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珼珼|聖靈月刊576期-2025.09|主題/我要敬拜祢

摩西素常將帳棚支搭在營外,離營卻遠,他稱這帳棚為會幕。凡求問耶和華的,就到營外的會幕那裡去。當摩西出營到會幕去的時候,百姓就都起來,各人站在自己帳棚的門口,望著摩西,直等到他進了會幕(出三三7-8)。
當摩西帶領以色列百姓出埃及、進入曠野,到了西乃山下安營,真神在此時向他們頒布了十誡和律例,也吩咐摩西要建造會幕,因為神要臨到百姓中間,與他們同住。
為什麼在此時,神要這樣吩咐摩西?
選民自亞伯拉罕的時代被揀選,直到雅各攜家帶眷下到埃及;從一個70人的家族,430年後成為人數眾多、足以讓埃及人感到壓力的民族。在這段期間,真神與選民的關係也逐漸產生變化。人常說:「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從一開始由亞伯拉罕、以撒、雅各等族長帶領全家人敬拜神和獻祭,到出埃及時成為一個「民族」,選民便需要更完整的組織與制度,使他們成為更加成熟、具備信仰與民族意識的國家。
以色列人要各歸自己的纛下,在本族的旗號那裡,對著會幕的四圍安營(民二2)。
從《出埃及記》一路讀到《約書亞記》,就會發現這是一段真神帶領以色列民建國的過程。其中,會幕的建立是最重要的環節,不只是真神賜予百姓一個明確敬拜神、認識神的方法和觀念,也揭示了以色列民族與世上其他民族的不同之處。乃至於所羅門時代的聖殿,甚至今日的教會,都同樣承襲著敬拜神的態度和心思。不論是當時的以色列百姓,還是今日的信徒,我們的生命都是圍繞著會幕、以真神為中心而活。
真神將一切關於建造會幕的要求、細節都交代摩西,但這並非全是摩西的責任,是全體以色列百姓都要同心協力去完成的。
當摩西得到真神的指示,他招聚全會眾,請他們樂意奉獻(出三五5);有智慧的都要來做神一切所吩咐的工(出三五10)。於是,心裡受感和甘心樂意的人就獻上禮物,成為會幕的材料;心中有智慧的婦女親手紡線,比撒列和亞何利亞伯能做各種巧工、製造各物(出三五29-35)。這是今日教會所當學習的功課。教會中所有的一切,都是藉由信徒互相幫補、扶持而完成,這也正是真神所樂見的:眾人在各樣課題中學習彼此相愛。
我要使會幕和壇成聖,……我要住在以色列人中間,作他們的神。他們必知道我是耶和華他們的神,是將他們從埃及地領出來的,為要住在他們中間。我是耶和華他們的神(出二九44-46)。
真神藉著會幕住在百姓中間,與他們同在,這正是這份信仰的寶貴之處。如今,耶穌也照樣與我們同在(太十八19-20)。今日,在各國局勢與社會變遷之下,無論大小事都影響著國家、家庭和我們自身,唯願我們都能謹守這份信仰,直到主再來的日子。
你,為什麼而活?「我為主而活!」
有人說,信仰的追求與物質享受呈反比,沒有健保的地方,見證反而比較多?物資匱乏的環境考驗著信仰,卻也能孕育出單純的信心與對神的倚靠。使徒行傳的見證其實離我們不遙遠。曾站在非洲宣道第一線的工人──加拿大楊志豪傳道,親眼見證過聖靈大降,以及聖靈帶領福音傳揚的奇妙軌跡,甚至經歷命若懸絲卻蒙神拯救的恩典。傳道分享:「能服事神是恩典,而非犧牲!」
究竟……「愛會消失嗎?」
如何處理喜歡團契學長的感覺?有中年婚姻危機這回事?!我們分別邀請到五位大專神訓班青年,及澳洲的小黎傳道,與我們一起探討這些議題。原來,聖經中的《雅歌》很精彩,裡頭的小劇場真實到……會直接上演在現實生活中!《雅歌》教導我們:夫妻需要打造專屬的共同園子。「一起禱告」不是神話或口號,只要雙方都願意經營、立志維繫在真神的話與愛裡,愛是永不止息! 2025年10月節目預告 《心靈的遊牧民族》https://www.youtube.com/@TJC-SoulNomad
10/07 音樂花園「讚美詩源考之九」訪 方顗茹傳道
10/14 第1489集 小人物悲喜「回歸信仰的恩典旅程」 訪 胡月英姐妹(上)
胡姐妹原是真耶穌教會的信徒,信仰也在宗教教育的薰陶下在心裡扎根,但到了外地讀書後,她再也沒有到教會去;直到母親離世,她才領悟這份信仰是母親留下最寶貴的禮物,於是興起「回到教會」的念頭。胡姐妹多次帶著先生參與教會的活動,也為先生禱告。先生看著教會同靈在信仰裡的喜樂、滿足,起先抗拒的心開始動搖……。
10/21 生活咖啡館「愛與恨的衝突」訪 林永基長老
10/28 第1490集「回歸信仰的恩典旅程」訪 胡月英姐妹(下)
胡姐妹的先生漸漸對真神敞開心房;此時,他卻被診斷出胰臟癌末期。對胡姐妹來說,她明白,生命的終點,是真神對他們的提醒:「慕道多年,最終將如何面見神?」於是,他們拒絕了親友提供的任何治療,也沒有尋求名醫的建議,只有專心讀經、禱告,希望先生能夠明白信仰的意義、順利接受洗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