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自古,文字是一種記錄,當下的事件也許變成歷史,卻可以在人們翻閱、瀏覽中再掀回憶。文字是一種感動,當初一筆一畫所承載的情感,在時間的流淌中,依然可以感動著此刻正在閱讀的你和我。屬世的文字,尚且如此,更何況是我們這屬天──關乎救人靈魂的寶貴道理、佳美的福音,豈不更具意義與價值?
揭開傳教、文宣的篇章
真耶穌教會是晚雨聖靈於1917年在中國北京所設立的教會,當時發行《萬國更正教報》,主要是推展、糾正各教派回歸《聖經》,更正萬教,回復使徒時代的信仰。
1926年福音傳到臺灣,1926年3月,在臺南舉開佈道會時,由黃以利沙長老所寫的福音傳單「聖靈要道」,是臺灣教會歷史上的第一件文宣作品。1931年11月,在嘉義舉開第七次大會時,決議發行《真生命》月刊,內容有中文、日文及羅馬字的白話文(即臺語,因當時有的人未受教育,只能看羅馬字拼音的臺語刊物),這是臺灣教會第一種定期刊物。1937年10月,發行日文版《聖靈時代》月刊。1941年6月,發行日文版《聖靈報》,共出34期,因臺灣光復而停刊。1951年3月,自第35期起,以中文版復刊。1977年10月,自第326期起,改稱為《聖靈》月刊。
1960年8月,在嘉義發行《兒教通訊》。1962年7月改組,結束《兒教通訊》,創刊《宗教教育》。初期歷經不定期刊、雙月刊,直到1990年1月,進展為月刊。
1965年12月,在臺北發行《臺北青年聚會通訊》。1972年6月改組,結束《臺北青年聚會通訊》,創刊《青年團契》,正式納入總會文宣處的編制。
1990至2000年三本刊物正式進入「月刊」的年代。當時的《聖靈報》已向政府有關當局申請登記成為新聞紙類的月刊雜誌,並更名為《聖靈》月刊。歷經長期與各種考量評估,且經過「總會負責人會議」及「信徒代表大會」通過,自2001年1月起三本雜誌合併,並以《聖靈》月刊為名發行,正式開啟了「三合一」的年代,直到如今。
聖靈月刊的使命
一直以來,作為真耶穌教會機關報的《聖靈》月刊,秉持造就信徒、傳揚福音的宗旨,按月按時分糧,以饗海內外的信徒,也藉此將福音的種子播撒到所有愛慕道理者的心田,期盼他們有朝一日可以與我們一樣,相信耶穌、歸主名下,持定永生的盼望。
一本刊物的產出,是所有深具文宣事奉熱誠的一群人一起努力的結果。靠著神所給每個人的恩賜,有人將努力研經的心得訴諸文字,有人將讀經、聽道的感悟用隻字片語來記錄,有人見證生命中主愛的印記,也有人抒發生活中與神連結的點點滴滴。
除此,教會中不乏各式畫風、有特色的繪畫人才,他們用色彩豐富了閱讀者的視覺,使創意與文字相得益彰。而擅長透過鏡頭捕捉真實與驚喜的攝影者,有時必須用時間與耐性,抓住霎那的感動,他們也因此成就了攝影展專欄與每年的月曆,這又是一種另類的文宣事奉。
透過收集到的文稿與插畫,幕後的編輯群開始了每個月的時程,看似一成不變的日子裡,在細節中總是處處充滿著挑戰;看似合力完成,卻又是各具單獨的任務,在分工又合作中,不單顧自己的事,也有志一同地互相幫補,能夠在工作與信仰中實踐經訓,讓自己的靈性得以成長,真的是蒙大恩的事奉者。
網路時代的來臨
隨著網路時代的到來,文宣處在2001年10月提供了線上閱讀,透過與宣道處的合作,在「喜信網路家庭」的網站,可以超越紙本的限制,享受靈糧的補給。2012年, 進一步開發了支援 ios 及 Android 手機系統的 App,體現隨手可得的閱讀暢快感。2015年6月,可以從總會的網站找到《聖靈》月刊的芳蹤。2021年9月 IG 的設立,拉近與年輕人的距離,也拉近了他們與神的距離。
2024年9月推行「月月書香滿神家」的活動,希望信徒在 3C 的年代,人人可以沉澱心靈,用一顆安靜的心好好享受屬靈文字的感動,也鼓勵教會、團契在講臺或課程中分享《聖靈》月刊的文章。同月,總會網站的《聖靈》月刊也開啟了播放朗讀的功能,讓視覺切換成聽覺的模式,解放酸澀的眼、打開受教的耳,一樣可以得著靈糧的飽足。2025年6月,喜信網站的介面增設切換簡體中文的功能,讓海外習慣簡體字的同靈更加容易閱讀。
培育文宣人才與推廣閱讀
文宣處為推廣青年文宣事工,特別於每年六月(東部班)和八月(總會班)開辦「文宣營」──寫作組、繪圖組和攝影組之研習課程。歷任講員無不傾注心力、全力地支援,而學員在緊湊又燒腦的課程中,激盪出滿滿的感謝與收穫。希望他日這些學員都可以在各地方教會,積極參與相關事工,將從神所得的恩賜全然奉獻。
文宣營講員本身都有相關的素養或專業,多年來也投入《聖靈》月刊的創作與投稿,在優而教的條件下,更感受相得益彰的效果。數十年下來,相信各地的文宣小尖兵們,都默默地為主發光、發熱。
我們也發現因為「月月書香滿神家」的推廣海報,讓更多教會的領會人員「大膽」、放心分享《聖靈》月刊的文章,尤其在偏鄉地區領會人員欠缺的狀況下,不乏有領會者帶著「她」上臺,這也是一種獨樂樂不如眾樂樂的渲染與傳送。其他教會的牧師藉由索閱時提到,《聖靈》月刊也是他們講臺分享時寶貴的講章呢!
