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543期2022年12月)
主題特寫:善終與善忠
目錄 | 上一章 | 下一章

十多年前,教牧股負責人打電話給我,教會有位姐妹在北投和信醫院病危,請我接到通知,先過去探視;我向公司請了二小時的臨時假,就從上班的地點,開車上一高,轉往百齡橋,不到半小時就到了和信醫院;在急診室內,我看見這位姐妹正在急救輸血,突然這位姐妹想嘔吐,我急忙拿了嘔吐袋給她,她吐了很多血,連我的手都沾到了;那種血腥與溫熱的感覺,我至今還能感受到;我為她禱告,若是主願意,讓她不要這麼痛苦並醫治她,若是主的時候到了,求主讓她安息,不再如此辛苦,但按主的旨意行;在禱告後不久,她安然離世。面對這一幕,看見姐妹的痛苦與難受,讓我思考到面對死亡,到底怎樣才是美好的人生結局?

在我父親罹癌開刀住院時,隔壁病床有一天住進一位長者,是腦溢血中風開刀術後治療的病患,由看護照顧著,家屬卻很少出現;當家屬出現時,我都會聽到從隔壁床傳來一句呼喊聲:「爸!保險箱的號碼,是多少?」原來病患的孩子看見他爸爸一直昏迷,只要有醒過來的跡象,他的孩子都會這樣地呼叫著。我心裡想,到底是保險箱的號碼重要,還是他的父親重要?世人面對親人的死亡,所關心的又是什麼?

曾經有一天,其他教會一位當老師的福音同工,打電話給我;他學生的父親住在我們教會附近,最近檢查得了癌症,希望我們去拜訪,傳福音給他們。於是我們偕同傳道,約了合適的時間,前往關心。印象最深的是,這位罹癌的病人坐在床上,心中非常愁苦,疑惑著為什麼他會得到癌症,他抱怨地告訴我們:「我是桌球教練,天天都運動,為的就是維持身體健康;可是,我竟然會得到骨癌;醫生還告訴我,骨癌接近大動脈,不能開刀。前幾天我左腳覺得麻麻的,那一天我左腳就不能動了;隔天換右腳麻麻的,右腳當天也不能動。現在,就是你們看見的,我兩腳都癱瘓了!」傳道聽見了他的苦情,就為他按手禱告;禱告一會兒,他竟然哭了,他呼喊著:「我怎麼會哭?而且我不是難過的哭!怎麼會這樣?」(他心中是高興的)。

他的兒子事後告訴我們,他沒看過父親哭過,因為爸爸的脾氣很硬,是不可能會哭的;可見,是聖靈安慰這位父親,使他的憂傷與憤怒轉為平靜。還好,神給他機會,認識靈魂可以得救比較重要後,在淡水的海邊特別受洗。因為骨癌,他的身體無法彎曲,教會多派了一位弟兄揹他下海,也連同他全身受浸下水;他告訴我,海風像針一樣呼呼地刺中他的身體,受洗後,本來住在安寧病房、食慾不振的他,卻變得食慾很好,吃了很多東西;一位這麼愛運動的人,每天注重他的健康,在五十多歲罹癌,不久就安息了!在死亡前,他臨門一腳信了耶穌,這算是善終嗎?



善終

面對死亡的人生終點,通常會提到如何善終;一般人認為的「善終」是無病無痛,自然死亡,這是告別人生最好的方式;所以我常聽到年紀大的長者說:「若我能夠突然心肌梗塞,很快斷氣,不要重病痛苦而死,那就是最好的死法。」如果以耶穌與使徒的死——被釘十架、倒釘在十字架,都是人眼中的「不得好死」!人的死亡大致分為兩種,一種是突然死亡,一種是知道會死亡,留有一段時間,給自己所愛的人,彼此告別。面臨突然死亡的家屬,也許會這樣感嘆:「為什麼都沒給我們時間準備?連遺言都沒交代。」一切都來得太匆促,無法接受這樣的事實;若重病拖很久的病人家屬,也許會這樣覺得,可不可以讓他別再這麼痛苦了,早一天安息,結束肉體的生命,也是一種福氣。兩者的心境不一樣,家屬面對的態度也不一樣!

