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e-Library       中文 
e-Library Home |  Browse By Category |  Study the Bible    
(No Title)

前言

教牧處是於主後1997年9月,臺灣總會因應時代、環境之變遷與需求(參:太九16-17),重新組織改造、調整其內部單位和工作方向而成立,總會將原有的宣牧處、教育處合併後,再分為宣道處和教牧處。

教牧處的職責,是要強化、深化教會之牧養(參:約二一15-17),負責策劃、督導教育、訓練事宜,推行全人宗教教育。使信徒在一生之中,在任何年齡,均能得到有系統的牧養關懷與造就,有自己所屬的班別、團契;成全聖徒,各盡其職,建立基督的身體;使教會成長、活出主耶穌所賜豐盛的生命。


 
一、教牧處的組織

 
1.兒教科:負責幼幼班、幼兒班、幼年班、少年班之年齡層的牧養事工。

培訓及輔導教員,規劃、編修各班所需之各項崇拜、詩頌及輔助教材,督導各教區辦理暑期少年班特別聚會,俾使本會信徒在幼年之際,奠定信仰根基。

 
2.青教科:負責國中班、高中班之年齡層的牧養事工。

培訓及輔導教員,規劃、編修各班所需之各種崇拜、詩頌及輔助教材,督導協助各教區辦理國、高中學生靈恩會事宜,管理全國各學生團契之業務及輔導工作。

 
3.高教科:負責大專班及大專校園團契牧養事工。

訓練、輔導教員及各團契幹部,規劃、編修各班所需之各種崇拜教材,辦理全國性之大專班學生靈恩會和大畢班成長營。

 
4.成教科:負責社青、中堅及長青團契牧養事工。

訓練、輔導各教區團契幹部,編撰各團契教材,教導、牧養全體信徒,訓練聖工人員,掌理婚姻輔導事宜。

 
5.聖樂科:負責辦理聖樂相關訓練活動事工。

策劃、執行本會各項聖樂事工,輔導各教區聖樂事奉之推展,編訂聖樂詩頌教材,辦理全國的聖樂營,以培訓更多聖樂人才。

 
6.聖職科:負責執事、長老、傳道聖職人員訓練、輔導與關懷之事工。

規劃、舉辦聖職人員各項訓練及進修事宜,如神學生駐牧前講習、長執按立前講習、全體傳道者進修會、各區聖職人員各種講習會及進修會等,以及配合各教區關懷聖職人員。

 
二、教牧處的推展目標


 
1.強化牧者服事

(1)教區於每月或每季舉辦傳道同工靈修會、查經、交換工作心得,彼此激勵。各教區規劃每年一次舉辦傳道者全家福活動,在主裡團契,彼此造就,互相關懷。

(2)督導、協助教區舉辦長執進修訓練,確立長執事奉的角色與功能,提升事奉能力與素質。教區或小區應舉辦職務人員進修會,在事奉中彼此同工搭配、同心同行。


 
2.深化信仰栽培

(1)重視「初信者造就」:對新受洗同靈應贈送《信徒信仰生活手冊》,並輔以「基督徒的信仰生活」課程,以建立純正信仰之根基。

(2)關懷「各教區聯契事工」:教會依照年齡成立社青、婦女、中堅、長青等團契,以及教區聯合團契,排定時間、課程或專題,加強團契帶領,使信徒靈命長進。各教區舉辦「團契幹部研習」,建立團契課程與團契輔導,促進團契生活之成長。

(3)推動「全人宗教教育」:全人教育為全年齡的宗教教育,關係信徒靈命的成長與教會之興衰。實施重點如下:
 
①兒少階段:教導兒童親近神,認識聖經,並熟稔對於世俗觀念的應對之道。包括幼幼班、幼兒班、幼年班、少年班等。
②青年階段:引導青年人從生活、團契與課程中認識神。包含國中、高中和大專時期,舉辦各班學生靈恩會、國高中班學生靈恩會輔導員培訓、兒教及青教教員講習會與分段講習會、大專團契幹部訓練營,並持續加強大專畢業生與社青聯契的銜接,舉開大畢班學生成長營。
③成人階段:引導成人發揮恩賜事奉神,在聖潔、敬虔中生活。按教區的環境舉辦師資培訓、講習會,以因應時代之需求。協助、輔導舉辦教區社青幹部訓練,於各教區推廣或舉辦社青靈恩會、未婚社青聯誼等活動。宣導「主內聯婚、主前完婚」,堅固信仰,儲備聖工人才。另外,因應高齡化社會,協助公益慈善事業理事會安養護事業推動小組,於各教區舉辦長青、樂齡學習及長照事工。

