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563期2024年8月)
主題特寫:模糊與清晰

馬可福音八章22-26節,記載了一個耶穌在伯賽大醫治瞎子的神蹟。有人帶來了一個瞎子,希望耶穌能夠醫治他。主耶穌吐唾液在他的眼睛上並按手在他身上,那瞎子便看得見人,但他們卻像樹木在走路;之後主又按手在他眼睛上,他就看清楚了。這個神蹟最大的特點是將醫治過程分為兩個階段:首先是「從瞎眼到模糊不清」;然後再「從模糊不清到看得清晰」。



兩階段的醫治

主耶穌之所以會用唾沫在瞎子的眼睛上,或許是因為當時猶太人的傳統觀念中,認為唾沫具有醫療效果。但我們知道這根本是無稽之談,就算有醫療的效果,也不可能使瞎眼看見。但讓我們感到很納悶的是:為何主耶穌卻用沒有任何作用的唾沫來醫治瞎眼?第二是耶穌絕對有權柄能一次到位地完全醫治這瞎子,但耶穌這次行神蹟,怎麼還是讓他看不清呢?這的確是令人匪夷所思。



兩階段醫治的意義

耶穌其實先用無功效的中介物質,目的是為了要讓這瞎子馬上體驗到主的權能,並迅速建立他初步的信心。等到他獲得少許的視力後,再讓他親眼看到主按手在他眼睛上所帶來的改變,進一步建立願意順服主耶穌命令的信心。

我們的信心或許一開始被建立,也常常會透過「無形的唾沫」,例如人的幫助、困難得到解決、得到我們夢寐以求的事、從同靈的愛得到滿滿的歸屬感等方式來認識主,但若是我們只藉由這些恩典的媒介來認識主,很可能讓我們對主的認識停留在模糊的階段,如同這瞎子看得見人,卻好像樹木一般地模糊不清。



這瞎子得恩典後的代價

對這瞎子來說,他若不離開這裡是不可能看見的,所以他被主拉著手,被領到村外(可八23)。甚至他被醫治後,主吩咐他:「連這村子你也不要進去」(可八26),意味著他得醫治的代價竟是不能回到熟悉的伯賽大,這個他大半日子熟悉的地方。因為主耶穌曾指責伯賽大,這個見了許多耶穌所行的神蹟,仍硬心不信、靈性瞎眼的地方,是一個看了耶穌行神蹟卻無動於衷的地方(太十一21)。若是這瞎子執意要留在伯賽大,他為主作見證的熱忱必會被澆熄,甚至說不定最終也成為一個靈性眼瞎的人。



兩階段對主的認識:「人說我是誰」vs「你們說我是誰」

之後,耶穌與門徒便從伯賽大前往該撒利亞腓立比,途中耶穌提出了兩個極具深意的問題:「人說我是誰?」與「你們說我是誰?」這兩個問題揭示了人們對耶穌不同層次的認識。



人們對耶穌模糊的認識

耶穌首先問門徒:「人說我是誰?」對此,門徒給出了各種不同的回答,有些人認為耶穌是施洗約翰,另一些人則認為祂是以利亞,或是眾先知中的一位。這些回答反映了人們對耶穌身分的模糊認識,他們依賴的可能只是傳聞、道聽塗說,並沒有親身的體驗和深入的理解。

「人說我是誰」是指我們對耶穌的認識停留在聽說的階段,我們會用別人的經驗來印證我們能夠接受的觀念,這就好像耶穌用唾沫抹在瞎子的眼睛上,雖然有一定效果,但還不夠清晰,對主的認識往往是模糊不清的。喜歡約翰的就把耶穌看作約翰,盼望看見神蹟的人會把耶穌看作以利亞,期盼先知書所說之預言實現的人,就會期待耶穌像某位先知。

這種模糊認識僅能滿足眼前的需求,卻無法看到更遠、更深的屬靈真理。更露骨的說,耶穌只是我內心需求的延伸,只是用信耶穌的糖衣包裹我們內心的渴望。例如生病的人希望耶穌是醫生、軟弱的人希望耶穌是輔導員、貧窮的人希望耶穌是賙濟窮人的慈善家等,這些都只是片面的認識,不能全面反映真實的耶穌。



彼得對耶穌清楚的認識

然而,當耶穌問門徒:「你們說我是誰?」彼得明確地回答:「祢是基督」。彼得的回答顯示了一個更深層次的信仰認知。他不再僅僅依賴別人的經驗,而是透過自己與耶穌的相處、觀察與深思,所得出的這個結論。

「你們說我是誰」是指我們進一步透過自己去探索、思考與印證我所認識的耶穌基督的階段,只有通過親身的經歷和思考,才能真正認識耶穌的真實身分。這需要付出代價,不走主耶穌相同的道路,是很難深刻知道耶穌的心思意念。這種探索不僅僅是理性的認識,更需要在實踐中體驗耶穌的教導,感受祂的愛與力量,從而達到真正的信仰深度。

