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548期2023年5月)
主題特寫:體貼神的意思

主耶穌對門徒預告祂將要受苦、被殺、復活。彼得就拉著主,勸(rebuke)主說:「主啊,萬不可如此,這事必不臨到祢身上。」耶穌轉過來,對彼得說:「撒但,退我後邊去吧!你是絆我腳的;因為你不體貼神的意思,只體貼人的意思」(太十六21-23)。

彼得聽到主耶穌即將受害,心裡著急不捨,口氣強硬的「責備」主耶穌的話語,主要是不想讓這悲慘的事件發生。他認為他非常愛主耶穌,一定要保護主耶穌,然而主耶穌卻說他是撒但,是絆腳的、抵擋的。人自以為是善良、慈悲、熱心的想法,卻不是神的旨意和神的救恩。我們也常常將自己的意思錯認為是神的意思,結果是抵擋了神的計畫。


 
如何辨識人的想法和神的旨意?

明白天父的旨意之後,必須遵行天父的旨意而進天國,否則無論是奉主的名傳道、奉主的名趕鬼、奉主的名行異能,卻沒有遵行天父的旨意,最後都不能得天國的賞賜,甚至被主說:「我從來不認識你們,你們這些作惡的人,離開我去吧!」(太七21-23)。

聖靈是帶領我們明白神的旨意最好的保惠師(helper, advocate, counselor)。主耶穌應許要賞賜聖靈給我們,永遠與我們同在(約十四16)。真理的聖靈要將一切的事指教我們,讓我們明白神的旨意,因為「聖靈參透萬事,就是神深奧的事也參透了。除了在人裡頭的靈,誰知道人的事?像這樣,除了神的靈,也沒有人知道神的事」(林前二10-11)。


 
使徒教會的發展

使徒時代,教會的發展也都是聖靈的帶領,「使徒行傳」更應該稱為「聖靈行傳」。五旬節時猶太人都要回到耶路撒冷來守節,門徒聚集在一處禱告,聖靈第一次降臨,門徒被聖靈充滿,說方言,然後彼得和十一個使徒就站起來傳福音講道,結果有三千人受洗,成立了耶路撒冷教會(徒二1-42)。

在安提阿的教會中,有幾位先知、教師以及傳道,大家在禁食禱告的時候,聖靈說:「要為我分派巴拿巴和掃羅(保羅),去做我召他們所做的工。」於是,他們兩個人就被按手差遣,出發到各地傳福音,在每個城市都有人信主,也有神蹟奇事,聖靈的能力大大地彰顯出來,證明神的恩典與真理(徒十三2,十四3)。

保羅一行人到處傳福音,聖靈卻意外的禁止他們在亞細亞(亞洲)講道,他們就經過弗呂家、加拉太一帶地方,到了每西亞的邊界,他們想要往庇推尼去,耶穌的靈卻不許。最後保羅在夜間異象中看到一個馬其頓人的呼求,他們才明白聖靈要他們去歐洲傳福音(徒十六6-10)。

彼得熱心地對猶太人傳福音,但是聖靈卻也要他向外邦人見證基督的真理。有一天他在房頂禱告,異象中看見一塊大布,裡面有各樣四足的走獸和昆蟲,並天上的飛鳥,有聲音對他說,宰了吃。彼得卻拒絕說,他從來沒有吃過俗物和不潔淨的物。隨後聲音又說,神所潔淨的,人不可當作俗物。彼得心裡正在猜疑之間,哥尼流的使者已經到達,聖靈對彼得說:「起來,下去,和他們同往,不要疑惑,因為是我差他們來的」(徒十9-20)。這是第一次福音向外邦人擴展,也是聖靈的帶領。

教會裡發生一個極大的爭議,到底外邦人信主後,需不需要受割禮才能得救?後來在耶路撒冷舉行會議討論,彼得、保羅、雅各等人都發表意見後,聖靈和他們共同定意,不將別的重擔放在外邦人身上,不必受割禮,只要遵守幾個條規就好了(徒十五28-29)。這封信傳給外邦教會後,門徒的信心越發堅固,信主的人數天天加增(徒十六5)。

