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573期2025年6月)
時勢評論:社論:放長繩子,堅固橛子



前言


要擴張你帳幕之地,張大你居所的幔子,不要限止;要放長你的繩子,堅固你的橛子。因為你要向左向右開展;你的後裔必得多國為業,又使荒涼的城邑有人居住(賽五四2-3)。



一、真教會必復興

有些人認為這是以色列復國的預言。十九世紀末,猶太僑民陸續歸回巴勒斯坦,1948年以色列復國的應許實現。八十年來,以色列持續擴張,人口從八十萬擴增至千萬。他們期望恢復古時的疆界──從埃及小河到伯拉大河。有些基督徒認為,末後主將降臨,以耶路撒冷為中心統治世界,建立千年王國,成為歷史上最和平的國度。

但我們認為這些預言,乃指著屬靈以色列的復興,即真教會的建立。挪亞世代,人的罪惡很大,洪水毀滅前,神指示挪亞造方舟使人得救(創六5-6、13-14;來十一7)。末後的世代罪惡滿盈,將被烈火毀滅,神同樣為人類預備救恩,以復興使徒時代的真教會,作為得救的方舟(彼後三3-7、10)。

真教會的出現,是聖經預言、預表的應驗。以賽亞先知說末後神殿的山必堅立,超乎諸山,高過萬嶺,萬族萬民都要奔向神的山,領受神的訓誨(賽二2-3)。但以理先知預言末日之時,列國將被打碎滅絕,神卻另立一國永不敗壞,存到永遠。希伯來書告訴我們,這國就是天上的耶路撒冷─—真教會(但二44;來十二22-24),且真教會必自東方日出之地出現,真道從東到西,傳遍天下(結四三2;太二四14、27)。



二、這是神的真恩

按照聖經的應許,真耶穌教會於東方興起。神親自揀選祂的的工人,分別領受聖靈和得救的真理後,開始傳道,並在1917年於中國北京設立真耶穌教會。但人都是神興起的器皿,個人工作時間短暫,也有軟弱不足之處。因此,真教會的根基穩固不動搖,能不斷向全球推展,乃因她不是人為的團體,而是神藉著聖靈親自建立的(太十六18;提後二19)。

本會所領受的真理來自真神的啟示,正如保羅所說,他所傳的福音是從耶穌基督啟示來的(加一11-12;林前二11-13)。當然,對一切的啟示,我們都要以聖經為依據,再三確認是全備得救的真理後,就深信不疑,並且更加堅定地傳揚(參:林前十四29;猶3)。

百年來,真道已經傳遍五大洲七十多個國家。福音所到之處,信者普遍受聖靈說方言,各種神蹟、奇事,醫病、趕鬼的見證也大大彰顯。如同使徒時代,門徒到處宣傳福音,主和他們同工,用神蹟隨著,證實所傳的道(可十六20;來二3-4)。筆者自幼信主,經歷神無數的恩典與大能,尤其在參與事奉工作中,體驗更深;確認這是神的真恩,因此勉勵大家務必在這恩上站立得住(彼前五12)。



三、擴張帳幕之地

使徒曾引證先知預言:主要再來,重新修造大衛倒塌的帳幕,把那破壞的重新修造建立起來,叫餘剩的人,就是凡稱為主名下的外邦人,都尋求主(徒十五16-17;摩九11)。我們深信,末後神國必擴張,國民必增添(賽二六15)。
配合2025年3月的世界代表大會主題:「起來,縱橫走遍全地」,謹提出兩點作為共同努力目標:放長繩子、堅固橛子(賽五四2)。

繩子和橛子都是穩固帳幕不可或缺的工具。何西阿先知說,神以慈繩愛索牽引著百姓,如母親把嬰兒抱在懷中餵養他們(何十一4)。繩子乃指充足的愛心(參:帖前三12),橛子則是加固帳幕的小木樁,象徵教會的柱石和根基,即真理的固守(提前三15;弗二19-20)。



1.放長繩子:愛心的增長充足

一個家庭有愛,乃因凝聚力而興旺,否則必然敗落。教會有愛,即有吸引力,信徒、慕道者踴躍參與,教會就可以不斷發展壯大(參:詩一二二1)。以弗所教會因離棄起初的愛心,燈臺逐漸暗淡而失去光輝(啟二4-5),值得我們再三省思。

本會宣道除了華人外,逐步傳入各族群。如使徒時期先傳給猶太人,後是希利尼人(羅一16)。末世真道也要傳到各族、各民、各方(弗三6;啟五9-10)。面對各族裔不同的背景、生活、習慣、語言與文化差異,我們當營造友善的環境,尊重接納各族裔的信徒或訪客,在主裡合而為一(加三28;羅十五1-2、7;門16-17)。

以飲食為例,使徒教會的門徒增多,有說希臘話的猶太人抱怨,他們的寡婦在飲食供給上被忽略。使徒便選立工人協助,使神道不受影響(徒六1-7;林前八13)。美國教會當地信徒漸多,安息日或教會活動中,除了中餐,也準備西式餐飲;為了體貼具有猶太背景及來自「安息日會」的慕道者,聚餐時也不準備豬肉、蝦子等,使團契依然融洽沒有阻礙(參: 羅十四17、19-21)。



2.堅固橛子:真理的固守

教會愈發展,真理的鞏固更加重要,尤其開拓地區的建立以及初信者的栽培,必須加強共信之道與本會傳統精神的教導。保羅提到,都要說一樣的話,不可分黨,要一心一意,彼此相合(林前一10;參:加二8-9;彼後三15-16)。

有一個教會成立得很早,但因戰爭失去連絡而變質,後來,雖有六個家庭歸回,仍因缺乏適當的牧養,信徒對道理的認識不夠紮實,14人中只有6人有聖靈。有一位女執事看見異象:七個燈臺,有六個靠在一起,非常明亮,獨有一個離得太遠,幾乎快熄了。因此開會決定歸回總會,總會也積極派員牧養協助,一年內,有60位得到聖靈,教會得以復興。

另一個教會,初期由一些熱心的信徒建立,等發展至一定的規模後,總會便差派駐牧傳道去牧養。但原有的一些信徒,對教會主張的共信之道及治理規範不能認同,甚或離開。但感謝主,經過長時間的輔導,逐漸穩定下來。這讓我們知道,在開拓地區建立純正話語的規模,以及教會治理的正確指導,非常重要(提後 一13)。



結論

願主帶領、賜福我們的教會,讓福音早日傳遍各地,榮耀歸主聖名。願所有同工、同靈在各個崗位上,同有一個心志,站立得穩,為所信的福音齊心努力(腓一27)。相信神的榮美必歸在我們身上,堅定我們手所做的一切善工,阿們!(詩九十17)。
PDF 下載

作者: 周惠嘉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06/01/2025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