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家從祖父到我已是三代基督徒了,但其實祖父年輕時,原本在苗栗南庄宮廟當桌頭,後來受到一位同姓行醫的牧師所感召,而改信了基督教長老會,並被推薦到北臺灣神學院就讀。結業後,全家即搬遷至花蓮富里,輾轉再往臺東成功(三仙台旁)落籍,一生傳道於東臺灣。但即便神賜給我們如此深厚的恩典,卻由於我個性桀敖不遜,自小負笈北部,信仰心志不堅,以致一輩子周遊列國式地流連於各宗派、教會之間,從改革宗、長老會、門諾會、信義會再到浸信會;即使曾做到了執事,也經常行禮如儀講述見證,卻連禱告都像套公式、背書本般厭倦。既不在聖靈裡禱告,自然沒有了心靈誠實和聖靈感動(約四23-24、帖後二13、猶20),所以我始終一直追尋不到心靈碼頭的歸宿。
對我而言,2021年9月26日是神呼召浪子回頭的日子。最終,神透過我喜歡的音樂聲,引領我的腳步,不由自主地走入南臺中真耶穌教會的露天音樂佈道會。哈利路亞讚美主,我白白繞了十多年的大圈子,浪子才又迂迴地找到旅人回家的路。
2021年10月2日(六),我初次進入教會參加安息日禮拜。老實說,首次體驗靈言禱告其實並不順暢,這要回溯我年輕時返鄉,曾在東部原住民真耶穌教會觀摩的經歷。初生之犢的我,平生第一次看到原住民禱告,用顫慄的肢體搭配聽不懂的話語,幾乎教會座椅都震動得快飛起來了,結果發抖的我急忙奪門而出。其實,使徒保羅完全瞭解這種情境,曾體諒地勉勵哥林多教會說:「所以全教會聚在一處的時候,若都說方言,偶然有不通方言的,或是不信的人進來,豈不說你們癲狂了嗎?」所以保羅鼓勵會眾要用靈言禱告,也要用悟性禱告;要用靈歌唱,也要用悟性歌唱(林前十四15、23)。感謝神,再次挽救了我,隔週我正式參加安息日聚會,感受到弟兄姐妹肢體間的噓寒問暖,在敬拜的施恩寶座前如沐和風。
現在懂得了懇求神「將我的靈澆灌」(珥二28),也充分體驗到聖靈充滿肢體同工的甜蜜滋味,「有舌頭如火焰顯現出來,分開落在他們各人頭上」(徒二3);我們軟弱時有聖靈幫助,「聖靈親自用說不出來的歎息,替我們禱告」(羅八26)。我終於體悟出舊約大衛王真心禱告時:「我的心在我裡面發熱,我默想的時候,火就燒起,我便用舌頭說話」(詩三九3)。火為光和熱的象徵,這應該就是初代教會聖靈禱告的忠實情境了。聖靈如火降下,主恩似水長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