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576期2025年9月)
宗教教育:​青春活仰力:收心,迎新

撰文/Dei gratia|聖靈月刊576期-2025.09|主題/我要敬拜祢



圖/盈恩

9月,莘莘學子一齊翻開嶄新的章節,輕按「重新啟動」鍵,校園回復以往的生機,再度熱鬧了起來。教室裡、走廊上,操場與球場,處處可見學生們愉快地談天、盡情地嬉戲,歡笑聲洋溢著獨有的青春氣息,為校園注入源源不絕的活力。人的感受就是如此矛盾,平時學生聚在一起喧鬧難免嫌吵;但等到寒暑假,少了他們的歡聲笑語,又感覺校園未免太過冷清。

看著學生紛紛回到教室,雀躍分享自己的暑期生活,我也想起升學過程中,每回面對新學期的自我期許:「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我這學期要努力讀書!」不知道是不是心理因素使然,後來收到自己的成績單時發現:大部分的學科成績,竟呈現出上學期比下學期更好的規律。

我也始終記得升大一的那年暑假,爸爸開車載著我和媽媽前往高雄師範大學燕巢校區。車子下了交流道,愈駛愈遠,逐漸遠離塵囂。我望向窗外,舉目盡是一片深翠濃綠,愈靠近校區,青山綠樹愈是繁盛。

我心想:日後在這裡住宿、上課學習,似乎挺為放鬆,而且空氣清新,多少能緩減鼻子過敏的症狀……,腦海中編織著各樣大學生活的美好樣貌。

倏忽,「萬綠叢中一點紅」──磚紅色的女子宿舍映入眼簾,矗立在不遠處。沉穩的紅既易於辨識,又不過度耀眼,這裡正是我未來一整年要住的地方。

爸爸將車速放緩,因為前方已有幾輛轎車停下排隊。最後,車子停宿舍門口,我卸下行李,準備迎向大學新生活。

大多數學生會在開學前參觀宿舍環境,而我選擇「超前部署」。當天,我最先來到寢室,選好書桌、床位,快速擦拭乾淨,將個人物品就定位後,才和父母到高雄市區享用中餐。

這可不是要比賽誰先到,僅僅是我個人開學前的收心操,也是迎新小儀式。早一些到校參觀,將ㄧ切安排妥當,除了收回漫長暑期放飛的心,也佈置好乾淨清爽的環境,如揭開新序幕般,精彩可期,一舉數得。


X   X   X


清潔環境有助於釋放部分壓力,對我而言,將家具搬來移去的過程,像極了玩大型俄羅斯方塊(前提是搬得動)。先在腦中排列組合,再親自排出全新的面貌,就如:客廳移除了一張使用率幾乎為零,但不知不覺堆積了許多孩子小玩具的大木桌後,便多了更多空間,視覺上也更顯明亮寬敞。

接著則是整理臥室。家中經年累月的衣物和書籍,隨著孩子成長,需要汰舊更新,贈出一部分,回收一部分。打造一個乾淨明亮的空間,是收心的過程,也可當作迎接新生活的起點。

關於整理屋子,我不自覺地聯想起耶穌在聖經中曾說過的一個比喻:

汙鬼離了人身,就在無水之地過來過去,尋求安歇之處,卻尋不著。於是說:「我要回到我所出來的屋裡去。」到了,就看見裡面空閒,打掃乾淨,修飾好了,便去另帶了七個比自己更惡的鬼來,都進去住在那裡。那人末後的景況比先前更不好了。這邪惡的世代也要如此(太十二43-45)。

明明「打掃乾淨」也「修飾好了」,卻反而因為裡頭是空著的,汙鬼就有了「趁虛而入」的空間,甚至還帶了另外七個更惡的鬼來,以致那人的景況更不好了。聖經提醒我們:當我們因認識主耶穌基督而成為新人之後,內在就如同清掃乾淨的狀態,應該脫離世上的汙穢。若再被罪惡纏累,甚至被制伏,成為罪的奴僕,那麼就和比喻中被汙鬼所附的人有相同的結局了。

雖然人和屋子經過修飾,表面看似不錯,但若沒有確實將主教導的道理放在心中,對外界的誘惑沒有警覺心,對慾望邪情缺乏抵抗力,很容易隨從潮流,或讓別人三言兩語就拐了去。

他們應許人得以自由,自己卻作敗壞的奴僕。因為人被誰制伏就是誰的奴僕。倘若他們因認識主──救主耶穌基督,得以脫離世上的汙穢,後來又在其中被纏住、制伏,他們末後的景況就比先前更不好了(彼後二19-20)。


