宗教教育:從聖經人物看家庭教育

前言

現今社會的環境險惡,更凸顯基督徒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基督徒身處現代的環境中,有如選民身處異邦;連沒有信主的人,都為日益敗壞的道德感到憂心,何況主的教會。

主內的父母務要重視家庭教育,養成孩子節制的習慣,雖於異地求學或就業,不至於像放牛吃草般的放蕩,仍能潔身自愛。切不可心存僥倖,認為孩子在高中以前只需專注於課業,宗教教育是大學以後的事;或者是認為孩子還小、什麼都不懂,信仰的事長大自然會懂。

就筆者的觀察與輔導大專團契的經驗所得,自小沒有聚會習慣的同靈,在上大學後發起熱心、勤於聚會、參與事工者並不多;部分沒有信仰基礎及服事經歷的人,自認更難融入團契,遂選擇遠離、逃避教會的關注;轉為尋找外界認同的群體或活動,並開始熱衷結交異性,這恐怕是父母始料未及的結果。


 
家庭教育對孩子的重要性

查考《聖經》中的人物,從他們孩提時期開始,直到年老離世;觀其一生的表現,就可以發現,孩子早期的家庭教育是多麼重要。我們甚至可以如此斷言:成功的家庭教育,造就其成功的人生。家庭教育讓孩子從小奠定正確的信仰觀、價值觀,以及養成良好的習慣等等;這些都足以影響其意志、塑造其個性,並因此形成他的人格特質,成為一生成敗的關鍵。

《舊約聖經》中記載了幾位青年——但以理和他的三個朋友,他們是在國家滅亡後,隨著眾人被擄至巴比倫國的(但一1-21)。但以理、哈拿尼雅、米沙利及亞撒利雅,經上記載著他們是「少年人」(但一4)。有些參考資料則推斷,其年紀約在十五歲左右。這幾位年輕人顯然被刻意地挑選過,是為了將來能在王宮裡工作所預備的;所以,必須得是身家背景沒有污點、身體沒有殘缺、外貌好看;並且,要具備各種的知識與學問、聰明博學;然後,準備讓他們學習巴比倫的語言文字,以及各類的學問(但一4)。

看來,尼布甲尼撒王了解以色列人中有青年才俊之士,想借用他們的才幹來治理國家。王十分欣賞並禮遇這幾位少年人,特地將自己每日所吃的食物,和所飲用的酒,都分賜給他們一份;並計畫花費三年的時間來培育他們,以便將來能勝任王宮裡頭的任務(但一5)。

其實,但以理和他的三個朋友,原就不是泛泛之輩;要不是國家遭此大難而淪落異邦,他們在自己的國家中仍會是出類拔萃者,一定會有很好的前程與發展。用現在的評量標準來說,他們肯定是屬於學測排行極前端的「菁英分子」。如今,被擄至異國的選民已成為亡國之奴,不僅喪失既有的身分地位,連身家性命都可能被視為草芥;這時,識時務者為俊傑,是保命的不二法則。能當個順民已經不容易了,哪還敢有一絲絲招惹政權統治者之心。

對但以理及哈拿尼雅、米沙利、亞撒利雅而言,他們有幸成為王所寵愛的外國人,就算不極盡逢迎拍馬屁之能事來討好王,也犯不著唱反調;就算沒有恃寵而驕,也犯不著有所堅持吧?此一時、彼一時,環境不同,因應的做法也該有所不同;特別是在亡國求生之際,且不說苟且偷生,就是「入境隨俗」也應該很合理吧!

