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e-Library       中文 
e-Library Home |  Browse By Category |  Study the Bible    
(No Title)
TOC | Previous | Next

哈利路亞 ,奉主耶穌聖名作見證:

小弟屬灣橋教會,信仰源自父母家族主內聯婚的傳承。憑藉父母的信心,小弟在未滿一歲時即受洗,至今已是第五代的信徒。父親這邊的第一代信主長輩為高祖劉進先生。1952年,他已罹患了幾十年的氣喘病。在那個年代,人民沒有錢可以看醫生,因此會求助許多偏方邪術。高祖父為了治好氣喘病,也試過許多邪術,自己還會畫符,燒成符水來喝,甚至也幫別人畫過符,但氣喘病仍然沒有好轉。

當時,我的高祖剛好認識林傳道的爺爺林由弟兄,林弟兄向他見證自己因過勞的肺病而信耶穌的過程,希望高祖也體驗看看。後來,高祖的氣喘病果真逐漸好轉,於是就受洗歸入主的名下。

母親這邊的第一代信主長輩為外曾祖父陳家修弟兄,在接受黃以利沙長老所傳的福音後,建立下黎祈禱所。隨著教會聖工發展,他被按立為執事,成為真教會臺灣傳教史初期的信徒與工人。家族、家訓的教導為晚輩要主內聯婚,父母亦時刻教導我們:「神即為家中最大的產業,應盡心盡力愛主、服事主。」蒙主看顧保守,小弟至今仍未忘記長輩因信耶穌基督得蒙救贖與揀選的恩典,也提醒自己要成為敬虔的後代。

小弟獻身的心志,源自於母親結婚後,因家庭的期望而向主許的願:「若第一胎為男生,願獻上長子為主傳道。」雖然第一胎為女生,但後蒙主垂聽,生下第二胎為男生,仍為長子,只是母親當時並未想起所許的願。

記得小弟在參加少年班特別聚會時,看見許多同靈仍在努力祈求聖靈,心中也為了同靈懇切禱告,便向主說:「若神願意繼續將恩雨降下,我願為主獻身當傳道。」會後返家,向母親提起此事;母親當時心中一震,覺得扎心,也想起當時向神所許的願。

 在成長過程中,第二個讓小弟立下獻身心志的原因,是母會當時推展的「生命飛颺體驗營」(喜信生命體驗營前身)。小弟的父母及其他姑叔長輩,常常在每個寒暑假帶著小弟到各地方教會及學校舉辦營隊,也在營隊中認識不同的長輩和傳道人。在這些長輩們身上,看見盡心竭力為主服事、為宣道事工齊心努力的身影,成為小弟信仰上的榜樣。因此在小時候,便立下心志,要為此事工而努力。

記得有一次,在桃園復興的羅浮國小舉辦營隊。某天下午,小弟一如往常的坐在服務臺,突然聽見對講機廣播有學員脫隊的消息,大家都很緊張。因為校園寬闊,而山區之大,要搜尋也不容易,小弟隨即拿著對講機去尋找,同時心中喊著「哈利路亞,求主幫助。」過了不久,小弟便在活動中心旁的遊戲區,看到一名孩子在盪鞦韆,便上前詢問,確認是營隊走散的學員後,立刻用對講機回報並將人帶回,同工們都鬆了一口氣,不斷感謝神的看顧。

小弟也親身體驗神滿滿的恩典,祂曾四次帶領我走過死亡邊緣。第一次在國小二年級,小弟當時還未得到聖靈。某天晚上睡覺時,似乎有一股力量掐著小弟的脖子,感覺即將斷氣的時候,小弟用盡最後一絲絲的力氣,一個字一個字慢慢地喊出「奉主耶穌聖名趕撒但。」喊完之後,那窒息的感覺瞬間就消失了。在這件事情之後,小弟意識到聖靈同在的重要性,因此努力迫切求聖靈。感謝主,在三年級時,主賞賜了寶貴的聖靈。

第二次也在國小二年級,教會舉辦阿里山溪谷的達那依谷出遊活動。那時小弟因年紀小,只能在淺岸邊戲水,但因看見其他年紀較大的孩子們在較深的地方戲水,也想去看看,卻因踩踏不慎而跌入深水中。一般來說,當孩子瞬間跌入水中時,不太容易發出聲音,因此較難被人察覺。但感謝主,當時的駐牧傳道簡明瑞即時發現,隨即將小弟從水中拉起,真的很感謝主的保護。

第三次是在高中二年級。小弟與叔叔和教會大哥一同騎腳踏車運動,上山到海拔約一千公尺的地方。在下山的過程中,因為坡度陡峭,且有許多髮夾彎,在不到十分鐘的路程,因煞車不慎在過彎時摔車,且往邊坡護欄滑去。眼看滑行速度之快,心想,若再不停下來,恐將滑出護欄,摔落山谷。但感謝神的保守,小弟就在護欄旁停了下來,雖然衣褲磨破,身上也有些微擦傷,卻無重大傷勢。

第四次則是在服役入伍訓練時。當時的學長找了小弟與幾位同學去執行公差勤務,到達場地時,長官下達任務命令,要我們支援175公尺打靶測考的看靶與計算彈著任務。因當時無電子靶自動計算彈著率,因此需要人工計算,學長便帶著我們進入距靶場125公尺處的指揮所待命。

那是水泥蓋的小房間,門是用薄片的鋼板作的。當外面的射擊人員射擊完畢,我們便開門出去查看彈著狀況。當時約有一百五十多人因前次射擊不合格而前來補測,他們多數因射擊技術未達標準,也就是子彈偏離彈道,往不同方向彈跳,對於前進指揮所看靶的我們,自然增加了極大的風險。

