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543期2022年12月)
主題特寫:失而復得 談在主裡的安慰

他的兒女都起來安慰他,他卻不肯受安慰,說:「我必悲哀著下陰間,到我兒子那裡。」約瑟的父親就為他哀哭(創三七35)。

我們知道人生短暫,一切與自己有關的人事物總有分開與終結的一天;我們以為認識了永生之道,就已經做好面對失落的準備。可是當那一天到來,不管是早有徵兆還是突如其來的變故,我們依然心痛難抑、無法接受,恨不得同逝去的摯愛到那去而不返之地。

特別的是,失落除了帶來悵然哀傷之外,還有一股莫名的罪咎感油然而生,久久無法釋懷,懊惱自己的無能為力,悔恨沒有事先的預防。

面對失落,找不到解釋,尋不到原因,悲傷和罪疚感交雜,人便陷入複雜的震驚、憤怒、憂傷、抑鬱、失望、自責等等交纏的感受中。長此以往,內心會悄悄地改變,變得僵化固執,深深陷入與現實的對立之中,拒絕接受失落,怎樣也不願意接受安慰,因為「他們都不在了」(參:耶三一15)。

他們遠遠地舉目觀看,認不出他來,就放聲大哭。各人撕裂外袍,把塵土向天揚起來,落在自己的頭上。他們就同他七天七夜坐在地上,一個人也不向他說句話,因為他極其痛苦(伯二12-13)。

沒有人能夠完全安慰憂傷的人,誰能把失去的又帶回來呢?聖經不也說,「缺少的,不能足數」嗎?(傳一15)。所以面對失落而哀傷的人,最好就像約伯三個朋友起初所做的:與哀哭者同哀哭,安靜陪伴憂傷的人,以感同身受的態度去理解憂傷的人,切莫隨便給意見,更不應該任意地解釋論斷苦難的原因,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為憂傷的人代求,因為只有主耶穌才能解人心憂。

假如憂傷者身邊的人感到一籌莫展,別顧忌尋求協助,因為惡者最是會趁虛而入,攻擊落單軟弱的人(申二五17-18)。請會眾代禱、請傳道長執關心、請善於勸慰的同靈幫助,都是選項。至於要不要就醫,這也是選項,透過醫療與專業的晤談,可以緩解情緒、釐清思緒,屬於輔助的工具,但是請留意失落議題的核心,仍要回歸到人與神之間的失落關係(參:創二17,三23-24)。

至於處在失落中的你可以做什麼呢?筆者以為,可以哀傷、可以悲嘆、可以痛哭、可以憤怒,甚至可以抱怨;但是不要論斷,不要犯罪,不要離開神的面!(詩七七篇)。

雖然是老生常談,這裡還是要強調,受限於肉體,人的思緒與情感需要時間整理消化。突如其來的變故叫人措手不及,在道理上明白要等候神的帶領,內心卻焦躁難耐,沒有心情去接受這一切,但是時間確實有沉澱、梳理心情的效果。透過遭遇失落衝擊的過程,真神可能要藉此改變我們生活的方向,或是要打破我們僵化的迷思,或是要看見自己的軟弱,或是覺察自己與神的關係,或是彰顯祂的權柄榮耀。很多不明白的事情經過一段時間之後,神會讓我們明白的,只要等候神、不離開神的面(詩二七14)。

耶穌哭了(約十一35)。

哭泣是神賞賜給人的珍貴禮物,讓我們宣洩悲苦,表達真摯的情感,使我們與這個世界有了連結,不致孤單,得到存在的意義與價值。然而因為世俗的觀感和個人的感受,哭泣有時候成了軟弱與羞恥的代稱,於是禁止了淚水、壓抑了感受,結果反而與外界疏離,與自己疏離,也與神疏離了。

主耶穌哭了,真切流露出祂對人的愛,因為祂體恤人破碎的心靈(來四15;太十二20)。我們哭了,豈不也是因著愛?所以不要禁止流淚,因為當中有滿滿的愛!當我們流淚跪求,愛我們的主也正陪著我們掉淚,為我們代求。

失去所愛的時候,也是個人生命破碎的時刻,就像生命失落了一塊拼圖,還有什麼能夠將破碎的心復原呢?

亞當夏娃離開樂園,是人類最原始也是最大的失落——與天父分離。從此人類才進入垂死之境,歷盡憂傷,終於絕望。然聖經一開始就不斷提示,祂要親自犧牲,為了彌補神與人之間撕裂的關係:亞伯拉罕獻以撒之際,耶和華預備了一隻公羊來代替(創二二12-13);主耶穌成為代罪羔羊犧牲在十字架上,為要拯救罪人,讓信祂的不至滅亡,反得永生(約三16)。這「永生」(永恆;傳三11)使得一切的失落得以圓滿,毫無缺欠。

主耶穌哭了,祂憂愁人不信,祂所愛的人並不理解祂的愛,不相信永恆的主才是人所應該擁有的全部!