總結來說,從「人說我是誰」到「你們說我是誰」,這是一個從模糊到清晰、從他人經驗到自我印證的過程。唯有透過神的啟示的自我探索與深思(太十六17),我們才能真正認識耶穌,理解祂的使命,並在生活中實踐祂的教導。這樣,我們的信仰才會從瞎眼、模糊逐漸轉變為看得清楚,進而活出豐盛的屬靈生命。



彼得對耶穌使命的誤解

當門徒們認識到耶穌就是他們期待已久的基督後,耶穌第一次向他們揭示自己的任務:被棄絕、被殺,並在三天後復活(可八31)。這一使命對門徒來說是完全陌生的,尤其是彼得,他對耶穌未來的使命模糊不清,因此按照人的情感去勸阻耶穌,甚至斥責他 1

耶穌嚴厲地回應彼得,說:「你不體貼神的意思,只體貼人的意思」(可八33),並趕走撒但,透過彼得所傳達的阻擋耶穌救贖工作的意念。這也無非是提醒門徒們,只有擺脫人的意思,緊緊抓住神的意思,才能看清楚耶穌使命背後救贖世人的屬靈價值。
什麼是體貼人的意思?

所謂的「體貼φρονέω,set your mind on something」,意思就是持續對某事給予極度的關心或考慮,之所以會如此動作乃是因為這事物有我們所在意的特質。例如筆者之前被差派到紐西蘭時,因為「體貼」奧克蘭地勢高高低低,因此我們買了箱型車,以便有較好的視野駕車。但後來從紐西蘭回臺灣,四年後又被差派到澳洲駐牧,我們因「體貼」所定居的阿德雷得大多是平坦的道路,所以買了省油的小型客車。

主耶穌為何責備彼得是體貼人的意思?乃是因為彼得站在「體貼出於人的本性」為出發點,來評價主耶穌的使命,他不能接受耶穌被殺,以致於他更忽略掉耶穌第一次宣告祂將要復活的信息,這樣的看見的確是模糊不清的。

雖然彼得已經撇下所有跟隨主,但他仍然在意跟隨主後能得到什麼,所以不久之後,在少年財主不願跟隨主而憂憂愁愁地離去之際,彼得赫然問耶穌:「我們已經撇下所有的,跟從祢,將來我們要得什麼呢?」(太十九27;可十28),這種思維源自於一種「我現在什麼都沒有了」、「我現在得的不夠」的基礎上所發出的問題。雖然主耶穌早已經提醒他們說:「人就是賺得全世界,賠上自己的生命,有什麼益處呢?」(可八36),彼得不是已經撇下所有的嗎?彼得之後透露出他所在意的是:跟隨主後「我們將有什麼?」(可十28)。

這種「體貼人意的思維」同樣體現在其他門徒身上。例如,雅各與約翰曾請求坐在耶穌的左右邊,這引起了其他門徒的不滿,顯示他們也同樣在意地位和權力(可十41)。因此帶有其他動機跟隨主的人,很容易對事奉的使命模糊不清。而這種體貼人意的思維,反映出門徒在跟隨耶穌和事奉耶穌過程中的模糊階段。他們對耶穌的使命和神的旨意還沒有完全清晰的認識,因此容易陷入自我利益和現實需求的考量思維。

二十三年前,筆者擔任北區輔導傳道的期間,有人對有一些大專生畢業後回到地方教會,卻不願投入教會事奉頗有微詞,或許是因為當地教會缺乏大專團契的特質而對教會感到灰心,這反映出當時少數青年仍然戒不掉對歸屬感的追求的奶嘴。

主耶穌之後接著說:「凡要救自己生命的,必喪掉生命」(可八35),「生命」的希臘文是魂(ψυχή),就是一個人的感覺、想法、好惡與意志;「得利益的魂」就是以「從世界得到什麼」為核心,追求滿足自己的喜好、感覺與意願的生命。這種生命是一種本能,自然而然深植在我們的靈魂深處,即使表面上我們跟隨主,卻同時也希望藉由我們的信仰與事奉,滿足藏在內心深處的需要、滿足歸屬感、滿足被尊重的感覺,或是滿足實現理想的願望等。

原來這世界的價值都是從「利益導向」開始的,藉由「得利益」希冀救自己的生命。這樣的生命即使有崇高的行動,但很難擺脫被追求自己的利益,或是被個人的本性或慾望所牽引,或是被只想追求安逸,拒絕嘗試未知的道路所主導,進而失去得著真正從神而來的救贖。



體貼神的意思與背十架的關係

主耶穌提醒門徒只有擺脫人的意思,緊緊抓住神的意思,持續對神所在乎的事或價值給予極度的關心或考慮,如此才有可能看清楚主耶穌的使命——救贖世人的屬靈價值。至於該如何體貼神的意思,視主的使命從模糊到清晰呢?



