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576期2025年9月)
靈修小品:讀經心得:亞倫造牛犢
目錄 | 上一章 | 下一章

撰文/賴永生|聖靈月刊576期-2025.09|主題/我要敬拜祢



圖/燕安

前言

亞倫造牛犢,非指造出有生命氣息之牛犢,而是以金為原料,在高溫火爐塑形下,雕琢成牛犢之形體(出三二4)。既不能提供勞動力,亦不能提供經濟價值,所造之物充其量只得為飾品,而亞倫卻讓百姓以此當作帶領他們出埃及的神,引發神的烈怒。這件事蹟的成因與結果,實為基督徒應該謹慎面對並避免的課題。



原因一:眼見為憑的信心(出三二1)

摩西蒙神選召,成為帶領以色列百姓出埃及最重要的領袖,他傳達神拯救的信息,帶來安慰與盼望,神藉摩西之手在埃及施行十大神蹟,又在曠野解決百姓的生活難題;對百姓而言,摩西同在,是問題解決的保證,幾乎等同於神同在的象徵。

神召摩西上山,是依西乃之約的承諾:「……我如鷹將你們背在翅膀上,帶來歸我。如今你們若實在聽從我的話,遵守我的約,就要在萬民中作屬我的子民,因為全地都是我的。你們要歸我作祭司的國度,為聖潔的子民』」(出十九4-6)。摩西上山領受約版,是神所吩咐,在百姓親眼見證下走入神的榮耀之中(出二四17-18),百姓滿心期盼摩西歸來,帶來神履行承諾的約版。

百姓見摩西延遲不下山,心中起疑,不知摩西遭遇何事;實乃因人不能見神的面,見神的面必不能存活之觀念(出三三20;創三二30)。隨著摩西上山時間的拉長,百姓對摩西的歸來,從盼望轉為懷疑,從相信神召摩西上山,到懷疑神是否保守平安?因此,要求亞倫造神像,在他們前面引路。

百姓對神的認識,始於摩西亦終於摩西,當摩西不在時,信仰的根基也隨之瓦解;但聖經提醒我們,行事為人是憑著信心,不是憑著眼見的(林後五7)。當神藉摩西之手施行拯救,百姓只專注在問題是否被解決,而未體察神的作為與心意,因此懷疑神作為的動機就由此而生;故當我們接受主基督耶穌時,眼光應該專注在祂身上,而非在帶領我們信主的人身上。當在祂裡面生根建造,使我們的信心得以堅固(西二7)。時間是對信仰的一大考驗,我們得救在乎盼望,只是所見的盼望不是盼望,誰還盼望他所見的呢?若我們盼望那所不見的,就必忍耐等候(羅八24-25)。



原因二:妥協的信仰(出三二2-6)

面對百姓強烈的要求「為我們做神像」,亞倫未加思索即說:「你們去摘下你們妻子、兒女耳上的金環,拿來給我」,於是亞倫把金環丟在火中,用雕刻的器具鑄成一隻金牛犢,百姓視為「帶領出埃及的神」,甚至亞倫在牛犢面前獻祭,百姓吃喝玩耍。這真是大錯特錯的崇拜方式及拜神的態度。摩西上山前,特別囑咐長老:「有亞倫、戶珥與你們同在。凡有爭訟的,都可以就近他們去」(出二四14),顯見摩西對亞倫的信任,深信亞倫必知摩西做事的方法,凡事倚靠主、求問神。從摩西對亞倫的質問,道出事實的真相,亞倫使百姓陷在大罪裡,百姓放肆,而亞倫卻縱容他們(出三二21、25)。

縱容意即放任不加約束,是亞倫失職的主因,無論面對多大的壓力與挑戰,屬靈的領導者,應該要成為信仰的守望者,諄諄警誡與勸勉,使之離開惡行,拯救其靈命(結三17-21);然他最終選擇妥協,同流合污,雖可免去族人的壓迫,實乃眼睜睜見百姓靈命淪亡而不顧,成為一位瀆職的守望者,引發神的震怒(申九20)。

