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得安息的安息日
未婚的時候,曾經看見大同教會的外甥,在不認識字的時候,就能拿著讀經講義,大聲清楚地朗讀神的話語。這個畫面,一直深深烙印在我心中,難以忘懷。
2016年8月,因為家中有兩個學前幼兒,我便離開職場,展開兩年的育嬰假生活。當時,自己原屬的員林教會並沒有兒童讀經班,因此每到安息日聚會,總要帶著他們,耗盡心思地張羅米餅、玩具、圖畫紙。手忙腳亂,只為了減少幼兒發出聲音、干擾聚會的次數。如此一來,做爸媽的總是忙於小孩子的需要,一下子拿筆、一下子收玩具,直到聚會結束,完全不知道自己聽了什麼。
一週如此,兩週如此,幾個月下來都是如此,孩子不僅對於聚會產生錯誤認知——只是換個地方玩玩具;最嚴重的是,也剝奪了父母親安靜充電的機會。這時,不由得羨慕起外甥所屬教會的孩子,可以在不認識字的幼兒時期,就有朗讀聖經的受教機會。
心想,與其無止盡地羨慕他人,不如自己試試看,反正自己本來就要拚命張羅玩具、安撫幼兒,如果能改成唸聖經,不是更有意義嗎?
無意間,我竟翻閱到9年前自己隨手撕下、夾在某本資料夾中,幾張已經泛黃的《聖靈》月刊內頁,內容正是2008年2月,木柵、松山的兒童讀經班辦理經驗分享,更加深了我創辦讀經班的決心。
因此,在2017年2月,我先後到鄰近的溪湖、永福教會,甚至到北區的大同教會,觀摩並參考兒童讀經班的做法。3月向職務會提出計畫,4月到5月在員林教會試辦,6月份正式成立兒童讀經班。
這一年,看見孩子們因為把經節記在腦海裡,可以隨時回想、朗誦並反覆思考,不論對學生、家長,還是教員的我們而言,確實都得到許多造就,因為神的話語成為我們晝夜思想的基礎。
從員林到二林
員林的兒童讀經班穩定了,然而,我們的生活重心也正要改變。由於我在二林,先生則在雲林工作,若將租屋處選在二林,每個週末勢必耗費大量心力於往返車程,以及大包小包的行前準備與事後歸位。我知道這不是長久之計,但又擔心若留在二林聚會,孩子們會再次失去讀經班的學習機會。
於是,在2017年11月9日,我向二林教會教育股提案──成立兒童讀經班。2017年12月,職務會開會時,由於某些因素,未能進行相關討論。2018年1月,雖然職務會通過提案,但為了讓弟兄姐妹都能上樓參加聚會與會前禱告,於是將讀經班的時間安排於上午 9:00 至 9:30。
得知此決議後,我感到有些沮喪,一方面擔憂時間太短,難以發揮預期的成效;另一方面,也意味著我必須早早到教會上完讀經班,但仍無法專心參加安息日聚會。此外,對孩子來說,朗讀聖經豈不是更直接幫助他們認識神的話語?
2018年1月17日(三)下午,我將心中的想法轉達給負責人。當時語氣較為堅定,對方也體諒我的難處,並請我再與相關同工溝通細節。沒想到,當天午休時,在即將睡醒之際,腦海裡出現幾段溫柔堅定的意念,和我心中的情緒一來一往,最終改變了我的激動與堅持。
睡醒後,我立刻傳 LINE 給負責人,感謝他剛剛耐心的傾聽,也感謝神讓我在短短的午睡間沉澱思緒,在心靈深處引導我、更新我的認知與決定。我將繼續執行讀經班計畫,也願神的旨意成全。
負責人立即回訊:「人若有願做的心,乃是照他所有的、不是照他所無的。」此時,我心中又浮現一個提醒:「你有30分鐘,就做30分鐘。你現在有時間、有機會,豈能錯過?又豈能放棄?」
晚間,我主動聯繫負責本計畫的同工,平靜且穩定地說明後續事宜,與下午兩點時的情緒大相逕庭。入睡前,回想起這段歷程,如同經歷了一場在腦海中的神蹟:一方面因著聖靈的提醒與引導心生敬畏;另一方面,更為神迅速平靜我的怒氣與血氣感到驚奇。是啊!主耶穌能平靜風和浪,祂當然能平靜我心中被擾動而生的洶湧波濤。
很感謝神的是,在執行計畫的過程中,因為時間較早、教員短缺,因此又將時間調回10:00-11:00,讓讀經班的時間更加完整,也與自己預先的期待一致。2018年3月3日(六),我們進行了第一次上課。
出不了門的困窘
即便這禮拜,已經向老大加加預告很多次,我們要留在二林上讀經班,也一一回應他的疑惑和問題,甚至承諾他如果整天表現良好,回家要大大獎勵。可是等到上課當天,上午8:30至9:20,加加出現許多排斥、彆扭等情緒,甚至一直賴在我身上要抱抱,吵鬧不去上課、想回員林,讓我們全家完全無法出門。
