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高霈晴
在牛頓的第二運動定律中(公式:F=m×a),可發現:當一輛車子的載重越重,車子的加速情況就越不理想(拖不動)。公式中:F是指動力大小,對同一輛車子而言是固定的;m是指整體的重量(質量),a是指車子起步的快慢(加速度)。因為m與a相乘的結果是固定的,因此m(載重)越大,a(加速)就越慢,意思就是越重的車子,起步的加速越慢。
聖經的教訓總是提醒我們,人生要「輕量化」:「我們既有這許多的見證人,如同雲彩圍著我們,就當放下各樣的重擔,脫去容易纏累我們的罪,存心忍耐,奔那擺在我們前頭的路程,仰望為我們信心創始成終的耶穌」(來十二1-2)。這裡提到聖經中有數不盡的見證人,他們所經歷的美好見證,在我們讀聖經、聽道理的當下,就好像雲彩一樣圍繞著我們,似乎是在提醒著我們:「放下吧!放下吧!要將一生的注意力專注在為我們的信心創始成終的耶穌身上。」方法就是放下各樣重擔、脫去纏累我們的罪。
因此,在奔跑天路時,該放下的、就要放下;該脫去的、就要脫去。一位擁有屬靈智慧的神的兒女,當懂得智慧的摘脫與卸載。如果什麼都不肯放、什麼都要管,就會像一輛車裝載許多不必要的「垃圾」,即使馬力很大,也都注定要嚴重耗油、過度負重。賽車場上,為了贏得冠軍金杯,參賽車手無不想盡辦法減輕不必要的重量,能拔的就拔、能拆的就拆,比如空調、音響,連車窗玻璃有時都改成薄薄的一片塑膠,裡面的座椅竟只剩駕駛座。為什麼?就是要贏啊!當賽車手不願意「犧牲」時,還計較要舒適、要空調、要隔音,車身將越發沉重,這時馬力再大都沒有用,結果肯定是失敗的。
這也好比今天擁有功能很強的手機,晶片是最先進的,效能是最好的。但是,如果什麼應用程式(App)都安裝,影片、照片來者不拒,什麼檔案只要我喜歡就一直下載。漸漸地,手機效能一定會變差、續航力越來越弱,三不五時就要充電。當背景運作的程式越來越多,只會讓手機總是在發熱。最後,終於拖不動、當掉了。這時,當我們再去找專業人士來幫忙時,常常會得到一個答案:「把不必要的應用程式、照片、影片、檔案刪一刪吧!還有把不必要的背景運作程式也關閉,然後重開機就會好了!」這時,若我們還是捨不得刪除、捨不得「卸載」,這樣,手機效能不彰的問題將會持續存在。
人生有時就像比賽、像手機一樣,要賽跑、要執行工作。這時若不知放下各樣重擔、脫去纏累我們的罪,結果就是處於惡性循環中。雖然拚命地問:「我的人生為何會這麼悲慘?」也於事無補。
聖經中有兩個故事,可以幫助我們去深思這個問題。
一、放下各樣的重擔
在掃羅王時代,有一次與非利士人對峙時,非利士營中派出一位巨人歌利亞來罵陣,他的身高估計超過兩百公分,外型極其可怕。可惜的是,罵陣了四十天,身為以色列元帥的掃羅王卻一籌莫展(撒上十七11、16)。直到一位年約十七歲的年輕小伙子大衛自請出戰,整個局勢似乎出現了變化。
但是,元帥掃羅王看了一下大衛,實在看不出他有什麼條件可以上戰場,於是拒絕了。不過大衛的信心,終於讓掃羅願意試試看,但是他覺得,還是把自己的戰衣借給大衛比較保險。於是掃羅就把自己的戰衣給大衛穿上,將銅盔給他戴上,又給他穿上鎧甲。這時,經上說:
大衛把刀跨在戰衣外,試試能走不能走;因為素來沒有穿慣,就對掃羅說:「我穿戴這些不能走,因為素來沒有穿慣。」於是摘脫了(撒上十七39)。
大衛將掃羅的戰衣,毅然決然給「摘脫了」,這一舉動,想必使身邊看見的人捏把冷汗。心想:你不穿上掃羅王身經百戰的戰衣、銅盔和鎧甲,你是要去送死嗎?
大衛的摘脫,不是沒有準備。大衛不穿「不合身」、「沉重」的戰衣,但是他將「神賜的戰衣」,穿在「心上」。因為大衛對非利士巨人歌利亞說:
你來攻擊我,是靠著刀槍和銅戟;我來攻擊你,是靠著萬軍之耶和華的名,就是你所怒罵帶領以色列軍隊的神。今日耶和華必將你交在我手裡,我必殺你,斬你的頭。……使普天下的人都知道以色列中有神;又使這眾人知道耶和華使人得勝,不是用刀用槍,因為爭戰的勝敗全在乎耶和華。祂必將你們交在我們手裡(撒上十七45-47)。
大衛摘脫世俗的戰衣,穿上神所賜屬靈的軍裝,就是「信心」。信心,沒有重量,卻堅硬無比!最後,大衛真的僅憑從溪流中撿拾的小石子,就終結了「專業的」掃羅歷經四十晝夜都不能解決的難題。
事實上,我們繼續讀聖經,會看到掃羅的軍裝,與他的主人一同陣亡,並且被非利士人剝下拿去放在偶像廟內,承受敵人無止盡的羞辱(代上十9-10)。如果掃羅的戰衣真的那麼好,為何最後保護不了他的主人?
