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雅各起來,使他的兒子和妻子都騎上駱駝,又帶著他在巴旦亞蘭所得的一切牲畜和財物,往迦南地、他父親以撒那裡去了。當時拉班剪羊毛去了,拉結偷了他父親家中的神像。雅各背著亞蘭人拉班偷走了,並不告訴他,就帶著所有的逃跑。他起身過大河,面向基列山行去。到第三日,有人告訴拉班,雅各逃跑了。拉班帶領他的眾弟兄去追趕,追了七日,在基列山就追上了。夜間,神到亞蘭人拉班那裡,在夢中對他說:「你要小心,不可與雅各說好說歹」(創三一17-24) 。
雅各與拉班的親屬關係十分親近,雅各稱呼拉班為舅舅,後也成為拉班的女婿,然而彼此內心時有衝突、生活關係緊張。
雅各在拉班家中已居住二十載,面對拉班在婚姻上的欺騙、工作上的苦待,雅各心中萌生離開的念頭,神也向雅各顯現,要他回到應許之地(創三一3)。雅各在與妻子商量後,決定回到迦南地。此時,當拉班得知雅各逃跑時,拉班隨即出面追趕雅各。
拉班追趕雅各,到底是要追什麼?拉班要追趕的事物,也是他一生中所看重的事物。於今,面臨失去的關頭,拉班費盡心力要將它們追回來。
一、追回財物
在拉班的觀念中,雅各所得一切盡屬於他。
拉班本來與雅各講好要為其服事七年,則將拉結嫁給雅各。自此,雅各看七年如七天,用心付出甘之如飴,卻在結婚隔天驚覺所娶之妻是利亞。婚姻一事,拉班用計謀欺騙雅各,使其又再工作七年,才讓雅各娶得拉結。十四年時光流轉後,雅各有返回迦南地的念頭,但拉班頓時轉換表面上的態度,承諾會給他應有的工資,至終卻是繼續對雅各斤斤計較、苦待欺壓。
雅各為什麼要以逃跑的方式離開?如果能夠和平對話協商,就不需要逃跑了。雅各知道拉班的為人,因拉班內心貪婪,過往曾十次改了雅各的工價,不甘心將羊群的財產都歸雅各。因此,雅各知道拉班這趟追趕而來的原因,並非真的想要歡送雅各離開,其實拉班是期待能將女兒、孫子與財產全都留下。
詩篇一百二十七篇第1節:「若不是耶和華建造房屋,建造的人就枉然勞力;若不是耶和華看守城池,看守的人就枉然儆醒。」用在拉班與雅各的身上,便能立判高下。對於積財的觀念,必須知曉所得在乎神給的機會,並且必須做一個誠實的人,坦然的面對真神與善待他人,才能蒙神的看顧與保守。
回顧雅各曾身處困境,卻依然蒙神保守賜福。神一路引領雅各,正如創世記三十一章12節:「他說:『你舉目觀看,跳母羊的公羊都是有紋的、有點的、有花斑的;凡拉班向你所做的,我都看見了。』」神向雅各表明,羊群是神所賜的,財富是神給雅各的,不在乎人聰明靈巧,而是在乎神看顧保守,使雅各能夠豐富有餘。然而同時間神也向拉班顯現,並出手管教拉班:「你要小心,不可與雅各說好說歹」(創三一29)。神時刻鑒察,深知拉班不斷欺壓雅各,故出面警告拉班。
神與雅各同在,雖然處在艱困當中,卻能夠蒙神賜福。拉班不斷用欺騙與詭詐的手段來待雅各,這不誠實的行為,在神面前豈能隱藏閃躲?正如經上所記:「誠實人必多得福;想要急速發財的,不免受罰」(箴二八20)。基督徒在世工作,也要秉持誠實的心而行,神必時刻保守。
拉班在積財取利上用盡心力,但所用手段並非神所喜悅,由此看出拉班偏頗的金錢觀,無論是婚姻上對雅各的欺騙,或是在工作上對雅各的詭詐,都顯示拉班以利為重的錯謬。
二、追回親情
拉班在意自己的女兒,也深愛他的女兒。拉班此次追上雅各,也想要追回親情,當中蘊含著對女兒和外孫的愛。
拉班與雅各立約:「我們彼此離別以後,願耶和華在你我中間鑒察。你若苦待我的女兒,又在我的女兒以外另娶妻,雖沒有人知道,卻有神在你我中間作見證」(創三一49-50)。此刻,每字每句透露出拉班對於女兒疼惜的心。如今離別,女兒們失去父親的保護與愛護,不知是否能安然無恙?對女兒的擔憂,是父親拉班心中的牽掛。
女兒們的看法是什麼呢?拉結和利亞回答雅各說:「在我們父親的家裡還有我們可得的分嗎?還有我們的產業嗎?我們不是被他當作外人嗎?因為他賣了我們,吞了我們的價值。神從我們父親所奪出來的一切財物,那就是我們和我們孩子們的。現今凡神所吩咐你的,你只管去行吧!」(創三一14-16)。照一般的常理思考,當丈夫與妻子商量要逃跑時,妻子應該會企盼與父親溝通,而非以逃跑面對,但此時利亞和拉結卻支持以逃跑方式離開,認為父親只把他們當作外人。
為什麼父親和女兒的感受存有極大落差?拉班對女兒並非沒有愛,但他都用利益和金錢來處理事情。女兒們其實都看在眼裡,看見父親用女兒的婚姻來獲取自身的好處。當一個家庭都以金錢和利益為重時,就失去愛的本質。拉班並非沒有付出對女兒的關愛,但這份愛已被金錢取代,甚至因為利益而引起衝突。
