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555期2023年12月)
靈修小品:聽道筆記:聽見、看見到同行
目錄 | 上一章 | 下一章

一、前言

「太十四22-33」是彼得走海面的神蹟,這個神蹟如同我們信仰的三個不同階段,聽見(感性而模糊)、看見(現實的大風浪)到與耶穌同行。如何跨越現實的限制?如何體會神同在?是我們需要在信仰中去思考的。



二、聽見:「信」中帶著感性的衝動

在半夜三點到清晨六點間,耶穌在海面上行走,在船上的門徒模糊間看見一個人走在海面上,霎時間以為是鬼怪,害怕地喊叫出來,因為在人的直覺思考裡,水的張力並無法支撐人的重量。

這時候,出現一個聲音:「放心!是我,不要怕!」這個人沒有表明身分,門徒必須從聲音中去判斷他是誰?!這時彼得回應:「主啊,如果是祢,請叫我從水面上走到祢那裡去。」「如果」,代表不確定;「請叫我……」,是彼得希望耶穌命令或允許他走過去,所以當耶穌說:「你來吧!」彼得便很有信心地跳下去。

彼得是漁夫,對於加利利海的環境很了解,在強風大浪的危險環境中,超乎認知的,他不是游到耶穌那裡去,而是和耶穌一樣走在海面上。對彼得而言,「跳下船」是基於真的認識神?還是一股在信仰上的衝動?

在我們信仰初期,或許會和彼得一樣感性:我相信耶穌!耶穌會保佑我!祂會讓我的病得醫治!會讓我凡事順利!這樣的信念就好像彼得說:「如果是祢……」(耶穌如果是神,我相信我會……),因著這個信,彼得真的如願(走海面)。這個結果會讓我們對神的能力大大加分,但我們真的認識耶穌嗎?

或許我們只是憑著一股衝動來信耶穌。然而,這時候的信心確實讓我們經歷了非理性的事務,並體驗到相信神帶來的好處,但這樣模糊的信仰,是否能帶領我們走到信仰的最後?



三、看見:信仰必須回歸現實

1.在現實與盼望中切換

信仰最終必須要回歸現實。彼得的信並沒有讓他直接走到耶穌面前,因為人無法一直活在跳脫物質理性的情境裡。看見風浪等於回歸現實,因為看見所以害怕,因為害怕所以剛剛衝動的信心儼然不見,因而喊:「主啊,救我!」

「盼望將來」是超脫現實,但人終究要活在世界上,這就是帶著肉體的現實。我們信仰的過程中是否常出現「屬靈」與「屬肉」這兩方面的衝突?!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神既然要救我,為什麼要讓我活在這個世界上?「靠主喜樂」的喜樂是什麼?「主賜平安」的平安又是什麼?每個人的人生歷程所要經歷的都不同,我們又如何在現實環境的限制中,和無法預見的天家盼望中順利地切換?

千禧年後生的孩子,因著科技發達,對「專心」的定義也不同,他們能同時游刃在各種3C產品中的不同視窗轉換自如。相同的,我們是否也能在「靠主贏過現實的限制」與「天家的盼望」中切換,而非為了守著那份盼望而沉重、痛苦地活著?!

2.信仰的進階:認識神的權能

從最初「衝動的信」進到「看見現實」的階段,我們是否有過疑問?我呼求神,但神真的救了我嗎?我的禱告是否都應驗?還是依舊在其中載浮載沉?神到底去了哪裡?

彼得呼求後被主拉起,當他們一上船,風就停了,而船上的門徒就拜祂,說:「祢真是神的兒子。」此時,為什麼門徒會認為耶穌是神的兒子?可見先前「五餅二魚」的神蹟中,門徒對於耶穌是「神的兒子」的身分似乎還是模糊,但是是藉由走海面的神蹟,再次確認「行神蹟」是神子的權能。因為神的能力在耶穌身上,所以能夠跨越物質的限制。

人跨越物質不代表不需要物質生活,而是在需求中看見神的恩典。當時以色列人走了40年曠野,神有能力讓他們不需要食物而得飽足,但神沒有這麼做,因為信仰不是要我們脫離現實,所以神賜下嗎哪讓他們當食物(申八3-4)。何謂現實?冷了要穿衣服,餓了要吃東西,這就是現實、是日常、是生活、是物質。當「現實生活」加上「神」就成了「神蹟」;跨越物質不代表物質不存在,而是一樣需要穿衣服、穿鞋子,但衣服卻沒穿破,鞋子沒穿壞(申二九5)。走曠野路難以產出經濟能力,神白白賞賜嗎哪,就是神蹟,信仰就是要從日常生活去體會神的恩典。

