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手牽手
在市場上,常見運動品牌大廠為了打開運動商品市場,不惜斥資邀請最頂尖的運動員作代言人,成功達到商品行銷的目的。在信仰上,神同樣藉由祂的代言人來傳達福音的訊息。
舊約時代,先知是神的代言人;新約時代,使徒是耶穌基督的代言人。今天是萬人祭司的時代,每個基督徒都是神的代言人。
神的代言人稱職與否,端視其能否忠實傳達神的訊息。聖經記載,處在亡國被擄歸回的時期,先知的工作尤其艱困。那時,在人心惶惶的時局下,神要先知傳達的訊息,往往是要領導者與百姓認罪悔改的警訊。透過亡國、被擄與歸回的內省過程,神要改造祂的子民回歸純淨的信仰,但這對先知來說,在與信仰相悖離的政治策略下,隨時會面臨牢獄或喪命的危險。
於是,不能剛強壯膽承擔亂世傳警告任務的先知,便往政治主事者的方向靠攏,甚至往往搖身一變,成為迎合主政者、傳假訊息的假先知,讓百姓的信仰更加墮落,世局也更加敗壞。先知也是人,也有個人好惡,但在執行神的代言人任務時,必須服膺使命必達的精神,將所有個人的好惡都放下,完全聽從神的指示,百分之百精準地傳達神的訊息,才能完成神的託付。
使徒時代,絕大多數跟隨過耶穌的使徒,為了傳揚福音,甘願遭受各方迫害,先後一一殉道。今天,我們每一位基督徒都未曾近身跟隨過耶穌。耶穌到底是什麼形象,沒有人看過,但對還未認識耶穌的朋友而言,只能從我們身上來間接認識主。如果我們身上充滿基督的光照,能活出基督的容顏,有真理的仁義和聖潔;能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與主同行,使他人與我們同得福音的好處,那我們就是基督的見證人,如同聖經所說雲彩般的見證人,盡本分做好代言人的角色。
但如果我們缺乏覺醒,未能意識到自己就是基督的代言人,在日常信仰生活中不能活出基督的形象,無法與所信的福音相稱,以致變成他人信主的絆腳石,那我們就愧對神的恩召,也無法在末日面對主的審判了。
靈恩會聖餐禮結束前,傳道人勉勵信徒要立志在日常生活中,讓他人在我們身上看到耶穌。是的,我們是耶穌的門徒,是神的代言人,我們的身分何其尊貴。彼得長老說,惟有我們是被揀選的族類(全球數十億人口中蒙神選召的極少數信仰族群),是君尊的祭司(可替世人和自己的罪向造物主、至高無上的獨一真神獻祭贖罪來赦罪),是聖潔的國度(價值觀與生命標竿跟一般世人分別為聖),是屬神的子民(出入蒙神眷佑與賜福;彼前二9),我們就是天國的王子,比人間總統的身分還要尊貴。如此尊貴的身分,豈可輕忽代言人的角色?
你是否曾嚴肅、認真地瞧瞧自己,所扮演的「神的代言人」究竟做得如何?你以為自己做得還不錯嗎?你以為自己是主耶穌再臨時,被分別出來安置在右邊的綿羊,而不是左邊的山羊嗎?依照筆者的經驗,當你用很嚴肅的態度,認真檢視你這個代言人的角色時,往往會讓你感到汗顏──原來,自己就是左邊的山羊!
我怎麼可能是左邊的山羊?沒錯!不要懷疑。讓筆者說個故事。
疫情期間,筆者所屬教會的外牆,有個透明櫥窗張貼著一幅巨大的「耶穌挺你,平安一起」的海報,三不五時會吸引一些經過的路人佇足觀看,特別是正處在困境中的無助者。「嗯,我相信耶穌會挺我,我要挺住,我要加油。」偶爾有人在櫥窗前打卡,分享並吸引朋友一起來關注這面有些許溫度的櫥窗訊息。
就在某個週二晚間聚會前,一名狀似無家者的男士,穿著拖鞋,安靜的坐在櫥窗前,來參加聚會的信徒們悄悄地走進教會,沒有人上前驚動他。聚會結束後,信徒陸續離開,他卻依然坐在那裡。
當筆者最後關下教會大門,與內人、女兒跟他擦身而過。走了十幾步,我們三人就停住,女兒首先開口:「爸爸,櫥窗下坐著一個可能需要幫助的人,我們就這樣走了嗎?」是的,在擦身而過的那一瞬間,內心有許多掙扎,經女兒「戳」了一下,立即轉身回頭上前問候,並請他收下幾張紙鈔,先去吃頓晚餐,又告訴他:「耶穌愛你,歡迎來教會參加聚會。」隔天上午,筆者和內人前往「兆如安養中心」擔任志工服務前,特地繞去教會探頭看望那人是否還在櫥窗下,但直到今天,未曾再見。事後,筆者自省,這張突如其來的考卷是不及格的。
再說個更難堪的故事。
多年前,教會部分同靈長期關懷「關愛之家」的住民(愛滋病患者),到當地關心愛滋兒童,為他們教唱詩歌及說故事。某個安息日,關愛之家多位住民來到教會參加聚會,中午一起在教會享用愛餐及茶敘,事後卻在教會引起極大的騷動。信徒們在毫無心理準備下,忽然面對社會底層的邊緣人,根本不知所措。會眾普遍對愛滋傳染缺乏正確認識,恐慌莫名,以致當天他們用過的餐具、茶具一律當垃圾丟棄;教會信徒徒有愛心,但知識及見識不足,還沒有做好整體準備,又是一張失敗的考卷。
在這兩則故事中,你是否察覺到什麼?如果主耶穌以無家者的裝扮來到教會,我們是否能通過主耶穌教導門徒要彼此相愛的功課?一般人對陌生人冷漠、防備,甚至歧視弱勢者,無法設身處地同理受助者的需要,以致幫助常常流於同情、施捨不顧其尊嚴,但教會也是這樣嗎?這絕不是主所要的憐憫。如果我們面對那些弱勢者,無論是餓了的、渴了的、作客旅的、赤身露體的、病了的、在監裡的,我們都無動於衷,那我們最終豈不將成為主眼中左邊那群往永刑裡去的山羊?(太二五41-46);如果我們等到那時才醒悟,就只能哀哭切齒了。
當耶穌以無家者、飢寒交迫者(如寒士)、赤貧者、特殊疾病患者(如愛滋病患者)等社會底層的身分來到你及所屬教會的面前,大家有沒有想過,這張考卷要怎麼作答?這個功課該如何做好準備呢?
願我們眾教會和弟兄姐妹們,未來在面對社會底層的邊緣人時,能多多散發主的憐憫,在愛心、知識和見識上多而又多,能分別是非,作誠實無過的人,直到基督的日子;並靠著耶穌基督結滿了仁義的果子,叫榮耀稱讚歸與神(腓一9-11)。
嘿!神的代言人,你今天為主發出光了嗎?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