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564期2024年9月)
主題特寫:是分別為聖,還是孤芳自賞?
目錄 | 上一章 | 下一章

潮流,就在你身邊

肆虐全球的新冠疫情,相信大家都還記憶猶新。還記得疫情一開始,世界上許多大城市輪番封城,人們不惜癱瘓日常的活動,只為了阻止病毒的危害。至於效果如何,我們也都看到了:小小的病毒搞得天翻地覆,全球各地終究無一倖免。

隨著各國陸續解除防疫管制,大家終於回歸原本的生活。但是精確來說,疫情並沒有真正結束,只是因為病毒對人們健康的威脅逐漸下降,之前的管制就不再需要了。事實上,新冠病毒早已遍布世界,接下來仍將繼續與你我同在。

我們在疫情期間,一定都見識了病毒無孔不入的強大傳播力。不過能夠無孔不入的,可不只有病毒而已。許多無形的事物,像是文化、思想、個人偏好、價值觀,常常在人與人之間彼此影響,只要受到廣泛認同,一股社會潮流就因此形成,並且在人與人之間傳播,速度快如病毒。

所謂「潮流」,可以指著很多方面。也許包括當時熱門的新聞時事、八卦消息,也許是突然蔚為時尚的茶點飲品,又或者是瞬間爆紅的一段影片、一部廣告、一句標語。大家感到新鮮有趣,於是爭相轉傳迷因圖、爭相模仿某個舞步,一旦厭倦了,流行也可以瞬間變成落伍。流行、潮流,常常就像病毒一樣,一下子感染很多人,然後又消失無蹤。

把時間拉長,「潮流」又可以代表整個社會的價值觀,雖然不像流行文化那樣瞬息萬變,但是隨著一代過去、一代又來,社會環境的變遷,也會使群體的價值觀不斷改變。世界就像這樣從原始的時代,一步一步轉變為今天的樣貌。

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上,和大家看著同樣的天空,吸著一樣的空氣,和周圍的人互相交流、互相影響。除非根本不與其他人來往,不然每天接觸世上的事物,幾乎不可能自外於社會潮流。很多時候,我們甚至受到社會潛移默化的影響而不自知。



潮流,有什麼問題?

教會中有時會聽見這樣的主張:基督徒遵循聖經上「分別為聖」的教導,而世上的事物分為「聖潔」與「世俗」,我們必須追求聖潔,摒棄世俗。那些社會上流行的事物、觀念,都是「世俗的潮流」,基督徒根本不應該接觸,以免對信仰帶來負面影響。

我們肯定這份追求聖潔的決心。但是我們還是需要先釐清,所謂「世俗的潮流」究竟是什麼?它有什麼問題?實際上會帶來什麼負面影響?

回顧過去的歷史軌跡,每個時期的社會有各自重視的項目。近百年來,社會從以往的強調群體,到後來個人的價值與重要性提高,自我實現、自我滿足逐漸成為大家的追求,然而當追求自我到一個程度之後,有時則會演變為自我中心。此外,科技、生產力的大幅提升,使人們的物質生活水準也跟著提升,卻也帶來過度崇尚財富、過度追求物質享受的現象。此外,今天要在網路上發表言論很容易,每個人都可以發表各自的看法,結果不管面對什麼樣的問題,我們感覺到人們的態度愈來愈分歧。這些大家重視的事物,構成了每個時代的潮流。

潮流的變化,算是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一邊大幅推動整體社會文明的進步,一邊也讓基督徒在變動的世代中感到不知所措。畢竟個人主義、過度的物質享受,都不是聖經傳達的價值觀。至於百家爭鳴、日漸多元的意見想法,也意味著更容易出現背離聖經的觀念。不符聖經的觀念一旦受到大眾認同,基督徒的堅持在整個社會中反倒顯得突兀,甚至受到排斥。

世俗潮流與基督信仰的歧異,對基督徒確實是挑戰。所以乾脆就不要接觸世俗潮流,就可以避免這些窘境?這如意算盤打得太簡單了。生活在這個社會,我們幾乎不可能迴避社會上的一切。

那麼,我們只能束手無策,隨波逐流嗎?聖經也不是這樣寫的。

保羅說:「不要效法這個世界」(羅十二2)。

面對潮流,基督徒該做的不是急著豎白旗。我們反而應該努力分辨社會潮流中偏離真理的部分,認清哪些是會威脅信仰的部分,如此一來,雖然生活在世俗潮流的浪潮中,也能發揮信仰的堅持,實踐聖經傳達給我們的價值觀,同時取用潮流中合宜的部分為自己所用,為我們手中的工作帶來助益。

其實主耶穌也知道這不容易。所以祂在禱告中並不忘對我們的憐憫:「我不求祢叫他們離開世界,只求祢保守他們脫離那惡者」(約十七15)。即使生活的環境滿是世俗潮流的負面影響,我們還是應該勇敢地活出基督徒應有的樣式。



沒有接觸,沒有傷害?

