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576期2025年9月)
主題特寫:談會堂敬拜的重要性

撰文/吳明真|聖靈月刊576期-2025.09|主題/我要敬拜祢



圖/SU+O
 
一、前言

過去的時代,沒有網際網路,不論路途多麼遙遠,作為基督徒,除非身體不便,大多數人都還是會到會堂聚會敬拜神。在今天科技進步的時代,聚會不再受限於地點的框架,上網點閱直播,就能在網路上聚會。有人說:「神無所不在,我在家裡敬拜祂也一樣。」然而,真的是這樣嗎?以下擬討論敬拜的意義,舊約與新約時期敬拜的不同,以及一定要在會堂聚會嗎?


 
二、何謂敬拜

1.敬拜的意義

在《聖經》中,「敬拜」在態度上,指對權威人士或神聖人物尊重、倚靠或服從的行為。在姿勢上,需俯伏在地、下拜,以表達敬意。例如《路得記》中記載:路得就俯伏在地叩拜,對波阿斯說:「我既是外邦人,怎麼蒙你的恩,這樣顧恤我呢?」(得二10),這「俯伏在地叩拜」的動作,是路得對波阿斯的尊重。又如《創世記》中記載,亞伯拉罕差遣僕人為其子娶妻,僕人向神禱告,求神施恩,讓他能遇到好機會。當神應允他的禱告後,僕人就低頭向神下拜,說:「耶和華──我主人亞伯拉罕的神是應當稱頌的,因祂不斷地以慈愛誠實待我主人。至於我,耶和華在路上引領我,直走到我主人的兄弟家裡」(創二四26-27)。這「低頭向神下拜」的動作,是僕人對神作為的感恩,也是表達對至高者的敬畏。惟限於篇幅,以下的討論只限於人對神的敬拜。

 
2.敬拜的起源

《聖經》中「敬拜」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創世記》。經云:「有一日,該隱拿地裡的出產為供物獻給耶和華;亞伯也將他羊群中頭生的和羊的脂油獻上。耶和華看中了亞伯和他的供物」(創四3-4)。亞伯和該隱向神獻祭,將供物獻給神的行為,是人類敬拜神的最早記錄。

 
3.敬拜的目的

在《啟示錄》中記載:在天上的寶座旁,有四活物晝夜不住地說:「聖哉!聖哉!聖哉!主神是昔在、今在、以後永在的全能者。每逢四活物將榮耀、尊貴、感謝歸給那坐在寶座上、活到永永遠遠者的時候,那二十四位長老就俯伏在坐寶座的面前敬拜那活到永永遠遠的,又把他們的冠冕放在寶座前,說:我們的主,我們的神,祢是配得榮耀、尊貴、權柄的;因為祢創造了萬物,並且萬物是因祢的旨意被創造而有的」(啟四8-11)。神是造物主,祂是獨一真神,而人是受造之物,有義務要敬拜神。

在《詩篇》中記載:「當將耶和華的名所當得的榮耀歸給祂,拿供物來進入祂的院宇」(詩九六8)。所以敬拜的核心是榮耀神,承認祂的偉大、全能與聖潔,配得我們至高的尊崇與敬畏。在舊約時代,百姓會帶著祭物到聖殿來敬拜神,這是用實際的行動來表達對神的尊崇。今日,我們雖不再獻動物為祭,但可以獻上自己(羅十二1),包括時間、才能、金錢,以及讚美、順服,作為靈祭來敬拜神。


 
三、舊約與新約時期敬拜的不同

敬拜是《聖經》中貫穿舊約與新約的重要主題,隨著神救恩計畫的逐步完成,敬拜的地點、方式與對象,也有轉變,茲說明如下。

 
1.敬拜的地點:從有形到無形

在舊約中,神首先在曠野中吩咐摩西建造會幕,作為神與人相會之處(出二五8)。後來,所羅門王建造聖殿,成為以色列人敬拜的中心(王上八章)。敬拜者需前往耶路撒冷,在聖殿中獻祭與祈禱。