聖靈一步一步的帶領使徒教會,不受人的想法牽制,福音不是只有猶太人要領受,外邦人也是神的選民。割禮是神和猶太人的立約證據,卻不是耶穌基督救恩的必要條件。舊約有當時的背景,而耶穌基督降生後,需要有新約的成立;律法是影子,福音才是實體(來八6-7,十1)。要體貼神的意思才能走在神的道路上。


 
人生規劃的選擇

人心籌算自己的道路;惟耶和華指引他的腳步(箴十六9)。

人生的經歷必然有許多選擇,要讀哪個學校?要選什麼科系?要到哪間公司上班?要與哪個人結婚?要生幾個孩子?我們在選擇以前,有沒有求問神的旨意,又該如何明白神的旨意?如果人有足夠的聰明與智慧,總是懂得做最好的選擇,那麼,每個人都應該成功順利、飛黃騰達了。然而事實卻叫人失望,常常有太多的意外發生,因為一日要生何事,尚且不能知道(箴二七1),我們的生命原來像一片雲霧(vapor),出現少時就不見了(雅四14)。

神是無所不知的,未來也都在神的手中,大衛的詩提到:「我未成形的體質,祢的眼早已看見了;祢所定的日子,我尚未度一日,祢都寫在祢的冊上了」(詩一三九16)。既然神都知道未來的事情,我們也可以求問神,這樣不是最好的安排嗎?所以箴言的智者告訴我們,「你要專心仰賴耶和華,不可依靠自己的聰明,在你一切所行的事上都要認定祂,祂必指引你的路,不要自以為有智慧;要敬畏耶和華,遠離惡事」(箴三5-7)。

大衛在他重要的人生經歷中常常求問神,「有一件事,我曾求耶和華,我仍要尋求;就是一生一世住在耶和華的殿中,瞻仰祂的榮美,在祂的殿裡求問」(詩二七4)。

基甸被神呼召要做士師,但是他心裡害怕,他的家是至貧窮的,他自己在父家裡是至微小的,怎能攻打米甸人,拯救以色列人呢?所以他向神求兩個證據:第一次,有一團羊毛放在禾場上,經過一個夜晚,只有羊毛上有露水,別的地方都是乾的;第二次,一樣的羊毛,經過一晚,只有羊毛是乾的,別的地方都有露水。結果神兩次都給他成就。基甸終於有了信心,這真的是神的揀選。

我們要常常禱告,求聖靈帶領我們的腳步,放下自己的成見與偏心,完全交託在神的手中,任憑主的引導。


 
患難、困苦的意義

人生在世必遇患難,如同火星飛騰(伯五7)、我們受患難原是命定的(帖前三3)。

人生既然有逃脫不了的患難,生命是不是變成荒謬了?「自殺」是不是一個必須嚴肅看待的課題?然而,如果能找到患難的意義,那麼我們就能忍受任何的患難了。「遭患難的日子你當思想」(傳七14),甚至連面對死亡也不懼怕,因為死亡的價值可以「重於泰山」。

對於患難的意義,最好的尋求就是回歸神的旨意。神為什麼讓我們遭遇患難?神不是慈愛與憐憫的嗎?祂怎麼忍心看著身為祂兒女的我們受苦呢?

神讓我們受苦一定有一個美好的旨意與計畫,要叫我們在患難中學習特別的功課,靈性得著更好的成長。只是我們在受苦中暫時疑惑,暫時憂愁,以後可能就會明白,就有大喜樂,叫我們的信心既被試驗,就比那被火試驗仍然能壞的金子更顯寶貴,可以在耶穌基督顯現的時候得著稱讚、榮耀、尊貴(彼前一6-7)。因為萬事萬物都有定時定期,生有時,死有時,栽種有時,拔出所栽種的也有時,神造萬物,各按其時成為美好(傳三1-11)。人的智慧不能參透神的作為,但是我們應該相信神的旨意一定是美好的。

在患難中忍耐,忍耐中老練,老練中盼望,盼望不至於羞恥,神的愛豐豐富富的澆灌在我們心裡。這是患難最美的意義。

願神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我們的心願意順服到底,讓神的旨意無所阻礙。
PDF 下載

作者: 謝宏駿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05/01/2023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