在某一波人員射擊時,因子彈著地彈跳,撞擊指揮所的鋼板門,並發出很大的聲響。學長與同學們紛紛低頭躲避子彈,小弟也緊急向右邊低頭。事後,大家發現門板上有彈孔,紛紛尋找彈頭,小弟往左後方一看,見柱子留下一道彈痕。感謝主,讓小弟往子彈的反方向躲避,否則後果不堪設想!經歷這四次的事情,小弟體會到大衛的禱告:「我雖然行過死蔭的幽谷,也不怕遭害,因為祢與我同在」(詩二三4)。

服完兵役,小弟投入金融保險業務工作。因當時沒有底薪,也初步開始推展業務,沒有經驗。在一切不熟悉時,小弟面臨了經濟上的考驗,第一個月實際領薪只有兩位數,隔月是兩百多元。扣掉學貸,經濟不增反減,讓小弟陷入一段鬱鬱寡歡的日子,對於未來也不知所措!當時有教會的同靈以「你們看那天上的飛鳥,也不種,也不收,也不積蓄在倉裡,你們的天父尚且養活他。你們不比飛鳥貴重得多嗎?」(太六26)勉勵我。小弟聽完,便立刻收拾起情緒,將一切的工作與經濟全部都交託在神的手中。感謝神的帶領,雖然經濟沒有明顯的起色,但神的幫助超過所求所想的,那一段時間的午餐,恰巧就會有同事、主管或客戶請客,一直到小弟經過這段低潮期,主恩實在更多。

在出社會工作期間,小弟參加領會進修會,歷經「傳道師徒制」的講道實習半年後,經教區審查通過,隨即投入教區安息日的領會工作。當時,總會教牧處成立「青年宣牧人才培訓計畫班」來培養未來的傳道宣牧人才,小弟也經由教區傳道聯席會提名,至總會神學院參與培訓。每日讀經禱告服事,並跟隨傳道每個月實習一週,其中也參與職務會、信徒會議、靈恩會、講道、宗教教育,關懷信徒及學習喪禮等事宜。加上傳道與信徒的鼓勵,讓小弟更加立定心志,順服神的帶領。既為培訓學員,本應按著神的託付與責任,預備為主獻上,走上終身事主的道路,如同家訓與父母的囑咐,按著神的旨意,照顧家中最大的產業,就是服事神。

小弟常告訴自己,若為世上忙碌,為何不為耶穌忙?想起「工作未成我即去乎?何能如此見恩主?」(讚美詩第281首)。傳道工人尚缺欠,神既堅定小弟的心志與恩賜,理當獻上一切,終身服事。因此禱告向主說:「我在這裡,請差遣我!」

神學院考試之前,小弟辭了工作,因此對於是否錄取仍然忐忑不安。神便讓小弟做了一個異夢,夢見小弟站在神學院辦公室的門口,準備報到。當下,雖然沒有發現是異夢,但心中的忐忑不安隨即平靜下來。直到進入神學院就讀後,神也再次提醒了小弟兩次這個異夢。

感謝主,能夠通過這次神學院的考試,讓小弟思考自己在未來能夠立下什麼樣的志向。第一,傳揚神得救的全備福音,無論遇到什麼困難,無論是面對哪一種文化或背景的對象,都要廣傳。耶穌曾說:「你們要往普天下去,傳福音給萬民聽。直到地極為主作見證」(可十六15;徒一8)。這是身為主的僕人應盡的本分,更是不可推卸的責任,況且神以無條件的愛來愛我,並親自為我的罪被釘在十架上,主這樣的恩典我實在不配,更難以用一切來報答。只願我盡心、盡性、盡意、盡力,為主傳揚福音,回應神無比的大愛。

第二,關心主所愛的群羊,如同神是大牧者,照顧屬祂的羊群。我也當讓神的群羊不管在屬世或屬靈上,都能體會主的愛,進而在屬靈生命上一齊增長,因主說:「我來了,是要叫羊得生命,並且得的更豐盛」(約十10)。身為主的僕人,要用道理餵養主的羊,引導他們更加認識神,一同體會神的愛,更要在生活中給予關懷。關心與牧養是神命令僕人應當遵行的,小弟也應當甘心樂意,以謙卑束腰,用愛人如己的態度,服事眾弟兄姐妹。

第三,護衛真道。「務要傳道,無論得時不得時,總要專心;並用百般的忍耐,各樣的教訓,責備人、警戒人、勸勉人」(提後四2)。在這彎曲悖謬的世代,充滿罪惡與謊言,也充斥著各種錯誤的教導、異端和世俗的價值觀。這些對信徒的靈命造成極大的威脅,盼望透過闡述真理,護衛真道,使弟兄姐妹都能明辨真道,能夠在真道中站立得穩,不被似是而非的道理迷惑,能夠靈巧像蛇,馴良如鴿。

更盼望自己要有忍耐、溫柔、公義的心,將真理闡述完全。雖然可能會面臨來自各方面的壓力,甚至受到嘲笑和迫害,但仍要堅持到底,忠心傳講神的話語。無論世人是否願意聽從,小弟應當忠於真道,並且保護教會不被錯謬的教導所侵蝕。

祈願神牽我手、伴我走,讓我在人生路上,即使歷經死亡邊緣,或遇到困難的挑戰與試煉,都深信祂與我同在,並領我到可安歇之處。主的話語,也將成為我腳前的燈、路上的光,成為我生活中隨時的幫助。主恩實在更多,只願奉獻一生,如同神學院第六十期神學系招生的主題:「為主所用」。
PDF Download

Publisher: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Date: 05/01/2025
Print
Email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