3.從無能為力中看見神的幫助

如果當時耶穌讓彼得直接走到面前,彼得的記憶只會停在信主很好,但過往的經歷讓身為漁夫的彼得知道,眼前的風浪是會危及生命的,所以他開始害怕,因為這已經超越他能力所及,所以呼喊:「主啊,救我!」在信仰中要跳脫物質現實時,就是要進入到「無能為力」的狀態,人才會願意祈求;當信仰有太多自我意識,就會削弱神的能力,甚至覺得不需要神。

小弟之前曾去非洲幫忙聖工時,一個剛認識主的家庭遇到一個考驗,家中8歲小孩得到瘧疾,只要吃藥或看醫生就可以好的病,卻因為超過父母能力負擔而處於病危的狀態。或許我們可以直接給他藥吃,但身處經濟、醫療資源皆匱乏的非洲,能幸運躲過一次,卻不一定能躲得了下一次,所以我們轉而教他們禱告,讓他們知道,遇到危難時,神可以成為他隨時的幫助。這是他們可以持續得救的方法,只有跨越物質的限制才能在信仰上跳脫。感謝主,神憐憫,孩子隔天就能跑出去踢足球了;再次見他時,他已是在教會熱心事奉主的大學生了。

我們是軟弱的,卻不能一直被肉身的軟弱限制,因為當一直被肉體限制就很難彰顯神的能力;曾經身為漁夫的彼得跳脫常理判斷,向耶穌求救,他沒有被自己可能比耶穌會游泳所限制。現實環境沒變,但彼得的狀態已然改變了。



四、同行:生活就是在經歷神的恩典

彼得落海後,耶穌對彼得說:「你為什麼疑惑?」「疑惑」,是因為彼得面對現實環境內心產生的「怕」;但在過程中,祂卻教了我們一個很好的方法——「我沒辦法,主啊,救我!」信主不代表永遠風平浪靜、幸福快樂,但我們卻能靠著神面對那些大風浪。

我們都盼望著那將來天國永遠的安息,然而天國的安息和安息日的安息一樣嗎?(來三16-四11)。神在安息日的賜福又是什麼?很多人因為安息日工作很多而覺得疲累,安息日何來安息?然而,希伯來書作者卻說要想望天國的安息;為此,我們要在現今每天的信仰生活操作練習,在其中享受,否則在地都不得安息了,如何享受將來屬靈永遠安息的福氣?

又為何要靈修?是為了修養好一點?是希望和主耶穌親近一點?這都沒錯,但卻少了動力,因為我們仍舊必須面對每天的現實環境。在漢人的文化思想中,都強調「修行」,「修行」是一種精神或行為鍛鍊,練就凡事靠自己、克制自己以強化自我,但當這種自我大到最後就演變為「我就是神」。

然而,基督教卻是讓我們縮小自我,明白我們「身為人」的限制和軟弱,在神面前存謙卑的心,靠著那加給我力量的神,跨越那些現實的限制。

生活就是經歷神的恩典,但往往「習慣」讓我們忘了數算恩典。嗎哪並非原本就存在,是曠野中神給以色列人的恩典,但以色列人每天撿拾嗎哪、吃嗎哪,但卻忘記這是恩典(申八3);可知恩典的存在是讓我們經歷神,而非因為習慣後就否認恩典是恩典。



五、結論

信仰追求的過程中,因著信,我們「知道」,世界是藉著神的話造成的(來十一3)。從「知道」後才會有進一步有「尋求」的行動(來十一6)。而信仰從「知道」到「尋求」會經歷一段矛盾期,就如亞伯拉罕蒙召時一樣,出去的時候還不知道往哪裡去(來十一8),但卻不是讓我們停滯不前。

但神要我信祂,而我卻得不到我要的?!我遵守神的命令,卻不知要往哪去?!這樣的「不知道」往往讓我們選擇「不行動」或開始「埋怨」,但亞伯拉罕選擇「走」!在實踐的過程逐漸認識神。

信仰不要怕去經歷「實踐」的過程,也不要覺得自己每天都會對神充滿百分百的信心,人帶著肉體就是看不清完全的自己,所以要靠神,並且學習思考,不然就會在其中掙扎。當我們走入其中,就能跨越物質進入神的屬靈。

神的應許不落空(來十一16),或許過程不會完全合乎我們的期盼,但最終能得到我們想要的。得以盼望將來的更美家鄉,是信仰最大的福分,因為有神在當中給我們的保障和應許;同時在屬世的生活每天經歷神,從聽見、看見到與神同行的過程,體會神對我們的愛,願神賜福我們。
PDF 下載

作者: 張峻嘉主講 Gimmie整理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12/01/2023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