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e-Library       中文 
e-Library Home |  Browse By Category |  Study the Bible    
(No Title)
TOC | Previous | Next

1936年第二次神學會於臺南教會
 src=

講員:郭多馬長老、蔡聖民執事、郭頂順實業家、林悟真醫師、劉榮樹弟兄



◎ 研究動機

承續上篇所述,受諸位神學院長輩之響應(見32、40週年刊),如趙明洋長老、謝順道長老、林永基長老,追究探索「真耶穌教會在臺灣神學教育之淵源」。

◎  郭多馬長老的「信仰之旅」

多馬:多疑乎?審慎乎?抑或兼而有之 ? 

 弱點:遲疑、多疑、猶豫不決
 優點:不輕信、審慎反覆多方求證,一旦歸信,則義無反顧,終身奉行,尤為知識分子之典範。

典型案例

1. 新約時代

保羅:初期四處搜捕基督徒,直至被神光照以致眼盲,悔改後重見光明,隨後成為外邦人的使徒。

2. 現代工人

黃呈聰:從懷疑到相信;須田彼得:日籍宣道師,矢志追求聖靈的浸,歷經五宗會,終於在真耶穌教會(人所謂「邪靈附著」之處)宿願得償;蔡真生醫師:曾欲拆除真耶穌教會的招牌,反成為醫療宣道的前衛;謝順道:欲駁倒耶穌,反成為神的忠僕奉獻終身。

◎ 國內外大環境與教勢

國內背景

 1935年4月7日:東臺灣花蓮教會創設(參〈1935年花蓮開山闢地宣道史記〉)。1

 1936年3月1日:臺北大橋頭教會創設(詳情參〈1935年臺灣博覽會與臺北大橋頭教會之開創〉2及〈1935臺北大橋頭教會首次浸禮溯源〉。3

 1935年10月10日:「始政四十週年臺灣博覽會」開幕。4

 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變」爆發,張學良因誤解蔣委員長不決心抗日而將其綁架,蔣宋美齡迎救丈夫,26日歸返南京。5

國際局勢

 1936年10月25日:義大利、德國軸心國成立 。6

 1936年11月15日:日本、德國)軸心國成立 。7



1936年郭長老由廈門跨越海峽來臺灣

 1936年跨海來臺舉辦神學會:臺南教會(仙草埔)



神學會團體照:1936年3月30日臺南教會(仙草埔)8

第一排坐者,左起:陳復生執事、蔡聖民執事、林悟真、陳見信執事(福建)、郭多馬長老、○○○(女)、○○○(女)、○○○(女)、林悟真醫生娘

第二排坐者,左起:○○○、○○○、○○○、林多加執事(民雄)、○○○、詹靈愛執事(清水蔡景軾母)、○○○、○○○、楊慈恩執事(臺南)、楊聖真執事(民雄)

第三排站者,左起:朱惠民執事、○○○、○○○、○○○、○○○、陳恩民長老、○○○、黃拿但業執事母親、阿香、○○○、羅東瑞珠執事、○○○、○○○、郭○錦(梅山郭有女兒)

第四排站者,左起:林樹、楊泉、王該猶、○○○、○○○、○○○、○○○、○○○、○○○、郭頂順、陳聖工執事、謝更新長老、○○○、須田彼得長老、○○○

第五排站者,左起:○○○、陳克忍、○○○、○○○、○○○、林天鏸、○○○、○○○、黃榮民長老(崙尾)9、○○○、○○○、林天塗
最前排跪坐兒童,左起:朱良衡、永月、須田榮子、○○○、須田惠子、○○○、林碧靈、林碧桃、須田獻東、林碧雲

會址:臺南市鹽埕一丁目 真耶穌教會10 

1936年臺灣支部舉辦緣由:給予臺灣支部的長執進階深造的機會,並培育地方教會幹部及一般會眾。

由於學員資格為全臺灣信徒均可參與,因此報名踴躍。參與人數約70餘人。出勤與表現為全勤者:23位。僅缺課一天者:4位。上課滿20日者:20餘位。上課未滿20日者:20餘位。

