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高霈晴
每當駐足無光害的野地,在晴朗無雲的夜晚抬頭望天,心中不免浮現大衛的詩:我觀看祢指頭所造的天,並祢所陳設的月亮星宿,便說:「人算什麼,祢竟顧念他?世人算什麼,祢竟眷顧他?」(詩八3-4)。這首詩篇可能是自幼年就作牧羊人的大衛,某天感念神給他的眷顧與平安,想起曾觀看到的滿天星斗,不禁感念神的大能,於是寫下這首頌讚的詩歌。事實上,神所創造的宇宙,可能遠超過詩人,甚至是現代的人所想像的。
平均而言,宇宙中的星系(如銀河系),約含有兩千億個恆星(如同會自行發光的太陽),地球上,可觀測到約有兩千億個「星系」。所以簡單的說,我們天空中可以觀測到會亮的恆星數,約有兩千億乘以兩千億個,那就是4,後面再加上22個零的恆星數,也就是4X1022個。在這麼多的恆星中,地球只是太陽系裡的其中一顆行星,然後我們每一個人是這個小小地球上,某個小小國度中的一個渺小的人類。太陽的直徑約是地球直徑的109倍,若太陽是正常的籃球大小,地球則約是這顆籃球旁邊的一顆「芝麻」;若地球的大小為一個180公分的人,則此時人類約為一個「新冠病毒」的大小(約120奈米)。
因此,當有一天不可一世、自高自大時,應該利用某個夜闌人靜的夜晚抬頭望天,沉澱一下,想一想宇宙有多大、星球有多麼無窮盡,而我,有多麼微小!這時,不過像新冠病毒般大小的我,還想要向一位180公分的人誇口嗎?另外,在浩瀚宇宙中,這地球相對如微小塵土,人世間的一切愛恨情仇都在這塵土上面天天上演著。這時還執著於這顆塵埃上的虛名嗎?還在計較比芝麻綠豆小的權益受損嗎?
想想宇宙的浩大,若還不能生發敬畏之心,就是無知。再做個比方:當太陽有如籃球大小時,地球相對就只有芝麻般的大小。另外,太陽與地球的真實距離,若以籃球(太陽)、芝麻(地球)的尺度來看,這時籃球將與這顆芝麻相距約一公里的距離。想像一下:籃球般的太陽發出核融合的強光、太陽風、帶電粒子,可直達一公里外芝麻般的地球上,使地球上的人熱到中暑。可見這一公里外僅籃球大小的太陽的光是何等的強烈啊!雖僅是一個籃球大小,但是所發出的光無法讓地球上的人直視,因為會在幾秒內燒壞視網膜。
這太陽的強光,也曾被主耶穌提起:「那時,義人在他們父的國裡,要發出光來,像太陽一樣。有耳可聽的,就應當聽!」(太十三43)。這是主耶穌在稗子與麥子的比喻中所做的結論。祂提到未來在教會中會出現稗子,收割之前都與麥子一樣生長著,長得也很像,也就是難以分辨出他們假信徒的身分,暗中干擾著教會的發展、妨礙麥子的正常生長。在審判到來之前,稗子不會被特地薅出來,但是時候到了,就會被清楚分出來,然後被丟棄、燒毀。這時,義人在神的國裡,要發出光來,像太陽一樣。這太陽所發出的光度、熱度,都表徵在它裡面所擁有,如主耶穌基督那樣無窮無盡的愛,極為光亮,是不容忽視的,是能滋養大地的。
太陽即使距離地球有一億五千萬公里之遙,所發出的陽光穿越宇宙的真空來到地球也要八分二十秒的時間,但卻是地球萬物生命的來源。植物的生長三要素是陽光、空氣和水,缺一不可。陽光是啟動葉綠素的機制,使植物可以將二氧化碳中的「碳」藉著葉綠素被萃取,成為食物,供地球上一切生物直接或間接食用,賴以生存。科學昌明的今天,人類還製造不出「人工葉綠素」的機器,方便照光就可以合成食物,解決糧食的問題。看到陽光,也想到主對義人的期許。
「人算什麼?」在宇宙的起初,也就是創世記第一章,神在第一天創造光,第二天造空氣,並使水和空氣分開。第三天出現陸地,這陸地當然是地球的,可見地球至少在第三天已創造出來。第四天創造日、月、星辰。這樣的敘述,可知神先創造地球,再創造太陽,這順序合乎神那為父的心腸。因為身為父母的,總是以嬰兒的需求為優先來準備一切的用品與設備。今天科學家們一直不能理解的一個自然現象,就是:地球這個岩石星球不正常的大、它的衛星月球也是不正常的大(約與水星大小相同)、月球在巧妙的位置,使地球的天空看到的太陽與月亮幾乎相同大小,好像特別設計過的。這些不合理的現象,只要以地球先被造來看,這些問題就都能解決了。只因科學家不信創世記,遷就大爆炸理論,堅持先有太陽才有其他行星,因此科學家們至今還在模擬地球不正常大的可能原因,卻無法得出完美的解釋。
