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實與理想的距離
前些日子應中央團契之邀,與大專生們聊婚姻與信仰相關議題。談及「對未來理想生活的想像」時,有人覺得「經濟無虞」就達理想,有人則嚮往未來能「到世界各地旅遊」;有不少契員希望未來擁有婚姻生活,也有人覺得自己對婚姻沒有把握。這些直覺式的回答,恰呼應了「麵包」(物質生活)與「愛情」(情感需求)先後問題:先找份三餐溫飽的工作好呢?還是先尋個共度一生的佳偶?當然,二者若能同時兼得是再好不過的。
學生時代的我,對於理想生活的想像,就是可以「睡到自然醒」(常感覺睡眠不足);而當年唸文組可以選擇的職業相對有限,當個教師或公務人員,讓自己週六時能安心到教會守安息聖日;假日可愜意到書局逛逛、喝杯下午茶,窩在家裡舒服地看本閒書,就算是平凡人生中的小確幸了。
出了社會,我想像著美好生活的畫面:白天慵懶閒散地如一隻躺在暖陽底下的貓兒,瞇著眼睛、蜷著身子,用最舒服的姿勢來場無人打擾的日光浴。夜深人寂時分,用來閱讀寫作,或捧杯熱茶、看部電影,偶爾奢侈地花錢聽場歌劇,回到家再泡個舒服的澡,每日吃飽、睡好、無憂無慮;若是結了婚,多了一個伴,攜手同行,就算是我理想中的幸福人生了。
沒想到,後來我為了考上正式教師,常是早晨五點多醒來讀書,七點出門,從七點半到校開始上課、備課、改作業,到學生都放學了,再留辦公室「夜讀」。晚上八點半,守衛先生會來提醒:「這裡要關了哦!」。我趕緊收好書籍,前往K書中心讀到十點多,再騎車回家,如此周而復始地過了五年。現實不允許我做美夢,我仍執意奔赴心中想像的美好遠方。
多年後,我順利考上正式教師,推開代理與正式間這道厚重的門,門後顯得寬闊明亮許多,不用再年年考試的輕鬆感,真是難以言喻的暢快!確知上榜的那晚,我睡得安穩多了。但第一年接下學校學務處的行政工作,除了上課、備課、改作業之外,多如雪片的公文,以及處理學生的各種事務,比以前更早出門、更晚下班。除了常須跟家長溝通外,也須了解學校潛藏的文化和其中待人處事的「眉角」(竅門﹚,否則事情無論如何處理都會有人不滿意。林林總總的人事擾攘紛紛襲來,我才漸漸明白,為何從前辦公室的正式老師們總說:「羨慕你們代理的,時間到了就可以離開。」)。
對基督徒來說,所謂「理想的人生」要追求的本來就不是屬世的名利,但我們總是將最多的時間與心神,放在追逐這些物質生活之中,而且極難擺脫。我曾詢問外子:「對你而言理想的人生會是什麼模樣?」,他說:
「從外人的眼光來看,也許我過的生活已經很不錯了,但我的理想人生卻並非我能完全決定,有時也會被其他人影響著。」
「先不論其他人,難道你沒有自己想像中的理想人生嗎?」
「這實在很難,畢竟在現實生活中,本來就不是自己能決定一切」。
「其實明天如何,你們還不知道。你們的生命是什麼呢?你們原來是一片雲霧,出現少時就不見了」(雅四14﹚。人生短暫如此,憂慮卻極多,倘若無法在活著的時候認識真神,得主所應允永生之門路)。
懇求主使我活得「真實」、「敬虔」,不迷失在物質的追求之中,能在生活中榮耀主的名;並且永遠牢記:「敬虔加上知足的心便是大利了;因為我們沒有帶什麼到世上來,也不能帶什麼去。只要有衣有食,就當知足」(提前六6-8﹚。我想:一個人若能在敬虔中度日,在知足中幸福,仰望神所賜之永生,便能在他所理想的生活中活出最有價值的人生。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