有人朝著另一個方向思考,認為只要完全隔離世上的事物,自然就不會再受到影響,例如打造一個沒有世俗潮流的世外桃源。這也不是什麼創新的想法,而且早就有人實踐過了。歷史悠久的修道主義,就是由一群三、四世紀期間的修道士,認為世界與教會都已世俗化,為了專心靈修,提升靈性,應該與世隔絕,於是建立了早期的修道院。修道士選擇遁世隱居,過著自給自足的苦修生活。

在美國有一群名為艾美許(Amish)的少數族群,是基督教重洗派(Anabaptism)的一支,他們堅持不使用電力、汽車等現代科技,服飾、飲食也是自給自足,如果走進他們的社區,會看到居民穿著十八世紀樣式的衣服,以馬車為交通工具,感覺如同穿越時空一樣。這些與外界社會大異其趣的生活方式,同樣是基於信仰的堅持,及對於世界潮流的懷疑態度。

修道士、艾美許人的生活方式,對於習慣了現代生活的我們來說,應該很不容易理解。不過上文提到耶穌的禱告詞中,倒也沒有要求我們追求這種離群索居的生活。相反地,耶穌要我們成為世上的光、世上的鹽(太五13-16),不是打造一個溫室躲在裡面,而是要走入世間照亮黑暗。

不過遺世獨立的生活,對於一心追求嚴格「分別為聖」的人來說,也許反而感到安心,因為的確很大程度降低接觸世俗潮流的機會。但是如此對聖潔的「潔癖」,卻也可能引發另一種危險:對聖潔採取極高標準,以至於對自己、對周圍的人的行為、言語、穿著都嚴格要求,但是到頭來這些要求只是他個人的偏好,和聖經的規範根本無關。

有沒有覺得和福音書中的法利賽人有幾分相似?分別為聖當然是好事,但是如果對於分別為聖的實踐,變成是對別人處處吹毛求疵,只為了凸顯自己的「聖潔」,那麼這樣的「分別為聖」,實際上還比較像是「孤芳自賞」。

不管是與世隔絕,還是用嚴格的聖潔規範約束自己,面對世俗潮流的挑戰,恐怕都顯得不切實際。那我們該怎麼辦?

回想看看。疫情期間,人們用盡了封鎖的手段,仍然擋不住病毒的入侵。但是疫情最後是怎麼緩和的?病毒的弱化當然是最重要因素,除此之外,疫苗接種、感染病毒後人體產生抵抗力,也是讓人們終於能回歸正常生活的原因。

所以既然世俗潮流這麼難以迴避,主耶穌也沒有叫我們離群索居,那麼我們能做的,就是好好過著在世上做光、做鹽的生活,然後讓自己具備面對潮流的抵抗力,像對抗病毒一樣。至於抵抗力要怎麼加強?不外乎透過讀經、禱告、聚會,對神的話有更深刻、更正確的認識,穿戴起神賜的全副軍裝,抵抗潮流可能帶來的衝擊。

世上誘惑多,主耶穌是知道的。儘管如此,祂仍希望我們成為世上的光和鹽,成為祂在人群之中最稱職的代言人。但祂也為我們祈求,讓我們在這誘惑遍布的世上,仍然能夠不受惡者侵擾。因此我們應該做的,就是相信、倚靠神的保守,安心看待世上潮流的變遷,細心分辨潮流中背離聖經教導的部分,反過來照亮世界,用基督的愛影響世界。



地上的公民,天上的國民

世上的光,就是為了照亮世界,這也應該是每一位基督徒的自我期許。所以儘管世上的潮流對信仰可能有所衝擊,我們倒還不必選擇遺世獨立的生活方式,反而更應該本著信仰的精神,更積極地參與、影響世俗的社會。

我們無意批評修道士或艾美許人的生活,畢竟為了追求敬虔的生活,不惜拋下世上許多可供追求的事物,是需要很大決心的。他們的生活態度,多少刺激我們反思:我們是否也下了決心,在日復一日的生活中,把神國的事務放在優先的位置?

我們是地上的公民,也是天上的國民。我們敬畏神,追求聖潔的生活,我們也積極地扮演社會一員的角色,善盡社會責任。面對世俗的潮流,我們堅持信仰,面對周圍形形色色的人,我們用愛心與智慧,發揮基督徒的影響力。

這當然沒有那麼容易,但是我們需要常常為此做好準備。一方面,我們必須鞏固信仰的實質內涵,在禱告、讀經、聚會中,正確認識聖經,加強面對世俗誘惑的分辨力與抵抗力。另一方面,我們也需要認知自己是社會的一員,平時在工作上用心認真,不讓主耶穌的名號受損,在家庭裡建立和諧的關係,成為其他家庭的榜樣。

確實,我們無法完全迴避世俗潮流的影響,但是主耶穌期許我們在世上積極地生活,堅持信仰的純正,成為世上的光和鹽,照亮世界。那時,人們也將會在我們身上,看見基督的美好形象。
PDF 下載

作者: 黃嘉文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09/01/2024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