以利戶道出神奇妙的智慧:神藉著困苦,救拔困苦人(伯三六15),藉這個機會讓人顯露出潛藏虛妄的意念,明白神真正的心意。因此從聖經的觀點,「哀慟」是人不能逃避的人生經歷,經過痛楚才會認真思考人生的意義,透過「失落」才能打破「失落」的迷思;堅持佔有、拒絕失落反而叫人無法從憂傷中走出來;承認失落、放棄堅持才會轉向尋求主,使人辨明真理,得到進入永恆,永不分離的安慰。

等我進了神的聖所,思想他們的結局(詩七三17)。

在眼見為憑的世界裡,失落是必然的。為了解決這個難題,古今中外窮盡人的智慧之後,找到的方法主要還是寄託於來生,重新尋覓生命的目標,儘快回到生活的秩序,專注於此時此地,利用轉念與默想去尋找心中錨定的位置。是否這樣就解決了心中的失落?或許做選擇的人心中自有其答案。

至於您呢?被哀傷包圍,嘗試從混亂的情感漩渦脫身,已經決定下一步了嗎?亞薩在詩中談到他的思索與眼見(詩七三3-16),結果是一無所獲,直到他在聖所與神相會。

與神相會既是得到解答與安慰的途徑,也是彌補失落哀傷的答案。前往至聖所與神相會的路是主耶穌用祂的血打開的(來十19-20),這條路得靠聖靈的幫助,憑著信心,踏實地走下去。

當我們跪在神的面前,奉主耶穌的名禱告,祂卻早在等候,等我們願意拋開主見,獻上破碎的心靈,然後神就與我們相會,那不憑眼見的平安必然充滿心殿,成為神國的所在。在神的國度裡,必能聽見:「看哪,神的帳幕在人間……。神要擦去他們一切的眼淚;不再有死亡,也不再有悲哀、哭號、疼痛,因為以前的事都過去了」(啟二一3-4)。

當耶和華將那些被擄的帶回錫安的時候,我們好像做夢的人(詩一二六1)。

人類的記憶是很奇妙的事,很多事物雖然消失在眼前,仍然明瞭只是看不到,並不是真的杳無蹤跡。第一次上學的兒童會因為見不到熟悉的身影嚎啕大哭,但因為家人總是守信前來接送,放學後仍然回到家中,久而久之對分離就不再焦慮恐懼。

許多人在喪親之後會保留其遺物、照片,因為睹物思人,音容宛在,會讓人寬慰不少。可是一旦沉溺在思念之中,過度傷痛無法恢復原來的生活節奏,甚至產生許多與真理相悖的想法,就必須不斷回到神的面前,去認識並體會永不失信的主與我們的關係。

說穿了,神與人的關係就是愛的連結(約壹四7-21),主耶穌也教訓我們要彼此相愛,我們在世上雖然必須經歷失落哀傷,卻可以因為愛的緣故,與身邊的人建立愛的聯繫,不致落入孤單無望的絕境。當親人離世,透過教會的協助,從治喪開始,經過告別喪禮,到最後的葬儀,我們一定可以感受到弟兄姐妹滿滿的關懷與匡助,從真理得到安慰扶持,因為我們本是有愛的一家人。

如果我們願意見證主的愛,將這份愛與他人分享,做在那些需要愛的人身上,那麼主的愛就會源源不絕地充滿在我們心中。因為守約不變的愛使我們體會,雖然已經無法以肉眼看見,但能篤定相信失落真是暫時的;因為愛未曾離開,縱然一時感傷,內心卻是踏實無比。

失落之後,不禁感慨帳幕歲月,客旅人生。沒錯!我們也是將失落的傷痛化為來生的盼望,不同的是,我們有真實的確據,經歷失落哀傷,卻讓我們更親近主耶穌,對天家的想望更清晰成形在心裡。原本以為的失落,原來只是一場夢,心中不禁燃起邁向天家的雀躍。

以色列說:罷了!罷了!我的兒子約瑟還在,趁我未死以先,我要去見他一面(創四五28)。是啊!在主裡每一位弟兄姐妹都還在!且靠主收拾起悲傷的心,在世行完神的旨意,我們要去永生的國度見他一面!
PDF 下載

作者: 佳禾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12/01/2022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