到了新約時代,耶穌曾說:「時候將到,你們拜父,也不在這山上,也不在耶路撒冷。……那真正拜父的,要用心靈和誠實拜祂」(約四21-23)。這宣告了敬拜不再受限於有形的地理位置,而是轉向無形的個人與神直接的屬靈關係。

 
2.敬拜的方式:從獻祭到全人奉獻

舊約的敬拜核心在於獻祭,透過燔祭、贖罪祭、平安祭等儀式,表達人對神的敬拜與悔改(利一至七章)。這些祭物預表了將來那位替人贖罪的彌賽亞。

在新約中,耶穌基督已一次將自己獻上,成為永遠有效的贖罪祭(來十10-12)。因此,新約的敬拜不再倚靠動物獻祭,而是以基督的救恩為根基。信徒將自己的生命獻上,作為「活祭」,是「聖潔的,是神所喜悅的」(羅十二1)。敬拜不僅是一個禮儀行為,更是全人對神的回應與委身。

 
3.敬拜的對象:從以色列民到萬民

舊約的敬拜對象主要集中於以色列民對獨一真神,他們是神所揀選的子民,蒙召要成為「祭司的國度」(出十九6)。外邦人要加入以色列群體,才能參與敬拜。

在新約中,因著耶穌的救恩,敬拜的對象擴展到全世界。信靠基督的人,不分猶太人或外邦人,都成為「君尊的祭司」和「聖潔的國度」(彼前二9)。


 
四、要在會堂或線上聚會?

近幾年,在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爆發期間,教會停止實體的會堂聚會,改為線上聚會。有些人因習慣線上聚會,在疫情結束後,仍然不去會堂聚會。究竟要選擇何者,方是符合《聖經》的教導?

在《約翰福音》中,耶穌對撒瑪利亞婦人說:「婦人,你當信我。時候將到,你們拜父,不在這山上,也不在耶路撒冷。……時候將到,如今就是了,那真正拜父的,要用心靈和誠實拜祂,因為父要這樣的人拜祂。神是個靈,所以拜祂的必須用心靈和誠實拜祂」(約四21-24)。耶穌強調敬拜神不再受限於特定的地點,真正的敬拜不在於外表的儀式,而是從內心開始,在聖靈與真理的引導下拜神,這種內在真誠的敬拜是神所悅納的。

有些人引用這段經文來主張:「只要我用心靈和誠實」敬拜神,可以在線上聚會,不需要去教堂聚會。這是斷章取義,與《聖經》的教導相悖。《使徒行傳》中記載,初期教會的信徒,天天同心合意恆切地在殿裡,且在家中擘餅,存著歡喜、誠實的心用飯,讚美神,得眾民的喜愛。主將得救的人天天加給他們(徒二46-47)。《希伯來書》的作者也勉勵我們:「你們不可停止聚會,好像那些停止慣了的人,倒要彼此勸勉,既知道那日子臨近,就更當如此」(來十25)。信徒參加集體的聚會,除了一同敬拜神,共同追求真理與成長,見證彼此的信仰生活,也可以彼此鼓勵、提醒與安慰。

在疫情期間、身體不適或地理限制等情況下,線上敬拜成為重要的敬拜方式,在特殊情況下是有其價值的。但是線上敬拜無法與信徒見面,缺乏團契與肢體生活。而且無法到教堂聚會,缺少實體參與服事的機會。更重要的,是無法領受聖餐以紀念主死,所以信徒要重視實體的會堂聚會。


 
五、結語

《詩篇》記載:萬軍之耶和華啊,祢的居所何等可愛!我羨慕渴想耶和華的院宇。在祢的院宇住一日,勝似在別處住千日(詩八四1-2、10)。這是古代詩人羨慕在神聖殿居住,渴望能時刻與神親近。今日科技發達,信徒可以在家中上網聚會,但這不能取代會堂聚會。因為到會堂聚會,不只是參與一個宗教活動,更是對神的敬拜、對肢體的連結、對真理的學習與對信仰的操練。願我們不單在線上尋求神,更用腳步走進祂的殿中,與眾聖徒一同敬拜那配得榮耀的神。
PDF 下載

作者: 吳明真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09/01/2025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