X   X   X


通常大一新生都會住校,但大二到大四若想續住,就需要抽籤,因宿舍空間有限。到了大三,有些同學未能抽中,只好搬到校外住宿(當然,也有人本就打算住校外)。

記得大三那年,有一天晚上,我回到寢室時,發現有室友沒有回寢。那時宿舍有門禁,超過時間就無法進來。當我擔心她會來不及,其他室友卻悠悠地回:「她今晚去男朋友那裡待了。」我才知道她交了男友。

大學時期交往或與男友同住,在我讀書時期已不是什麼新聞;然而,尚未進入婚姻關係的同居,或帶有情慾氛圍、如韓劇情節般的相擁入眠,對基督徒而言都是不宜的。

我們知曉自己是屬神的子民,在婚前保守自己這件事上,也需要「收心」,而不是「我們只是『蓋棉被純聊天』不行喔?聖經有寫這些嗎?」其實,我們心裡也很清楚,神必然知道,而且在事發之前,往往已有跡可循。若能多一些謹慎,就能避免許多「早知如此,何必當初」等令人悔恨的結果。

你們學了基督,卻不是這樣。如果你們聽過祂的道,領了祂的教,學了祂的真理,就要脫去你們從前行為上的舊人,這舊人是因私慾的迷惑漸漸變壞的;又要將你們的心志改換一新,並且穿上新人;這新人是照著神的形像造的,有真理的仁義和聖潔(弗四20-24)。

大學都會舉辦許多「聯誼」活動,透過一些遊戲讓大家快速熟悉,尤其可藉此認識不同校系的異性朋友,所以非常吸引人參與。就算沒有要實際交往的意思,當作認識新朋友也挺有樂趣的。總之,在煩悶的學生生涯中,有得玩樂,即使自己不想參加,也可能被同學或好友拉著一起──「走啦走啦!我一個人不敢,陪我去看看啦!不然,你站在旁邊看就好。」

到場後,也不禁會被周圍的氣氛帶動:「來都來了~就一起嘛!」一開始通常也沒什麼,往往是到了活動熱度最高點,或夜深人靜、防備心較低時,又或者是結束後的私下聯繫中,產生一些彼此間的「情感糾結」、「經濟糾紛」等「意外情節」。

人際互動有其多樣、不可控的變因,發展出的結果好壞各異。迎新活動的本意是良善的,學校的聯誼,也是期待來自各地的同學能融洽相處,更快融入新環境,為大學生活增添色彩。相信教會的青年若謹守道理,對於各項活動的內容慎思明辨,知道哪些適合、哪些不宜,就能保全自身,並因明白取捨之道,得以免去許多禍患,就如聖經所言:「凡遵守命令的必不經歷禍患,智慧人的心能辨明時候和定理」(傳八5)。

中小學校園相對單純許多,煩惱多半來自學業成績、同學間相處是否合得來,或者情竇初開、談感情的問題。這些都是成長的必經過程,需要時間去學習、思考,從挫敗中重新孕育力量,甚至也需要時間來修復。

以現今校園生活來看,隨著網路的發達,青少年的現實困境時常延伸並擴展至虛擬時空,兩相交錯,情況更顯複雜。網路世代的孩子,面對日漸錯綜的人際網絡,更沉重的升學壓力,時間更是有限。

漫長暑假,無論是用補眠來增加體力、補習以加強學業、充實自我,或休養身心,都是理想的選擇。唯時間稍縱即逝,轉眼就開學了。面對新學期,或充滿新鮮感與期待,或因為升學而倍感壓力,都得收心。

收拾好放飛許久的心,也收拾好自己的生活環境,更要收起散漫放縱的心思意念。因為身為基督徒的我們,身處世界,與其他人一樣要面對各樣的挑戰與誘惑。然而,因著主的保守,加上我們對這份信仰的堅信不移,就不至於沾染世俗之汙穢,得以避開諸般災禍。

願聖靈時常同在並充滿,按著主豐沛的恩典與慈愛,親自指教我們:「求祢指教我們怎樣數算自己的日子,好叫我們得著智慧的心」(詩九十12)。

收心,為了迎新,迎接學期的新開始,也迎接屬靈生命的更新。將主的真理安放心中,時常思考並存記,遇到疑惑與重大的決定,就能成為提醒,就如約瑟面對誘惑時能直覺喊出:「我怎能做這大惡得罪神呢?」(創三九9)。

現代網路資源與 AI 著實方便,小事和無涉及危害的事情,上網查詢幾乎是大家的直覺反應;但禱告尋求主的旨意,將萬事交託給祂,將更能體會真神的恩典,這是屬神子民獨特的恩惠,我們當牢牢守住。深信主必然垂聽、眷顧。
PDF 下載

作者: Dei gratia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09/01/2025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