國內學者陳榮基醫生,被譽為臺灣「安寧醫療」的推手。在2001年,他提出對善終的定義,其中包括:

1. 有死之將至的認知及充分準備,對家人有妥善安排與交代,有時間與親友道別。
2. 心平氣和接受死亡,安詳辭世對生命不作無意義延長。
3. 維持去世前三天的舒適性與保持身體清潔。
4. 清楚的作決定。
5. 肯定今生及對別人的貢獻。
6. 可以自由選擇死亡地點。
7. 經濟協助。

以上指的是,肉體的善終;那基督徒真正的善終,是什麼呢?首先我們要先了解什麼是「善」?才能談「終」!看看神怎麼講?聖經說:「世人哪,耶和華已指示你何為善。祂向你所要的是什麼呢?只要你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與你的神同行」(彌六8)。善,有對象之分;對神行公義、對人好憐憫、自己要謙卑,如此的人,才能與神同行,才是善!這是神指示人何為善?是善的定義!能做到這三點,坦然面對神,在肉體結束時,就是善終!

近幾個月,有兩位我認識的教會姐妹相繼離世,約莫50歲左右,不算長壽!一位是新冠肺炎確診後,送加護病房急救不治,不到一週安息;一位是癌症末期,本來醫生判斷只有三至六個月,她治療與照顧後,經過一年多安息。兩位都是非常熱心、愛神愛人且全家事奉的家庭;有些人不了解神的旨意,聽聞如此,也有很多的不捨!前者還來不及道別,就在加護病房隔離中離世;她的先生告訴我們,當她離世後的幾天,他在臥房還能聞到他太太的味道,但是卻找不到人,好像作了一場夢;不過她先生向我們見證,在她太太病危插管時,他曾求主,若祢真要將我太太接走,請祢讓我知道她去祢那裡,且非常快樂,我才安心。他在加護病房外默禱時,在耳旁聽到兩次他太太很雀躍又高亢地說:「我都好了,我要走了!」明明看見太太插著十幾根管子,在葉克膜治療,怎麼可能會這麼興奮地跟他說話,這是聖靈親自的安慰;另一位姐妹的主治醫生也是我們教會的同靈,他在安寧病房與這位姐妹常討論臨終面臨安息的各種狀態,她都平靜以對;雖然這位姐妹婚前曾搬過幾次家,她在夢中看見她父親站在光明的道路上迎接她,她告訴她先生:「我要搬家了!搬到天國!」她先生知道她這一生為主事奉,打了美好的仗,如她所言,不久後,搬家到天國了!就在姐妹安息的前一天安息日,醫生為這位姐妹禱告時,聞到一股百合花香,他便知道,是主要接走這位姐妹的時候了;還有一位同教會的好姐妹,夢見這位姐妹在講臺笑著與眾信徒揮手道別;隔天她才知道,這位姐妹已經安息。

在世按神的公義行,憐憫人,而且謙卑服事的好工人,能被主親自安慰及靈裡通知,是進天國的證明且為有福之人,這是基督徒的「有證據」的善終!



善忠

有一位姐妹生活得不輕鬆,聽聞如此的消息,一則悲傷,一則羨慕!她告訴我:「如果我也能早一點離世,進天國,真的是好得無比!」保羅確實提過這樣的心情,情願離世與基督同住,好得無比(腓一23)。只是,我們可以向神求死或希望早些離世嗎?對於生活或病況很痛苦的人,通常都容易萌起這樣的念頭,到底合乎神的意思嗎?曾有一位基督徒體育記者傅達仁,在他晚年罹癌病痛難挨時,他決定「安樂死」,花了幾百萬到瑞士安樂死,他生前這麼說:「生命在上帝手中,但人有決定怎麼死的選擇權。」作家苦苓聽到了這新聞,在臉書發表,傅達仁去瑞士並非安樂死,而是接受「輔助性自殺」,那這樣在臺灣自殺跟到瑞士自殺有何不同?基督徒去安樂死實為出於人意,用自己的意思取代了神的旨意! 