許多父母親想要用利益來控制晚輩,用金錢來衡量愛的價值,無形中就帶給子女錯誤的價值觀,也影響兒女對愛正確的體認。愛必須要建立在神的道理上,並非奠基於物質層面。
另一方面,拉班認定女兒和外孫都是屬於他的。創世記三十一章43節提到:「這女兒是我的女兒,這些孩子是我的孩子,這些羊群也是我的羊群;凡在你眼前的都是我的。我的女兒並他們所生的孩子,我今日能向他們做什麼呢?」在拉班的觀念裡,女兒是屬於他的產業,所以他們的婚姻與人生該如何安排,都是拉班自己作主。這和雅各的觀念迥然不同,一個敬畏神的人,雖然孩子是自己所養育,但更明白孩子是神所賞賜。正如雅各與以掃再度相見時所言:「以掃舉目看見婦人孩子,就說:『這些和你同行的是誰呢?』雅各說:『這些孩子是神施恩給你的僕人的』」(創三三5)。雅各當下用信仰的角度來回答以掃,由此看出雅各持守信仰的純正,他知曉孩子乃是神的賞賜。又如約瑟當年回答雅各所言:「這是神在這裡賜給我的兒子」(創四八9)。自此亦可看出約瑟對信仰的觀念,明白主權在於神,不只自己的人生路,孩子的生命路程也都與主緊密相繫。
兒女既然是神所賞賜,其中必有神的安排,故不照人意引導孩子,而是要用神的道理來教養兒女,使他走在敬虔得救的真道上。正如經上所記:「你們作父親的,不要惹兒女的氣,只要照著主的教訓和警戒養育他們」(弗六4)。利亞與拉結心中對父親懷有怒氣,認為拉班為了利益而不顧家庭的和諧,導致多年的紛爭混亂。細想,拉班的確需要自我檢討修正,一時的觀念偏差,致使拉班與女兒間的親情蕩然無存。
一家人並非朝夕相處就能產生濃厚的親情,利亞與拉結從小在家中與父親相處,甚至到結婚生子後都還與拉班同住,但是親情卻愈加淡薄。此時拉班已經追上雅各,已經追上心所掛念的女兒,眼看就要追回親情,但當拉班與女兒們四目相視時,看見的卻是女兒們的冷淡,此刻拉班體認到這份再也追不回的親情,換來無盡的悵然,最後只能讓女兒們離去。
失去親情,還能用什麼換回來呢?
三、追回神像
拉班最後要求雅各交出家中的神像,但雅各本身並沒有偷拿拉班的神像,且對於拉結偷神像一事毫不知情。然而拉結為什麼要偷拿神像?也許是看到拉班平日對偶像的重視,因此認定神像的重要性。最後這神像的下場是什麼呢?神交代雅各上伯特利去築壇時,雅各吩咐家中所有人要潔淨,故神像一併被丟在示劍的橡樹底下(創三五1-4)。
這段提到兩種拜神的人。物質化的神像對拉班毫無助益,拉班崇拜神像,不只無法積攢錢財,甚至家庭破裂,最後連這有形的神像也無法尋回。物質的神像被偷竊搶奪,至終被丟棄,顯見拉班所拜的偶像盡屬虛空。
雅各敬拜的真神並非物質的偶像,而是始終與雅各同在的真神。真神一路引導並幫助雅各,二十年前雅各離開迦南地時,神就在伯特利向雅各顯現。當雅各在舅舅拉班家中受盡欺壓,神也出面安慰幫助。最後要返鄉時,神又再次保護雅各並指引前路。真神成為雅各隨時的幫助、患難中的拯救,更是牧養雅各一生的神。
今日我們要問自己,我們的神是否與我們同在?有些信徒雖然在真教會成長,也領受了應許的聖靈,但卻感受不到神的存在,對於永生的應許充滿疑惑,這是為什麼呢?
第一,因為離開真神
如掃羅曾求問神,但神卻不藉著夢、烏陵或先知回答他,而後掃羅轉去找交鬼的婦人求問(撒上二八6-7)。看似掃羅有明確理由去找交鬼的婦人,但交鬼的婦人所回答的都是邪靈所言、鬼話連篇,最終掃羅心生害怕、極其驚恐。掃羅應自我檢討,為何神不回應他呢?因為掃羅已違背了神的命令,不聽從神的話語,如此神必不與其同在。今日,我們是否堅定拒絕世界的迷信觀念,專心以神的真理為標準,走在正確的信仰路上呢?
第二,因為沒有被聖靈充滿
耶穌曾說:「人若渴了,可以到我這裡來喝。信我的人就如經上所說:『從他腹中要流出活水的江河來』」(約七37-38)。當得到聖靈時,不是只有外在舌頭捲動、跳動的現象,更會感受到聖靈的力量,如從腹中流出活水的江河,是富有力量的,更是充滿著屬靈的生命力。當我們順從真理聖靈的引導、被聖靈充滿時,我們能夠倚靠聖靈治死肉體的情慾,得以勝過罪惡的轄制,更能體會神時刻同在的保守看顧,並篤信將來永恆的天國盼望。
神有與我們同在嗎?當我們心靈飢渴時、當我們渴慕來到神的面前時、當我們追求聖靈充滿時,藉著真理的聖靈,我們會感受到神的同在,得著屬靈的生命力。
結語
透過拉班追趕雅各,拉班要追回財物、追回親情與追回神像,分別反應出拉班的金錢觀、家庭觀與信仰觀,同時也是他生命的缺憾與警惕。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