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說一個大家熟悉的聖經故事。
「耶穌先生,這個人祢覺得該怎麼處理?按照摩西當年留給咱們的規矩,拿石頭砸死她可以吧!」
一群人押著一個女孩子,咄咄逼人地要求耶穌表態。他們說,此人品德大有問題,罪該萬死。
耶穌沒說話。圍觀的群眾愈來愈耐不住性子。
「不然 po 到爆料網站好了,讓大家一起來評評理。」大夥兒覺得眼前這個不檢點的傢伙實在可惡,紛紛拿出手機拍照上傳。只一會兒工夫,跟著罵的留言如潮水般湧來,按讚的數字當然也是直線上升。
「年紀輕輕的,竟然霸占博愛座,我們的教育是怎麼了?」
「虧她還穿著名校制服,這些人就只會唸書別的都不會啦。」
「這種人一定要接受制裁!」
「……」
「慢著。聖經才不是這樣講,那個年代哪來什麼網站。」你連忙打斷。
話是沒錯……不過那時候一群人圍著耶穌,問祂是不是可以打死行淫婦女的場景,即使兩千年後的如今看來也不陌生,不是嗎?
就對耶穌說:「夫子,這婦人是正行淫之時被拿的。摩西在律法上吩咐我們把這樣的婦人用石頭打死。祢說該把她怎麼樣呢?」……他們還是不住的問祂(約八4-7)。
故事的後續發展如何,我們都清楚。耶穌只用一句簡單的回答,就堵住在場所有人的嘴。
你們中間誰是沒有罪的,誰就可以先拿石頭打她(約八7)。
只見原先氣急敗壞的一群人,一個一個低下頭,默默離開現場。大家心知肚明,沒有人是一輩子沒犯過錯的。因此,沒有人有資格成為那個首先拿起石頭的人。
這種場景今日也不難見到,只是後續發展可能有些不同。藏在暱稱背後不必露臉的無數鄉民義憤填膺,急著丟出手上的石頭,即使根本不確定對方究竟做了什麼十惡不赦的事。
相形之下,耶穌周圍那群人反而可愛的多。畢竟他們多了幾分自知之明。
「可是,做錯事的人本來就該得到懲罰啊!」
是的,那些義憤填膺的人,心裡其實也有自己的一套正義。然而這所謂的「正義」,是否只是盛怒之下的情緒反應?當我們急著數落別人的不是,是否真的搞清楚事件的全貌,還是一看到別人剪接的影片片段就急著暴跳如雷?
快快的聽、慢慢的說、慢慢的動怒。聖經這麼告訴我們。
故事的結尾,耶穌沒有將那位婦人定罪,因為祂知道,一旦用神的標準檢視,根本沒有人能及格。
但是更重要的,是耶穌接下來所說:「從此不要再犯罪。」
我們都不是完全人。看到別人犯錯,真的不用急著落井下石,因為換了我們在同一個處境,或許也會做同樣的事;如同面對眾人帶來的婦人一般,耶穌包容我們的不完美,同時期待我們不斷進步。
耶穌說:「我也不定妳的罪。去吧,從此不要再犯罪了!」(約八11)。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