戰衣,如同今天一個人擁有的能力、學歷、經歷,甚至是財力。在某些情境下,可能真的很好用,但畢竟是「人的」,不是「神的」。掃羅一開始想要將戰衣給大衛穿上,好比我們這些有經驗的前輩,在交棒時忍不住要將自己的經驗傳承下去。也許我們自認為很有用,但是對別人真的有用嗎?
今天教會的發展,似乎也有喜歡穿掃羅戰衣的趨勢,也就是喜歡到處去學習「人的方法」,而不是像大衛一樣,穿上的是「對神的信心」。結果教會的活動辦很多、業務量越來越多、組織越來越龐大,什麼東西都想加上去,使教會這輛原本馬力很強的賽車,因裝了一堆不必要的設備,越來越拖不動。這時,應該思考什麼是跟宣牧無關的業務,要「忍痛摘脫」,輕量化教會的事奉負荷,聚焦在神所託付的任務,才能走出目前教會的困境。
二、脫去纏累我們的罪
在約書亞時代,當以色列人在過約但河、進迦南,順利完成第一場戰役,也就是攻打耶利哥城之役後,一方面可能輕敵,另一方面是有人犯罪了,使他們在第二站的任務──攻打艾城之役,失敗了。不但攻不下來,還白白犧牲了三十六位弟兄的生命。那一天,身為元帥的約書亞撕裂衣服,他和以色列的長老把灰撒在頭上,在耶和華的約櫃前,俯伏在地,直到晚上(書七6)。原來是有人在「當滅之物」上違背神的命令,干犯神。
這時神的回應:
耶和華吩咐約書亞說:「起來!你為何這樣俯伏在地呢?以色列人犯了罪,違背了我所吩咐他們的約,取了當滅的物;又偷竊、又行詭詐,又把那當滅的放在他們的家具裡。因此,以色列人在仇敵面前站立不住。他們在仇敵面前轉背逃跑,是因成了被咒詛的;你們若不把當滅的物從你們中間除掉,我就不再與你們同在了」(書七10-12)。
最後他們抽籤抽出亞干,因為他沒有遵守神的命令,將一些銀子、美麗的衣服和金條私藏起來。想一想,以當時候約兩百萬人的以色列人來說,只是一個「亞干」犯罪,但這兩百萬分之一的微小比例,卻顯露出罪的可怕,重壓了百姓的信心與希望,也使這輛原本神同在、動力超強的以色列「戰車」熄火,完全被敵軍所擊垮。這時,還要檢討戰術的問題嗎?還是再多操練幾天、多儲備軍力?不是啊!神說:「你們若不把當滅的物,從你們中間除掉,我就不再與你們同在了。」
今天,我們若不追求聖潔,認為教會目前存在的小惡無傷大雅,不認為必須積極處理罪的問題,結果就是神不再與我們同在了。這時,想都不要想,應該要禁食禱告,向神深切悔改,祈求神再度同在才是。
經上說:
你們離開吧!離開吧!從巴比倫出來。不要沾不潔淨的物;要從其中出來。你們扛抬耶和華器皿的人哪,務要自潔。你們出來必不至急忙,也不至奔逃。因為,耶和華必在你們前頭行,以色列的神必作你們的後盾(賽五二11-12)。
這裡提醒我們,聖潔,是事奉神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條件;若不聖潔,忌邪的神是不同在的。神不同在,教會的能力、財力再怎麼豐厚,都是沒有用的,因為必在仇敵面前站立不住,在仇敵面前轉背逃跑,因為成了被咒詛的。這時當「摘脫」,就是要除罪。即使像亞干一樣,僅是兩百萬分之一的人犯罪,但這罪的「重量」卻極其「沉重」,足以使神的軍隊完全潰敗啊!
雖然世人總喜歡配備越多越好、人生的頭銜越多越好,但從信仰的角度看來,似乎應該輕量化我們的生命。教會要輕量化、個人也要輕量化。但這輕量化,需要屬靈的智慧,因為有很多東西是我們不願意犧牲的,也有很多罪是我們不願意去脫下的。當效法使徒保羅,將萬事看為糞土,因為他以基督為至寶。試想:被保羅視為糞土的萬事,他怎麼可能不去摘脫?今天,我們是否願意為了基督,學習古聖徒,智慧的摘脫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