什麼是背十架的路

耶穌說:「若有人要跟從我,就當捨己,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我」(可八34),背十架的最終目的是要「救生命,得著生命」(35節)。若十字架不能救人脫離罪孽,耶穌為何白白送死?所以時候未到,當有人要殺耶穌的時候,祂還是選擇逃跑(約八59)。可見十架之路是主耶穌為了「救贖」而走的道路,而不是一條「送死」之路。

主來世上的目的就是將世人從罪惡中拯救出來(太一21),換言之就是要讓我們得生命,把我們從罪與世俗的牽絆中拯救出來;因此什麼是「我的十字架」?就是靠著主把自己的生命,從「想賺得全世界」與「淫亂罪惡的世代」的枷鎖中走出來(可八36-38)。

耶穌教導門徒每個人都要背起自己的十字架跟隨祂,換言之,也是要求任何跟隨祂的人,要擁有「為了跟從主而捨己的精神」,因為捨己的道路是背十字架的核心價值。所謂捨己的「捨ἀπαρνέομαι」,原意是對某件事拒絕考慮或表達關心之意,這意思剛好與「體貼」——持續對某件事給予極度的關心或考慮之意相反,因此「捨己」的意思是拒絕以自己的立場考慮事情,或關注自己本能所關心的事情,也就是放棄耶穌所說的「得利益的魂」。換言之就是放棄以「從世界得到什麼」的思維,放棄滿足自己的喜好與意願、放棄滿足自己的需求與感覺,甚至放棄想證明自己存在的行動。

「背十字架的路」是被限制的,因為背十架跟從主的路,只有在接受與拒絕之中作一個選擇。假若我們選擇跟從主,就只有「背自己十架」的選項;假如我們選擇拒絕跟從主,就有千百種開溜的藉口而放棄之。耶穌從來沒有用一個安逸的信仰模式作誘餌,吸引我們來跟隨祂;而是在人的靈魂深處,激起我們願意以捨己來回應祂。即使我們知道這條當走的路是艱苦的,因為要對付我們體貼人意的魂,很可能需要付出一些代價。



從勝過世界而得來的平安

從約翰福音十三章耶穌為門徒洗腳後,祂向門徒說了一段話,其中包括:祂就是道路、真理與生命;就是真葡萄樹,唯有連結於祂的才存活;並且鼓勵門徒不要為耶穌離去而憂愁,因為保惠師即將被差來等許多重要的信息。因此祂最後的結論是「我將這些事告訴你們,是要叫你們在我裡面有平安。在世上,你們有苦難;但你們可以放心,我已經勝了世界」(約十六33)。

換言之,耶穌說這些話的目的是預告他們在世上會經歷苦難,因為「背十字架的道路」本來就是艱難的。至於「εἰρήνη平安」的意思,是指某種被人所喜歡、帶有和平與寧靜的情境,而這寧靜帶有從紛亂、憂愁、不安與不確定中,得到釋放的含意。

難怪保羅所有的書信一開頭都會說:「願恩惠歸給你們,平安出自於我們的父神與主耶穌基督(直譯)」2 ,平安不是因為某人、某種制度,或是某種負面因素被挪除而得的。而且主耶穌特別強調「但你們可以放心」,「放心θαρσέω」的意思是要有勇氣,面對危險或考驗時,仍有信心和堅定的目標,能夠放心的原因就是因為主已經戰勝世界。換句話說,放心不只是讓我們安心,而是可以像耶穌基督一樣,藉由得勝世界,而得到完全的釋放的真平安。



離開生命中的伯賽大

在靈性成長的過程中,我們需要走出自我滿足的桎梏,克服情緒與感覺的束縛。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伯賽大」,即只追求滿足自己喜好與意願的生活方式,被個人本性或慾望所牽引。這些都是靈性成長的障礙,無法從人本性的舒適區中走出,就無法真正跟隨耶穌。

既然我們靈性的眼睛已經得看見,我們需要做出割捨,不再留戀過去的思維模式與習慣。割捨心中的伯賽大,也就是只追求滿足自己的喜好與意願、被個人本性或慾望所牽引的生命,並從追求滿足自己的需要、感覺、與想證明自己的桎梏中走出來。

主耶穌最後下個總結說:「凡在這淫亂罪惡的世代,把我和我的道當作可恥的,人子在他父的榮耀裡,同聖天使降臨的時候,也要把那人當作可恥的」(可八38);換句話說,這些靈性瞎眼的人,他們羞於跟隨主,拒絕領受生命之道,當末後主再降臨之時,豈不後悔當初為何會下一個帶來永遠的咒詛與黑暗之抉擇嗎?因此,我們要在信仰的道路上不斷追求從瞎眼、模糊到看清,並以堅定的信心跟隨主,活出屬靈生命的豐盛。我們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實踐捨己,體貼神意並背起自己的十字架,這樣才能真正看清並理解耶穌的使命和屬靈價值,不是嗎?



註:
1. 和合譯本將《馬可福音八章32節》譯為「勸」,但原文是「ἐπιτιμάω」是責備,意思是表達對某人的強烈反對,與33節「耶穌責備彼得」的「責備」同字。
2. 參見(羅一7,林前一3,林後一2,加一3,弗一2,腓一2,西一2,帖前一1,帖後一2,門3,提前一1,提後一2,多一4),但提前與提後則是「願恩惠、憐憫、平安從我們的父神與主耶穌基督而來」。

作者: 黎為昇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08/01/2024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