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574期2025年7月)
時勢評論:​社論:滿有基督長成的身量

前言

川普第二任的第一百天,在白宮的新聞簡報會上,政策副幕僚長及國土安全顧問史蒂芬‧米勒,細數川普百日中的主要作為,他說,川普所有政策,就是為了維護國家的價值觀,只要清楚這個概念,就會明白川普的作為了。這個簡報會的前段,白宮發言人卡羅琳‧萊維特也提到,川普的政策有一個基礎理念──常識(Common Sense)。

其實,政治人物的言論,常常是聽聽就好,但是他們講話內容的架構,就是定義核心概念,使所有作為容易被理解,這樣的思考線條,卻有值得我們進一步思索的地方。

今天的世界很複雜,我們所看到的很多事,很多現象,常常都是很表面的,網路錯誤的或刻意造假的信息,已經多到必須有專門的單位來處理。所以,以常識和核心概念來思考,就是避雷的方法,幫助我們看到不合理的地方,有助於找到解決方案。

那麼,我們在這個世代,是不是也要有清楚明白的、信仰裡的常識和核心概念呢?比如說:什麼是教會?為什麼要有教會?教會應該呈現什麼樣態?教會裡的人是否應該有什麼外在表現?此類的問題,對吾等信主之人,是否應該是常識性的問題呢?是否應該是信仰生活裡的核心概念呢?

本會基本信仰第三條:「信本會係耶穌基督藉晚雨聖靈所設立,為復興使徒時代之真教會。」這裡講的是真教會的要素,是耶穌親自建立(太十六18;徒二十 28),並且有聖靈同在確認,所以保羅也說教會是祂的身體(西一24)、是神的家(提前三15)。

教會的希臘文ἐκκλησία是  ,就是指「一群人」,並且是「神所呼召的一群人」,如果有這麼一群人,他們自信絕對不是一時腦子熱,不是因為聽到有人喊「好康」,不是被某人搧動出來的一群人,而是因為神的呼召,自許是真正敬拜天上真神、救主耶穌的一群人,並且確實相信他們就是耶穌基督藉晚雨聖靈所設立,為復興使徒時代之真教會。那麼,按照「常識」和「核心概念」的原則,這群人,也就是這個教會,就應該表現出「滿有基督長成的身量」的樣子,因為這是 「常識」和「核心概念」。

回到聖經裡,我們發現,神已經將答案賜給祂的教會了,就是這個耶穌基督藉晚雨聖靈所設立,為復興使徒時代之真教會。祂藉保羅的筆告訴我們,神在教會設立不同功能的職分(林前十二28),而這些職分的工作目標,正是要建立基督的身體,使教會滿有基督長成的身量(弗四11-13)。



滿有基督長成的身量(弗四11-13)

以弗所書四章11-13節基於「基督為教會作萬有之首,教會是祂的身體」的真理(弗一22-23),闡述「建立基督身體」 的道理,提供教會在組織運作上的重要指引。
 
1.祂所賜的,有使徒,有先知,有傳福音的,有牧師和教師,

希臘文   καὶ αὐτὸς ἔδωκεν τοὺς μὲν ἀποστόλους, τοὺς δὲ προφήτας, τοὺς δὲ εὐαγγελιστάς, τοὺς δὲ ποιμένας καὶ διδασκάλους,

思考:神在教會設立各種職分。


2.為要成全聖徒,

希臘文πρὸς τὸν καταρτισμὸν τῶν ἁγίων  

思考:καταρτισμὸν 意為「裝備」,承接第11節所提到的職分,他們要做的事情就是 「裝備聖徒」。


3.各盡其職,建立基督的身體,

希臘文  εἰς ἔργον διακονίας, εἰς οἰκοδομὴν τοῦ σώματος τοῦ Χριστοῦ,

思考:εἰς 意為「進入」,可以理解為「為了要做……」。ἔργον是工作。διακονίας 在和合本裡有幾種翻譯:如職分、職任、職事、效力,或是類似任務的意思,所以ἔργον διακονίας 可以理解為一個任務所要做的事情。οἰκοδομὴν 字面意思是蓋房子,延伸為造就或建立。

