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573期2025年6月)
福音小舖:人的腳底有肥


圖/Wu-Hu

陪著神學生前往暑期開拓實習,頂著近40度的高溫,汗流浹背地拜訪居民,盼望住戶們願意開門,迎接我們進入客廳,坐下來談談關於神的愛。雖是素未謀面的鄰里,但客家鄉親的樸實與好客,實在令人感動。

福音同工身穿寫著「社區關懷小組」字樣的背心,他們早已巡迴關懷此地多趟,必須先獲得住戶的認同與信任,才有機會走進家門。可見逐家佈道,真的需要憑藉著主所賞賜的智慧與勇氣。

我們進入詹阿嬤的家,83歲高齡的她,身材雖瘦小卻依然身強體健。耳聰目明,沒有「三高」纏累,連眼鏡都省下了。她滿意地分享,一家三代同堂,當年自購土地蓋了洋房,現在四個兒子中有三個住在家中。最小的孫子就讀國小三年級,大孫女已在上班(三班輪值),因輪值中班,正在家裡休息。

她老人家將家裡內外打掃得一塵不染,黃昏時就開始準備全家的晚餐,讓放學、下班的家人,回家都有熱騰騰的飯菜可吃。她笑著說,能保持健康的身體,服事一家大小,是最快樂的事。

因為阿嬤在門口打掃時,展現出和善又健談的親切感,在我們表明身分後,她便卸下心房,邀請我們一起進來客廳坐坐。阿嬤隨即幫大家倒茶水,原來她一大早已經到菜圃工作過了。為了家人的健康,還是習慣吃自家種的菜,沒有農藥才吃得安心。

阿嬤這般殷勤顧家,這份愛護家人的心,著實令人感動,我們連連稱讚阿嬤對家人的愛真是有目共睹。阿嬤熱情接待,同工們也在客廳獻唱一首詩歌,雖然老人家未曾聽過,但喜悅之情也透露出心裡的感動。

我們向阿嬤介紹真神:「您這麼愛護、持守著整個家,您可知道,天上也有一位神,是我們眾人的父?祂會垂聽人的禱告,即使人還不懂得敬畏或感謝祂,祂就已經先愛我們了。

我們每天所呼吸的空氣,就是神所賜的;若身體出了狀況,心臟無法自行運作,就得靠插管或葉克膜維持生命,還要花上很昂貴的費用。神每天賜給我們充足的陽光,不像家裡開燈要繳電費。迎面而來的清涼微風,也是完全免費的,若在家裡吹冷氣、開電扇,都是需要用電、花錢的。

阿嬤,您可知這83年來,人生中都充滿了主的恩典?如今您能夠健步如飛、身體輕盈、滿懷熱忱,這都是造物主的賞賜呀!」

祂從一本造出萬族的人,住在全地上,並且預先定準他們的年限和所住的疆界,要叫他們尋求神,或者可以揣摩而得,其實祂離我們各人不遠;我們生活、動作、存留,都在乎祂。就如你們作詩的,有人說:「我們也是祂所生的。」(徒十七26-28)。

這也呼應古人所說的「天生地養」。從古至今,神的愛早已顯明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既然如此,我們更應該敬畏天上的神。阿嬤坦然表示:「我只拜祖先。」其實,祭祖、拜公媽是漢朝以後才普及的民間習俗,帶有迷信成分。敢問,漢朝以前的祖先該怎麼辦?聖經告訴我們,當拜我們祖先所拜的神,就是敬拜那創造天地、海洋及萬物的真神。這樣才是合乎真理、正確的敬拜。

因我們還軟弱的時候,基督就按所定的日期為罪人死。為義人死,是少有的;為仁人死,或者有敢做的。惟有基督在我們還作罪人的時候為我們死,神的愛就在此向我們顯明了(羅五6-8)。

耶穌基督於兩千年前降世,以無罪之身代替有罪的世人,完成救贖的大工程。不管認不認識主,祂都按著所定的日期為罪人死,且死在十字架上。神的大愛讓凡呼求祂、信靠祂,以及軟弱懼怕的人,都能坦然無懼來到主面前,相信只要祈求就必得著。

此時阿嬤頻頻點頭,非常高興有這麼多社區關懷小組的工人進來。除了熱情接待,也一同聆聽詩歌。阿嬤說:「人的腳下有肥(好客之情),有機會可以再來。只是輪中班的孫女正在休息,下午3點還要上班,不宜太大聲,怕會吵醒她。」





教會的田弟兄,也回顧40多年前,為了生計與妻子一同北上工作,兩人在同一間公司任職,互為同事,本是件樂事。然而,老闆經營生意失敗,竟捲款跑路,夫妻倆同時失業。薪資本就微薄,家中還有三個女兒嗷嗷待哺,經濟卻頓時出現巨大缺口,不知如何是好。

幸好妻舅開口:「來豬肉攤幫忙吧!」雖無支付薪水,但有供應餐食,夫妻倆便商量先學習做生意。歷經辛苦的八個月,大致已能獨立開店。妻舅也協助尋得市場最邊邊角角的一個攤位,從此他們展開每天奔波往返中壢與臺北的日子。