通常,星期六我都會提早到教會禱告,如果是回員林,8點就會出門了;結果第一次留在二林聚會,反而是拖到快9點半還出不了門。眼看禱告時間一直減少,小孩的情緒越是變本加厲,心裡覺得相當無奈、困擾,更是倍覺無助。
於是我抱著加加向神悟性禱告,求神讓他可以勇敢、面對新環境;但在禱告後,他依然不斷討抱。最後,我著急地在加加面前哭了出來,一邊掉眼淚、一邊向他抱怨:
「你緊張,媽媽要上課也很緊張,我都不認識這裡的孩子;你不但沒有幫媽媽禱告,現在連媽媽提早到教會禱告的時間你都不給我。你不聽話,我很想發脾氣;你又討厭媽媽發脾氣,那媽媽到底可以怎麼辦?我不能生氣、不能禱告,你又一直賴在我身上,請問我可以做什麼!」
加加看見我哭了,眼睛瞪大地看著我一直掉淚的眼睛。我繼續說:「我跟你一樣都喜歡留在員林,可是你要讀聖經,二林的小朋友也要讀聖經啊!沒有人帶他們讀,所以他們需要你,也需要媽媽。你要禱告求神賜給你勇氣,我們都要靠主耶穌勇敢,勇氣不是媽媽給你的,你要跟主耶穌求!」
終於,這些話讓他離開我的懷抱,出去拿包包、穿鞋子;但穿好鞋子,又開始要媽媽抱他出門。這次,我說:「你想想看勇敢的意思是什麼?是要媽媽一直抱著你嗎?」他聽完,就自己走出去了。
感謝主,從此刻開始,直到下午上完宗教教育前,加加都沒有再出現討抱的情形。讀經班上課期間,老二凡凡有一度一直要找我抱抱,後來只好先請同工先幫忙上課,我帶凡凡到外面安撫一下心情後,他就又走回去上課了。
從一間教室開始
進到預定要上課的教室時,看著有待整理的空間,心中卻感到平靜。就在那時,腦海裡突然浮現自己過去協助大陸、菲律賓事工時的心情——如果我們到陌生國家時,都願意捲起袖子盡力協助,那麼面對眼前本地的教會,我們所能做的,豈不更多?於是,趁著距離上課還有10分鐘,趕緊開始整理,並將物品分類收拾。到了上課時間,總算將書桌清出一塊空間供老師使用。
四處尋找抹布時,我在客廳、廚房四處都發現國小的孩子,便順勢將散落於各處的兒教組學生帶回教室。只見他們臉上充滿疑惑地問道:「今天怎麼那麼早就要上課,不是下午嗎?」、「我們要上什麼?」
據教會負責人分享,每逢安息日上午,小朋友們便在一樓到處奔跑玩耍,不僅音量大、秩序又差,讓在一樓看螢幕聚會的長輩,根本無法專心聚會聽講。帶著這些孩子回到教室時,確實可以想像大人們的困擾。
從10點上課開始,陸陸續續都有學生前來。在同工的協助下,又到樓上會堂找了一些孩子下來上課。可以看出,大家都還在適應這樣的改變。到了10點半左右,有來教會的兒教組孩子們幾乎到齊了,不含加加及凡凡,總共有11位。此外,還有未出席的約3位。原本準備的課本完全不夠用。
看見改變
這段時間以來,對二林讀經班的不確定感,到了上課當天終於踏實多了。下午送孩子去兒教組上課時,碰見了幾位我只知道名字的同工,這次終於見到本人了!甚至,在離開幼年班(他們是幼兒班及幼年班合併)上樓聚會時,還遇到一位姐妹送來要給讀經班使用的教具「增強板」,是參考員林教會的做法製作的。讓我非常感動的是,她因為找不到現成的「蝴蝶」裝飾素材,每一隻蝴蝶都是由她親手畫圖、剪裁而成的。
下午聚完會,負責人來找我,除了轉達好幾位長輩的肯定:「今天差好多喔!(因為孩子都被帶進去上課了)」也提出8月底的宗教教育週,想要請我用星期五的時間,分享讀經班成立的過程與見證,她會全力協助我以照片、影片來記錄二林讀經班的課程。她說,需要讓大家知道兒童讀經班在做什麼,讓大家認同它的價值,才不會光是為了時間的緣故,就提出反對的聲音。
因此,二林兒童讀經班從2018年3月試辦,6月正式辦理。最初的17位學員,如今也一屆一屆畢業進入青教組。看著他們的成長,著實感到相當欣慰。

2022.11.15 兒童讀經班見證會
由於現今學生的學習狀況穩定,也已經沒有學前幼兒,於是2023年4月,將讀經班時間改為9:00-9:40,並在安息日讓兒教組學生到會堂最前方一起參與成人聚會、做聽道筆記。
一路走來,處處充滿神的恩典。當初的學員,已是今日宣道工作上的好同工,短短五年,真的可以讓人改變好多。

2022.12.18 員林詩歌音樂會,昔日兒童讀經班成員,今日宣道同工。
願將一切榮耀歸於天上的真神,阿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