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575期2025年8月)
專題報導:​喜信視聽中心:只剩我一個人
目錄 | 上一章 | 下一章



以利亞前來對眾民說:「你們心持兩意要到幾時呢?若耶和華是神,就當順從耶和華……作耶和華先知的只剩下我一個人;巴力的先知卻有四百五十個人……」(王上十八21-22)。

真神透過以利亞不禱告便不降雨長達三年之久,作為對亞哈王和耶洗別的懲罰。沒想到,這段時間亞哈王非但不反省,反而將問題怪在以利亞身上,甚至下令全國通緝。以利亞蒙神保守,安然無恙,直到神吩咐他主動去見亞哈王,當面指出他的錯誤。

儘管在以色列國中,仍有許多人敬畏神、未曾向巴力屈膝,但面對國王的責備、多數百姓立場搖擺不定,以及巴力假先知人數眾多的情況下,以利亞仍獨自承擔著極大的壓力和無同伴的寂寞。

「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楚辭.屈原.漁夫》

以利亞的心情或許也和屈原相同。屈原一心想為國家與百姓效勞,也極力想扭轉國家的劣勢,但當時的主君未能接納他的意見,以致國家陷入危機。

耶穌也曾透過比喻,來表達祂和施洗約翰在世間傳道時,所面臨的困境和信仰上的挑戰,那是與旁人格格不入、孤掌難鳴的寂寞:「我可用什麼比這世代呢?好像孩童坐在街市上招呼同伴,說:我們向你們吹笛,你們不跳舞;我們向你們舉哀,你們不捶胸」(太十一16-17)。

或許,我們也曾遭遇各樣的窘境──在教會中,難以推動對眾人有益的聖工、活動無法順利進行;會眾七嘴八舌地表達意見,卻討論不出最適合的方向;聚會時間到了,除了領會人員和被安排聖工的同靈,前來聚會的信徒寥寥無幾……。在家庭中,大家寧可觀賞毫無營養的短影音,也不願一同讀經禱告或前往教會聚會。看著家人漸漸離開主,苦口婆心卻沒有人肯聽……。

在這樣的困境裡,以利亞雖然軟弱,但他知道還可以向神求助,懇求主加添心力,亦求主使他所做的有造就:「耶和華啊,求祢應允我,應允我!使這民知道祢耶和華神,又知道是祢叫這民的心回轉」(王上十八37)。

保羅也向我們見證,談到他為主傳道,以及到羅馬申訴的心情。雖然遭眾人離棄,但還有主作為他的倚靠,成為他的幫助:「我初次申訴,沒有人前來幫助,竟都離棄我……。惟有主站在我旁邊,加給我力量,使福音被我盡都傳明,叫外邦人都聽見;我也從獅子口裡被救出來。主必救我脫離諸般的兇惡,也必救我進祂的天國……」(提後四16-18)。

我們若將起初確實的信心堅持到底,就在基督裡有分了(來三14)。

在這條信仰的道路上,或許困難時會有屬靈同伴扶持,但面對靈命的考驗,我們終究還是得獨自來到神面前,為自己的一生負責;所以無論所遇的景況如何,我們都當將信心堅持到底,才能在主裡有分。
 

 
〈尼希米記第二章──彰真團契陪你讀聖經!〉
我們的禱告上雲端了嗎?
許多同靈會問:「我到底要禱告多久?」要一直禱告到我們體驗到神、抓住神、神開路嗎?還是禱告到我們自己被神改變?或者禱告到事情的發生,已經達成神的目的、滿足了祂的計畫?從《尼希米記》中,我們可以學習禱告的三個層面:
一、面對困難,先來到神的面前,憂傷痛悔,流淚禁食禱告。
二、恆切禱告,等候神的時間。
三、凡事先禱告,讓神走在前面。

安靜是最初的建造
當尼希米抵達耶路撒冷後,並未急於告訴他人,而是先暗中查看城牆被破壞的情形。這教導我們,想完成善工必須先學會靜默不言、審慎評估與計畫。神總是問祂的僕人:「人子啊,你看見什麼?」我們必須在安靜中尋求神,才能讓神帶領我們去看見神所要我們看見的。
 
2025年9月節目預告
心靈的遊牧民族https://www.youtube.com/@TJC-SoulNomad

09/02  第1486集 小人物悲喜「迷羊回歸的內心話」 訪 林茂雪弟兄(下)
林弟兄的太太信主後,相當熱心於傳福音。當時仍是長老教會信徒的李多馬長老與長老娘,因對聖靈感到好奇,受邀參加了真耶穌教會的佈道會。在領受聖靈後,也決定歸主並投入事奉。為穩固信徒信仰,李長老與大灣教會協商成立奎輝祈禱所……。

09/09  音樂花園「讚美詩源考之八」訪 方顗茹傳道

09/16  第1487集 生活咖啡館「拆彈專家 EP8 愛真的可以治癒一切?談愛的真諦」訪 翁正晃傳道、楊語晨姐妹
「拆彈專家」系列經常提到:「愛可以解決所有難題。」然而在現實中,「以愛之名」有時卻帶來更大的傷害。這讓人不禁思考:愛真能治癒一切、滿足所有需求嗎?透過本集節目,我們將深入探討:唯有從神而來的愛,才是人類真正需要的答案……。

09/23  生活咖啡館「無知的財主」訪 李盈朱長老

09/30  第1488集 小人物悲喜「我曾迷失,主愛領我回家」訪 柯竹華姐妹
柯竹華姐妹的信仰來自她的母親,在母親的帶領下,她參與了宗教教育與學生靈恩會,卻始終不明白耶穌和自己生命的關聯性。隨著年紀漸長,父親對她的期待與要求與日俱增,嚴厲的教養方式讓她倍感壓力,甚至萌生放棄自己的念頭……。
PDF 下載

作者: 珼珼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08/01/2025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