我們期待教會的信徒,當你看到教會擺放《聖靈》月刊時,可以多看她一眼。看看色彩豐富的插畫也好,重點閱讀也好,畢竟在眾多屬性不同的文章中,總有一篇、一句話,或是一個標題會引起你的興趣。在重拾閱讀的樂趣中,有神話語的滋潤,心靈的滿足豈止百倍的收成!
在「指滑」的年代,不分老少、不分性別,都一頭栽進了浩瀚「無敵」的網路世界,讓人難以抗拒。尚且不管時間在無形中消逝的懊悔,你可想過,除了讀經,其實還可以透過紙本、網路或聆聽《聖靈》月刊,提升自己屬靈的「氣質」、散發屬靈的光輝。在一切講求速度、博眼球的世代,我們在生活中正需要如某個廣告詞所提醒的:「這個世界越快,心要越慢」,而閱讀正讓人享受這樣平靜安穩的時刻。用一顆安靜的心,讀經或閱讀《聖靈》月刊,若再搭配空氣中傳遞的茶香,對於「悅」讀的人而言,真是莫大的享受。
文宣處的出版品
雖然《聖靈》月刊被定義為真耶穌教會的機關報,對內牧養信徒,其實也是兼具向外傳福音的媒介。每逢教會有福音的活動,不管是詩歌佈道、福音茶會、靈恩佈道會,都可以分送給慕道朋友;到醫院探訪,如果受訪者方便閱讀,也是很好的福音禮物。目前《聖靈》月刊也免費寄送到臺灣各地的圖書館或高中、大學以上的圖書室,也歡迎有興趣的慕道朋友線上索閱。這些都是為了實踐主耶穌所吩咐我們廣傳福音的使命。真教會的信徒不分你我,不管是發送福音傳單、《聖靈》月刊,或是利用「一指功」,就有機會將得救的檔案,遍傳世界各地。
文宣處除了每個月發行《聖靈》月刊外,還有出版各種類型的書籍,舉凡研經、釋義、教育、信仰、真理、繪等。從無到有的過程中,需要編輯人員針對不同恩賜的對象,去策劃、鼓勵、溝通、邀稿,才能讓作者安心的產出文字,經過編輯、設計後,才能順利付梓。
放眼社會上的出版事業,真是大鳴大放,各類叢書令人眼花撩亂,雖然基督教的範疇本來就是小眾市場,也無需為利分一杯羹,但以造就信徒靈性、堅立本會真理的立場為出發點,我們確實要請本會的傳道、長執,多多投入寫作的領域,充實真教會的出版品,也藉此向外宣揚得救的福音。目前主要的目標是完成「聖經釋義叢書」(全套66卷),讓本會在釋經方面保有本會之特色,並留下這一代的研經心得,以為日後研究討論的參考。
每年10月中開始寄送到各教會的月曆,是我們必須提前在5月定案的例行工作。攝影者或繪圖者提供的照片、畫作,經過編審、篩選、打樣、校對與印刷後,才交由腓利門書房販售與交寄。我們也期待教會中擅長攝影、繪畫的弟兄姐妹,可以提供適合足夠印刷畫素的攝影或繪圖作品。讓同靈們在翻閱月曆、「數算日子」的同時,因見到美麗的風景,讚嘆神創造的奇妙與偉大。
願景
2016年7的《聖靈》月刊,〈從一本雜誌到16,976位信徒的沙巴教會〉一文,娓娓道來藉由《聖靈報》將福音奇妙地傳到沙巴,然後建立教會的史料。這是神奇妙救贖計畫的一部曲。現實生活中也有一些慕道朋友藉著福音傳單來教會,爾後受洗成為信徒。如今影音當道,傳播的媒介也遍地開花,但文字宣道仍然不可偏廢,文字支撐影音的重量,影音則是文字的翅膀,兩者加乘,能將福音的種子飄散得更遠更廣。
現今,紙本出版品因應網路時代的崛起與影音媒體的推播,已漸漸呈現出多樣的面貌;我們也正朝這個方向努力前行。然而,始終不變的初衷,仍是以聖經真理為依據,並以提升信仰造就為核心宗旨。
期盼更多有志於文宣事奉的同靈,在創作的路上滿得神加倍的賞賜;也願此刻正在閱讀、靈修的你,都能在安靜中享受從神而來的平安與喜樂。
參考資料:
1.謝順道主講/江秋月整理,〈臺灣真教會歷史的回顧〉,《聖靈》月刊225期,1996.06。https://joy.org.tw/holyspirit.asp?num=9988
2.〈無聲的利楫──話說文宣處〉,《聖靈》月刊281期,2001.02。https://joy.org.tw/holyspirit_detail.php?id=8813&period=281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