「大爆炸」理論是目前科學家對於宇宙誕生的謎團自圓其說的理論。但是,大爆炸也要有爆炸的時間起點,那,起點之前是什麼?目前仍無法解釋。聖經中卻有許多地方記載宇宙被創造之前的事情。
經上說:就如神從創立世界以前,在基督裡揀選了我們,使我們在祂面前成為聖潔,無有瑕疵;又因愛我們,就按著自己的意旨所喜悅的,預定我們藉著耶穌基督得兒子的名分。……我們藉這愛子的血得蒙救贖,過犯得以赦免,乃是照祂豐富的恩典。……都是照祂自己所預定的美意,……在日期滿足的時候,使天上、地上、一切所有的都在基督裡面同歸於一(弗一4-10) 。
這段經文提供宇宙為何要被創造的一切解答。其中提到在「創立世界以前」,就是關於發生在創世記一章1節之前的「序曲」,也就是宇宙的起源,所發生的事就是「在基督裡揀選了我們」,創造世界的目的就是「因愛我們」。為了「愛」的目的,神規劃了關於這群祂所揀選,將於未來要出現的人,就是祂所愛、所喜悅的人,訂定了救恩的計畫,使我們可以藉祂諸般的智慧,照著祂所設立的救贖方式進入真教會,得於世界末日時,「都在基督裡面同歸於一」,得永生、進天國。短短一段經文,貫穿宇宙創造前、已創造的世界中的救恩成全,一直到末日的審判和新天新地的一切。
讀到這裡,再次感動莫名!原來「人算什麼?」人沒有能力決定自己能不能被揀選與得救的問題。但基督在我們還是罪人時就為我們死了,不是我有多可愛、多優秀、多愛人,祂才揀選我,而是,祂早已在創世之前決定。我們得救是本乎恩,也因著信。
主說:「不是你們揀選了我,是我揀選了你們,並且分派你們去結果子,叫你們的果子常存,使你們奉我的名,無論向父求什麼,他就賜給你們」(約十五16)。這是說,有一群人,在創世之前就被揀選的,藉由主的寶血受洗進入得救的真教會,這群人能行道、結果子,是神按祂豐盛的恩典與慈愛所致,是祂的保守,使所結的果子長存,也藉著祂的應允,使我們按旨意求什麼都必得著。這樣的人,主也應允必得進永生。
主說:「我的羊聽我的聲音,我也認識他們,他們也跟著我。我又賜給他們永生;他們永不滅亡,誰也不能從我手裡把他們奪去。我父把羊賜給我,他比萬有都大,誰也不能從我父手裡把他們奪去」(約十27-29)。這些創世前被揀選的人,被稱為「主的羊」,主的羊的特點就是「必聽主的聲音」,也就是願意接受聖經真理,也願意完全遵守真理而行,其行道的原動力,就是聖靈。主應許身分是主的羊的人,必不會失落,即使信仰的道路上會遇到險阻,但是主保證祂必保守,因為主說:「誰也不能從我手裡把他們奪去」(約十28),而且連講了兩次,表示祂非常堅持。所以,是主的羊的你、我,必是創世之前被揀選、必要接受神的管教,這都是為了成就祂的應許,也就是「在基督裡同歸於一」的應許。
今天進入真教會的信徒都是主的羊嗎?不一定。因為在馬太福音二十五章中,山羊與綿羊的比喻裡,有一群羊叫作山羊,是不能得救的。在山羊與綿羊的比喻中,從聖經真理看來,山羊應該很多,能得救的綿羊應該很少。因為經上說:「因為被召的人多,選上的人少」(太二二14)。另外,主說:「我另外有羊,不是這圈裡的;我必須領他們來,他們也要聽我的聲音,並且要合成一群,歸一個牧人了」(約十16)。這裡說的還有尚未進入真教會這羊圈的羊,那是主的羊,也就是我們要努力去尋回的羊,並要用「主的聲音」來宣道,使主的羊聽見。接下來主說:「我必須領他們來」,所以是主在引領,不是用人的方法。
「人算什麼?」因感念神創造萬物的偉大,與感受自身的渺小;「人算什麼?」也是因感念主在創世之前,祂因著愛,已揀選我作祂的羊,不是我有什麼能耐能自己分辨真理、憑智慧揀選這份對的信仰;「人算什麼?」更是因主聖靈的幫助,否則義人怎能如太陽發光?雖然「人算什麼?」但是我很喜樂,因為我是主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