保羅提及情願離世與基督同住,是指心態上的準備,事實上基督徒不該有求死的念頭。保羅也提過,丈夫若有妻子,要在世得妻子的喜悅;若你離世,妻子會喜悅嗎?(林前七33)。

另外一點,保羅這麼說並不是希望快點離世,而是強調天國的美好,而保羅為了造就教會,他仍然要為教會活著(腓一24-25),為主盡忠,可以從各教會中多得一些福音的果子。基督徒原是神的工作(弗二10),就是為了與神同工,行各樣的善事,又要作貴重的器皿,合乎主用(提後二21)。基督徒面對死亡不懼怕,但也不求死,如同主人給僕人五千、二千的,他們為主人又賺了五千、二千,主人給他們的誇讚都是一樣的,主人說:「好,你這又良善又忠心的僕人,你在不多的事上有忠心,我要把許多事派你管理;可以進來享受你主人的快樂」(太二五21、23)。良善又忠心的僕人,有「善忠」的信仰品質,當他離世時,才是善終!



同享主人的快樂

親友蒙主恩召,雖有聖靈安慰的「善終」,與親人肉體分別,仍有不捨的調適,如何轉換這樣的思念?身為同靈當與遺族感同身受,切勿以過度剛強的勉勵,去鼓勵喪家要積極面對。遺族可以試著用時間去沉澱對已故者的思念,或去改變自己的失落感!為已故的親人悲傷是人之常情,因為有生之年,無法再見面!何況是我們所愛之人,在主裡我們稱為弟兄姐妹,自然會同感悲傷;聖經記載,司提反被石頭打死殉道時,有虔誠的人把司提反埋葬了,為他捶胸大哭(徒八2)。

我們在喪禮常聽見在基督裡睡了的人,等候耶穌再臨復活。世人之所以痛苦,是以為永遠見不著,但我們守住真理的同靈,能在天國見面,也許幾十年後,或幾年後,或過些日子。為什麼呢?因為當我們安息離世,靈裡就脫離了人的時間,聖經用「睡著」、「眨眼之間」(林前十五52),都是形容極快的時間,就成就了!基督徒若配進神的國,第一次復活後就不會再死!聖民之死只是肉體結束,肉體結束那時,經過審判,決定進入永生或永死。亞伯拉罕死、保羅死,看起來相距幾千年,但保羅知道聖徒之死,不是等候千年,他說:「眨眼之間,就進入永恆。」當一個人死亡,就即將決定能不能進天國。有了這樣的認知,我們可以知道,我們與親人會很快見面,只是暫時肉體的離別,也能收斂傷痛,持續走生命的道路。

筆者的父親安息時,與他同工的一位好姐妹,相當難過。神讓她作異夢,藉著她的異夢,告訴筆者,父親在一個光明又柔和美麗的地方,向她說自己以後要住在那裡;又有本會執事娘在很久以前,夢見美麗的湖,有二隻鮮豔奪目的大天鵝,前面那隻是粉紅色,後面是白色的,陸續游進一個像中正紀念堂那麼大而且是發亮的銅門。執事娘作完異夢後,隔天有一位常為主傳福音的老姐妹離世,但她一直不知道為什麼還有一隻白天鵝跟在後面?不久後,我父親火葬時,她想起了這異夢,聖靈告訴她,我父親就是後面那隻白天鵝,神用兩個異夢來安慰我,一個異夢是預言式的異夢,一個異夢是安慰性的異夢,表示凡事都有神的定時,凡事都有神的美意;我不再悲傷,反倒喜樂以對。



結語

最好懷念故人的方式,是學習已故之人的靈德,讓這樣的生命見證,在我們肉體有生之年,為主發光,造就教會,寫下動人的故事!讓別人也得到真理與愛的溫暖!這是對已故之人,面臨死亡的療癒方式,讓聖靈的喜樂與平安,成為我們面對死亡的見證。一個能在神面前稱為善,又能被神稱許是又良善又忠心的僕人,主人應許我們,將來會同享主人的快樂,主會與我們同住
PDF 下載

作者: 羽希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12/01/2022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