神學會生活與學習精神典範

1. 生活自理、刻苦勤學

與會成員為專職人員與一般信徒,有參與者即使身為長執,也與學員同甘共苦,照樣睡硬地板11,無特殊待遇。

學員自行繳交生活費,輪流負擔炊事與洗碗筷的工作,而非由主辦教會安排兄姐負責。三餐自理,且多以「簡食」或「素食」為主。日治時期受戰爭影響,米與肉均採強制配給,常僅能食用稀飯及沒有調味的高麗菜,但學員們仍吃得津津有味。

當時仙草埔會堂位處臺南市郊外,距離市區較遠,又無車輛,無法每日就近採買新鮮食材,此乃今日豐衣足食之青年難以想像的簡樸生活。

2. 課程內容

學習課目共有十項:《靈修要課》、《聖經概論》、《本會教義綱要》、《傳道原理》、《預言淺釋》、《神蹟奇事合論》、《四福音比喻略解》、《教牧學概論》、《傳道者修養法》、《教會制度及組織法》等。

(待續)

講員:郭多馬長老、蔡聖民執事



註:
1. 詳參拙著,〈1935年花蓮開山闢地宣道史記〉,文載《聖靈》月刊,自2015年10月號至2016年2月號連載。
2. 詳參拙著,〈1935年臺灣博覽會與臺北大橋頭教會之開創〉,文載《聖靈》月刊,自2005年10月號至11月號連載。
3. 詳參拙著,〈1935臺北大橋頭教會首次浸禮溯源──吳來好全家於螢橋受活水赦罪浸禮歷程〉,文載《聖靈》月刊,自2006年2月號至3月號連載。
4. 葉榮鐘撰,《日據下台灣大事年表》,臺中市:晨星,2000,頁334。
5. 葉榮鐘撰,《日據下台灣大事年表》,臺中市:晨星,2000,頁338。
6. 葉榮鐘撰,《日據下台灣大事年表》,臺中市:晨星,2000,頁339。
7. 葉榮鐘撰,《日據下台灣大事年表》,臺中市:晨星,2000,頁339。
8. 2003年,林媛貞姐妹適時地帶此張「臺灣支部神學會」歷史老照片來分享(係由郭頂順長老家族借來);辨識者:陳燦雲、筆者、謝順道長老(2003年2月21日晚間)、陳恆道長老(2003年6月於大林教會)。
9. 崙尾教會(當時尚為祈禱所)黃榮民長老,本名:黃治。高雄教會林信有兄的妻子黃清眉,2005年4月10日22:40 託寄此回支部大會老照片影本,以便向《崙尾教會編輯七十週年紀念刊》委員會證明:她父親確實有被按立長老,且《聖靈報》亦有刊載!另1956年出版之《臺灣傳教卅週年刊》會議記錄(頁86)也有刊載,特別註明「由郭多馬長老膏油按立」。2021年11月3日 15:30 已由 LINE 呈報高雄教會林信有兄及清眉姐。晚間 18:50 特別再致電當面說明,當事人始完全理解事情來龍去脈。2021年11月5日上午彩印該會議記錄,寄贈黃清眉姐,讓她有充分的佐證史料。
10. 參《臺灣傳教卅週年刊》,1956,頁85。
11. 學員一律睡堅硬的水泥地面:根據曾任當屆神學會講員的蔡聖民長老回顧於屏東教會:35年後回顧之,仍歷歷在目。無法如在自家躺臥於舒適的「榻榻米」床舖,一律睡在堅硬的水泥地面,上鋪薄薄草蓆。上述係根據《屏東教會五十週年特別聚會》,1981,頁17。
PDF Download

Publisher: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Date: 01/01/2025
Print
Email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