(4)活化家庭聚會:視信徒與慕道者的需求,推行各種靈活且具造就性的家庭聚會方式。

(5)因應「環境結構變化」:面對少子化、經濟環境惡化和同性婚姻等趨勢,制定應有之因應策略。

(6)積極推動家庭祭壇工作,落實各種家庭祭壇方式。一家人一起虔誠在神面前聚集,共同以感謝讚美來記念神的慈愛,彼此分享、彼此代禱,在愛中建立基督化的家庭。家庭祭壇可定期舉行(每天或一個星期一次),也可不定期舉行,每次聚會十分鐘、二十分鐘、三十分鐘或一個小時皆可,視各家庭情形及時間規劃。

家庭祭壇的重要與價值,是父母敬虔的榜樣及對信仰最好的解釋(創十二7-8,十三18;申六1-6),可增進家庭的和諧,全家人在觀念、信仰、感情,都能有良好的分享溝通,使家人更親密、更和睦、更有屬靈的默契(詩一二八)。甜蜜的家庭本身就是一種福音,可以向問題叢生的社會宣揚好消息,使渴望得到福音好處的人,看到我們這充滿溫馨與美善的家庭而歸向基督。


 
3.提升聖樂事奉

(1)強化聖樂組織,培養聖樂人才
 
①協助關懷各教區聖樂推展小組之工作。
②舉辦全國聖樂研習營:集合全國聖樂專才積極參與聖工,並在原來的大詩班、小詩班、器樂組、創作組之外,新增影音工程組,培訓錄影、錄音、影音後製作人員,提升影音製作的品質,並能與聖樂營各組結合,從創作、歌唱、演奏到獻詩錄製,作整體性的服事學習規劃。
③舉辦指揮研習營:推動各教區培訓詩班基本的指揮人員,並遴選通過培訓的人員於總會進行作進階性的學習,以儲備詩班的指揮人才。
④逐步強化聖樂發展委員會與各教區聖樂小組之組織分工與遴選機制,使其更具服事使命,善盡恩賜協助關心各教區聖樂事工。

(2)架設聖樂網
 
彙整、收集本會創作詩歌、聖樂影音與文字論述資料,宣導音樂著作權,使信徒合法適切地使用聖樂資源;推廣本會的優良創作詩歌;透過影音點播與分享,使聖樂網成為推廣聖樂欣賞、佈達聖樂喜信與分享聖樂事奉價值的園地。


 
4.全面性電子化

(1)婚姻類
 
①教育、訓練各教會婚介人員,使用婚介管理系統網站,製作適婚青年之電子檔資料,規範適宜的使用權限,以利各教會婚介推動未婚青年主內聯婚之工作。
②積極促進各教區舉辦教區聯合婚介聯誼,並成立婚介群組,使交換未婚青年資料更具時效,提升主內聯婚之成功率。

(2)教育類
 
①整合「大專聯契學員系統」和「我要去團契查詢系統」,置放於教牧資源網,使大專新鮮人更快速的找到所屬之團契、大專班和教會,積極強化信仰的栽培。
②建置各種講習會、培訓營、幹部訓練營、靈恩會等網路報名系統,以提升報名的準確性,並減少人工作業的時間。
③E化兒教、青教組教材,大專及成教各團契教材,放置於教牧資源網,供使用者自由下載。
④規劃並推動兒教組和青教組學員的線上宗教教育遠距教學,以彌補偏遠地區因教員或學員過少而產生之宗教教育的破口與不足。
⑤整理彙編每年度聖職人員會議之決議文,區分教會行政管理、信仰生活指導和真理研究相關資訊等三大類,放置於教牧資源網站的「歷年重要決議文」項目中,供查閱及下載。


 
結語

對內牧養的方法與過程為:「全身都靠祂聯絡得合式,百節各按各職,照著各體的功用,彼此相助,便叫身體漸漸增長,在愛中建立自己」(弗四16)。牧養的目標是,使信徒都得以長大成熟、教會達到完美的地步(弗四11-13)。相信最終我們必得著牧養的功效,就是「那美好的仗我已經打過了,當跑的路我已經跑盡了,所信的道我已經守住了。從此以後,有公義的冠冕為我存留,就是按著公義審判的主到了那日要賜給我的;不但賜給我,也賜給凡愛慕祂顯現的人」(提後四7-8)。
PDF Download

Publisher: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Date: 05/01/2025
Print
Email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