夜半時分就得起床,領豬、分肉、擺攤,在天將亮時等待客人光顧。只是每個肉攤幾乎都已經有固定的熟客,客源難以拓展。一天只賣一頭豬,利潤不高,時常賣不完。還好妻舅願意以成本價回收剩肉,才不致造成更大的虧損。夫妻倆絞盡腦汁,窮則變,變則通,決定改為代客烹飪,將豬肉各部位以不同的方式烹煮販售,才讓客源慢慢穩定下來,收入漸豐。

然而,客家人有著「硬頸精神」,好勝心強。田弟兄又因自小家境貧寒,時常借不到錢的困境,讓他培養出剛強自律的特質,一心想要賺大錢;加上完美主義的個性,希望讓身旁的人刮目相看。於是,日積月累的勞累與疲倦,讓身體發出警訊,失眠症悄悄找上門來,常常多日無法入睡,精神與意志極度緊繃,脾氣也越發暴燥。當客人稍有意見或提議,他就反過來教訓對方,導致客人疏離,也讓田弟兄漸漸陷入憂鬱症的深淵。

初期症狀只是不想與人接觸,工作兩、三個小時後,就對太太說自己不想面對人群。既難以開口、思考,心也靜不下來,恐懼與厭惡感湧現,最後自我封閉、足不出戶,無法工作,陷入極度的憂鬱之中。

面對精神上的困境,為了填補內心的空洞,也曾試圖透過傳統信仰尋求慰藉,但走遍宮壇、廟宇,卻都找不著出路,反而越來越不平安。心靈彷彿遭受綑綁,時常不由自主地流淚,悲傷、煩燥、易怒的情緒席捲而來……。這樣的狀況極其痛苦,甚至花盡了幾年來的積蓄,真是「屋漏偏逢連夜雨」,雪上加霜。

先生無法工作的日子,田太太必須再三向客人解釋,而僅靠一人獨撐生意,也是苦不堪言。此時,恰好有位客人是本會的姐妹,適時傳福音給他們夫妻倆,介紹教會:「真教會是神的靈親自設立的教會,是活潑永存的真神所賜福之地,教會所傳的道也完全依循聖經真理。若是願意相信,向神禱告祈求聖靈,必能體驗神的同在。」

擁有客家血統的田弟兄,本不可能違背祭拜的傳統去相信耶穌,但拖著憂傷痛苦與疲憊的身心,在看似走投無路之際,他仍希望給自己一次機會,所以鼓起勇氣來到真耶穌教會慕道。

奇妙的是,第一次接觸教會,田弟兄就得到極大的安慰。美妙的詩歌感動乾涸已久的心靈,如同堵塞的臭水溝被清泉貫通,莫名暢快,令他不由得熱淚盈眶。主的愛瞬間充滿整個心房,如豔陽高照,心中黑暗的陰霾一掃而空,重見光明。

我們的信仰,並非靠口舌雄辯或偏執就能取代。「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科學重視實驗,而信仰若有真實且清楚的體驗與感受,就不會產生懷疑。感謝主,伸手醫治田弟兄內心的隱疾,使他最終不藥而癒,並靠主除去偶像,專心事奉獨一真神。

得到釋放的田弟兄,努力向神禱告,兩年後求得聖靈,更加堅定事奉主的決心。他立志日後要傳福音報答主的愛,也一掃過去的憂愁與急躁,變得和藹可親、平易近人,臉上充滿笑容。

他也將客人當作傳福音的對象(後來也有兩位客人信主),並盡力將福音傳給自己的族親,帶領他們歸主。肉攤的生意逐漸穩定,順利經營了二十多年,直到年事漸高、體力漸衰,才退休返鄉。他非常樂意接待福音同工,家裡就是教會的廚房與同靈的客房。他常說:「人的腳下有肥(祝福)。」

退休後,家中門庭若市,熱鬧無比。但大家也擔心他經常這樣獨自接待,經濟是否能夠負擔?然而,田弟兄以報答主恩的心志,全力支持福音開拓的事工,對於接待同靈的工作,樂此不疲。這也讓此次前來實習的神學生們大開眼界,一同頌讚主名。

第一晚的家庭佈道於田弟兄家中舉開,他也邀請了堂叔、兄長、表親等十多位親友前來共享晚餐,一起參與詩歌音樂會。見他們夫妻倆盡心盡力接待,只為回報主的拯救大恩,內心不斷感謝主。

田弟兄最喜歡讚美詩339首〈耶穌是我一切所有〉:「耶穌是我一切所有,生命、喜樂、珍寶。……生命豐厚,喜樂無憂,我良友。」

一邊感謝,一邊泛淚,今生餘年,必定以生命回報主耶穌的揀選之恩;更願拋磚引玉,用自己的生命去影響生命,讓福音的工作不止息。 
PDF 下載

作者: 羽亮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06/01/2025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