然而,但以理和他的朋友顯然不這麼認為!他們深信,屈從於王的賞賜,固然可以得到王的歡心及肉體的享受;但是,吃獻給外邦偶像的食物,就是表明對偶像的忠誠。即使,以假裝的方式來對付吃王的食物與酒,也等於是否認自己的信仰;他們不願神的律法之原則,在自己的身上蒙羞。儘管他們可以從身處的環境中找出一個合理的託辭,以作為離棄以往嚴格依循之習慣的藉口,但他們並沒有這麼做,這就是自小起家庭教育的力量。即使他們從懂事到少年,只有短短數年時間,但其根基扎得夠深、夠穩,早已經內化成為他們信仰的價值、抵禦外來的壓迫與誘惑的力量。


 
家庭教育對人一生的影響

有個弟兄的見證是這樣的:自從退伍之後進入職場工作的第一個面試,讓他成功堅持信仰,並成為往後工作上的原則。他在完成面試之際,主管問他有沒有想要提問的,弟兄只問了兩個問題:一、公司或客戶端,只要跟拜拜相關的一切工作或活動都無法參與,因為我是基督徒;二、業務上的交際應酬,只要是喝酒,不論喝多、喝少都不行,因為我是基督徒。

感謝主,公司錄用了他,當然也按著他的意願,沒有任何勉強。事後公司主管曾問他,拜拜是信仰的事可以理解;可是,同事之間聚餐聯絡感情,只要隨興、隨意就是,要不要也喝點?但弟兄依然堅持,他告訴主管,既然是聯誼,以茶或果汁代酒仍然不減其誠意,還請大家諒解。從此以後,主管不再勸酒,同事也不會邀他喝酒;甚至,客戶端的餐宴,如有避免不了要喝酒的場合,主管就不會邀他前往。「我是基督徒,不能做這事!」儼然已經成為他的擋箭牌、信仰的防護罩;在工作上、人際關係的和諧上,並沒有因此而受到阻礙。

有了成功的經驗,讓他深信所堅持的原則是對的、是好的;後來,再有應徵其他公司的機會,他都會主動提出這兩個問題,讓公司了解他的立場。弟兄笑著說,反正介意宗教信仰的,或是不認同他不喝酒的,便不會錄用,自然不會有進了公司後才生爭議的困擾。問他會不會因此錯失夢寐以求的公司,而感到遺憾?他回答:這是選擇,沒有什麼好遺憾的。他還說,有回聚餐中,總經理帶著主管去與總部的總裁致意,總裁一看大夥兒都拿著紅酒,只有弟兄拿著柳橙汁,便眉頭一皺轉臉跟旁邊的總經理說,你的這個同仁不太合群喔!想不到,弟兄還沒來得及解釋,主管已經先解圍了;總經理回說,這個人是要當「牧師」的,不能喝酒。總裁聽了竟哈哈大笑著說,對!對!臺灣信仰自由,咱不能勉強人家。

自此,弟兄在公司便得了牧師的外號;任何場合只要有喝酒的議題,就有同仁會出面解釋、化解尷尬,從沒有得罪客戶、同事或長官的問題發生。不能喝酒是原則,他不想改變,也不能改變,因為,只要破例一次就沒完沒了;不要以為裝一下、嘴抿一下、喝少點、意思意思就好,絕不要相信這種說法。這個裝一下,禁不住下一個你就得抿一下;這個喝一小口,另一個就會要你喝半杯;接著,主管過來敬你,難道你能不給面子?還能喝得比敬你半杯的少嗎?喝了同事生日聚餐的酒,還擋得了慶功宴、年度餐會嗎?而且,「酒」例一開,其他的信仰原則恐怕也就跟著一起沒有了!

弟兄的原則從小建立起,在父母的家庭教育下,叮囑不可從事不合乎基督徒「體統」的工作;教會宗教教育的教導下,讓他牢記要分別為聖、要讓人看出我是基督徒。孩提時期的教導,讓他立志出了社會也要秉持原則,絕不妥協;於是,逐漸建立起堅定的信念,在工作的抉擇上,也就沒有「難以割捨」的困擾與缺憾;因為,在樹立原則時就已經做出了選擇!

曾有位新進同仁跟他說:我覺得你跟其他同事不同,你是基督徒吧!

弟兄問:我哪裡不同?

同事答:你說話、應對的態度及其他方面明顯跟其他人不同;後來,發現你在吃飯前會禱告,就更確認了。你跟我之前公司裡的一個同事很像,跟周遭的人就是不一樣;你們基督徒都擁有某一種的氣質。

你們多結果子,我父就因此得榮耀,你們也就是我的門徒了(約十五8)。

原來,基督徒擁有耶穌的馨香之氣、與眾不同的氣質,使人很容易就能認出,我們是主耶穌的門徒,讓主的名大大得榮耀。感謝主,藉著旁人的口來提醒我們!