這樣,「裝備聖徒」這個工作的目標,是要使聖徒們能參與教會的各樣事工,進而將基督的身體建構起來。


4.直等到我們眾人在真道上同歸於一,認識神的兒子,

希臘文   μέχρι καταντήσωμεν οἱ πάντες εἰς τὴν ἑνότητα τῆς πίστεως καὶ τῆς ἐπιγνώσεως τοῦ υἱοῦ τοῦ θεοῦ,

思考: καταντήσωμεν是「來到」、「達到」的意思,指完成到某一個程度或狀態。ἑνότητα 是「一致」的意思,就是兩者是相等的、沒有衝突、不會互相抵觸。這裡的πίστεως 和ἐπιγνώσεως,前者是「信」,後者是「真知識」,或是「清楚的認識」,也就是對神的兒子的信和真知識、有清楚的認識。

所以,「裝備聖徒」,使聖徒構成基督的身體,它要成就的目的,是使聖徒對神的兒子的信和認識(或知識)達到一致。白話一點說,就是使聖徒對主耶穌的信有真理為基礎,不是只憑感覺,只靠感動,而是充分認識主耶穌為我們所做、所期望的,以及所要給的盼望,真真實實地深知所信的是誰,這樣才能真正地披戴基督,成為新人(弗四21-24)。


5.得以長大成人,滿有基督長成的身量,

希臘文  εἰς ἄνδρα τέλειον, εἰς μέτρον ἡλικίας τοῦ πληρώματος τοῦ Χριστοῦ,

思考: τέλειον意為完全,這樣,就長大成為完全人,有基督完全的樣式。


以弗所書這段勉勵指出,神在教會裡設立職分,為要用真理將聖徒們裝備起來,讓他們能參與事工,使基督的身體具有機能。並且,在事工當中,這些職分的責任是幫助聖徒們明白真理,並將所聽見的道實踐出來,以致眾人能夠透過事奉,獲得行道的經驗,明白神的道的旨意,就在真道上同歸於一,認識神的兒子,得以長大成人,滿有基督長成的身量(弗四11-13)。簡白地說,教會生活與事工就是行道的練習場,藉助同靈相處與事工來練習行道。這樣,就可為在世上作鹽、作光,做好準備了。



回顧與檢討

這幾年,我們有很多重大工程、有傳教百年的活動,一個完成了,一個又接著進行,各地教會也紛紛迎來各自的週年紀念,顯示教會歷史也開始進入悠久狀態。當然,硬體也悠久了,提出建堂需求的教會數,大概可以用「過江之鯽」來形容了,建堂經費需求就更不用說了,對吾等這種世間的平民百姓而言,根本就是想都不敢想的天文數字呀!這一切都是一種嶄新的狀態,在一個有點年紀的過時信徒眼中,如果用百年難得一見來表達,應該不算過頭。

多年前有一份教勢的研究,內容有教會數、聚會情形、奉獻情形等很多面向的調查和評估。猶記得其中一項結論指出,信徒的奉獻情形與其信仰狀態成正向關係,即,信仰狀態越好,奉獻情形越好。這道題揭示了一種思考,即,奉獻情形可以作為信仰狀態的外在指標。信仰狀態是內在的,看不見的,唯有神才知道人的心,而這道題給了一個外在可見的信號。所以,作為教會的帶領者,有責任要想方法、用方法, 去看見教會真正的問題,而且不是表面的問題,是看到問題背後的問題。再者,如果有信徒的奉獻情形不好,教會可以知道應當付出牧養上的關懷,找到影響其信仰的破口,將信心建立起來,也就是使這位信徒能在真道上同歸於一,認識神的兒子。

主耶穌在升天前,三次問彼得,你愛我嗎?你愛我嗎?你愛我嗎?如果你真的愛我,餵養我的小羊!牧養我的羊!餵養我的羊!



末了的話

教會是由神所呼召而來的一群人所組成的。以弗所書說,信神的人要有與蒙召之恩相稱的「行事為人」,是一種有別於今世風俗的行事為人(弗二1-10),而教會生活正是學習這些行事為人的地方。有職分的同靈要求神賜予智慧,能按時分糧,在事工上用真理教導聖徒,使他們得造就,堅固所信的。眾聖徒們要忠心服事,按真理教導,遵行天父旨意,凡事謙虛、溫柔、忍耐,用愛心互相寬容,用和平彼此聯絡,竭力保守聖靈所賜合而為一的心(弗四1-3),滿有基督長成的身量。                      
                                            
PDF 下載

作者: Acapella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07/01/2025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