聖經中美好的佳範,但以理的三個朋友面對著尼布甲尼撒王的勢力逼迫(但三13-18),要求向其所造的金像俯伏敬拜,而但以理的三個朋友,不畏威脅,即便被丟在烈火的窰中,生命受威脅,仍不失對神的信心。因此神保守了他們的性命,也因此使神的名得到榮耀和稱讚。

妥協這件事,常被用來描述對罪或惡習的退讓,也就是放縱肉體的情慾;但對善事的不作為,也是一種妥協。例如聖經上說:「你們立志行事都是神在你們心裡運行,為要成就祂的美意」(腓二13),我們通常在年初時,會立志與主建立美好的關係,讀經、禱告、聚會等靈修生活,可是到了年末檢視時,卻發現靈修時間越來越少,那些影響我們堅持下去的理由是什麼呢?就是與生活妥協。盼望我們在信仰的路途上,靠聖靈勝過我們與主之間美好關係的阻攔,順著聖靈而行,就不放縱肉體的情慾了(加五16)。



原因三:舊酵的影響(出三二7-10)

耶和華吩咐摩西:「下去吧,因為你的百姓……已經敗壞了。他們快快偏離了我所吩咐的道,為自己鑄了一隻牛犢,向它下拜獻祭……」,表達出神忌邪的心急切,因百姓違犯了十誡中的第二誡,不可為自己雕刻偶像,也不可跪拜那些像。早在摩西上山前,神已透過摩西傳達約的內容,且針對禁止造偶像,明令禁止兩次(出二十4、23),故神發怒並非無理由;神曾降臨在西乃山時,未顯出任何形象給百姓看見,其目的為避免百姓敗壞自己、雕刻偶像(申四15-16),而選民卻無視於神的用心,凸顯出心中的悖逆。神以「因為你的百姓……」,來表達祂對百姓的失望透頂,不願承認是祂自己的百姓,乃因百姓破壞了西乃之約的約定(出十九5-6)。

當百姓見摩西延遲不下山,頓失倚靠之際,心中燃起的想法──造神像,而亞倫直接造了一隻牛犢,這是埋藏在他內心深處,埃及異教崇拜的景象──敬拜牛神亞比斯。 註有形質的金牛犢就成為取代真神的替代方案,金子是貴重金屬,不易取得,代表為求心安而不計代價,只可惜錯誤的崇拜,非帶來益處,反招致神震怒。

此種埋藏在內心錯誤的崇拜方式,是否也悄悄的腐蝕著我們的信仰;世界的法則是以經驗自居,在面對問題時刻,我們是否以經驗掛帥,而凌駕於信仰之上呢?世界都臥在惡者的手下,其情慾與驕傲的手段(約壹二16),企圖影響我們專注仰望神。聖經提醒我們:「不要效法這個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變化,叫你們察驗何為神的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羅十二2)。基督徒蒙受救恩之際,藉著耶穌基督已從罪惡裡被救出來(太一21),在萬民中成為屬神聖潔的子民,神要我們從內心改換一新(弗四20-24),不再用過去處世的想法面對問題,換個角度,當我們願意體察神的心意時,靠聖靈幫助(多三5),來更新我們內在的想法,我們就能成為神喜悅的子民。



結語

亞倫受環境時勢所迫,來自於百姓對神的不信,順應民意妥協造神像,而牛犢的形像卻看出亞倫心中的舊酵。面對生活的挑戰,亞倫造牛犢的過程,成為我們信仰的鑑戒。我們的信仰應當專注在神身上,謹守遵行神的話語,靠著聖靈更新我們的心思意念。願主保守我們的心思意念(箴四23),能在信仰的路上榮神益人
PDF 下載

作者: 賴永生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09/01/2025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