這位弟兄從初入社會所堅立的原則,持續在他的職場生涯中堅守著,如今已屆退休之齡,這個原則未曾改變、也不會再有改變。從小的教導成為原則之後,已經內化成為信念、價值、一生所要捍衛的信仰,到老也不至於偏離。就像但以理和他的三友,自小受到家庭教育嚴格的訓練,雖然人生的歷練尚且青澀,但在面臨生活重大變故時,仍能以啟蒙時所受的教導,來堅持自己的信仰。這種家庭教育已經成為他們在巴比倫宮廷當中,面對奢華的影響下得以保守自己的力量。

我並不是因缺乏說這話,我無論在什麼景況都可以知足,這是我已經學會了。 我知道怎樣處卑賤,也知道怎樣處豐富,或飽足或飢餓,或有餘或缺乏,隨事隨在,我都得了祕訣。我靠著那加給我力量的,凡事都能做(腓四11-13)。

在政治核心的宮廷中,奢華的交際生活、腐敗的權力鬥爭,種種環伺在他們周遭的試探是相當激烈的;從被擄時的光景,到如今身處優渥生活的環境,他們的處境顯然已高人數等,但他們卻始終能保持初衷、不受玷污。在歷經過卑賤及豐富之後,已經沒有任何惡勢力或影響力,能使他們離棄幼年從家庭教育中,所學得神的聖言和作為其中之原則;即便在生死交關之際,他們仍能面不改色的在王面前說出令人震撼的話語來。

沙得拉、米煞、亞伯尼歌對王說:「尼布甲尼撒啊,這件事我們不必回答你;即便如此,我們所事奉的神能將我們從烈火的窰中救出來。王啊,他也必救我們脫離你的手;即或不然,王啊,你當知道我們決不事奉你的神,也不敬拜你所立的金像。」(但三16-18)。

這種能為堅持信仰而視死如歸、無憾的勇氣,正是來自從小的家庭教育,你相信嗎?


 
結語

對猶太人來說,家庭教育的內容就是遵行律法,就是一部宗教教育;也就是讓信仰和律法成為教育的核心、生活的全部,讓宗教信仰和生活融為一體、密不可分。反觀我們,雖然是屬靈的猶太人,但我們是如何看待這些呢?我們認為它們是分開的,父母教導的是家庭教育,學校教育是老師和補習班的事,宗教教育當然就交給教會的教員負責了;甚至,對於宗教教育的認知狹隘,以為只是兒教和青教聚會而已;孩子在家庭生活的時間最長,但父母卻不願付出心力教導,真叫人擔憂。

基督徒的信仰與生活密不可分,信仰是生活中的最高指導原則,生活則是信仰的實踐與見證;想要達到這個目標,起步的做法便是讓聖經的教導成為家庭教育的核心。簡單的說,宗教教育就是家庭教育的全部,就像猶太人的教育一樣;因為,聖經的教導也是如此。

這是耶和華你們神所吩咐教訓你們的誡命、律例、典章,使你們在所要過去得為業的地上遵行,好叫你和你子子孫孫一生敬畏耶和華——你的神,謹守祂的一切律例誡命,就是我所吩咐你的,使你的日子得以長久(申六1-2)。

我今日所吩咐你的話都要記在心上,也要殷勤教訓你的兒女。無論你坐在家裡,行在路上,躺下,起來,都要談論。也要繫在手上為記號,戴在額上為經文;又要寫在你房屋的門框上,並你的城門上(申六6-9,十一18-20)。

信徒當重視家庭教育,並以聖經的教導作為教育孩子的準則,方可讓我們的孩子在穩固的基礎上起跑,朝正確的目標前進,在人生的歷程中不偏離左右,最後能在生命的終點獲勝。
PDF 下載

作者: 僕子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10/01/2022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